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寓真阴,为三焦之源,故“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寓真阴,为三焦之源,故“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此非不能滋”。

第三卷537肾病迁延不复,更加失治、误治、饮食劳倦、七情相荡、寒暑交侵,必然导致肾气衰败,从而引起机体的阴阳失调,水火失济,五脏六腑机能活动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命火衰则肾不蒸化,火不生土则脾不运化,土不生金则肺不宣化……终致上下不并,三焦痞隔,升降出入之机失调,气化功能障碍,湿浊水毒潴留体内,水因气壅,气因水闭。正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所说:“五脏阳以竭也……精孤于内,气耗于外……气拒于内,形施于外。”湿浊水毒之邪,或上蒙清空,或下闭决渎,或寒化伤阳,或热化伤阴,致成本病病机中阴阳俱损、气血双亏、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的复杂变化。然证虽万变,皆不离“脾肾衰败,湿浊壅滞”之宗。

赵氏常以“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为生化之源”、“中运乃升降之枢”等基本理论为指导,抓住调理脾胃、斡旋中运这一关键而标本兼顾,俾驱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滞邪,初步取得了改善症状,缓解病情,不同程度的改善肾功能而延缓或阻止肾衰的发展,制止出血倾向,提高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含量,控制稳定血压等效果,使一些患者得以带病延年。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与脾胃的关系1.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水湿,肾功能衰竭患者,大都具有肿满的见症。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必然导致机体物质代谢的严重紊乱;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认为,脾肾在人体的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水谷的纳化,精气的产生与转输等,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得濡养。

同时,代谢过程中的废水浊物,又通过脾之转输、肺之肃降、三焦之决渎、膀胱之气化而排出,从而维持机体的“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的正常的生理功能。这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精辟地论述了水液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这一过程虽然是通过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的,但脾胃的运化转输、散精排浊的功能,确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从而也就说明,诸种水湿肿满之证与脾胃功能失调的密切关系。盖脾主湿而恶湿,一方面脾失健运则水精不布,滞而为湿;另一方面,水湿潴留,也必然困脾害胃,导致中运不健,水湿泛滥。因此,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证候大多表现出既有精气不布而产生的虚的一面,又有湿浊水毒潴留壅滞而导致的实的一面,即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脾为肾之主,肾为胃之关。《素问·水热穴论》云:“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又《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肾为胃关,脾为肾主,决定了脾胃与肾在生理、病理过程中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

肾气的蒸化,是脾胃受纳、运化水谷精微、传导排泄水液糟粕的原动力,是关门之正常开合启闭的主宰。若肾气衰败,败关门失司,火不生土,水湿不得蒸腾运化,必然反侮脾土而成泛滥无制之势,从而出现少尿、无尿、严重蛋白尿和高度水肿,抑或小便清长、夜尿频仍之变。是故《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有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水溢则为水胀。”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促后天,后天养先天。脾之所以为肾之主,一方面是指脾胃化生精气以保肾;另一方而是指土能制火,即脾胃以其升降转输、运化水湿的功能,保证肾脏水火既济的生理状态。若脾胃虚损,化源不济,肾精失充,则腰膝酸软,神疲懈怠。水不涵木,木少滋荣,阴浊上逆,多致血压增高、脑转耳鸣。土不制水,肾邪反侮,水湿泛滥,形不与衣第三卷538相保。这正是病理过程中的肾病殃脾和治疗学上肾病治脾的理论依据。因此,《素问·诊要经终论》指出:“少阴终者……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说明少阴终则脾气绝,故腹胀闭上下不通,太阴终则肾气泛,故面色黑而死,这与终末性肾衰临床上多表现为脾肾衰败、胀闭呕噫、上下不通的证候特点是十分相契的。

2.脾胃为生化之源举脾赅胃,皆属中土;脾居中央,化生精气营血而源源不断地溉濡四旁。是故《灵枢·邪客篇》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之间,而不休者也。”说明脾胃之生理功能,主要在于受纳、腐熟、运化水谷精微之气,上奉心肺,化气生血。在外则充养肌肤皮毛,在内则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得滋养,腑精神明,生气不竭。据临床所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多因脾气衰败而生化不及,谷不生精,血失化源而致队阳俱损、气血两亏、身体极度羸弱、血浆蛋白及血色素下降,血不荣心而惊悸失眠、面色白光白无华、舌体胖嫩、舌质暗淡、脉细无神。脾主统血,全赖乎气,气不摄血则便下黑粪、鼻衄、齿衄、皮肤出血点及紫癜……脾气衰败,阳和不敷,血气失于温煦而瘀滞不行,又往往成为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形成机理。因此,临证从扶养脾胃入手,不仅可使羸弱之病体得以康复,且可强健中运、辅土制水,达到祛邪之目的。

