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方药量考
古方药量考
2010年08月05日 星期四 下午 08:36

            古方用药分量,尤其唐代以前方剂,从数字看,与现在相差很大,此乃古代度量衡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所致。

             古称以黍、铢、两、斤计量,无分名。到晋代,贝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即以铢、分、两、斤计量)。
             宋代,立两、钱、分、厘、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以十累计,积十六两为一斤。
             元、明、清沿用宋制,很少变易,宋明、清之方,言分者,即分厘之分,不同于晋代二钱半为一分之分。清代之称量称库平,后通用市称。

             古方容量,有斛、斗、升、合、勺之名,其大小,历代多变易,也有差异,如李时珍认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古之一升,今之二两半。”,明张景岳认为“古之一两,为今之六钱,古之一升,为今之三合三勺。”现以《药剂学》(南京药学院编 1960年版)历代衡量与秤的对照表,作参考。

   历代衡量与秤的对照表

时代

古代用量

折合市制

古代容量

折合市制

秦代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北周

隋唐

宋代

明代

清代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库平)

0.5165市两

0.5165市两

0.4455市两

0.4455市两

0.4455市两

0.5011市两

1.0075市两

1.1936市两

1.1936市两

1.194市两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营造)

0.34市升

0.34市升

0.20市升

0.20市升

0.21市升

0.21市升

0.58市升

0.66市升

1.07市升

1.0355市升

             注:上表古今衡量、度量比较,乃近似值。
             古方云“等分”者,非重量之分,乃各药斤两多少皆相等也,大都用于丸、散剂,在汤、酒剂中较少应用。
             古代刀圭、方寸匕、钱匕、一字等名称,多用于散药。
             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
             钱匕者,是以汉五铢钱抄取药末,亦以不落为度;
             半钱匕者,则为抄取一半;
             一字者,即以开元通宝钱币(币上有“开元通宝”四字)抄取药末,填去一字之量;

             刀圭者,乃十分方寸匕之一。其中一方寸匕药散约合五分,一钱匕药散约合三分,一字药散约合一分(草本药散要轻些)。
             另有以类比法作药用量的,如一鸡子黄=一弹丸=40桐子=80粒大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小麻子。

             古今医药界对古代方剂用量,虽作了很多考证,至今仍未有结论。汉代、晋代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汉晋时代医方的剂量数字较大。
             对古方仍用原版用量,乃作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结构特点、变化原因,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
             临床应用,应按近代中药学和参考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随地区、年龄、体质、气候及病情需要而定。
             据国务院指示,从1979年1月1日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为单位的国家标准。
             十六进制与国家标准计量单位换算如下:
             1斤(16两)=0.5kg=500g
             1市两=31.25g
             1市钱=3.125g
             1市分=0.3125g
             1市厘=0.03125g
             (注:换算尾数可舍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衡量与市称对照表
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
古方药量与今方药量换算对照
官方扫盲|《伤寒论》中的方剂剂量就是这样换算的!
古 方药量单位与现代重量单位的换算
国宝秘方:中风偏瘫(脑血栓)三剂见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