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学习导言10——如何看待和解读、学习中医经典

 前面我们介绍了学习中医要依据经典,也介绍了哪些书籍是可以作为中医学习依据的经典,并介绍了学习中医也要依经不依论。

经典是得道圣人之所传,是对世界人万物的真实认知,但我们同时也要明白,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经典并不是经典原貌,其中的确存在一些错讹之处,这同样也是我们要进行细致分辨的。


一、经典的传承方式

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典会有错讹之处?这是由于经典的传承方式传承过程造成的。

经典的传承有四种方式,口述、记忆传承,竹简传承,传抄传承及印刷传承。

1
口述、记忆传承

口述、记忆传承是经典传承的最初方式。经典是圣人宣教之言记录下来的,最初,并不完全是记录成书籍的,而是圣人口述,后人口口相传的,凭借的是记忆传承。

如王冰传承的《素问六气玄珠密语》,王冰在《玄珠密语·启玄子序》中明确说:“……其目曰《玄珠密语》,乃玄珠子密而口授之言也。”

再如《太乙黄帝内经》,商代容成子集录成册,秦代以后,三申道人之前,是道家传人背诵下来,逐代传承下来的。

古之经典均存在口述、记忆传承的情况。

在口述、记忆传承的过程中,内容繁多,有些个别之处记忆不清,或者记忆文句有差异、有错讹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2
竹简传承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历史上,在有纸质书籍之前,文字是刻在竹简上的。

王冰版《黄帝内经素问》就有九万多字,如果都是刻在竹简上,竹简的量是非常浩繁的,所以古语常讲“卷帙浩繁”。

竹简在传承过程中,出现错简、漏简,甚至有的字迹模糊都有可能出现,所在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文中说:“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迁移以补其处。”当然王冰这么一迁移以补,也可能补得更错了。

所以经典在竹简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讹,也是在所难免的。

3
传抄传承

古时书籍印刷没有现在这么普遍,书籍往往靠传抄传播传承。如晋代左思写成《三都赋》后,洛阳许多人竞相传写,引起纸价上涨。《晋书·左思传》记载:“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书籍传抄是古时书籍传播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动辄几万字的传抄过程中,并且不是一个人,一代人,而是很多代很多人的传抄过程中,有些字出现传抄错误也是常会发生的现象。

4
印刷传承

 当印刷术普及后,印刷传承也成为中医经典的一种传承方式。

 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一些引述的古书,在其中也常见到同音别字或错字。印刷传承出现的错字相对其它传承方式会少很多,但也极为可能发生一些传承错讹之处。

所以由于古时知识的传承方式,决定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典——《黄帝内经》、《太乙黄帝内经》《玄珠密语》、《天元玉册》等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讹之处,这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我们正视。虽然我们学习中医要依据经典,但同样需要分辨经典之中的一些错讹之处。


二、经典中可能存在的错讹

下面介绍一下经典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讹传的类别,了解这些类别,对于阅读经典分辨经典中的错讹之处会有很大帮助。

1
音对字不对

现存经典中有的字是错的,字的读音是对的,也就是同音字,字记录错了。

如《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之三》中:“少阴为君火……其神呻”,“呻”字应为“神”。《太乙黄帝内经·太无乙庚》中:“夫如是也,则眘其中,忘诸物形之外。妄思妄志,不知我我。妄至极虚,豁然洞开矣。”其中“妄”字均为“忘”。

2
字形相近的错字

字形相近错误特别多,具体篇章不再举例,仅列举一下常见的一些错讹。“木”错为“水”,“寒”错为“寅”,“七”错为“土”,“化”错为“杀”,“色”错为“包”,“己”错为“巳”,“戊”错为“戌”,“正”错为“止”,“夭”错为“天”,“土”错为“上”,“吉”错为“言”,“木”错为“未”,“道”错为“送”,“乃”错为“及”,“东”错为“杀”。

这种字形相近的错字在《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天元玉册》中特别多,可能古籍本身错字没有这么多,现代医师在整理古籍出版时,可能是由于有些字的字迹模糊,从而校对时出现了错误。

实际的字形相近的错字比上面列举的要多,在阅读经典上要特别注意。

上面这些还是比较容易分辨一些的,还有一些难以分辨。比如,“阴”错为“阳”,本是“太阴”,错写成了“太阳”,“太阴”、“太阳”又都是中医常用的名字,有时极难分辨到底是否是错讹。

