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条鱼出事!高温缺氧死鱼成灾,如何将损失扼杀在发病前?▏陈昌福专栏
陈昌福老师寄语
 
随着养殖水温逐渐上升,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正在大幅度增多。由于长期以来的事实上滥用水产用兽药,导致现在的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越来越难以采用药物治疗了。

相关报道:

在全国范围而言,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给养殖业者造成的损失损失真的很大。究其原因,出了疾病发生后养殖业者采用的治疗方法欠科学外,最重要的是养殖业者对于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意识非常欠缺。

本文在陈述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初期发现困难、正确诊断困难和精准用药困难等三个方面的基础上,强调了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几大益处。

目的在于提醒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的传染性疾病,还是在养殖过程中做好各项预防疾病的工作。
应该重视做好对水产养殖动物
疾病的预防工作

摘要:本文内容是在简要地叙述药物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存在的3个难点,即对于出生疾病的水产养殖动物难以及时发现、难以准确地诊断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和对于患病水产养殖动物难以做到精准地使用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控,要做到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方针的重要性。最后,陈述了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各种益处。

关键词:水产养殖动物;传染性疾病;水产用兽药;药物治疗;防重于治


图1因疾病引起多种水产养殖动物暴发性死亡的情景(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1.采用药物治疗水产养殖动物传染性疾病存在着特殊困难

凡是有一些诊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经历的水产养殖业者,应该对药物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均具有如下几点体会:即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诊治过程中,可能体会到难以及时发现、难以正确诊断和难以精准用药的所谓“三难”问题。

1.1发病初期难以及时发现

当水产养殖动物已经因为某种疾病出现死亡个体漂浮出养殖水体水面时,该养殖水体中究竟还有多少水产养殖动物已经感染了引起疾病的致病性的病原?受到致病性病原感染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病程究竟进展到了何种程度?对于缺乏检测条件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的广大养殖业者而言,也是难以了解清楚的。此时,即使采用一些水产用兽药对患病水产养殖动物实施药物治疗,对于部分已经病入膏肓的患病水产养殖动物而言,可能也是难以取得理想的药物治疗效果的。因此,对处于疾病发生初期的患病水产养殖动物,养殖业者难以及时地发现病情,是水产养殖业者面临的有效防控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难点之一。

1.2疾病种类众多难以准确诊断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种类很多,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非常复杂。有多种多样的致病性生物(包括植物性病原与动物性病原),可能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发生生物性疾病(biological disease)。如有多种致病性细菌、病毒、真菌和单细胞藻类引起的水产养殖动物的传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多种原生动物(主要包括纤毛虫、鞭毛虫、孢子虫和肉足虫类的一些种类)、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线虫、绦虫和甲壳动物等,能引起水产养殖动物发生所谓寄生性疾病(parasitic disease)。其次,有许多非生物性环境因子,如水体中某种气体过饱和引起的水产养殖动物气泡病、因为养殖水体中氧气缺乏而导致的水产养殖动物浮头、因为养殖过程中操作技术不规范而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的机械损伤、因为养殖水温突然变化导致的水产养殖动物感冒、由于养殖水温过低引起的水产养殖动物冻伤、由部分藻类毒素或者农药等物质引起的水产养殖动物中毒、高压电站或者某种放射性物质引起的水产养殖动物的放射性损伤,水产用饲料中因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者营养物质不平衡导致水产养殖动物营养性疾病(nutritional disease)等,这些因素也可能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发生所谓非生物性疾病(abiotic disease)。

1.3致病生物耐药性变化难以精准用药

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疾病的药物,也是可能诱导致病生物产生耐药性的。而致病生物对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是持续进行着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规律。在我国不同的水产养殖区域,由于水产养殖业者在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过程中,使用的水产用兽药的种类与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而且每次使用的水产用兽药均只能抑制或者杀灭对这种药物尚敏感的致病生物,结果必然是会导致不同养殖区域的致病生物,对各种水产用兽药所产生的耐药性强弱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当人们即使采用质量相同的水产用兽药,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制定的统一产品说明书中标注的相同用法用量,去治疗不同养殖区域某种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时,也是难以获得理想的药物治疗效果的。