3.中运乃升降之枢脾胃位居中央,职司健运斡旋、交通上下、溉濡四旁。水谷入胃,其精微上输心肺以滋养周身,其水液糟粕下输膀胱传导于大肠,从而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气化功能。若脾胃被伤,枢机滞塞,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干,轻则呕、泄、痞、胀,重则肿满、关格。因此,临证凡遇机体升降之机障碍所引起的诸种病变,皆可区别不同情况,运用斡旋中运的方法获得疗效。是故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一书中指出:“中者,脾胃也……中者,四运之轴,阴阳之机也,故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及于偏……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总由脾肾衰败,升降之机失调,三焦决渎不利,湿浊壅滞,尿素氮、肌酐等代谢产物潴留,而致哕逆不食,腹满月真胀,便结或便溏。湿浊久郁化热熏蒸于上,则苔腻口臭;郁蒸肌肤,则皮肤瘙痒,出现尿霜。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从脾胃论治的临床运用如上所述,“肾衰”一病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的病机,每使临证者攻补两难,治疗束手。赵氏每于复杂纷纭的病情中,抓住健运脾胃、斡旋中焦、调整升降之机的方法,以香砂六君子汤、旋复代赭汤、新加黄龙汤、小柴胡汤互相配合,加减化裁,因热利导,使中毒症状得以缓解。呕吐剧而大便不爽或闭结者,酌加焦大黄;呕吐剧而大便溏者,加大剂伏龙肝包煎;湿浊化热、脘痞剧吐者,先以黄连温胆汤苦降辛开、宣通中焦升降之机;胸胁苦满、呕吐不食,可与小柴胡汤和解之法,然后健脾益肾,扶正培本;阳和不敷、血脉瘀滞而血压升高者,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剂,每获良效;肾气衰败、下元虚惫之证候明显者,应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选用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益肾药物,如仙灵脾、菟丝子、枸杞子、川断、女贞子、旱莲草、巴戟、桑螵蛸、桑寄生、沉第三卷539香等。因为此类患者,多属病程绵长、气血双亏、阴阳俱损、虚实互见、寒热夹杂,故不适用大量辛热燥烈、滋腻蛮补之品。否则,每多引起血压上升,NPN升高,出血倾向加重等不良后果。

鉴于“肾衰”病机的特点,临证用药时应注意:清热勿过苦寒,以防伤阳;祛湿勿过渗利,以免伤阴;滋阴勿滞腻,益阳忌温燥。总以“保胃气、存津液”为施治原则。

尿毒症的基本病理特点是以脾肾气衰、湿浊留滞、精气化生不足为主。因此,根据《内经》“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问·脏气法时论》)的基本精神,除了恰当的药物治疗而外,饮食上的调理也是很必要的。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患者,限制食入蛋白质,不仅可减少氮质分解代谢产物的潴留,还可减少因蛋白质分解而产生的有机酸类的积聚。因此,提倡每日蛋白的摄入量不宜超过20~30克,应挑选具有富含必需氨基酸的高生理价值的蛋白质类食物,如鸡蛋、牛奶、豆将等,从而保证人体每日蛋白质代谢的需要。并增加蛋白质的利用,减少病体蛋白分解。这与中医在饮食上要求宜进清淡之品,避免重浊厚味滞留害胃的观点是一致的。

八、慢性布鲁氏杆菌病治从血痹虚劳慢性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慢布),系由急性布鲁氏杆菌病未获彻底治疗转变而成。“慢布”具有病程缠绵、时轻时重、反复多变等特点,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所以,罹患此病很难彻底治愈,患者痛苦极大,影响劳动与健康。1969年冬,赵氏有机会参加山西稷山县“慢布”的普查普治工作,对此病有一些初步认识。近几年又在京治了几例,多有心悟。