3
简脱文断、义不相接

虽然王冰版《素问》已经经过王冰的整理了,但仍是存在很多段落“义不相接”的情况。遇到这种段落可以与《太乙黄帝内经》相参照。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中:“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四维相代,阳气乃竭”和“因于气,为肿”文意很难衔接贯通起来。如参考《太乙黄帝内经·太无乙丙》中的经文“阳伤于气,则气疾、而湿热互剥。气湿热争,肌肉肿胀。肌肉肿胀,则气血筋骨,行津混乱,而阳气衰微。”文意就衔接顺畅,一目了然。

这种简脱文断、义不相接的错误,同时也是经文“简化”的错误。王冰版《素问》与《太乙黄帝内经》相比,很多文句存在“简化”,从而造成了难以理解,甚至不可理解的问题。

这种“简化”很可能是最初传承经典是属于记忆传承,当记忆模糊不清时,传承者很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简化”,从而使得文义变得衔接不畅甚至不可理解。

4
错简

经典中有的段落,明显上下文文意没有必然联系,说的完全是两回事,则要考虑可能是错简。

5
漏字、多字、衍文

经典中有的也存在缺漏一些文字,或者多了一个字或者多出一些衍文的情况。这也是在竹简传承、传抄传承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上面列举了五大类现存经典中可能出现错误,大家阅读时需仔细加以区别辨识。

大体了解了现存经典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错讹之处,阅读时候加以区分即可。那么我们学习经典要怎么解读、学习才不容易失去经典原意,贴合经典原意呢?

下面先介绍几种常见的解读经典的错误方式。


三、解读经典的错误方式

1
界定不清中医名词内涵,混淆错乱

中医的名词在特定的段落语境中有其特定内涵,后人在解读经典时常出现将同一名词的不同内涵串联在一起,从而导致许多错误结论。

比如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在表示五运六气的六气的时候,厥阴表征的是木气,少阴表征的是君火,太阴表征的是土气,少阳表征的是相火,阳明表征的是金气,太阳表征的是水气;而在表征人体经络时,厥阴可以表征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少阴可以表征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太阴可以表征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少阳可以表征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阳明可以表征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太阳可以表征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

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在表征六气和表征人体经络时,内涵是不同的。由于历史上医家解读内经时就没界定清楚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在表征不同内容时的内涵不同,以为是完全相同的。黄元御的《运气解》中,就把六气和人体同名经络(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相同,后缀不同)直接等同了,就得出了六气直接入通人体同名经络的认知,从而影响后世,以至于现代几乎整个中医界大都是这样的错误认知。

由这个错误认识还引发出更多的错误认知,比如把阳明燥金和足阳明等同,足阳明有热燥,直接把阳明燥金的凉燥直接认为是热燥了,从而产生诸多的对燥性疾病错误的判断和治疗。

像这种由于把不同语境下的同一个名词的内涵界定错了,从而导致对经典的错误解读非常普遍,也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解读方式。一些关键的知识的错误解读,直接会导致医师掌握的中医理论的缺陷和不完整,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判定和治疗。

2
盲目扩大中医名词内涵

中医的名词在相应的段落中表征的内涵是一定的,盲目扩大名词的内涵,就会导致严重的错误解读。

比如在《素问·阴阳离合篇第六》中讲“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这里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仅是指的足三阳、足三阴经,文中明确写着“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阳明根起于厉兑”等,由这些根起即可确定这里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仅仅只是指的足三阳、足三阴经,不是指的其它。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里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虽是指的足三阳、足三阴经,但可以以足代手,以足涵盖手,足三阴三阳经把手三阴三阳经,涵盖在内。

这种解读就是盲目扩大了《素问·阴阳离合篇第六》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的指代内涵。这种盲目扩大名词内涵的解读必定是错误的。

在《九常纪·玄冥甲丁》中明确讲:“手阳明根商阳而结香迎,手少阳根关冲而结眉端,手太阳根少泽而结听宫,开阳明,枢少阳,阖太阳。手厥阴根天池而结中冲,手少阴根极泉而结少冲,手太阴根中府而结少商,开厥阴,阖少阴,枢太阴。”

手三阴三阳同样存在开阖枢,并且和《素问·阴阳离合篇第六》中足三阴三阳的开阖枢不一样。

从这里更是能证明,《素问·阴阳离合篇第六》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是指的足三阳、足三阴经,并且绝对不能涵盖手三阴三阳经。

这是一种盲目扩大足三阴三阳的开阖枢名词内涵的方式,另一种盲目扩大方式,是将《素问·阴阳离合篇第六》中足三阴三阳的开阖枢直接解释成自然界的六气开阖枢,从而产生更多错误认知。

《素问·阴阳离合篇第六》中三阴三阳可以非常明确地确定只是指的人体足三阴三阳,不是手三阴三阳,更非自然界六气之三阴三阳,基于什么样的思想敢于随意更改、盲目扩充其具体内涵?置经典于何地?

