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园,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地方(中)

上集我们走过了清华坐标系的西北象限,也是清华最初的校园清华园。由于这些早期建筑都是砖红色,所以也俗称“红区”。这部分建筑都是解放前的教学办公区域,已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建筑,节假日络绎不绝的旅游团队大都集中在这里。

本集将重点介绍清华坐标系的西南部分,也是早年的清华教师住宅区,后来的教师住宅也循例在这里建设。1960年学校发展铁路东移,50年代后期开始陆续在路基以东建了一批学生宿舍,那里曾经是我们在校读书时最熟悉的地方。

以下将沿着清华坐标系纵轴由南向北介绍教职工住宅区及上世纪主要的学生住宅部分(地图上深色部分)。

还是从成府路上清华的南校门出发进校,南门应该在清华校友中记忆最深的校门,现在这座南门是70年代对原铁路路基翻修后的新南门。只是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东区快速发展,这里已经日渐冷落,东门已经成为清华主校门了。

进入南门就是纵贯南北的“学堂路”,这里原是京包铁路,1960年铁路东移后路基就成了学校东西区分界线。上世纪70年代响应“深挖洞”的号召在这条路下构建了清华的防空体系,后来的南区招待所既用防空洞建成,文革中我们都曾是挖洞的主力军。这条主路铺设水泥后两侧成了新的发展区,西侧建起了一批教工宿舍,这就是进南门看到道路左侧的“南区住宅”和“东区住宅”,分别建于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

近几年,道路东侧也开始陆续建设,照片中可见到的是李兆基科技大楼和核研院(原来的200号)能科楼。

继续沿学堂路向北,道路左侧是南区住宅和东区住宅分界线,而右侧是“富士通纳米大楼”和刚刚落成的法律图书馆。

从纳米楼向西有一条道路,其北侧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东区住宅楼16座,由于建成较晚,是上世纪最好的住宅。东楼的西邻就是照澜院商业区了。

而这条道路南侧直到南门就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南区住宅14座,南楼每套52平米,是上世纪末期清华最多形式的住宅。

南楼住宅的西邻是洁华幼儿园。清华幼儿园历史可上溯到1927年成志小学幼稚部,解放后清华幼儿园曾辗转设在古月堂和工字厅南甲所一带,1999年香港梁銶琚之女王梁洁华在此资助建成新园,现为北京最好的幼儿园之一,即使一方在清华工作也只能送一个孩子进来哦。

纳米楼继续向前在学堂路东侧是学生金工实习基地。想起我们金工实习时这里还荒芜一片。当年我们在新水东侧的金工车间学习“车铣刨磨”,在焊接馆西北学习“铸造焊接”,有的同学文革中下厂到车间直接上手都没有问题。后来学生实习主要制作收音机之类的电子电路。随着技术发展,机械实习日益衰败,估计这里马上要拆掉盖大楼了。

从这里再向北走就看到清华路上的新清华学堂了,也就是接近学校坐标的中心了。

回到南门,上集说过当年进南门有一条西斜的煤渣路直通二校门,路段两侧就是清华早期规划的教师住宅区。进南门最先看到的是一片平房叫普吉院,普吉院建于1937年,原为一般职工居住,抗战后复校纪念西南联大时的大普吉村而得名。现在学校发展日新月异,周围大楼林立,普吉院已沦为“都市里的村庄”。

清雍正二年(1724年)世宗胤禛为加强圆明园安全,从京城八旗护军营和内务府三旗护军六千人组成圆明园八旗护军。其中正蓝旗营房驻在保福寺至清华园一带,主要集中在如今清华南墙与成府路之间,我入学时这里已是拥挤的平房区,并有公交车站“蓝旗营”。

为了改善教师住宅困难局面,1996年中央批准在此拆迁并建设“北大清华教师住宅区”,2000年建成由清华北大绝对平分入住。这里光院士就有近百位,其中不乏当今大牌如吴良镛、吴敬琏等等,我有幸也搭上了这班车。