(一)辨证要点“慢布”是以多汗、乏力、周身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俗称“懒汉病”。其多汗,常见大汗淋漓,汗出如洗,但很少因汗出而出现脱水现象;其乏力,常伴见贫血,软弱无力,有类似神经官能症症状,易于误诊;其周身关节酸痛,肌肉及骨痛,甚至关节强直,与风寒湿热痹相似。因此,对“慢布”的确诊,除根据临床症状外,还要结合现代医学的一些检查布鲁氏杆菌病的指标以及病史等,才能作出正确诊断。临证时再辨别寒热虚实、气血脏腑的不同。

1.辨虚实“慢布”病程长达两年以上,病久多虚,以虚为主,故以多汗、神疲为主症,但常出现虚中夹实。若夹肝风内动,可见四肢抽搐,甚则晕倒;若夹湿邪困脾,可见腹胀纳差,便溏苔腻;若邪热郁结肝胆,可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若寒舍于肾,可见不肢酸痛,步履艰难,屈伸不利。此皆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

2.辨寒热“慢布”常见寒热夹杂。若长期低热,发热如翕翕状,多汗,恶风,为营卫不和;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为邪郁少阳。因患者禀赋之差异,或从热化而伤阴,出现阴津不足之证;或从寒化而伤阳,出现肢冷畏寒的阳虚证;或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出现晕厥仆倒现象;或上热下寒出现虚痞而泄泻的症状,等等。这些证候的出现均与身体素质和兼证有关。

3.辨气血脏腑“慢布”病程长,多见气血同病。或营卫俱虚,汗出恶风;或气虚则短气;或血虚则心悸;或第三卷540气血俱伤则神疲肢乏,面色萎黄。若脾虚则病湿阻气,腹胀纳差;若肝旺则病头晕易怒。若舌质淡而体胖,则病多在脾在气;舌质红而体瘦,则病多在肝在血。气血痹阻,则关节强直疼痛。

(二)治疗原则“慢布”大抵可按血痹虚劳病论治。宜遵循“调和营卫、和解少阳、健脾益气、柔肝熄风”等治则。无论表现虚实寒热如何错杂,虚证总归是本证,故治疗应以补虚为主。但补虚之中不可峻补,只可于调中求补,要视虚实寒热的不同情况而予兼顾。如调和营卫、宜少佐辛散;和解少阳,要兼顾疏肝利胆,健脾益气,宜少配芳化;柔肝熄风,要寓用潜降。

(三)辨证论治概要1.营卫不和证低热久久不退、多汗恶风,常兼神疲乏力、肌肉关节麻痹疼痛、舌质淡苔薄黄、脉寸口关上微弱而尺中小紧。治以调和营卫法,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心悸脉不整齐者,加丹参、菖蒲、生龙牡、远志以强心利尿、安神养血;脾湿纳差、食后腹胀者,加枳实、白术以消痞除满,健运中州;肝胆湿热明显者,加柴胡、黄芩以疏肝利胆;关节烦疼难以屈伸者,加防已、防风、威灵仙以祛风散湿。

2.邪郁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劳累和情志抑郁病发尤甚,兼见口苦、咽干、目眩、喜叹息、舌尖红、苔多薄黄、脉沉弦小数。宜和解少阳、疏运枢机,以小柴胡汤加减变通。若气机郁滞明显,腹胀泛恶者,加枳壳、桔梗以升降气机;兼表虚明显、汗多恶风者,加黄芪、防风以益气护卫;兼肝气郁结,少腹疼痛者,加当归、川楝子以养血平肝;肝郁化火兼有血虚之证者,可加当归、白芍以护肝阴。

3.脾虚气滞证食后腹胀、纳差便溏,兼见神疲乏力、怕冷喜温、舌多淡红、舌边有齿痕、苔白或白腻、脉缓或细。治用健脾行气法,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变通。若以脾阴虚为主,见口渴不欲饮、舌边红、苔薄黄者,以山药、扁豆、沙参易白术、党参、甘草、免其壅补。若邪从热化、胸闷苔黄腻者,可再加黄芩、黄连、藿香、厚朴以苦温燥湿。若湿邪困脾、苔白腻脘痞泛恶者,加苍术、陈皮、蔻仁、藿香以芳化。总之,脾以守为补,胃以降为补,贵守贵通,是为治本。

