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灸十二原穴,断全身疾病!吃透它们,自己也能配穴!

艾灸

养生

护肤

案例

活动


何为元气?

元气大伤了真的会要命!


我们常把“元气大伤”挂在嘴边当口头禅,却不知道,元气大伤了真的会要命!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元气”二字很抽象,但我们不妨打个比喻:


如果把人体比喻为一个手机,元气就是人体的电量,它就是人体生命活力的来源,如果元气大伤了,元气不足或没了,人也就要生病或死亡了!



元气又叫“原气”,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乃先天之精所化生,赖后天摄入之营养不断滋生。


原气自命门发生之后,通过三焦→五脏六腑→原穴这一路线完成的,原穴是反映脏腑原气盛衰的一个重要穴位,可以体会为人体生化动力的源泉!



所以中医巨著《难经》一直强调原气的重要性:


《难经·八难》云:“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


《难经·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名曰原。


《难经·六十六难》曰:“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其大意为:双肾之间、肚脐以下,为元气生发之处(就像中国的三江源!),是人体生命动力的源头,十二经脉经气的根本。


元气通过三焦(就像调度官)疏布、分配到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在每条经脉上,都有一个元气留驻的穴位,叫做原穴(古人善用通假字,事实上,原穴也可以称之为元穴)。当我们五脏六腑有病了,都应取用所属经脉的原穴。



元气虚弱的五大表现!


其实只要你细心体会生活中的细节,你就能发现身体原气不足时的警告声,告诉你电量不足了,需要充电了!



1、

食欲低下!


伤元气的人,食欲变得低下。如吃饭不香,只有吃刺激性的食物,如麻辣烫、辣椒、烧烤等重口味食物才会感到嘴里有滋味。


从中医角度来看,人的元气充沛,口中津液充盈,即使吃粗茶淡饭都会有滋有味,啃窝头、喝米粥都会觉得香甜无比,这说明脾胃健运,中气充沛,消化能力强健。


伤元气之后最容易引起脾虚,如果人的脾胃之气衰败,食欲就会降低,即使是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懒得动一下。


2、

智力下降!



伤元气的人记忆力、专注力和思维能力都会下降。尤其是很难提起精神进行深度思考,想问题往往想到一半就感到疲劳,不再打算往下思考了。


写文章、学习、考试、工作等,乃至于生活杂事等都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是脑力下降、精力不足的表现。


从中医角度来看,肾主骨生髓,肾气通于脑,肾精充足脑力才能充沛,智力才会高。


3、

脾气烦躁!


伤元气的人,心火就容易上犯,心情变得急躁,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健康人的身体是“火在下,水在上”的格局。水在上,表示心是清凉的;火在下,表示元气充足,阳气固秘,丹田气暖。水火既济,身体就健康。


不健康的身体是“火在上,水在下”的格局。火在上,表示心火上炎。水在下,表示肾气虚寒,丹田发凉,水火分离,火往上,水往下,上下不能交通,身体就不健康,百病丛生。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在生气的时候,往往头脑发热,手脚冰凉,容易造成“火往上,水在下”的格局。时间长了,就会口中干燥、口臭、小腹冰凉,双脚冰冷,上热下寒,水火不能交通。


该睡觉的时候心火下不来,心神不能安定,就会造成失眠。所以一般失眠的人都有口干舌燥的表现,这便是元气不足,心火上炎的表现。


4、

头发稀疏、枯黄!


元气生自两肾之间命门,而中医认为“肾之华在发”,肾的精华都表现在头发上。


元气、肾气充足的人,头发通常比较茂密而且有光泽。


反之,元气不足的人头发也会枯黄、稀疏、没有光泽,严重的会导致脱发。


5、

眼睛浑浊!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  肝肾同源, 肾间动气(元气)不足,则肾水便不能滋养肝木,两眼便无神,眼圈发黑。


所以元气不足的人,眼睛往往很浑浊,像喝醉酒一样游离而没有定力,而元气充足的人,眼睛清澈明亮,奕奕有神。



当你出现上面的某些症状或者所有症状,说明你的元气已经亏损的较为严重了!


这个时候一定要速度给自己充电,趁着大病还没有酿成,赶快用艾灸补充元气。



元气大伤,就找原穴!


十二条正经在腕关节或踝关节处各有一个原穴。



由于原穴是原气在五脏六腑腧注、经过、留止的穴位,所以我们元气大伤了,都可以通过刺激原穴来补原气!


正如《难经·六十六难》所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


十二原穴位置口诀


阳明大肠合谷强    胃经疼痛取冲阳


太阳小肠原腕骨    膀胱原穴京骨上


三焦阳池胆丘墟    肺觅太渊脾太白


心包疾发大陵治    肝原太冲按摩良


少阳心经神门在    肾寻太溪是良方


督脉无原求百会    任脉膻中乳中央


古代先贤与灸疗大师都极为重视“原穴”灸治,认为:五脏六腑有病了,你不知道具体灸疗穴位不要紧,先取原穴,然后再找配穴!


