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八天环游俄罗斯 第十六天 莫斯科 阿尔巴特步行街 克里姆林宫

今天是5月29日,上午要去老阿尔巴特步行街,街口即是俄罗斯外交部大楼。今天是周一,前两天是周未,路上没多少车,据说莫斯科人好多都在郊区有别墅,周未就去别墅度假了。今天该上班了,路上车辆骤然增加,体验了一把堵车的经历。

阿尔巴特街是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条著名步行街,紧邻莫斯科河,是莫斯科的象征之一。

麦当劳,俄文标识。

著名诗人普希金从1830年起居住在这条大街上,普希金故居就坐落在阿尔巴特街53号。

墙上有普希金的浮雕像。

普希金1799年出生于此,度过了去皇村中学读书前的12个春秋。结束了在南方的流放后,再次回到这里。并在1831年,与“俄国第一美人”娜塔丽娅·冈察洛娃结婚后,居住在这里。这是诗人短暂一生中最灿烂美好的时光,也是诗人苦难生涯中惟一的幸福之所。婚后第六天,诗人给朋友写信说:“我结婚了——觉得非常幸福。我惟一的希望是我的生活不要发生任何变化——我不指望有更好的生活。”虽然这幸福的时光只有3个月,并且诗人在这里,一行诗都没写出来,但足以让世人熙熙攘攘地前来拜谒他的灵魂。现在,这里成了著名的普希金故居博物馆,并恢复了100多年前诗人居住时的原貌。普希金故居对面,矗立着诗人与娜塔丽娅携手的青铜雕塑。这是1999年为纪念诗人诞辰200周年特意铸造的。雕像基本按两人原貌创作。普希金身着燕尾服,潇洒浪漫,娜塔丽娅一袭婚纱,面容姣好。两人脸上幸福的表情,似乎记载着当年婚礼的情形。

阿尔巴特街几乎与莫斯科城有着同样的历史。虽狭小短促,只八九百米长,十来米宽,俄罗斯风情却非常浓厚,俄罗斯人称之为“莫斯科的精灵”。在这方砖铺成的街道上,既能看到最传统、最古朴的东西,也能看到最现代、最时尚的玩艺儿。街道两侧,那些古色古香的老店,卖传统工艺的特色店铺,像古董一样陈列着,杂然相间的却是非常时尚的咖啡店、服装店、精致的礼品店。

据说这是街上一个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地方,类似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

街中心有一排画廊,是一些有名气的人老年时的画像以及年轻时的照片,历史苍桑,令人憾慨……

太阳花是俄罗斯国花。

莫斯科摇滚乐的圣地。

墙上是朱可夫的巨型画像。

耐克和星巴克,也全是俄文标识。

这么大块的烤肉。

阿尔巴特街的油画也很有名。这里的作品,当然无法和列宾、列维坦相提并论,但也有一些画家名气不小,只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才把作品拿来出售。若碰巧买到这样的画,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阿尔巴特街的另一侧街口有一个漂亮的地铁站。

下午,按照预约的时间,我们再次来到了莫斯科红场,前天来这里时还不让行人通过。所谓红场,并非我们以前理解的是'红色的广场'、'革命的广场','红'在俄语中是'美丽'的意思,所以应该是'美丽的广场'。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是由红色城墙包围着的一组庄严宏伟的由教堂、修道院、钟楼等组成的皇家建筑群,于1485—1495年间,由意大利建筑师和技术工匠在莫斯科河与涅瓦河交汇处的一块三角形高地上建造。周长2235米,高5—19米,厚3.5—6.5米。有四座大门,19座风格各异的塔楼。过去是沙皇的王宫,现在是俄罗斯国家中央政权所在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又经过了列宁墓。

以及无名烈士墓。

这里就是进入克里姆林宫的入口处了。

踏上横跨亚历山大花园的长桥,迎面的是特洛伊塔楼大门,当年是沙皇时代军队凯旋归来时必经之门。二战时期,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全部被灰色石灰覆盖,躲过了德国飞机的空袭,免遭毁坏。

列宁于1918年3月18日从彼得堡来到这里,就是从这里走进克里姆林宫,开始执掌国家政权。我们今天也沿着这条路往前走。

大门口精神抖擞的卫兵。

进入克里姆林宫大院,迎面是一排俄罗斯古代大炮,下面还有一堆小型古炮,据说是与法国打仗时缴获的。

这是建于赫鲁晓夫时期(1961年)的前苏联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可容纳6000人,是全俄最大的会场,现在是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正门上的俄罗斯国徽,采用的是伊凡雷帝时代的双头鹰盾徽:金色的双头鹰头上顶着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两只鹰爪,一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一只抓着金球。