4.肝风内动证四肢抽搐,甚则晕厥,移时稍苏,或一日三五次发作,或半月发作一二次,伴目瞀耳鸣、怔忡不宁、寐寝不安、汗出如洗、舌红苔黄、脉细数。治用柔肝熄风法,方选自拟柔肝熄风汤(枸杞、菊花、夏枯草、桑寄生、白蒺藜、首乌、当归、白芍、牛膝、玄参、钩藤、地龙、珍珠母)。若血热吐衄,加丹皮、赤芍活血凉血;抽搐眩晕、脉弦有力者,加生龙牡、鳖甲以重镇潜降;肝肾阴伤、舌绛而干、五心烦热者,加女贞子、旱莲草以培阴。

5.历节疼痛证关节肌肉剧烈疼痛,肢节屈伸不利、酸软气弱,或麻木不仁,兼见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细弱。治以养肝肾、益气血法。方选独活寄生汤变通。痹痛日久、固定刺痛不移者,可加地龙、土鳖虫以活血通络;血虚甚者,宜加重四物汤用量,以养血熄风;气虚甚者,加重参芪术草用量;肝第三卷541肾俱虚者,牛膝、杜仲、寄生等品可倍之。

据临床所见,上述辨证中尤以营卫不和、邪郁少阳、肝风内动者为多见。由于邪从体化、病随人异,因而证候常虚实寒热错杂出现,故临证时不可用简单的分型辨证去机械地硬套,而应根据证的变化,随其标本虚实、脏腑相兼的不同形症,进行调治,才能提高疗效。

(四)治法用药特点1.善调营卫气血,贵在条达“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举气以赅卫,言血以赅营。“慢布”病程多长,可由营卫不调而病及气血失和。气血贵流通而恶郁滞,和则俱和,损则俱损,因此,重在调达气血。因肺主气属卫,偏表则和其肺气,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以协调营卫;偏邪郁少阳,则和解少阳枢机,以平寒热,使气机运转,则血脉流畅,营卫调和,小柴胡汤变通,调气血以和肝胆。唐容川说:“小柴胡原是从中上疏达肝气之药,使肝气不郁,则畅行肌腠,而营卫调和。”(《血证论·吐血》)若肝旺血热,或气虚血瘀,宜清肝凉血,或者益气化瘀。总之,调整营卫气血之偏,才能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

2.权衡脾胃升降,润燥得宜“脾以升则健,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为机体中运升降之枢。“慢布”因脾失健运之常,可致胃不降浊,清浊失司,治宜权衡脾胃升降。脾阳不振,升理清阳,香砂六君子汤增减;胃阴不足,治宜濡润,益胃汤变通。若湿邪困脾,宜从寒湿、湿热证以分别治之;寒湿宜温化,湿热宜清化。

3.协调肝之体用,清养结合对于肝风内动者,宜协调肝之体用。肝之体用失调是肝风内动之主要病理环节。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是以肝风内动,多系水不足以制火、阴不足以制阳所致,故养阴以治其本。但邪热鸱张,火浮风动,风火交煽,应以潜降以治其标。滋水可选生地、首乌、女贞、旱莲、黄精、当归、白芍等品;潜降宜用夏枯草、珍珠母、地龙、钩藤、蒺藜、龟鳖甲等。兼痰火者可伍温胆汤以清化。内风之证,切不可作外风论,误以辛燥发散则病反加剧。

九、治痹证分虚实痹者,闭也。正气不足,邪犯机体,致使风寒湿热痰浊瘀血阻滞经络脉道,气不得行,血不能通,营卫不周,从而发生肢体关节疼痛或红肿、或重着、或麻木、或屈伸不利、或步履艰难、或骨节畸形诸证。《内经》有三痹、五痹、五脏痹之述,《金匮》有“历节”之名。现代医学的急性的和慢性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属于痹证范畴。本病多发常见,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老幼男妇,皆可罹患,严重影响人民健康。

赵氏业医近50余年,每遇痹证,细心揣摩,日积月累,颇有心得。

(一)究病因着眼邪正《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研究痹证之因,亦不第三卷542外此。《内经》论痹证病因,既强调邪的一方,又重视正的一面。《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著痹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指出风寒湿热之邪是痹证的主要外因。《痹论》又云:“饮食居处,为其病本”,阐明了由于饮食居处失当所致的正气不足是痹证的主要内因,离开了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就不会发生痹证。《金匮要略》进一步指出:“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痉湿病脉证治第二》)同时特别强调肝肾不足在痹证病机中的决定性作用,如《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中说:“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故曰历节。”都说明痹证是由饮食不节、起居不慎、将息失调,致正气内虚,营阴不足,卫阳不固,腠理空疏,风寒湿之邪乘虚袭入,侵淫筋骨,流注关节,滞于血脉,壅于经络,气血不得畅通、营卫不能运行而成。