正确而有效的做法应该是,通过从患病水产养殖动物体内分离、鉴定致病生物的基础上,完成水产用兽药对分离致病生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根据致病生物对水产用兽药的敏感性,选择每次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合适的兽药,并根据测定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确定其用药剂量,才有可能做到对水产用兽药的“精准用药”。

然而,对于我国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而言,由于没有必要的检测条件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使用水产用兽药时,缺乏必要的科学用药参数,事实上是难以做到精准用药的。这既是导致我国养殖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等质量、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有效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又一难点。

2.对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坚持采取预防措施的益处

如上所述,水产养殖动物的各种疾病一旦发生就难以有效地治疗。因此,在水产养殖动物养殖过程中,坚持做好对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预防措施,至少具有如下几点好处。

2.1成功地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可以实现节约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成本

如果水产养殖业者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采用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措施与方法适当,即可有效地避免水产养殖动物在养殖期间发生疾病的问题,无疑对于节约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成本是有利的。

2.2成功地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可避免出现部分疾病无药可治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在对水产养殖动物各种疾病的药物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我国已经获得农业农村部许可生产、销售的所谓“国标渔药”就多达100多种。从渔药的种类之多和产销量之大的角度而言,我国渔药制售与使用量在世界上,也毫无疑问是位列第一位的。但是,至今依然存在一些难以采用药物实施有效治疗的水产养殖动物疾病。

如水产养殖动物的各种病毒性疾病病,如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出血病,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造血器官坏死症,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的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和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病,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白斑综合征等,至今尚没有药物可以实施有效的治疗。

又如由水霉(Saprolegnia)和绵霉(Achlya)两个属真菌引起的水霉病(Saprolegniasis);由鳃霉属(Branchiomyces)的血鳃霉(Branchiomyces sanguinis)引起的鳃霉病(Branchiomycosis);由异枝水霉(Saprolegnia diclina)引起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内脏真菌病(Visceral mycosisi of salmon);由霍氏鱼醉菌(Ichthyophonus hoferi)引起的鱼醉菌病(Ichthyophonosis of fishes)和由各种私囊霉菌(Aphanomycas spp.)引起的流行性溃疡综合征(Epizootic ucerative syndrome)等,至今依然尚无良药能给予有效治疗。

此外,水产养殖动物小瓜虫病(白点病),是由属于凹口科(Ophryglenidae)、小瓜虫属(Ichthyophthirius)的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的寄生所引起的。该寄生虫的生活史分为成虫期、幼虫期和包囊期。与小瓜虫同属于凹口科的隐核虫属(Cryptocaryon)的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大量寄生养殖海水鱼体时称为隐核虫病(Cryptocaryoniosis),被养殖业者称为海水鱼白点病(White spot disease of marine fish)。因为刺激隐核虫具有与小瓜虫相似的生活史。所以,也存在难以采用现有药物实施有效治疗的问题。

药物可以实施有效的治疗。

在此,我们再次提醒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注意,如果水产养殖动物发生上述的一些疾病后,千万不要轻信“神医”们的忽悠,让自己陷入滥用药物、进行所谓的药物治疗的圈套。否则,是有可能会让自己得到“陪了夫人又折兵”的凄凉结局的。

2.3成功地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可以避免使用药物对养殖环境和水产品品质的影响

对患病水产养殖动物使用各种水产用兽药治疗,因为药物或多或少地均会流失到养殖水体中。因此,只要使用了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药物,就必然会存在导致养殖水体不同程度受到药物污染的可能性。同时,如果用药后不能遵守休药期规定时间,就将水产养殖动物起捕上市销售的话,进入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的水产用兽药就有可能尚未完全代谢掉,而在水产养殖动物体内出现药物残留,从而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

最后,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应该特别注意,不能将抗微生物药物和杀虫药物作为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的药物使用。而且,什么“致病先杀虫”都是错位和极其有害的做法。因为抗微生物药物和杀虫药物都是属于治疗疾病的药物,只有在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需要的时候,才需要使用这些药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损失数百亿元!“三大难”!各种恶劣环境,病害高发鱼类暴亡,养殖户该怎么办?
流行的不一定都是对的,这些错误的水产养殖用药观念一定要注意
陈昌福:解决养殖水生动物致病菌耐药问题的对策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非药物预防
环保养殖新趋势:丁酸梭菌助力水产养殖产业
水产养殖“杀虫”须三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