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6

六、饮食疗法

(一)菊楂决明饮

菊花3g,生山楂片15g,草决明15g。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每每日1剂,代茶饮。主治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

 

(二)双耳汤

黑木耳10g,白木耳10g,红枣15枚。加水和少量冰糖,隔水蒸熟,连汤食月,每日l剂,2次分服。主治冠心病,或伴有高血压者。

 

(三)拨粥

薤白10一15g(鲜者30一60g),葱白2根,粳米50—100g。同煮食用。主治冠心病心悸或心绞痛。

 

(四)山楂粥

山楂30g或鲜山楂50g,粳米100g,白糖适量。山楂加水煎汁、去渣,加入粳米、砂糖煮粥,食用。主治冠心病或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五)昆海黄豆汤

昆布30g,海藻30g,黄豆150g。煲汤,加入适量调味品后食用。主治冠心病或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

 

(六)双仁粉

核桃仁100g,桃仁30g,红糖150g。将核桃仁,桃仁捣碎与红糖混合,每次30g,1日3次。主治冠心病或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七)红花羊心

羊心1只,红花6g。将红花加水少许浸泡,加盐少些,涂在羊心上,煮食。主治冠心病,胸痹、胸痛。

 

(八)大蒜粥

紫皮大蒜30g ,粳米100g。大蒜去皮,放入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加入粳米煮粥,再将大蒜重新放入粥内再煮,早晚温服。主治冠合病合并高脂血症。

 

(九)丹参酒

丹参50g,米酒或低度白酒500m1。丹参洗净切碎,加酒浸泡,密封半月,每次饮服l0ml,1日2次。主治冠心病,胸痹,心痛。

 

(十)参芪酒

丹参50g,党参50g,黄芪50g,米酒或低度白酒500m1。将以上药物切碎加酒浸泡,密封半月,每次饮服10m1,1日2次。主治冠心病,气虚血瘀证。

《西中药制剂1》54-30(冠心病预防与治疗)(2009-03-30 22:27:26)

标签:杂谈 

分类:自我保健

西药制剂:(7)

1.不稳定性心绞痛:阿司匹林100mg/d,12周为l疗程;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死亡率。心绞痛:口含或吞服阿司匹林1片或捣碎用少量开水溶解吞服,可以缓解症状。

2.预防冠心病发作:阿司匹林50mg/d,中老年人隔日服用1次,可减少发作50%以上;适当加服维生素A和C,可减轻药物副作用。

3.防治冠心病及脑血管硬化:预防用胡萝卜素15mg/d,治疗用胡萝卜素15mg,每日3次。

4.冠心病心绞痛:鱼肝胶囊10一15粒/d;可降脂,缓解病情,减少硝酸甘油用量.

5.冠心病:吡多辛20mg,每日2次,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

6.冠心病:维生素E 100一200mg,每日1次;可减轻动脉硬化症状,降血压、降血脂。心绞痛,充血性心功能不足:维生素E 200一400mg/d;可使心绞痛消失,并有利尿作用和减轻强心甙中毒症状。

7.冠心病:加用茶色素胶囊250mg,每日3次;可缓解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84.8%。

 

中药制剂:(43)

1.冠心病:陈皮、厚朴各9g,法半夏、茯苓、薤白、栝萎仁、桔梗、郁金各12g,丹参l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l剂。兼用救心油外搽人中穴。

2.冠心病心绞痛:七厘散常量,用血府逐瘀汤送服,部分病人效果较好.

3.冠心病:人参l0g,浓煎频服,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或人参、白芍、甜叶菊素等制成口服液,每次4—6m1,每日2次。

4.冠心病:土茯苓煎剂,可增加运动能力,改善心电图,对心绞痛显效率75%,有效率100%。

5.冠心病:大蒜油0.2mg/d,或服用大蒜素50mg/d;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改善症状和缺血性心电图。

6.冠心病:大黄(庶/虫)虫膏(黄芪、大黄、熟地各30g,水蛭、虻虫、蛴螬、桃仁、杏仁、黄芩各6g,(庶/虫)虫、干漆各3g,白芍12g,冰片5g,甘草9g)取内关、膻中、心俞、膈俞、足三里等穴位,每次取4—5对穴位贴敷药膏24小时,休息72小时,6周为1疗程;总有效率86.7%,优于口服复方丹参片。