然风、寒、湿三气杂至,若遇阳旺之体,则易郁而化热,如尤在泾云:“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痹然而闷也。”日久则风热伤阴耗血,寒湿戕阴损气,气血阴阳均受挫败,往往波及脏腑,故痹证与脏腑关系也不可忽视。肝藏血,心行之,人卧则血归于肝,动则血运于诸经,心肝受邪,痹阻不通,血液凝泣;脾与胃以膜相连,为胃行其津液,脾为湿困,失其散精之职,津液反聚而为饮,凝而为痰,由是久则瘀血,痰饮生焉。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心主血脉,筋附于骨,肉系于筋,脉行于肌肉筋骨之间,则此观之,脏腑在痹证病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故唐容川云:“业医不知脏腑,则病源莫辨。”(二)辨证候务抓虚实前贤论痹,大都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或风寒湿痹、风湿热痹进行分类辨治。然据临床实际所见,因患者资禀有厚薄、形体有刚柔、耐毒有大小、正气有强弱、邪气有盛衰、病程有长短、病变有浅深,故痹证也就有由实转虚、虚实夹杂的病机转化规律。

痹证初起,以邪实为主,故常见症状有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步履艰难。惟其邪气有偏盛,故疼痛性质及其它机体反应状态亦有所差异,临床不可不辨。如风气偏盛,则疼痛而酸,且痛无定处而四肢游走、上下左右无所留止,常伴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腻,脉多浮弦。寒气偏盛,则血液不能流,疼痛似掣,宛如锥刺,状如虎咬,痛有定处,痛处发凉,得暖得摩稍适,遇冷尤著,昼静夜剧,舌苔白润,脉呈弦紧。湿气偏盛,则疼痛重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甚则关节肉腠肿胀,苔多白腻,脉呈濡缓。风、湿、热兼备者,则疼痛灼热,复兼红肿,得冷则舒,关节周围或延及小腿部均发生红斑结节,或发热汗出,烦闷不安,口干少饮,舌红苔黄腻,脉呈滑数。

邪留日久,损伤正气,或痹证患者因产后体虚,或久病不复,或年高体弱,往往表现为虚实互见之证。如阴虚者,关节疼痛而局部常有热感,春夏重,秋冬轻,且形体消瘦、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甚则潮热盗汗,舌质红绛瘦小,脉多细数;女子则经期提前,经量多、其色鲜红。血虚者,关节疼痛伴有肌肉麻木不仁,面色少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夜寐多梦,舌质暗淡,脉多细涩;妇人则月经愆期,经行量少。阳虚者,关节疼痛发凉,昼轻夜甚,时时畏寒,口淡不渴,小溲清长,甚则阳痿滑精,舌质淡嫩,脉多沉迟。气虚者,关节疼痛酸软,肢体乏力,少气懒言,时时自汗,舌质多淡,脉虚无力。肝肾虚者,关节疼痛多在腰部以下,屈伸不利,且腰膝酸软乏力,或两目昏花,或头晕耳鸣,舌多淡红苔薄白,脉多细弦。夹痰者,疼痛可局限在某一二个关节,麻木第三卷543重着酸胀,可有纳少、腹胀、呕恶、舌苔多腻、脉多弦滑。夹瘀者,关节疼痛时有如针刺,常于活动后减轻,或面色黧黑,甚则唇甲青紫,舌暗或有瘀斑,脉多弦涩;妇人经来腹疼,其色紫黑而有血块。

痹证久延,关节畸形,肌肉枯削,肢体痿废不用,与痿症极为相似,宜细心辨认。鉴别二者之要点在于关节之痛与不痛,痹证关节疼痛,痿证则一般不痛。大凡痿证多虚,痹证多实。基于此,赵氏在临床治疗痹证后期所出现的肢体痿废,多参痿证之治,寓祛邪于补正之中,安内攘外,选用《金匮》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之薯蓣丸调理,多获良效。