蓝旗营小区位于清华南墙外有门与清华相通,进入清华后就是上述普吉院。

普吉院以北照澜院以南幼儿园以西是1934年所建的教授住宅“新林院”,陈岱孙、闻一多、俞平伯、潘光旦、吴有训、陈寅恪、叶企孙、蒋南翔、庄前鼎、施嘉炀、张奚若、赵忠尧、周培源等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大师都曾住在这里。解放后几十年来不断瓜分占领这里已经面目全非,到处乱搭乱建已经看不出原貌了。

新林院原来共有楼房(新林楼)7栋,每栋两层3个单元,四合院5个,其余独立平房27栋。图中的二层“新林楼”曾是我们这一代教师的住宅,一个单元当年要挤进了两、三户人家。

那些四合院后来也要一家挤多户,所以院里搭建的乱七八糟。拿出几套尚可辨认的看看。图中新林院3号,原是经济学家陈岱孙旧居。

与此不远是新林院2号蒋南翔旧居,由于被遮挡的惨不忍睹,拍了张附近保护较好的一座住宅供大家想象吧。

新林院8号,是梁思成、林徽因旧居,如今有几个年轻人租借于此开了个咖啡馆,同时营造了梁林故居的文化氛围,也不失为故居保护的一种途径。

新林院23号,庄前鼎旧居。他是我国著名机械工程教授,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和航空研究所的创办者。

新林院9号,物理学家叶企孙旧居,如今是“清华校友通讯”和“水木清华”等校友杂志编辑部,所以也保护较好。

紧靠新林院以西是清华附小,上集说到清华附小的前身是成志小学,如今清华附小越办越好,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素质教育示范小学。

从普吉院向西,附小以南就是清华的西南住宅区。是在清华大学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校园西南角建设的小区共有楼房20座,虽然最大的也只有七八十平米,但当时已是清华教授居住最好的小区了,如今像何兆武等名教授依然住在这里。

随着西南小区建设发展,在靠近清华南路和成府路的校墙处建立了清华西南门,现在仅供本校人员和车辆出入。

从西南门沿西校墙向北,经过西南小区后就是解放后最早建设的公寓区,包括楼房18座。靠近西墙边的是9-12公寓,虽然其貌不扬但以前据说是最好的住房,当年何东昌、艾知生等学校领导曾经住在这里。不过现在再看,估计也不过尔尔了。

在这几所公寓北邻就是我们当年的“西南门”,自新开西南门后这里就封死了。我们读书时校园就从这个小门走出清华,穿越一片菜地(菜地北侧是北大附小)到海淀镇。那时海淀是紧靠北大南墙的一个平房集镇,是离学校最近的商业区,老虎洞胡同附近最为热闹,有各种小商铺、修理店,我记忆清楚的是那里的新华书店。如果有人怀旧,那你到现在海淀桥东北草坪中有一座青砖灰瓦红门花窗的小平房,那是特意留下的当年老虎洞里一座“前店后家”的小店铺。

老西南门之北是当年我们入住的3-8公寓筒子楼,文革前是青年教师单身入住,近年来改造成一居室让博士后入住,如今还保留着76年地震后的钢筋加强条箍。图片是公寓区中心的小花园,北部是教工食堂(后活动中心),这里就是当年我们这批教师的孩子们嬉戏的天堂。

小花园正西是是80年代后期我住过的六公寓。公寓是如今难见到的筒子楼,有公共盥洗卫生间,楼道就是公共厨房。每天下班后,家家门前火炉上就演奏着色香味俱全的烹饪交响曲。那时一家大小就挤在12平米的室内,上下床还要横过来睡,现在年轻人恐怕是难以想象的。