车辆从这里进入办公楼的大门。

浅黄色三角形建筑物是俄罗斯总统办公楼。参观者只能远远地站在马路对面观望它。据说有运气的话,也许会看到从大楼里出来散步的普京总统,远远地向你挥手。

当初《列宁在1918》中的实际场景就是在这里的二楼。

克里姆林宫里面的广场显的很大。

再往前走就可以见到炮王了,炮王铸造于1586年,重40吨,长5米多,口径0.89米,炮口同时可以爬进3个人,炮弹重达2吨,但它从制造完成后就从未打出过一发炮弹。人们只有站在它的旁边,才能看出它有多么巨大。小孩子最喜欢这个大家伙了。

紧挨着炮王的是钟王,同样闻名的钟王铸造于1733年,重200多吨,高6.14米,直径6.6米,壁厚0.7米。钟身周围环饰有精致的浮雕和铭文。但是,这个钟王命运多舛,铸成后第一次敲击便出现裂纹,成为哑钟;后来又多经火灾、土埋;最后,被放置在伊凡大帝钟楼前,总算有了一个好归宿。

这个掉落下来的碎片就重达十多吨。

钟王背后的是伊凡大帝钟楼,建于1505—1508年,原高60米,后加高至81米,是克里姆林宫里的第一高楼。沙皇时期,莫斯科城里的所有建筑的高度,均不得超过它。

绕过钟楼,就来到克里姆林宫里的游览中心----教堂广场,广场四周都是皇家修道院、教堂。沙皇的一辈子就是生活在这百米以内:从出生的洗礼、大婚、执政、祭典,就连去世也得安葬在这里的大教堂里,这几个教堂不过相距百米而已。

这是钟楼后面的圣母升天大教堂,1475—1479年间,莫斯科大公下令,由意大利建筑师建造。这是俄罗斯国家大教堂,沙皇加冕礼、祈祷、选举教会领导人,以及各种重大庆典仪式都在这里举办。教堂里的有360年历史的圣像壁最为珍贵,圣像壁有5层,69幅圣像。莫斯科都主教(同大主教)和牧首(即宗主教,其威望和权力比一般主教要高)的陵寝也在这里。

这是天使长大教堂,始建于1340年,具有古俄罗斯建筑与意大利建筑结合一体的风格,原是为纪念俄罗斯军队的庇护者米迦勒天使长而建。后来成为留里克王朝的莫斯科大公、王公及罗曼诺夫王朝的几位沙皇的陵寝。大教堂四周的墙壁上,绘有天使长事迹、圣母、基督受难等大量壁画。教堂里有50多个墓碑葬地,按东正教的习俗,地面摆放的棺里,放的都是逝者的衣冠服饰,他们的遗体都埋在地下两米深之处。

第一位称为沙皇的伊凡雷帝就被安葬在这座教堂里。大教堂里的圣像壁上面绘满了各种圣经故事和天使圣像彩画,从地到顶,从左到右,五彩缤纷,金碧辉煌。1591年死于乌格里奇的伊凡雷帝的小儿子德米特里王子的遗骨银棺也安放在天使长大教堂里。

这是圣母报喜大教堂,建于1489—1498年,因有圣母报喜像,故得名,是莫斯科早期建筑风格。莫斯科大公和沙皇的家人在这里做礼拜,沙皇的大婚也是在这里举办。这里的圣像壁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圣像壁,有6层,100多幅圣像。大教堂里有专为皇家教堂制作的圣像圣物,以及沙皇大祭、礼拜和祈祷的用具。

圣母报喜大教堂的地面是由彩色碧石(碧玉)铺成,非常典雅、高贵。

这据说是沙皇女眷使用的教堂。

左侧这座大楼是俄罗斯总统发布国情咨文、举行国务活动的地方。

下面即是莫斯科河。

这是克里姆林宫内的直升飞机停机坪。据说,普京上下班时,总会有两架相同的直升机一东一西同时起降,让人难辨其踪。

就在我们参观克里姆林宫快结束时,莫斯科上空突然变天,瞬间狂风暴雨骤降,甚至将克里姆林宫院内的一颗大树连拔起,这是被风刮折了的大树。

风雨中甚至发现,刚才经过的俄罗斯总统办公大楼的屋顶也让大风掀起了一大片……

我们此行参观了克里姆林宫东正教堂,还受到了一场'洗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斯科】俄罗斯的心脏,克里姆林宫
俄罗斯自由行之四克里姆林宫(下)教堂广场
俄罗斯之行-01
俄罗斯游记(五)《 教 堂》
【万家灯火】黄宝平:《俄罗斯城市记忆:风雪莫斯科》
难以忘怀的俄罗斯旅程(精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