(三)施治疗宜分补宜祛邪之法,乃针对痹证初起、风寒湿热诸邪痹着而设。赵氏临床常用大秦艽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四妙散、痛风方等随证化裁。若风气偏盛,则选用大秦艽汤;因风为阳邪,易化热伤及血分,临床应用时多以生地易熟地,丹皮易川芎,赤芍易白芍,以增强凉血清热之力,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若寒气偏盛,则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对于此方,不少医家认为是治热痹方,拙见不然,因全方偏于辛热,用知母、甘草二味仅监制之也,并非热痹所宜,故本方仍是治寒气偏盛的痹证。若湿气偏盛,则选用四妙散加味,临证常加秦艽、防风以祛风,少加桂枝通阳,且助膀胱气化,俾湿有出路。若风、湿、热兼备,则选用痛风方加减,加银花藤以增强清热通络之功,方中苍术、白芷、南星性偏温燥,用之宜慎。

祛邪扶正并用之法,乃针对痹证久延致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而设。其虚者无非阳气、阴血、肝肾不足;其实者仍风寒湿热滞留不去,或夹痰、或夹瘀。实的一面仍用祛邪药物,因其正气已虚,宜选散而勿过、温而勿燥、利而勿伤、寒而勿凝之品,加于扶正方中。散风选防风、荆芥、秦艽、桑枝类;温寒选桂枝、巴戟天、仙灵脾属;利湿选木瓜、苡仁、泽泻辈;清热则选黄柏、知母、银花藤等。若夹瘀者,则合以桃红四物汤,或加丝瓜络以通络;夹痰者,加服指迷茯苓丸或二陈丸。虚的一面则宜扶正,阳气虚者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偏于脾气虚则合以四君子汤;偏于肾阳虚则加仙灵脾、川断、菟丝等。肝肾阴血虚者,选用归芍地黄汤或二至丸加味;伴心悸低热者,则合以天王补心丹。若气血两虚者,则选用薯蓣丸。若气血、阴阳、肝肾皆虚者,则用独活寄生汤,此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立方颇为缜密。

(四)重预防须和寒温对于痹证,治疗虽属重要,然预防亦不可忽视。预防,《内经》名曰“治未病”,其含义有二:一则未病先防,二为已病防变。痹证,内因为正虚,外因为风寒湿热,病机转化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肌肤到筋骨,则实转虚。其病变特点是风、寒、湿、痰、瘀滞留肢体关节,痹着筋骨肌肉,壅于经络脉道,气血不畅达。《灵枢·本脏篇》云:“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故痹证患者,宜顺应四时阴阳消长,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阳旺于外而伏于内,勿寒凉太过;秋冬阴盛于外而阳伏于内,勿温热太甚;寒暑交易,气候变迁,宜适当增减衣物,勿过温,勿过寒,寒温适宜。运动或劳累过度,腠理开豁,涔涔汗出之时勿挥扇取凉或当风而立,防风邪凑之。勿久涉冷水或久居湿地,防湿邪侵入。勿盛夏露宿户外,防寒凉外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预防得法,未病者,邪不中人;已病者,病不再增;疾瘳者,不再复发。反之,不和寒温,不重预防,“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第三卷544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十、中风证治分缓急有关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唐宋以往,皆从“内虚邪中”立论,用药偏于辛散燥烈。金元以降,始有“主火”、“主气”、“主痰”、“主虚”之论,以及“真中”、“类中”之分,使祖国医学在中风一病的理论现实践上渐臻完善。赵氏推崇明代张景岳“非风”之论,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之说,并渊于《内经》“煎厥”、“薄厥”、“大厥”的有关论述,认为中风之成,本在“积损颓败”、“本少滋荣”。其致病原因,无外年老体衰、精血亏耗;起居不节、劳倦过度;膏粱厚味、酒色斫伤;忧思喜怒、劳心伤志等因素,戕害真元之气,而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偏倾,气血逆乱,复被外因引动,卒然痉厥,如暴风骤起,知矢石之中的,发为中风。

然精血亏损,水不涵木,肝阳化风,掀忧横逆,侮肺金、动心阳,逆行脾胃之分,出入升降之机被窒,气化因之失常,故有气滞、血瘀、生痰、蕴湿、化火诸变,形成中风病机中标实的一面。