这是当年公寓区西侧的公共浴室,整个西区住宅住户都到这里洗浴。昏黄的灯光下,拥挤的大池塘里,到处赤条条,热腾腾,人声喧哗,歌声飞扬,热热闹闹别有一番风味。

公寓区再向北,靠近校河万泉河,是上世纪70-80年代后陆续建成的大片教师住宅。从西向北成为西区、中区和靠近学堂路的东区,分别为西区47座,中区6座,东区16座。每幢楼四层五个单元,每层三户每户52平米,是清华上世纪教师的主要配置。90年代初我经过一间套短期过渡后住进了图片上的西10楼。这里北靠清华路,路边就是西湖游泳池和近春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西部小区以东、中部小区以北是抗战胜利后建的教授小区胜因院。这里青松挺立,花木扶疏,计有二层洋房40座,解放初又在其西南角接建14所平房,可见当时对教授的重视,刘仙洲、张维、金岳霖、费孝通、汤佩松等都住在这里。目前原住宅已拆去一半,余下的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小小研究所、院、中心所占据了。

在胜因院的东部,现在有几所现代风格的建筑,这是陈西蒙斯专家公寓。 陈一西蒙斯规范理论(Chern-Simons gauge the-ory)是陈省身和西蒙斯(Simons , J.)提出的一种规范理论,杨振宁邀请数学大师西蒙斯(James Simons)来访后捐建。

陈西蒙斯公寓后面有三处幽静的小院,清华三位归国的世界级科学大师杨振宁、姚期智、林家翘在此居住。

中部小区以东,在八十年代前后建成了两座西区最高建筑,“鹤立鸡群”的同时也受到广泛质疑,原计划还要建的另两座被迫半途停止。这里紧靠照澜院,记得我们入学时这里有一条小河,河边还有个小药店,当然这种风景只能留在朦胧记忆中了。

胜因院之南清华附小以北是新建的老年研究中心(熊知行楼),历史短暂但与老年人联系密切,离退休办公室在此,也是各种老年人的活动中心。

胜因院以东就是校园内最大商业区,因为其北侧紧靠照澜院,一般人在购物时所称照澜院就是这里。当年这里只是几座平房,而如今也是高楼林立了,有超市、银行、药店、饭店、邮局以及购物中心等。

照澜院西南部还有一处新华书店,最盛大时是80-90年代微机开发的黄金时代,里面挤满熙熙攘攘的人群。后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发展书店难以为继,这里改成了复印店,如今又称为人事处办公大厅了。

商业区北到校河就是建于1921年清华最老的教授住宅区了,由10所西式丹顶洋房(西式双拼外廊式住宅)和10所中式四合院组成,当时称为南院。1934年后改称旧南院,1946年复校后改称“照澜院”。

照澜院最著名的住宅是北端靠近二校门的1-6号,依次曾由赵元任、陈寅恪、赵忠尧、张光斗、梅贻琦等,7-10号改为坐东面西,依次住过张子高、俞平伯、张申府、袁复礼等,听到这些大师名字如今都是如雷贯耳。

照澜院16号,是马约翰旧居,现在是清华纪念品服务部。

马约翰教授周围几家住宅尚未考清,推测钱伟长就住在这里,文革爆发时他家大门贴满了大字报,同院里的邻居也跟着倒霉。

解放后这里发生了许多变化,杂居了教职工各色人等,有些就改成了小商店。例如靠近照澜院商业区的的这座小院里就是我们常去的地方,现在又成为了某些公司驻地。

当时这座小院里曾有理发店、钟表店,甚至还有手工弹棉花店等等。

照澜院这家柯达洗印也够年头了,后来的清华人大概都去过,特别是数字化之后曾经红火过一阵,估计大家还对邮局边的黄山洗印,旁边的华光洗印都很熟悉。

而在我们那个年代,照相是件奢侈的事,那时好像要到这家院里去照,我也曾光顾此地留下了青年时期的标准照。

照澜院以西就是直通二校门的大道,从这里我们开始走进老清华的教学区。

柯达洗印以东,还有一个平房区,这是解放初期为职工修建的宿舍“一区”(共有1-6区),几十年没有变化已是清华校内最后的“城中村”,曾经是众多复印社集中之地。当年这里有条斜路直通东区学生宿舍,是我们去南门的必经之路。

