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自身的力量,打开任督二脉
人自身的力量,打开任督二脉
2011-06-27 14:33
转载自 F450362506
最终编辑 F450362506

汉墓马王堆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就有一些气功典籍,为我国的气功研究奠定了基础。练气功时,让真气游走奇经八脉,然后用真气运过任督二脉上的穴位,就算打通了。

任、督二脉循行介绍

- 任脉 -

【循行】

1.本支:《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难经·二十八难》所载基本相同。“中极之下”其穴始于会阴,沿腹部正中上行,“上颐”至承浆,于面部承泣穴处“入目”。

2.起源:《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胞中,也是《难经·六十六难》所说的“脐下肾间动气”所在,一般称为“丹田”,指督、任、冲脉之气均发源于此。

【本经穴】

会阴(冲、督脉会),曲骨(足厥阴会),中极(足三阴穴),关元(足三阴会),石门(丹田),气海,阴交(冲脉会),神阙,水分,下脘(足太阴会),建里,中脘(足阳明、手太阳会),上脘(足阳明、手太阳会),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阴维会),廉泉(阴维会),承浆(足阳明会)。

【交会穴】

承泣(足阳明、阳跷)、地仓(足阳明)。此外,手太阴肺经络穴列缺通于任脉

- 督脉 -

【循行】

1.本支《灵枢·营气》:“足厥阴……其支别者,上额,循巅顶,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指足厥阴肝经上行到“颃颡”后,一支上额,沿头顶正中,下项背正中,到达骶部,这就是督脉的主要通路。接通十二经和身前的任脉,构成了营气的运行通路。从营气的运行来说,督脉走向是由上而下,与任脉的由下而上相连接。但《素问·骨空论》等则从“气”(丹田之气)的产生来论,按从下向上来叙述。

2.起源:《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纂间,绕纂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其男子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说明督脉之“气”起源于少腹内,这里后来称作“丹田”,《难经·六十六难》称作“脐下肾间动气”。此脉气下向骨盆中间,女子联系阴户,男子沿阴茎而下,散络会合于前后阴之间(会阴),绕向肛门后,分别绕行臀部至足少阴与太阳会合处(长强、会阳)。

3.与足太阳、足少阴沟通:《素问·骨空论》:“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这里说的下部的与足少阴肾经相通而联系到肾;上部的则与足太阳膀胱经相通而联系到肾。

4.与任脉相沟通:《素问·骨空论》:“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这一支即为任脉循行途经。

5.旁支:《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此支按从下向上叙述,与正中线可分可合。从“下极之俞”长强部上行,两侧并列行于脊里,上达风府部入脑。

【本经穴】

长强(足少阴会),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阳会),大椎(手足三阳会),哑门(阳维会),风府(足太阳、阳维会),脑户(足太阳会),强间,后顶,百会(足太阳会或说足三阳、足厥阴会),前顶,卤会,上星,神庭(足太阳、阳明会),素髎,水沟(手、足阳明会),兑端、龈交(一说任脉、足阳明会)。

【交会穴】

会阴(会任脉、冲脉),会阳(会足太阳),风门(《素问》王注作大杼。会足太阳)。此外,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后溪通于督脉。


坐禅(静坐)达到肠胃有气机在滚动,乃至气机鸣荡,内在有如气泡声音等感觉的时候,这便是初步的第一征候。经过这一征候以后,往往有食欲亢进,或者感觉气满而不思饮食的现象,如果有了食欲亢进的情形,必须要节制饮食,不可贪图口腹之欲而过分吃饱。但在此时必须注重好的营养,足使真能吸收融化。倘使有气机胀满不思饮食的情形,应当酌量减停饮食。以待有食欲的需要时,再慢慢的少吃多餐,以资补益。

任脉:中国医学主要的器官,就是胃脘,也可以说便是“胃”部。金、元时代的中医,对健康重点的看法,约有两派:(一)以专治中宫的胃气为主。〔二〕以专滋养肾脏“坎水”为主。这种属于中医医理学理论上的观念,在此暂且不论。

依事论事、脾胃对于一个人的健康长寿和养生修道,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论任何大小病症的发生,第一项严重的警告,就是胃的食欲先发生问题。例如伤风感冒了的人,胃口一定不好,肠胃一定有问题。换言之,肠胃消化良好的人,即使有些伤风感冒,也满不在乎。胃口上通食道管,下通大肠,以及连带影响肾脏、性腺等作用。

