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名后的余秀华:送你一套房子也要离婚!先天脑瘫、口齿不清、走路摇晃、几近乞讨,却用诗句对话福布斯大学、登上朗读者讲台

不问前程凶吉,但求落幕无悔。

——余秀华

前言

杨玉环因“天生丽质难自弃”,成就了一世繁华,而今天的余秀华,天生脑瘫、面目歪斜、走路摇晃、口齿不清……仿佛是上帝制造她的时候打了个盹儿。

但她也敢于“不自弃”,从苦难的生活中寻找诗意,成名后马上结束凑合的婚姻,登上央视《朗读者》栏目。

1

从生下来那天起

我几乎失去了对人生的掌控力。

1976年的一天,湖北横店村一个农妇,艰难地剩下一个女婴,因为难产,孩子生下来就不正常。

女婴就是余秀华,在40多年前的农村,这几乎是束手无策的,但余秀华的父母还是让乡村医生在家里住了半个月,想挽回一些。最终,这个孩子活了下来,但因为难产缺氧造成的先天脑瘫,却成为她苦难一生的根源和起点。

“孩子,你一定是前辈子做了什么坏事,这辈子受了惩罚才这样子。”

母亲的一句自我安慰的话,成了压在小女孩心上的巨石。

“整个童年,我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人

这在她后来的诗中有所体现。

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 
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

我怀疑我钟情于黑夜 
轻视了清晨 

还好,一些疼痛是可以省略的:

被遗弃,被孤独 
被长久的荒凉收留 

这些,我羞于启齿:

我真的对他们 爱得不够


——余秀华 《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

6岁到了上学的年级,她还不会走路,到8岁的时候,爸爸天天背着开始去上学,倔强的她不想在父亲背上走人生,她就开始拄着拐杖上学,后来有人说她拄拐杖不好看,她硬是丢掉两个拐杖,蹒跚着自己上学放学。

我们在人生第一年就实现自由的双脚,她却用了十多年。

虽然双脚自由了,但身体的欠缺依然禁锢着她,她右手不听使唤,只能用左手歪歪扭扭地写字,她付出比别人十倍百倍的努力,却因写的字太难认,高二的时候语文卷子曾被判0分,这样的现实让她不敢奢望高考,于是她退学了。

2

“残疾让一个活生生的人丧失了尊严,

我的婚姻真的要和残疾等价交换吗?”

19岁的余秀华,被父母好心地包办给一个大她13岁的男人。

“我们都会老,要找个人能照顾她。”父母为了她考虑,在她最好的年华给她找了个归宿。

接下来是漫长的20年……

男人爱喝酒,给亲戚拜年的时候在饭桌上喝吐了,秀华多说几句,他拔腿就走,留下腿脚不便的她踉踉跄跄地在后面一直追。

男人一年到头都在外边打工,过年回来,屁股没坐热就到外边喝酒,喝完酒回来就发脾气,农村男人的发脾气,经常充满了暴力。

他揪着我的头发

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
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


——余秀华《我养的狗,叫小巫》

丈夫打心眼儿里是看不起她的,虽然入赘,但在他俩的世界里,是必须摆出尊严的。

他醉酒后会让她端水给自己洗脚,他说:“你是残疾人,我是正常人,我比你高贵多了。”


最让她心灰意冷的,是丈夫要她跟着一起去讨薪,老板欠薪800元。

“等老板的车开出来,你就拦上去,你是残疾人,他不敢撞你。”丈夫说。

“如果真撞上来怎么办?”

丈夫沉默。

“在你眼里,我的生命就只值800块钱?还不如一头猪。”余秀华转身就走,满是心酸。


在这样的漫长日子里,两个从来没有碰撞过的灵魂,逐渐走进死胡同。

“为什么要结婚呢?”她经常这样问自己。

可每次提出离婚,父母都会说:“离婚了,你老了谁照顾你啊?”

“残疾带给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让一个活生生的人丧失了人性,丧失了尊严,但是我又不能在这样的丧失里丧失我自己,我想要自立,我想要养活自己。”


她迫切想要摆脱生命的牢笼,人生的桎梏。

于是她拿起镰刀去地里干活,却把手上割下一块肉。

她去城里的工厂打工,因腿脚都不麻利,语言交流不畅,不到一个月,就被工厂辞退;

绝望了,她甚至想到了去要饭,在天桥观察了一天后,她拿着一个碗也开始行乞,结果发现做不到:“我的尊严在监督着我,不允许我下跪。”她用诗记录了那段时间的心路。

“人丁兴旺,在这个天桥上/红裙子绿裙子/黑皮鞋,绿皮鞋/这个天桥把他们抬高,放下/那么多人按住心头的一碗水。”


“一个小时,他的瓷碗响了六次/我抱紧新买的瓷碗,夹紧我的尾巴/我突然想起了几个字——人性繁华。”


——节选自余秀华诗歌《在荆门的一天》

3

“经历了那么多,不写诗怎么办?我找不到出口,它真的是一种安慰,它好像真的是个朋友,当你什么都没有了,你还有它。”

干不了活、打不了工、讨不得饭、走不了远路、说话也不利索,但她需要表达自己,让这辈子的苦难和热爱有个出口。

“因为我是脑瘫,一个字写出来也是非常吃力,它要我用最大的力气保持身体平衡,并用最大力气右手压住左腕,才能把一个字扭扭曲曲地写出来。而在所有的文体里,诗歌是字数最少的一个,所以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情。”

