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孙晓云书法《赤壁怀赋》谈谈当代中国书法的突出问题


             施政明   

    摘要:中国书法从明清行草书法达到顶峰后一直没有多大变化。明清朝之前,书家自撰自书居多,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已显雏形。明清朝及以后,很多创作者选择有意义的古诗词、对联等作为书写内容。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各行其道,并无交集。然而,书法发展到今天,笔画、书体、书风等等已基本形成,“喜怒哀乐”书法情感也已基本达成共识,文化教育全面普及提高,书法审美大大提升,人们已不满足当代中国书法落后现状,需要书法在写字到艺术有质的飞跃。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正是全面提升中国书法艺术的新起点。   

关键词:孙晓云  书法 《赤壁怀赋》 问题

中国书法一直以来,在写字与书法、书法与艺术之间并无多大区别。一张信笺、一份中医方子既是写字,也是书法,也是艺术。正因如此,有人用王羲之秀美的行书笔画创作边塞征战诗,或者写挽联,旁人都会翘起大拇指说写得好。如果我们用通感的思维方式来欣赏书法,这样的秀美笔画怎么也激发不起杀敌的斗志,怎么也引起不了悲痛沉重的心情,书法形式与文字内容两者间就会产生矛盾和背离,感觉不通畅、不和谐。笔者通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实践,认为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手段。

    比如,当代书法家孙晓云的书法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风格,结字灵动,秀美典雅。孙晓云在书写《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得心应手,灵动典雅的书风表现出了诗人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书法形式美和内容美和谐统一。但是,孙晓云在书写《赤壁怀赋》时,其秀美的书风与豪放的内容思想格格不入,仿佛是一位秀美纤小的女生扮演雄烈英迈的男儿,温柔的动作、秀美的表情怎么也表现不出大气豪放的男儿形象,书法形式美和内容美不协调、不统一,欣赏这幅书法很别扭,视觉与感觉相矛盾,书法神韵与词的意蕴相对立,书法意境与词的意境相背离。

  

  



其实,书法家就是演员。从艺术的高度来说,什么样的性别、气质、性格,甚至年龄的演员,就演什么样的角色。如果你是一个身穿艳丽的衣裳、黛粉巧妆的女孩那就演个大秀闺女。如果非要演身着军装、驰骋战场的花木兰,那最起码梳妆打扮一下,换一套军装,再军训几个月,从形象到气质都需要变换。这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书风笔画的书法家就写什么样的内容文字,如果你学习了清秀端庄的书法,就写些清秀端庄的内容。如果非要写犀利的内容题材,那只是一般写字而已。如果要上升到艺术高度,那就要对笔画和结构进行变化,改清秀的笔画为粗犷锋利,改端庄的结构为欹斜参差,这就需要你多学一些笔法,多学一些笔势,多学一些笔风,根据内容进行创作,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相统一,只有这样,书法才能从形到神都会引起观众的共鸣,才算得上艺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各领域日新月异,与日俱升,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中国书法几十年来在形式、思想等各方面都没有半点变化?其实,中国书法从明清行草书法达到顶峰后一直没有多大变化。明清朝之前,书家自撰自书居多,不少自撰自书是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的雏形,如《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诗》等 。明清朝及以后,很多创作者选择有意义的古诗词、对联等作为书写内容。但是,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各行其道,并无交集统一。书法成了一张美丽的画皮,一具美丽的躯壳,缺少血肉,缺少艺术高度和深度。然而,书法发展到今天,笔画、书体、书风等等已基本形成,“喜怒哀乐”书法情感也已基本达成共识,文化教育全面普及提高,书法审美大大提升,人们已不满足当代中国书法落后现状,需要书法在写字到艺术有质的飞跃,真正成为血有肉有生命的艺术。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正是全面提升中国书法艺术的新起点。    

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书法创作要根据书写内容运笔、结体、布局,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笔画(书风)书写,创作情感随内容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不再随心所欲,不再一时起兴乱涂鸭。书写字体的大小、笔画的粗细、墨色的浓淡等根据内容意义确定,一笔一画都含有特定的意义,凸显笔墨与文辞、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形式、思想、情感相融合的书法创作思想。创作形式更丰富,创作空间更广阔,内涵意义更深,艺术品位更高,书法真正从书写上升到艺术。

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相统一,是艺术的审美要求。中国书法是一项综合了“诗画歌舞”等艺术元素的很有意义的精神外化艺术工程,是书法艺术前所未有的升华。如果创作者仅仅具备基本的书写规范、技巧,是根本写不出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的书法作品。只有创作者具有较全面的素养,即在具备基本的书写规范、技巧之外,还具备书法知识和创新精神,会自觉地去学一点诗文,懂一点绘画,听一点音乐,看一点舞蹈,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书法艺术家应用的素养,攫取书法艺术创作所需要的睿智、敏锐和灵感,提升书法艺术创作能力,真正做到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才能创作出书法形象生动,书法意境深远,书法神韵丰富,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的书法作品来。

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需要创作者在创作前多下些工夫。如果创作岳飞《满江红》一词的书法作品,那么首先要了解这首的意义,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这就是说,要书写这首词就要采用雄浑豪放的书风、遒劲强健的笔画,并酝酿相应的战斗激情来写,书法与内容相统一,书法意境与词的意境相一致,欣赏词和书法在同一形象、思想和情感上进行,词的主题思想得到了充分表现。词与书法相辅相成,词的思想增强书法的情感,书法的形式增强词的情感。这样的书法才能让欣赏者真正引起共鸣,否则便是一般的书写而已,与印刷字并无区别,无艺术高度和意义可言。所以,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全面提升了当代中国书法队伍素养。

    当代中国书法的突出问题就是写字与书法混为一谈,书法审美浅陋,书法乱象泛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应立足于总结、梳理,提升五千年中国书法的高度。总结是对中国五千年书法的过滤和沉淀,梳理就是把沉淀的精髓发扬光大,提升就是实现中国书法质的飞跃。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是当代中国书法总结、梳理的结果,是提升的阶梯。展望书法未来,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必定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方向。(施政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书法家十人中九人是“书匠”“书奴”
书法名帖兰亭序集字中华好诗词,大气磅礴笔笔精华,好书法请收藏
“射书”邵岩:当代书法家根本不知道如何完成一件代表作
书法意境的现代关注—邓以蛰的《书法之欣赏》
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探析(全文)
(1)书法美学讲义(二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