“本虚标实”的发病机理,决定了中风之治,亟当审明标本缓急、虚实闭脱。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赵氏认为:中风闭证,治标实为先;中风脱证,固本虚为急。尤其强调,除非纯虚无邪、真气欲脱之证,不宜过早滋腻呆补,若逆而用之,必致痰火、湿浊、菀陈、败血胶痼不化,不仅贻误病机,其则招致神志昏蒙不苏、肢体沮废难复的不良后果。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肝风又根萌于机体阳气之变动,故用药大忌辛燥升散,非柔润不足以调和。

鉴于肝脏“体阴用阳”的生理特性,及中风“本虚标实”的病机规律,赵氏临床治疗本病,总以柔肝熄风、清利肝胆、解郁化痰、凉血泻热、益气活血、清心开窍、回阳固脱诸法则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的有关病理机制的论述,病证合参,归纳出:缺血性脑病,治以活血通络为要;出血性脑病,以凉血散血为先;脑血管痉挛以滋肾柔肝、益气活血为主的治疗纲领。并选用补肝肾、益精血、清营凉血而无滞腻助邪之弊;熄肝风、止痉厥、益气活血而无辛散燥烈之虞的药物,拟成柔肝熄风汤、活血通脉汤,以及凉血清脑汤等方剂(见本文经验方),通过临床验证,发现确能提高施治的针对性。

十一、肾炎治重湿热赵氏认为,肾炎的治疗应以清利湿热为主,他从以下三方面论述了清热利湿法在肾炎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1.关于肾炎的病因特点:肾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然由于近十多年来,肾活检、免疫、荧光及电镜技术的应用,对其认识确有了很大的进展,认识到本病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实际表明,此病多发于青少年阳旺之体,且上呼吸道及其它部位感染病灶与其发病、复发、迁延、恶化等,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故在治疗本病时,应用银花、连翘、赤小豆、蒲公英、败酱草、车前草、金钱草、石韦、白茅根、黄柏、茵陈、生苡仁、龙胆草、大青叶、玉米须等清热、解毒、利湿之品,疗效较好,也足为清利湿热法在肾炎治疗中重要地位的实践佐证。

2.肾的生理、病理特点:肾主水,居至阴之地,为胃之关,功主藏精排浊,为阴中之阴,故肾第三卷545有阴阳,以阴为主。青少年阳旺之体,阴本不足,故多发是病。且此病罹患之后,多有久延难愈、病程绵长的临床特点。病久传化,必伤其主,故损肾害阴,阴虚火旺多属肾炎病机的主导,还有不应忽视的是,70年代以来,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大量应用于治疗肾炎,这对控制病情减少尿蛋白,无疑是有一定疗效的。但据临床实地观察,激素的应用,也相应地产生了不少副作用,如感染、高血压、胃痛、消化道出血等。其产生的原因,就中医理论去探讨,初步认为,激素似属纯阳之性,长期大量应用,每致抑真阳,损真阴之变,从而出现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等一系列类似柯兴氏症候群的临床证候。如头晕而痛、面圆红赤、五心烦热、精神抑郁、夜寐不安、口干而渴、便干溲赤、血压上升、舌质红降、脉来弦数躁动等。别有食欲奇亢,多饮多食,胃能纳而脾不化,水纳潴留,湿浊停滞,奇形肥胖,肢倦无力等表现。此皆因阴阳失调,阴虚火旺,水火失济,气化之机怫郁,水湿无以宣行所致。气不流精,滞而为湿,湿热相合,致成肾炎病机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湿热之邪蕴结体内,阻滞三焦气化之机,或因脾害胃,使中焦不得正常运化;或阻于肝胆,或下注膀胱,熏灼津液,又致成一系列虚实夹杂的病理变化。故临证运用温补、滋腻之法,收效不佳,尤其桂附之类,投之多生燥热之弊。故即是有脾胃阳虚见证者,也应选用仙灵脾、仙茅、益智仁、枸杞子、桑寄生等性味中平和缓之品,从阴中补阳,并注意寒湿久郁化热的倾向,根据病情佐以精利湿热或清热解毒之品。