人自身的力量,打开任督二脉在头面的循环是各走各的道,在体内照样有一定的循环路线,这 一前一后一循环(新陈代谢大循环)将体内所有的毒素全部排出体外。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气通小周天气由督脉下任脉的一些反应

我所认为的气通小周天,是指不用任何外力引气与逼气时气自动运转的小周天。不用任何外力包括不借风力吹动(即使用自然呼吸,无需进行呼吸控制),也不用意念导引(包括意引,观想气行,与其它暗示等等,单纯的意守丹田不是意念导引,动功的动作导引使气血运行,也不列入我所认为的外力内)。

1、 丹田气足后,沿督脉上行,由头顶转下面部,因为本门功法不要求舌顶上腭,气从鼻子下来时,由于自己功力不够,导致气走嘴唇,从嘴唇进入任脉。气从嘴唇下来时,虽然是闭着嘴唇,但仍经常感觉嘴唇似乎没有闭紧,似有空气进出,又似有口水流出,每当有次现象,就错以为自己嘴唇没闭上,就去动一动嘴唇闭上,唇一动,气路就断,由于气从唇下来本来已经就比较困难,气路一断,则气更难下行,气难下行,则导致部分气往门牙牙根处跑,聚积在牙根处的气一多,导致上牙根发紧,并慢慢发胀,然后发痛,要在刷牙时刷出一点牙血,才能缓解。开始以为只有上牙根会这样,后来发现下牙根也这样。

由于气从嘴唇下来,所以是气走表层,并且较弱,气到喉咙时,我的咽喉炎并没有多少反应。

2、 本门功法之所以不要求舌抵上腭,据师父所言,本门气通周天督脉脸段路线与一般气通周天路线不同,会在印堂处分两股,并经过几个转弯,从左右鼻孔进,再从内左右鼻孔下入喉,所以无需舌抵上腭。

3、 功力不够,只好进行舌抵上腭。督脉气足,脸部气感充盈,大量的气开始下行。在某次练功时,感觉有大量气行到鼻子,持续了一段时间,气下不来,收功。收功一会后,气开始往下运行,当然没有主动舌抵上腭,舌头自动至少半条以上的往上抵,与上腭相帖,此时大半条舌头都发麻,口水多,须频吞。以前只听人家说过这种现象,自己体会此时则是第一次,但没有出现舌头很紧的往上腭抵,只是比不让舌头掉下来的力度稍大一点而已。此时口腔内侧可能会发麻,并微跳,口水暖,甚至热。

4、 经过上述现象,继续练功,一日,感觉有一团圆球状的物,又麻又暖,似比跳棋珠子稍大,由上腭下到舌尖,再下到舌床中间,似乎行走非常缓慢。曾听闻有人练功,进入胎息时,忽觉口内有一圆物,会自动将其吞下,进入腹中,我尝试将其下吞,但却无法下吞,只好任其自然。此时口腔内侧仍可能会发麻,并微跳,口水暖,甚至热,或许以前气走嘴唇的原因,此时亦有可能唇微暖微麻并微跳。

几日后,舌床的气,变成浓浓的暖气,不再成团如物,温度不是很高,但感觉很浓,并且上腭暖,唇微微温麻。

5、 又几日后,气继续从督脉往下,经舌尖时,舌尖除了往常的麻外,此时还跳动几下,跳动有力,明显,唇仍同以前。

任督通后,周天循环不止,但其速度根据功法不同与个人身体状况不同,有快有慢,但总的来说,个人认为,气通周天后,周天应该循环不息,而不是只运行一周后就不再运行或如同初练时还很难再次运行。有时,气沿任督运行一周,我个人认为(仅限个人认为)不一定等于就通了小周天,这就如同干涸的河床,突然来了点水,河床有水了,但水过后,河床还是干涸的,水还是没有循环流动起来。小周天也是如此。

由于周天循环不息,此时,不管是练功时,还是不练功时,稍稍放松,舌头都有麻感,包括睡觉前与睡觉醒来时,舌头都有麻感,不但如此,只要留意一下,或者不用留意,就能感觉到身上其它地方有气机。

供同修参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大椿解读《难经》第二十八难:论经络六
纠正千年错误,重建《黄帝内经》经脉循行图
任督二脉及真气学说的中医学本质认识图解
夏氏脐诊脐疗盘龙针的基础理论
奇经八脉总歌《医宗金鉴》
脐疗的理论基础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