7.冠心病、心绞痛:山楂30g,葛根15g,明矾1.2g,提取物制片,每日分3次服,4周为1疗程。或山楂提取物片(“益心酮”,含生药1g/片)5片,每日3次,4周为1疗程。

8.冠心病:山楂丸2丸(18g),每日3次,7日为1疗程。

9.冠心病:马齿苋含黄酮和各类钾盐,可改善脂代谢,扩张冠状动脉,防治冠心病。

10.冠心病心绞痛:生半夏、生南星各等份,研粉水泛为丸,每次3.5g,每日3次;有效率71%,心电图改善率20.8%。

11.冠心病心绞痛:延胡索提取制成的“可达灵”(天津药物研究所)每次3片,每日3次,疗程2—3个月,总有效率90%。

12.冠心病:五味子、玄胡、黄芪(1:2:1),制成片剂(含生药lg/片),每次4片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

13.冠心病心绞痛:服用复方丹参片、加服乌药粉5—8g,4周为1疗程,显效率78.46%;优于单用丹参片,有阴虚者加生地15—20g水煎液送服。

14.冠心病、心绞痛:水蛭片2—4片(含生药O.75g/片),每日2次,持续服药20一60日。

15.冠心病心律失常:炙甘草汤(炙甘草150g,人参45g,生地250g,桂枝60g、麦冬150g,麻仁30g,大枣12枚)温水1500m1,黄酒500m1浸泡30分钟后文火煎煮25分钟,二煎液250m1,分3次服(阿胶50g分次烊化兑服),每日l剂,连服30剂,疗效明显优于低剂量治疗组。

16.冠心病、高血压:右归丸9g,每日3次,饭后服,30日为1疗程,可遏制病情发展,改善症状和预后.

17.冠心病早搏:口服四逆散冲剂,每日50g,用药7一14日;心悸症状改善,早搏次数减少,有效率约90%。机制:抗心律失常,减慢心率,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

18.冠心病:重用黄芪合桃江四物汤(生地、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方去熟地,加枳实、桂枝、麦冬、丹参、干姜、甘草等为主方,随症加减;症状消失或减轻,心电图好转或正常,显效率90%,好转率10%。

19.冠心病:生脉口服液可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参麦注射液可取代能量合剂,用为冠心病治疗的辅助药物。

20.冠心病、高脂血症: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各等分)可降血脂和缓解心绞痛。失笑散的镇痛作用、改善血液变作用和收缩子宫平滑肌作用,起效时间滴丸优于散剂,失笑散滴丸适于急症应用。

21.冠心病:赤芍煎剂(1g/m1)40ml,每日3次,疗程70日。赤芍15g,黄精30g水煎服,每日1剂,疗程4—12周。赤芍抗动脉硬化效力明显优于硝苯啶。

22.冠心病:白金丸(白矾、郁金(3:7),薄荷煎汁糊丸。)1.5g,每日2次饭后服,可改善胸闷、心绞痛等症状

23.冠心病心绞痛:虫草菌冲剂l包(6g),每日3次,4周为1疗程。或金水宝(人工虫草胶囊)3粒,每日3次,饭后服。8周为l疗程。

24.冠心病:血府逐瘀汤(桃仁、当归、赤芍、牛膝、红花、川芎、柴胡、枳壳、生地、桔梗、甘草。)方加全瓜蒌、薤白头、桂枝、丹参等。

25.冠心病:吴茱萸、淡干姜、制半夏各6g,党参、瓜萎仁、薤白头各10g,桂枝3g大枣7枚,水煎服,每日1剂。

26.心绞痛: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冲剂,有效率达85.7%。冠心病:黄芪60g,桃仁、红花川芎、地龙、赤芍、当归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常规治疗,可提高疗效。

27.冠心病心肌缺血:党参、黄芪、瓜篓各30g,薤白20g,丹参30g,川芎l0g,当归12g,红花、炙甘草各9g,水煎服,每日l剂;改善症状,有效率91.8%。

