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善晋美,至忠至义,至仁至勇——三晋名将好家庭
2019
2
28 

不能忘却的满门忠烈——杨家将

一杆杨家枪,叱咤两宋疆场,忠君报国何惧死?满门忠烈美名扬。

在山西代县的旧城里,耸立着一座历史悠久的钟鼓楼,这座钟鼓楼的南、北两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和“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匾额。传说这是当地人对杨家将不朽功勋的景仰,在很久以前专门建立的纪念性建筑。

作为一个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字的人,楸木山庄庄主对杨家将的故事也是耳濡目染,不管是读《宋史》还是看演义,对杨家将总是满含热泪,“忠孝仁义勇”的特质在杨家将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不管是文治武功、还是排兵布阵上阵厮杀,杨家将都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和美丽传说。

作为北宋时期一个将领辈出的著名家族,杨家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无人能及的特殊地位。他们的形象活跃在评书、小说、戏曲等诸多方面,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当然没有民间传说与文学作品中那么传奇,然而杨家一门三代精忠报国的事迹,却着实值得世人景仰和敬佩。

随汉归宋

读过宋史的人应该都知道:杨家将的第一代掌门人——杨继业,又称杨业,原名杨重贵,早在弱冠之年便效力于割据山西的北汉政权。年少英武的他很受君主看中,被北汉主赐名为刘继业,这在北汉当时也相当于“国姓爷”,足见杨继业的能力才华之高和被领导器重的程度之大。杨继业在对北宋和契丹的作战中以骁勇著称,不久因功升为建雄军节度使。

此时,宋太祖赵匡胤成功篡夺了后周政权,面对北宋王朝咄咄逼人的压力,杨继业预感到中原的统一大局已经不可逆转,便向当时的北汉主刘继元提出“奉国归宋”的建议,结果遭到北汉群臣的一致反对。虽然杨继业主张对北宋降伏,却从未背叛过北汉政权。后来北汉国都为宋军攻克,他仍在城南率领军队与宋军苦战,宋太宗让已投降的刘继元派亲信前往劝降,杨继业悲愤地大哭一场后,最终投降了宋朝。宋太宗素知他的威名,将其派往山西前线,受潘美节制。

杨无敌

在宋辽边防线上的频繁冲突中,杨继业再一次显露出惊人的勇武和指挥才能,几次下来,敌兵一见“杨”字大旗,无不避战退走,称他为“杨无敌”。杨继业驻守边关八年之久,辽军始终不敢侵入一步。因功勋卓著,他很快被宋廷提升为云州观察使。986年,宋太宗决定派出三路军队征讨辽国,以恢复汉族政权的传统疆域。其中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将、杨继业为副将。这其中就发生了令人不愉快的一幕——杨继业遭围兵败,撞死李陵碑前。

名将之花——杨延昭

在民间传说中,杨继业是杨家第一代,杨家的众多英烈里以他的牺牲最为壮烈。第二代杨家将的代表人物是杨继业的儿子杨延昭。

986年,杨继业率军北伐,让杨延昭担任先锋,结果在与辽军激战时被乱箭射穿了手臂,但他毫不介意,更加拼命与敌人厮杀。后被保举出任巡检使,在河北边防前线任职。辽、宋两国的军民都对他非常敬畏,称之为“杨六郎”。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中,杨延昭不是家里的老六,而是家里的老大。
据说把杨延昭称之为杨六郎的原因,是由于敌军觉得杨延昭军事能力非常厉害,他是北斗第六星下到人间的,所以他被称为杨六郎,并且杨家几个兄弟并不是全都上了战场,而是只有杨六郎一人继承了他父亲的事业,其他人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亲身上过战场。在影视剧里杨家将的妻子们在丈夫死了之后就自己也上了战场,其实实际情况也不像描述的那样,应该是只有杨延昭的妻子上了战场。杨延昭正处于北宋与辽国势均力敌的对峙时期,为保卫边疆奋战二十多年,深得百姓爱戴,是北宋前期难得的名将之花。

功业永流传

杨文广是杨延昭第三子,在年轻时得到范仲淹的赏识,由此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作为杨家将 的第三代,杨文广并内有能与其父亲、祖父相提并论的功绩,但是他继承了杨家将世代忠君报国的精神,没有忘记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中原王朝解除外来威胁的军人使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宋元明清四代,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话本、评书、小说、演义、戏剧故事流传甚广,这其中,凭空虚构出一个杨宗保,评书演义里的杨宗保,是杨延昭的儿子,娶了穆柯寨的巾帼英雄穆桂英,后来,杨宗保继承父业担任边关元帅,不幸牺牲。

岳飞部将杨再兴,原是地方军阀曹成部将,勇猛无敌,曾阵斩岳家军大将韩顺夫和岳飞之弟岳翻,后来被张宪军擒获,归降岳飞,成为岳家军中最厉害的勇将,有一次两军阵中直取完颜宗弼(兀术)差点将其活捉,他牺牲得很壮烈:小商桥身中敌军万箭。清代小说《说岳全传》里,杨再兴也成了杨家将的后代,而在正史中,《跋宋高宗亲札赐岳飞》、《鸿山杨氏家谱》中都写明了杨再兴为杨邦乂之子。杨邦乂,江西吉安人,宋朝建康府通判,被俘后从容就义,父子两代人都为国英勇捐躯。

杨再兴不是杨家将后人,而《射雕英雄传》中的杨铁心、杨康、杨过是杨再兴后人,更与杨家将毫无关系。

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等人都是历史上真实的英雄人物,尤其是前两位,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天下闻名了。欧阳修曾赞杨继业、杨延昭道:“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然而积弱的宋朝最终还是亡于外敌,于是宋朝遗民更加怀念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们,杨家将的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为流传。宋元之际,人们将杨家将的故事编成戏曲、评书。到了明清两代,小说家们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等小说,通过夸张生动的文字将杨家将的英勇事迹一代代流传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摘】《杨家将》的评书与史实
杨家将十代英雄谱
《杨家将》连环画创作背后的故事,最经典版本走俏市场秘密何在?
杨家将十代英雄传
演义评书中杨家将有几代人物?都是谁?
演义四大名将刀:一把砍过赵匡胤,一把值万两黄金,一把中国刀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