再如,《伤寒论》六经伤寒,有一种解释,直接把六经扩大理解成人体的伤寒的六个层次,不是具体指代的经络了。这种盲目扩大名词内涵的解读错误更为严重。《伤寒论》是根据《黄帝内经》写的吧?是传承自《黄帝内经》系统吧?《伤寒论》的六经名词是来源于《黄帝内经》吧?是与《黄帝内经》中的名词内涵保持一致吧?传承自《黄帝内经》的《伤寒论》的六经不会是具备了《黄帝内经》中六经不具备的意思吧?《伤寒论》六经既然与《黄帝内经》六经保持一致,《黄帝内经》中六经什么时候具有人体六个层次的内涵了?从来没有过。

这样的解读,盲目扩大中医名词的内涵,就必然产生非常多的错误认知。敢于盲目扩大经典名词内涵进行解读,可以说是非常不尊重经典的,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多少有进化论的思想影响在,对经典没有敬畏心。

所以对经典进行解读,不可盲目扩大经典名词内涵,需忠于经典原意。

3
断章取义

对经典断章取义地解读是目前经典解读非常普遍的现象,往往撷取经典中某一句,也不看这一句所处的段落语境,仅对这一句进行解释,且进行扩大性运用。

比如在《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中有“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现在常见的解释是“不能以数字推定疾病,要根据疾病显现出来的象来推定”,甚至直接引申为治病的时候,不能根据患者的生日时五运六气推断疾病,只能根据患者表现出的疾病的症状来推断疾病。

这种理解解读方式,即是脱离内经原文断章取义。《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中讲的是“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前面有个限定条件,是讲的“天地阴阳”,且前文还讲“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这个“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是限定在讲“天地阴阳”的,并且是相对于“人中之阴阳”而讲的。

这句话是讲,阴阳天干地支,甲乙本代表木代表肝胆,丙丁本代表火代表心小肠,戊己本代表土代表脾胃,庚辛本代表金代表肺大肠,壬癸本代表水代表肾膀胱,这是人中阴阳之数,是“数之可数”的。天地阴阳,五运六气不是这样的,甲己代表土运,甲不再代表木;乙庚代表金运,乙不再代表木;丙辛代表水运,丙不再代表火,辛不再代表金;丁壬代表木运,丁不再代表火,壬不再代表水;戊癸代表火运,戊不再代表土,癸不再代表水。地支所表征的司天也与人中阴阳不同,不再详述。

这是天地阴阳之数,和人中阴阳之数不一样。天地阴阳之数,即天干地支代表的具体内涵,是由于当年的中运及司天显示的象决定的。这是“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的意思,即五运六气“不以人中阴阳之数推而以天地之象推”。

“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和“不能以数字推定,要根据象来推定”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所以许多人在理解“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根本就没有理解《黄帝内经》原文,甚至连原文看都没看,就自己断章取义地进行解读了。这种解读必定是错误的。

所以在解读经典的时候,决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进行盲目扩大运用。

4
不合逻辑解读

经典在讲世界人万物的真理,必然是合乎道理的,合乎逻辑的。有一些对内经的解读完全不符合道理不符合逻辑,这种解读往往都是错误的。

比如,在《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中讲肝为“罢极之本”。一般在解读“罢极之本”,都解释成肝是耐疲劳的根本并以肝藏血主筋作为证据。这种解读把罢字通罴,再把罴字通疲。把罢通假两次通到疲?依据为何?且不谈这通假怎么通过去的了,我们就用逻辑逻一逻,看看把“罢极之本”解释成耐疲劳的根本符不符合道理。

如果一个人肺气虚,人能耐疲劳吗?肺主气,人体气不足,力即不足,怎么能耐得住疲劳?如果一个人脾胃虚弱,能耐得住疲劳吗?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可能耐得住疲劳?如果一个人肾气虚,能耐得住疲劳吗?肾闭藏五藏六腑的精华,仓储不足,怎么耐得住疲劳?肾过虚则动则喘甚,怎么能耐疲劳?心气虚的人能耐疲劳吗?心气不足,血液循环力弱,血液输送全身效率减弱,怎么能耐疲劳?