至此,我们就走完了学校西南部分的教师住宅区。从老一区向东上学堂路左拐,就回到学校中心点新清华学堂,这里向南是我们刚刚走过直达南门的学堂路,向北就是学堂路北段,这里可以直到学校最北端紫荆公寓。

沿着学堂路在学校中心新清华学堂向北就是第三教室楼。三教建于文革后的1984年,是当时最现代化的教室楼,楼体外墙镌刻着清华学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八个大字,还有清华第一个共产党员施滉的浮雕像。

而在学堂路另一边,随着三教建成又于80年代还建了第四、五教室楼、文南楼、文北楼,泥沙实验室等建筑,不过这里如今都有了新的名字“真维斯楼”,“郑年锦楼”,“黄松益楼”等。

沿学堂路继续向北又是一个十字路口,路口向西可到新水、图书馆和大礼堂,向东就是现在的文科图书馆和当年的学生宿舍区。

这个路口的西北角建筑是“新航空馆”,它是相对于老电机馆东侧的老航空馆而言。不过经过解放初院系调整,清华航空系被分离出去,这里就被校团委、广播台等占用。对我们记忆深刻的是粉碎四人帮后思想解放了,每天傍晚在这里窗口大喇叭里播放古典音乐,吸引了黑压压一片师生。大家在旁边食堂买上饭就坐在周围边吃边听,一曲又一曲直到天黑,虽然简陋但回忆起来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航空馆北面于2007年新建了一个西南联大纪念碑。纪念碑仿照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时的立碑样式,正面刻冯友兰撰写的碑文,背面镌入抗战期间834个参军学生之姓名。一侧刻有西南联大校训,另一侧则为此次建碑所立的碑志。

除此之外在工字厅南甲所乙所之间1988年也建有一个西南联大纪念碑。碑额乃闻一多教授所篆之原迹。碑上所刻诗句,首字嵌联为“西南联大”。

在钟灵毓秀的清华园中的两座纪念碑静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群学人的精魂,更是一个民族在患难中所迸发的精神与力量。

这个路口向东,南面是2011年百年校庆建成的人文社科图书馆,由瑞士著名建筑师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设计。而其南侧是即将竣工的出土文献与保护中心。

而路口以东的北面就是当时清华最大的学生宿舍区,原来这里有5-12号宿舍楼和7-9食堂。近几年对这批宿舍楼改造,充分考虑解放后清华学生的感情,在外貌上保留了原建筑的基本风格,并且留下了5号楼、12号楼未与拆除而只是进行改建加固。

由北向南远望,图中左前方这座楼就是当年我毕业时所居住的8号楼,不过已经不是原来的四层楼,而是地下两层地上六层了。

这是我们原来住过最长时间的8号楼,向东到主楼后面的篮球场打球,向西到图书馆大礼堂,向北到7饭厅就餐。1968年4月这里曾有一场武斗,第二天南北主路上络绎不绝都是带上“金银细软”逃难的人群,百日后归来,宿舍一片狼藉。这是当年我班在8号楼与随班的工宣队师傅合影,路旁两侧都是大字报专栏。

而从这个宿舍区西北向东南望,近端是5-8号楼,远端是12-9号楼。最右侧原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7饭厅,而现在是新建的清芬园餐厅了。我刚刚入学时就住在最前面的5-234室,前面的6号楼是女生楼,不过我们搬走后5号楼也成了女生楼。

值得一提的是做为时代的纪念,5号楼没有拆除而保留了原状,你看楼侧面的刷红褪色后还能看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武斗标语。楼内的盥洗室和卫生间也修旧如旧,如果你想忆旧不妨到里面看看。