尽管写一个字都很困难,但她提笔后就没放下过,家里的诗稿存了一柜子。

2007年,余秀华开始接触网络,变成在电脑上敲字写诗,依然只能用一只左手打字。这十几年,她一共写了2000多首诗。


“一个无法劳作的脑瘫患者,却有着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不管不顾的爱,刻骨铭心的痛,让她的文字像饱壮的谷粒一样,充满重量和力量。”2014年《诗刊》9月号重点推荐了余秀华的诗,编辑刘年如是推荐。写了16年诗的余秀华,终于被大众所识。


更让她始料未及的是,两个月后,她的另一首诗让她迅速火遍全国。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

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

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

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

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始料未及地,她火了,

按余秀华的话说:“火得莫名其妙,火的一塌糊涂。”

家里连着好几个月被各种媒体围得水泄不通,走红之后她突然就当选钟祥市作协副主席,连着出版了三本诗集。

她可以靠着版税自食其力了。

4

余秀华说

有钱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婚

丈夫不同意。

“你出名了要想甩掉我,嫌我老了,

我要让你名都没有。


父母不理解。

“千辛万苦给残疾女儿找了个女婿,

想让她有个完整的家,难道做错了吗?”


七大姑八大姨都不赞同。

“你现在离婚,不仅你身败名裂,你的儿子也会为此在村里抬不起头,将来娶不上媳妇。”


就连起诉离婚的法院都想不通:

“离什么婚呀?起诉是要钱的,

还不如把这钱拿去买衣服。”


秀华却坚持:“但是,我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我受不了虚伪的东西。”  律师、记者、诗友,余秀华问过许多人意见,在经济独立并见识过更广阔的世界后,她坚定了离婚的念头。

《摇摇晃晃的人生》剧照 ▲

几番拉锯战,丈夫提出要求:“离婚后我就没有家了,你给我搞一套房子就离。”

余秀华给前夫打电话,干脆地说,“你今天回来(离婚)15万,明天回来10万。”

原本是试探,没想到,这拖了这么多年未离的婚就这么轻易地用钱解决了。

《摇摇晃晃的人生》剧照 ▲

2015年12月14日,两人协议离婚。丈夫搬出余家。

 

余秀华问自己,“我真的是一个人了吗?”别人离婚因为每天生活在一起,一下子分开会感触很深,她却“没有感觉”。

 她知道,“这是真正的悲凉。”


这个在庸常而无奈的生命里用诗来寻找突破口的女人,终于用她自己从苦难里汲取的力量为自己做了主。

《摇摇晃晃的人生》导演范俭说,“残疾也罢,婚姻也罢,没有一件事在她可控范围之内。全部都是意料之外、不可突破的命运。我们从离婚背后看到的是一个女人想要独掌自己的命运。”

5

2016年11月,一部记录余秀华生命片段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获得有着“纪录片界的奥斯卡”之称的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IDFA)长片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颁奖词是:“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就以一种诗意、亲密、有力的方式探索了人类经历的复杂性……” 在今年刚结束不久的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该片荣获金爵奖最佳纪录片提名,也是唯一入围的中国纪录片。


影片截取了余秀华四十多年人生中的一个片段——2015年冬天突然成名,命途开始发生急遽转变,历经与丈夫长年的离婚拉锯战,最终尘埃落定。一生为她操心的母亲,身患癌症离开人世。

《摇摇晃晃的人生》剧照 ▲


2017年4月26,27两日,导演范俭和余秀华于做客斯坦福大学,讨论关于电影、诗歌、残障研究与女性等话题。

余秀华在斯坦福大学校园 ▲

2017年5月6日CCTV《朗读者》的主题是“青春”,播出了余秀华朗读的《给你》

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


给你

一家朴素的茶馆

面前目光朴素的你 

皆为我喜欢

你的胡子  昨夜辗转的面色

让我忧伤

我想带给你的

一路已经丢失得差不多

除了窗外凋谢的春色


遇见你以后

你不停地爱别人

一个接一个

我没有资格吃醋

只能一次次逃亡

所以一直活着

是为等你年暮

等人群散尽

等你灵魂的火焰变为灰烬


我爱你  我想抱着你

抱你在人世里被销蚀的肉体

我原谅你为了她们一次次伤害我

因为我爱你


我也有过欲望的盛年

有过身心俱裂的许多夜晚

但是我从未放逐过自己

我要我的身体和心一样干净

尽管这样

并不是为了见到你

最感慨于最后的四句:

我从未放逐过自己 / 我要我的身体和心一样干净 / 尽管这样 / 并不是为了见到你


如果说余秀华的前40年在与命运抗争、在追求飞蛾扑火般的真爱,这首诗里,她已经完全活成一个独立的自我,不放逐自己,要身体和心一样干净,但不是为了爱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情而粗暴|摇摇晃晃的余秀华
6年前,余秀华靠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走红,如今怎样了
一个先天脑瘫的村妇,出书得奖上综艺,她却说,人生真没意思!
只穿300块的裙子走红毯,却用一套房甩掉20年的“糟糠之夫”。这个隐忍16年的“脑瘫诗人”,用高贵的...
穿越大半个中国,却发现无人可睡——脑瘫诗人余秀华的轻佻与渴望
残疾农妇,写出最“露骨”的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