任何一藏虚弱,人都不能耐疲劳。肝藏怎么能作为耐疲劳的根本?所谓根本,就是起根本作用、主要作用才能称为根本。肝藏怎么能称得上耐疲劳的根本?

所以,逻辑道理上分析一下就能分辨清楚,把“罢极之本”,解释成耐疲劳的根本,是错误的解读。

所以对于经典的解读如果不符合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道理、不符合逻辑,解读必然是错误的。所以经典的解读需要符合道理符合逻辑。

那么,了解了现存经典中可能出现的错讹,也清楚了解读经典可能存在的错误方式,那么对于经典应当怎么解读呢?


四、如何解读经典

解读经典,自然需要避免解读经典的错误方式,要界定清楚一些名词所在段落语境中的内涵,不可盲目扩大其内涵,当然也不缩小其内涵,绝不能脱离具体段落篇章仅摘取一句一段断章取义,需要联系具体段落,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并且解读要符合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符合道理,符合逻辑。

除了这些注意事项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解读经典的方法,就是以经解经。

《黄帝内经》中常有对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篇章中会有不同的或相近的论述。《黄帝内经》对一个知识点的论述,在不同的篇章中,由于论述的重点不同,论述的语境不同,所以不同的篇章是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局部论述,不是全面论述,只有将《黄帝内经》不同篇章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论述集中在一起,才能得到完整的认知。

例如在《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中讲:“脾不主时”,而在《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中讲:“脾主长夏”。现代有人认为“脾主长夏”即是“脾主时”,与“脾不主时”相矛盾。

实际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矛盾。

在《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对“脾不主时”进行了解释:“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所谓的“脾不主时”是指脾不能单独主四季中的某一季,而是在每一季的最后十八天旺相。综合《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中的“脾主长夏”,可以得知脾是旺相在每一季的最后十八天以及长夏,合起来才是脾在一年中旺相的全面时间分布。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对《黄帝内经》进行研读,一定得依经解经,将不同篇章中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论述综合起来互参,才能更准确地理解经文原意。

对于这一点,在《外经微言·四时六气异同篇》中有论述:

问曰:五藏合五时,六经应六气,然《诊要经终篇》以六气应五藏而终于六经,《四时剌逆从论》以六经应四时而终于五藏,《诊要篇》以经脉之生于五藏而外合于六经,《四时剌逆从论》以经脉本于六气而外连于五藏何也?岐伯曰:人身之脉气,上通天,下合地,未可一言尽也,故彼此错言之耳。天老曰:章句同而意旨异,不善读之,吾恐执而不通也。

论述人体经脉,在不同的篇章中介绍不同,原因是由于人体经脉复杂,“未可一言尽也,故彼此错言之耳”,不能简单一句话两句话说明白,故在不同的篇章中错开介绍,但要理解人体经脉,则需要把这些综合理解,才是真正理解了经脉。“不善读之,吾恐执而不通也”,不善读,执而不通,正是目前解读经典作为常见的现象,恰恰是我们解读经典需要避免的。

所以解读经典,要注意以经解经,很多时候,某一个问题,在其它篇章中有相关论述,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理解,才能真正理解准确、透彻。

如果能这样解读经典,尊重经典原意,不断章取义,以经解经,往往才能得到经典原旨。

《玄隐遗密·太合.丙戊中讲:“《经》者,先圣之遗秘也。医道之矩模也。掘生道自然之常,以言卫生养命之本,非无稽也。”期望学人研习中医,真正能依据先圣遗秘之经典,真正以经典作为医道的规矩和模范,那么中医之复兴,将有望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第7讲---阴阳应象大论(一)。了解阴阳。
龙砂薪火传承:顾植山教授对五运六气学说的贡献
112号评论:评曹东义“捍卫中医”博客文章3之1 - 爱国大本营
阴阳术数构系是打开人类神秘大脑的万能钥匙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有什么区别?
【学习感悟】中医难?五运六气难?是你没学会怎么读内经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