28.冠心病、心绞痛:复方泽泻冠心片(配有金龟莲的苦味部分),常规服用优于单用泽泻片。

29.冠心病心绞痛:荜茇、细辛、檀香、冰片、良姜、玄胡,剂量比例为3:0.5:0.3:0.1:1.5:1,提取挥发油制成气雾剂,心绞痛发作时吸入。每次发作吸气雾2—5次。

30.冠心病:保元汤(人参、炙甘草、黄芪、肉桂)可改善心泵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可能开发为抢救用药。

31.冠心病、心绞痛:穿龙冠心片(穿山龙)有效率为90.3%

32.冠心病:都粱丸(白芷,川芎)l丸,每日3次

33.冠心病(心电图改变,无并发症):柴胡疏肝散(柴胡、枳壳、川芎、橘皮、香附、白芍、炙甘草)加丹参、桃仁、麦冬、太子参、红花,水煎服,每日1剂。

34.冠心病:党参口服液(含生药1g/m1)60m1/d,分3次服,用药4周,症状明显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降低。

35.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桑寄生制剂

①桑寄生冲剂(相当生药39g/包)半包,每日2次, 开水冲服,4—6周为l疗程。

②桑寄生、葛根、丹参,制成水丸,每次4g,每日3次30日为l疗程。

36.冠心病:栀子、桃仁各12g,加蜜30g调糊,外敷心前区(7×l5cm),初次3日换药,以后7日换药1次,6次为1疗程。

37.冠心病、心绞痛:菊花浸膏糖衣片,日用量相当白菊花50g,2个月为1疗程.

38.冠心病:炙黄芪30g,炒白芍20g,桂枝、郁金、川芎各10g,生姜3片,大枣0枚,水煎服,每日l剂。

39.冠心病:麻黄汤( 麻黄(去节)、桂枝、杏仁(去皮尖)、炙甘草)加茯苓60g、半夏30g,水煎服,每日1剂

40.冠心病、心绞痛:蒲黄片3片,每日3次(相当生药30g/d)。

41.冠心病:宽叶缬草挥发油胶丸(20mg/粒),每日 300一360mg,分3次服,7日为1疗程,连用5个疗程;疗效良好。机制:扩冠,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肌代谢,降血脂等。

42.冠心病:水蛭土元粉每次1g,每日3次,连服4周;改善症状,抗过氧化酯质

43.冠心病心绞痛:麝香气雾剂吸入,或丸剂舌下含服;疗效与硝酿甘油相似.

《西中药制剂2》54-31(冠心病预防与治疗)(2009-03-30 22:28:43)

标签:杂谈 

分类:自我保健

注射制剂:(14)

1.冠心病:维生素C l一3g/d,可降血脂。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给药,可缓解心绞痛。但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使血脂升高,如并用消胆胺、降脂宁或果胶可防止这种并发症。

2.冠心病心绞痛:左前臂郄门穴、右臂内关穴,注入罂栗碱15mg,观察5分钟,如无效可将上述穴位左右交换再注药1次,为巩固疗效连续用药7—10日为l疗程;症状总有效率77.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与症状改善相符。

3.冠心病、顽固性心绞痛:藻酸双酯钠100一200mg,加5%葡萄糖液500m1,静脉滴注(20滴/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以后改为口服藻酸双酯钠50mg,每日3次,长期服用可预防心绞痛发作并降血脂。不稳定型心绞痛:加用藻酸双酯钠2—3mg/kg,加10%葡萄糖液500m1,静脉滴注,每日l一2次,14日为1疗程。

4.冠心病心绞痛:PGEl l00μg、加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500m1,静脉滴注(35—40滴/min),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总有效率91.9%。

5.冠心病、心绞痛:女贞子叶注射液2—4m1(含醋酸乙酯总提取物10mg/m1),肌内注射,每日1次,20一30日为1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或女贞子注射液20m1、加10%葡萄糖液250一500m1,静脉滴注,每日1次,20日为l疗程。

