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擒 纵

擒纵--中国书法理论的重要对偶范畴。“擒”与“纵”相对。擒,收;纵,放。指临池挥写中点画行止、钩环盘纡之防皆能任其性灵,意到笔随,伸缩自如,恰到好处。擒者,书艺上指能收得住笔;纵者,指能放得开笔。运笔的擒与纵,曾被人称为“书家要诀”。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云;“作书须提得起笔,稍知书法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转折顿挫辄自偃者,无擒纵故也。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擒纵是一种笔墨的驾驭法则。

周星莲《临池管见》又云:“有擒纵,方有节制;有生杀,用笔乃醒;醒则骨节通灵,自无僵卧纸上之病。否则寻行数墨,暗中索摸,虽略得其波磔往来之迹,不过优孟衣冠,登场傀儡,何足语斯道耶?”可以概括地说,通过笔墨的擒纵,能显示其“醒”,表现其“活”,显露笔墨的生命色彩与活力,于是在纸上便有一派生机。反之,只擒无纵,只纵无擒,便是一种麻木呆滞,不能显出生命的本色。擒纵又是书艺节奏的一部分。擒者笔势收敛,纵者笔势开入;擒纵错综,便形成了书艺笔势的节奏、韵律。而书艺家各自的擒纵节奏、韵律又显示了自己的风格与审美理想。比如徐季海的笔墨擒纵,显示了一种怒貌抉石、渴骥奔泉的情景;欧阳询的笔墨擒纵,显示了戈戟铦锐、鹰隼摩空的情景;王羲之的笔墨擒纵,显示了馨逸蓬勃,如春夏之气的情景。虽各人笔墨均在自如擒纵,但各得其变,各臻其妙,而羲之更于纯粹之中闪烁着不灭的灵光。擒纵必定讲求自然而然,因势利导。笔锋落纸,势如破竹,分肌劈理,游行自在,以己意擒纵,那么骨节通灵,风神洒脱;若刻意为之,局于成见,必定拘束,转折顿挫辄自偃,心欲工而笔下反显示出拙来了。宋代黄庭坚《山谷题跋·自评元祐间字》云:“往时王定国道余书不工……然余未尝心服,由今日观之,定国之言诚不谬。盖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耳。”清代蒋和《书法正宗·笔法精解·笔法名目第二》云:“纵,笔势放开,所谓大胆落笔是也。学李北海书,则知操纵之法。《书谱》云:既知平直,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清代叶昌炽《语石》云:“张即之,书中之畸士也。好用侧笔,望之如矮松偃盖,婆娑可爱。其运笔以收为纵,不又如长房缩地,咫尺有千里之势。”现代沈尹默《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云:“用笔能得正侧、顺逆、轻重、虚实结合使运,而且能擒能纵,能紧难开,这才能利用解法,赢得浑身都是解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书训练
笔性与笔法
书法的擒纵
书论集萃:笔墨技法,熟而后巧
书法的“疾“与”涩”
「愙斋书法」书法的“疾“与”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