知道了原穴,你就能自己找穴位艾灸了!



吃透十二原穴,自己也能配穴!



下面是十二原穴主治与配穴大全,吃透它们,你基本就能做到自己配穴了。


1

肝经原穴:太冲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郁证,小儿惊风,口喎,胁痛,崩漏,疝气,小便不利,痫证,内踝前缘痛。


现多用于高血压,尿路感染,乳腺炎,精神分裂症等。


穴位配伍:


配合谷,称为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高血压。


配足三里、中封,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行步艰难。


配气海、急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疝气。


2

肺经原穴:太渊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胸痛,心悸,腕臂痛。


现多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心绞痛,肋间神经痛,无脉症,腕关节疼痛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穴位配伍: 


配列缺、孔最,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胸背痛。


配内关、冲阳、三阴交,有益心通阳,祛瘀通脉的作用,主治无脉症。


3

大肠经原穴:合谷


主治:头痛,颈项痛,目赤肿痛,鼻衄,鼻塞,鼻渊,齿痛,耳聋,面肿,咽喉肿痛,痄腮,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热病无汗,多汗,腹痛,痢疾,便秘,闭经,滞产,小儿惊风,上肢疼痛,痿痹。


现多用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电光性眼炎,近视眼,腮腺炎,扁桃体炎,舌炎,牙龈炎,牙痛,流行性感冒,高血压,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穴位配伍:


配颊车、迎香,有通经活络止痛作用,主治牙痛,面痛,面瘫。有疏风解表,宣肺利窍作用,主治感冒,头痛,发热,鼻塞。


配列缺,为原络配穴法。


配太冲,称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作用,主治癫狂,头痛,眩晕,高血压。


配风池、大椎,有清热凉血,截疟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麻疹,疔疮,疟疾。 


配三阴交,有调经活血催产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滞产。


4

胃经原穴:冲阳


主治:上齿痛,足背红肿,口眼歪斜,足痿。


现多用于齿龈炎,癫痫,脉管炎等。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气血,润养经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丰隆,有豁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5

脾经原穴:太白


主治:胃痛,腹胀,便秘,痢疾,吐泻,肠鸣,身重,脚气。


现多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胃痉挛等。


穴位配伍:


配公孙、大肠俞、三焦俞,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肠鸣,腹泻。


配复溜、足三里,有和胃调中的作用,主治腹胀。


6

心经原穴:神门


主治:心痛,心烦,怔忡,惊悸,健忘,不寐,癫狂,痫症,痴呆,胁痛,掌中热,目黄。


现多用于无脉症,神经衰弱,心绞痛,癔病,舌骨肌麻痹,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等。


穴位配伍:


配支正为原络配穴法,有益气,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神失养,健忘失眠,无脉症。


配大椎、丰隆,有醒脑安神,豁痰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 


配关元、中极,有安神益肾的作用,主治遗溺,遗精。 


配膈俞、血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呕血、吐血、便血。


7

小肠经原穴:腕骨


主治:热病无汗,头痛,项强,指挛腕痛,黄疸。


现多用于口腔炎,糖尿病等。


穴位配伍:


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


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


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8

膀胱经原穴:京骨


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痫证。


现多用于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等。


穴位配伍:


配风池、天柱,有祛风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项强。


9

肾经原穴:太溪


主治:咽喉干痛,齿痛,耳聋,耳鸣,头晕,咳血,气喘,消渴,月经不调,不寐,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


现多用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贫血,下肢瘫痪等。


穴位配伍: 


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10

心包经原穴:大陵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痫症,胸闷,胁痛,惊悸,失眠,烦躁,口臭。


现多用于心动过速,胃炎,扁桃腺炎,精神分裂症,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穴位配伍:


配神门、列缺,有舒畅经筋,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腕下垂。


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络,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


配丰隆、太冲,有疏肝理气,化痰醒脑的作用,主治气郁痰结型之癫狂。


11

三焦经原穴:阳池


主治:肩臂痛,腕痛,疟疾,耳聋,消渴。


现多用于腕关节炎,风湿热,糖尿病等。


穴位配伍:


配外关、曲池,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前臂肌痉挛或麻痹。


配少商、廉泉,有清热通络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配脾俞、太溪,有疏调三焦,养阴润燥的作用,主治糖尿病。


12

胆经原穴:丘墟


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呕吐,嗳酸,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


现多用于胆囊炎等。


穴位配伍: 


配风池、太冲,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配昆仑、申脉,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外踝肿痛;


配阳陵泉、期门,有疏肝利胆的作用,主治胆囊炎。


望各位艾家人收藏多加观摩,吃透它们,自己也能配穴!

各位朋友也可以进入纯爱香颂官网( http://www.chunaixiangsong.com),浏览更多让老百姓治病不求人的纯爱香颂随行灸系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络原穴
通治三焦引起病症的膻中天枢阴交气冲四个穴位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记住十二个“穴道”,几乎可治一切疼痛!中老年人一定要看
定12原穴,解全身百病
十二总(要) 穴之临床与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