6.心肌梗死:生脉注射液可促进损伤心肌修复,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

7.冠心病心绞痛:10%葡萄糖液250m1,加生脉注射液20m1,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2周症状消失。或生脉注射液60m1(10m1/支),加5%葡萄糖液250m1,静脉滴注(40滴/min),每日1次,14日为l疗程;缓解症状有效率78%,心电图有效率66%。

8.冠心病心绞痛:灯盏细辛80mg(每支含10mg/2m1)、加10%葡萄糖液500m1,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日;疗效与复方丹参相仿。或应用气雾剂(细辛挥发油50m1、冰片16g,溶于95%酒精600ml中,加二氯二氟甲烷口腔适量吸入。高脂血症:灯盏细辛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500m1,静脉滴注,每日1次,3周为1疗程,以后改口服云南灯盏花素40mg,每日3次。高粘滞血症:灯盏细辛注射液20m1(含总黄酮5mg/2m1)、加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疗程

9.冠心病、心肌梗死:参麦注射液每日40一60m1、加5%葡萄糖液250一500m1,静脉滴注,14日为1疗程。

10.心绞痛:参麦注射液40m1、加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摘注,每日1次,15日为l疗程;总有效率84.8%,可改善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70%,心电图有效率70%。或参麦注射液20一30m1、加50%葡萄糖液20—30m1,静脉推注,每日2次;严重心绞痛可连续静脉推注3—4次,或注射液100m1、加5%一10%葡萄糖液250m1,静脉滴注。

11.冠心病心绞痛:柿树叶提取精制品注射液(商品名“脑心清”)80—l00mg,加10%葡萄糖液250m1,静脉滴注,每日1次,15日为1疗程。

12.冠心病、心绞痛:加用脉络宁(石斛、玄参、麦冬、川牛膝、红花、炮穿山甲等)30m1,加5%葡萄糖液250m1,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休息5日;可缓解心绞痛(有效率93.75%),优于硝酸甘油,尤其适用于有溶栓禁忌证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13.冠心病:莪红(莪术,红花)注射液40—60m1,加5%萄萄糖液500m1,静脉滴注,每日1次2次为1疗程,疗程间停用2—3日。

14.冠心病心肌缺血、高血压病、高粘血症:益母草注射液15m1(含生药24g)、加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5日为l疗程;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综合制剂:(8)

1.冠心病:30%三七注射液2m1,肌内注射,每日2次;并服生三七粉6g,每日3次饭前服,疗程4周。心绞痛:三七粉6g,每日2次。急性心肌梗死:三七粉3g,加生脉散水煎服,每日2剂;配合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2.冠心病:川芎、红花各等量,每次5g,每日3次,4—6周为1疗程。或川芎冲剂(“心痛宁”)15g,每日3次,3周为l疗程;对心绞痛疗效显著,可停减硝酸甘油。川芎嗪注射液40mg,加10%葡萄糖液250m1,静脉滴注,每日1次。不稳定性心绞痛:川芎嗪120一160mg/d,加l00%葡萄糖液500m1,静脉滴注,2周为1疗程。

3.心绞痛:参麦针剂和丹参针剂交替静脉滴注,并口服中药汤剂(党参、黄芪、桂枝、泽兰、白术、五味子、炙甘草等)。

4.冠心病:“新冠片”(含草红花等)每次1.5g,每日3次,4周为1疗程。或复方红花注射液20m1,加l0%葡萄糖液500m1,静脉滴注,每日1次,15日为1疗程,停药3日进行第2疗程,用药l一3个疗程;心电图有效率74.3%,心绞痛有效率97.52%,症状改善率96.98%,作用优于双嘧达莫(潘生丁)。红花注射液2ml(含生药1g/m1),肌内注射,每日2次,25—30日为1疗程,总有效率89.2%。

5.冠心病:麦门冬煎剂10m1(含生药15g),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麦冬注射液4ml(含生药4g/2m1),肌内注射,每日1—2次,2—4个月为1疗程。麦冬静注液40m1(含生药1g/m1)静脉推注,每日1次,1周为1疗程。

6.冠心病:黄芪制剂

①黄芪生脉饮口服液(生脉饮加黄芪)l0ml,每日3次,4周为1疗程。

②黄芪50g,水煎液分3次服,每日1剂,30日为l疗程;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疗效优于丹参和尼非地平(心痛定)。