这是原来6、7号楼中间的小花园,对面原是8饭厅,现在刚刚改建成大楼,还不知道新的功能如何。

小花园的西侧是新建的“清芬园”餐厅。餐厅不仅大而且现代化,从这里向西看,1-3层分别是风味小吃、学生餐厅和教师餐厅。地下是清青快餐,类似麦当劳或肯德基。我曾去过教师餐厅(真的连职员干部退休教师都进不去),各式餐桌设置便于沙龙讨论,食物也是自动感应计价收费。

但是几年前这里还是我们熟悉的7饭厅,文革中几年都是在这里吃饭。那年早春一声令下,把我们从劳动过近一年的北京特殊钢厂和北京重型电机厂召回,参加了近一个月的毕业学习班,然后突然集中到这里开会,宣布了大家的工作去向。五天内大家就都离开了北京去了工矿和农村,六年同窗依依惜别。

而10-11号楼中间,原来是类似7饭厅一样的8饭厅,我们也曾在这里吃过饭,如今刚刚建成这座未名大楼。比较印象深刻的是文革初期工作组进校,后被批判是刘邓反动路线后,工作队王光美同志联系群众特意为同学们打菜,秘书打一勺她再添一点。我们都排长队耐心等候,心情十分激动。

而在5号楼和12号楼中间是当时的9饭厅,如今其右后方建成了苏世民学院,左后方原为东区学生浴室,现在改建为16-18号宿舍楼,只剩这座食堂已经破败还挂着汽车实验室的牌子。

但是文革时期这里也是武斗战场,1968年4月29日这里爆发抢粮大战,一名同学命丧车轮下。5月30日在东区浴室西侧操场爆发清华最大一场武斗,数百人持续十几小时,动用了长矛、燃烧瓶和土坦克(展现了工科男超强动手能力),最后永远失去了两名同学,多位同学严重致残,在清华历史上留下了黑暗的一笔。

在东浴室之西五号楼之北原是一个小操场,可以上上体育课,也常常在周末有露天电影。但记忆深刻的除了那场武斗外,还是之前看过几场当做反面教材进行批判的电影,如“早春二月”、“逆风千里”、“武训传”等。80年代后这里陆续建成了15-18号楼,新建了“闻馨园”餐厅。

从小操场向西跨过学堂路,南侧就是我们入学时的十饭厅。那时饭厅还是排排平房,但来到北京能经常吃上大米白面觉得好像天天在过年。现在这里新建了餐厅,由于紧靠校河而名曰“听涛园”。听涛园南侧与学堂路相交的命名为至善路,东到5、12号楼和东操场,西到3、4号楼和西操场。

其实,在听涛园以南,新航空馆以北,今日西南联大纪念碑处还有一个饭厅,原为机工车间,我们在80年前后也曾在那里吃饭,因此才有机会晚饭时端着碗欣赏新航空馆放出的音乐。

听涛园背后经过80年代所建14号楼后就是当年的13号楼,原为数力系、水利系学生宿舍。那时候这是学堂路北端靠着学校北墙,在楼上窗子里可以看到墙外东升公社的社员们在田里干活。我曾经在80年前后在这里住过,那时工物系学生也住这里,时任班主任就可以与学生厮混在一起。

还有一事是当年我们入学时每人要求配置计算、画图工具,这对我们都是不菲开支。当时13号楼西侧有一个小小寄售部,吾兄毕业时给我留下了计算尺、圆规三角尺,但丁字尺等就是在此购买的二手货。想不到的是现在这里居然还留有这样一排小房,顿时涌起莫名的激动。

至此,有关改改革开放前清华的教工学生住宅宿舍就走完了,主要集中在校园西南部分和北部靠近学堂路(原铁路路基)两侧。

本文下集将回顾学校东区部分,重点是近三十年的新建筑,这对老一代同学校友来说也是需要的,他们时时关注着母校的点滴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燃烧吧我的青春!手绘航院老校区(二)
开学第一周,我的室友在清华迷了路...
好消息!杨浦又一个小区加装电梯项目顺利开工啦!
梁思成的清华足迹
清华的第一个楼
徐泓:燕东园40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