③黄芪注射液40m1(相当生药80g),加10%葡萄糖液500m1,静脉滴注,每日1次,15日为1疗程,停药3—5日进行下一疗程;总有效率88.7%,心电图改善率48.4%,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时间,减少心肌耗氧,与丹参注射液联用可提高疗效。

7.冠心病:淫羊藿注射液l0一30m1、加5%葡萄糖液250—500m1,静脉滴注,14日为1疗程。或服淫羊藿浸膏片(相当生药2.7g/片)4—6片,每日3次,30日为l疗程。

    8.冠心病、心绞痛:葛根素500mg,加5%葡萄糖液500m1,静脉滴注,每日1次,7日为1疗程。葛根总黄酮(葛根醇浸膏制剂“愈风宁心片”)每次0.3g,每日3次。葛根糖浆(相当生药1g/m1)20m1,每日3次,4—12周为1疗程。葛根素静脉滴注对限制急性心肌梗死范围有效。

心悸,又称心跳,指心动悸不宁。

1、心悸烦躁,失眠多梦,唇甲淡白,属心血不足,

(1)轻则用薛氏心悸方滋阴养血,定心安神;

薛氏心悸方(河北中医学院薛芳教授献方):

生地黄12克  牡丹皮12克  龙眼肉12克  玉竹12克

莲子肉12克  知母9克     枣仁9克     黄柏6克

黄连6克     夜交藤15克  珍珠母15克

加减:

失眠多梦加朱砂安神丸1丸;

口苦、苔黄加龙胆草12克;

血压高、头晕加玄参12克、钩藤12克、地龙12克;

五心烦热、面红、盗汗,加地骨皮12克;

月经失调加益母草18克;

舌质有紫痕、瘀斑、胸部隐痛加丹参15克

(2)甚则用黄氏三子养心汤以滋阴养心,安定心神。

三子养心汤(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中医黄寿人方):

女贞子  沙苑子  枸杞子  枣仁

柏子仁  生地黄  黄连  杭菊花

 

2、伴见口渴喜饮,胸闷唇紫,大便干结,咽舌干燥者,为阴血不足,兼有心血运行不畅,治宜滋阴养血,略佐行血,用章氏五参养心汤。

章氏五参养心汤〔武汉市中医医院章真如主任医师献方):

南沙参 北沙参  玄参    党参  丹参

苦参   麦门冬  五味子  枣仁、柏子仁

 

3、伴见忧郁不安,眩晕,神魂失守者,属阴血不足,心肝失调,用调安汤以养心安神,调肝解郁。

调安汤(广州市荔湾区中医院胡肇基主任医师献方):

人参10克另炖(或党参15克)  麦门冬12克  香附12克

酸枣仁12克    素馨花12克  五味子10克  栀子10克

夜交藤15克    石斛15克,  龙齿30克先煎(或龙骨20克先煎)

用法;清水3碗,煎为l碗,温服。药渣以水碗半,煎为1碗,睡前再服。

加减:

肝郁化火,上扰心神者,以栀子、金钗石斛为君,以香附、素馨花为臣,而以枣仁、夜交藤为佐,以生脉散、龙齿为使。以收清、疏、柔、养、镇之效。

属于肾水不足、心火妄动者,以生脉散龙齿为君,栀子、石斛为臣,枣仁,夜交藤为佐,香附,素馨花为使。以收养、镇、清柔、疏之效。

属于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者,以生脉散、龙齿为君,栀子,钗斛为佐,枣仁,夜交藤为臣,香附,素馨花为使,以收养、镇、柔、清疏之效。

头痛眩晕(高血压),去栀子、石斛,加石决明30克(先煎),天麻12克(先煎);

胸痛、气闷(冠心病),去栀子、石斛,加砂仁10克、田七末6克冲服;

便秘结,去龙骨,加火麻仁12克;

眩晕、心悸(脑动脉硬化、高血脂、冠脉供血不全)去栀子、石斛,加丹参15克、何首乌20克、山楂12克。

 

4、若伴见胸闷烦热,汗出,乃心之气阴两虚,用宁心饮益气养阴,宁心调神。

宁心饮(上海中医学院朱锡祺主任医师方):

太子参15-30克  麦门冬15克  五昧子6克  浮小麦30克

甘草6克        丹参15克    百合15克   龙骨30克

牡蛎30克       磁石30克    大枣7枚

加减:

心悸甚加生铁落30克、天王补心丹12克(吞);

多梦心烦加景天三七30克、柏子仁12克、莲子心6克;

口干津少、苔少或光加石斛15克、天花粉15—30克;

便秘加生大黄3—4.5克;

咽痛加玄参12克.

 

5、若伴见口干咽燥,舌质偏红,属心之气阴不足,兼有热邪,

(1)轻则用整脉饮助心气,养心阴,清邪热,整心脉;

整脉饮(上海中医学院朱锡祺主任医师方):

生地黄15克  麦门冬15克  丹参15克     黄芪15克

大青叶15克  茶树15克    桂枝6—12克  甘草6克

苦参12克

加减:

咽痛明显,病毒感染较重加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草15克;

口腔溃疡,加野蔷薇根25—30克;

若阴虚症状不明显而气虚症状突出,可去大青叶加党参12克,桂枝剂量亦可酌情加重。

(2)甚则用张氏芩地生脉饮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张氏芩地生脉钦(南京中医学院张浩良副教授献方):

黄芩10克  生地黄20—30克  金银花20克

人参3克(或党参15克)        麦门冬10克

五味子6克                   板蓝根12克

 

6、若见发热心烦,心悸,胸闷痛,便干尿黄,脉疾数律不齐,苔黄腻,舌尖红者,为心阴不足,邪热犯心,火毒炽盛,治宜清热泻火解毒,佐以补养心阴,用徐氏邪热犯心方。

徐氏邪热犯心方(中国中医研究院徐承秋教授献方):

金银花12克  连翘12克    栀子10克  黄芩10克

麦门冬12克  知母12克    石膏20克  玄参12克

炒枣仁12克  蒲公英12克  甘草10克

 

7、心悸心慌,气短乏力,口干咽痛,心烦,畏寒肢冷,纳少便溏,倦苔乏力,脉结代,为正虚阳弱,复感邪热,宜扶正温阳,解毒散寒,可用李氏心复康。

李氏心复康(黑龙江中医学院李玉光副主任医师献方):

制附子5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木香5克

郁金10克  桂圆肉15克  干姜5克  甘草5克

金银花15克  黄芩10克

《心悸名医方2》54-33(冠心病预防与治疗)(2009-03-30 22:31:11)

标签:杂谈 

分类:自我保健

8、心悸怔仲,心烦失眠,头晕目眩,或头痛口于,目赤烦躁,脉弦细数,舌红苔黄,为阴亏肝旺,心神失宁,偏于火旺肝亢者,宜用戴氏降压合剂以滋阴、平肝、清热、安神。

戴氏降压合剂(河北中医学院戴桂满教授献方):

玄参15克    钩藤15克(后下)   夏枯草15克

地龙9克     夜交藤15克      炒枣仁9克

用法:上药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一日分3次服。每周服3—5剂,一个月为1疗程。

 

9、偏于阳亢者,则用徐氏阴虚肝旺方以平肝潜阳,镇心安神,养阴宁心。

徐氏阴虚肝旺方(中国中医研究院徐承秋教授献方):

生龙骨15克      生牡蛎15克  麦门冬10克  五味子10克

茯神12克        远志10克    菖蒲10克    柏子仁10克

琥珀粉(冲服)3克  磁石30克  珍珠母15克  炒枣仁15克

沙参12克.

 

10、形体较胖,心悸伴有头晕恶心,胸闷失眠者,乃痰湿水饮凌心所致,用渗湿逐饮汤。以渗湿逐饮。

渗湿逐钦汤(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秦厚生方);

半夏10克  风化硝10克(冲)  茯苓31克  花槟榔10克

猪苓3l克  郁李仁16克

 

11、心悸、胸闷,气短不足以息,脉弱或结代,多属宗气不足,心阳不振,可用刘氏振心方。以升补宗气,振奋心阳。

刘氏振心方(河北医学院刘亚娴副教授献方);

生黄芪30-90克  知母10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

桔梗6克       柏子仁10-15克  桂枝10-15克  炙甘草10-15克

生龙骨15克    生牡蛎15克

 

12、其伴见四末不温者,可用陈氏通阳益气汤以温助心阳,益气补虚。

陈氏通阳益气汤(江西中医学院陈瑞春副教授献方):

桂枝10克 炙甘草10克  生黄芪20克  西党参15克

加减:

胸闷痰阻,加瓜萎壳、法半夏、薤白;

恶寒身倦,气息不足,加制附片,重用生黄芪30—60克;

心前区痛,加郁金、丹参、川芎,或以金铃子散(延胡、川楝子等分,每服5—10克,每日1—3次);

脉息间歇,或参伍不调,加生龙牡、代赭石;

失眠、心悸等,合甘麦大枣汤(多用浮小麦20—50克),再加入酸枣仁,柏子仁;

痰热阻隔,舌苔黄腻,合黄连温胆汤。

 

13、若伴见四肢厥冷,面色无华,头目昏晕或有晕厥史,口不干,脉沉细缓者,为心肾阳虚,治当温助心肾之阳气,可用徐氏心肾阳虚方。

徐氏心肾阳虚方 (中国中医研究院徐承秋教授献方);

炙甘草12克  党参10克    生黄芪10克  麦门冬10克

桂枝10克    茯苓12克    补骨脂10克  鸡血藤20克

当归12克    柏子仁10克  制附片l0克(先煎30分钟)

炒枣仁12克

 

14、心肾阳虚又兼见舌质紫暗者,属心肾阳虚兼血行瘀阻,当用温阳益气复脉汤以助心肾之阳气,通心脉之血滞。

温阳益气复脉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介鸣主任医师献方):

人参15克   黄芪20克    北细辛6-15克  制附片10克

炙麻黄6克  麦门冬12克  丹参18克      五味子12克

桂枝10克   甘草10克

加减:

有房颤者加珍珠母、百合、琥珀,去附子、麻黄,减细辛用量;

心痛者加玄胡、生蒲黄、檀香;

胸憋者加瓜蒌、薤白或菖蒲,郁金;

头晕者加菖蒲、磁石;

气虚作喘者加大人参用量。

注:细辛用量较大,最大量可达30克,据观察一般服药1个半小时后,即可见心率增加,4小时后逐渐下降,服用大量细辛只要得当,除少数人有一过性面红潮热外,未见有不良反应。

 

15、心悸浮肿,尿少肢冷,纳少便溏者,可用心力衰竭方.以温阳行水,健脾。

心力衰竭方(上海中医学院吴翰香主任医师献方):

淡附片9-18克  茯苓15-30克  白术9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大枣5枚     葶苈子30-60克

右心衰竭,用真武汤加入人参9-15克,万年青30克

 

16、肢冷,心悸,水肿较甚而喘者,可用赵氏心力衰竭方以温补心阳,利水宣肺。

赵氏心力衰竭方(解放军总医院赵冠英教授献方):

人参  黄芪  熟附片  白术  茯苓  陈皮  葶苈子  桑白皮

 

17、若心悸、气短、咳喘较甚,不能平卧,胸胁腹部胀满,纳谷不香,尿少浮肿者,为心气虚衰,血脉瘀阻,水饮停聚,肺气壅塞,可用心衰合剂以泻肺利水,养心益气,活血通脉。

心衰合剂(北京中医医院许心茹主任医师等献方):

葶苈子30克  桑白皮30克  车前子30克(包)  泽泻15克

生黄芪30克  太子参30克  五味子10克     麦门冬15克

紫丹参30克  全当归10克

用法:每剂浓煎成200毫升。病重时,每日服2剂,分4次服;病情转轻后,改为每日1剂,分2次服;病症缓解后,仍可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中药制剂2》54
通心络胶囊不能与什么药一起吃
常用中药注射剂溶媒的合理选择及注意事项
治疗心绞痛的偏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处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