3.临床资料统计:据本院内科肾病组1979年底对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统计分析表明:百分之百的病例,在其整个病程中,或病程中的某个特定阶段,都曾出现过湿热见证。如口干、口渴、或渴不多饮,小便黄赤、或浑浊、舌红苔腻,脉象弦数、滑数、濡数等。综合运用八纲、脏腑、病因相结合的分证方法,以治疗过程中实际应用的理、法、方、药为依据,归纳升华出肝肾阴虚,湿热停滞;气阴两虚,湿热稽留;肝胆湿热,气血瘀滞;脾肾阳虚,湿郁化热;肝脾不和,湿阻气滞;阴虚火旺,湿热蕴毒等六个常风证候类型。其中以肝肾阴虚、湿热停滞;气阴两虚、湿热稽留;肝脾不和、湿郁气滞三型病例最常见,约占50例的76%。实践证明,以清利湿热为主,分别合滋补肝肾、益气养阴、调和肝脾等方法,对控制或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或消除尿蛋白,效果也比较理想,据初步统计,有效率为83%。

虽然这一初步统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片面性,但对今后进一步运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基本原理,探讨慢性肾炎的病理机制和治疗原则,展示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名案评析

一、血管神经性头痛案翁某某,男,63岁,已婚,干部。病历号085735,罹患偏头痛20余年,呈间断发作,每发于左侧眉棱骨、太阳穴处痛不可忍。伴恶心、头昏,常持续数日不休,致失眠、烦恼,长期靠服用止痛片、头痛粉等镇痛剂诼安宁、眠尔通等镇静药缓解。经某医院神经科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服用麦角胺、咖啡因等药无显效。此次因多发性肛门瘘管术后,偏头痛发作,左侧太阳穴处及眉棱骨痛不可忍,并有恶心、烦躁、不思饮食、夜不能寐,于1981年3月6日请赵氏会诊。

第三卷546阅其舌,质红苔黄而腻,诊其脉,弦而数。辨为少阳胆郁、痰湿化热之证,拟和解少阳,清化痰热之法。处方:陈皮9克、云苓9克、半夏9克、枳壳9克、竹茹3克、钩藤9克、桑寄生9克、葛根9克、白芷3克、甘草6克。6剂,日服1剂,水煎服。1981年3月25日二诊,服上药4剂后头痛即减轻,恶心悉除,食欲增加,6剂后头痛消失,精神转佳,惟心烦失眠。药见效机,大法不变,药味略为增损。处方:茯苓12克、陈皮9克、半夏6克,竹茹12克、枳壳9克、黄芩6克、寄生15克、钩藤9克、丹皮9克、川芎6克、夜交藤20克、甘草6克,7剂,日1剂,2次服。1981年4月2日三诊,服上药7剂后,头痛未再发作,食欲明显好转,夜能入睡,苔由黄腻转为薄白,脉弦。原方加党参9克。再服7剂后,至今头痛未再发作。

〔评析〕赵氏认为,头为诸阳经所会,清阳之气随经上升于头,脉络疏通,血液流畅,则头脑清灵。凡外感内伤,尤其是内伤如少阳胆气郁遏、肝气不舒、肝经血热、肝血瘀滞、肝肾不足、肝寒胃逆、痰湿化热诸因素,均可致清阳之气不能循经上升,头失濡养,而引起头疼。本案,赵氏据左侧太阳穴及眉棱骨痛不可忍,恶心纳少、舌红苔黄腻,断为少阳胆郁、痰湿化热之证,用桑钩温胆汤(赵氏经验方)加葛根、白芷、疏解胆郁、清化痰热。因胆禀少阳春升之气,胆气升则万化安,胆气郁则为病。常见的是气郁则生痰,痰湿内蕴又影响胆气之升。故方中用温胆汤清化痰热,痰热化则气郁解而胆气升,痰湿化热易生风,用钩藤以熄风。胆气郁则津液不升,用葛根以升腾津液。患者年逾花甲,肝肾已亏,用桑寄生以滋养肝肾。白芷虽少量,然为善治眉棱骨痛之良药。全方组成严谨,正邪兼顾,标本同治,药证相符,20余年之痼疾仅三诊霍然而愈。

二、热喘案陈某某,男,65岁,香港籍。患喘病20余年,缘由药物过敏引起,反复频繁发作并逐年加重,发作时服用平喘西药暂能缓解,过后发作如旧。在港多方求医治疗无效,专为此疾曾走了半个多地球,经几十个国家的医生治疗,未能治愈。1983年7月1日,经友人介绍延赵氏诊治。

自诉常感咽喉微痒不适,如有物堵塞喉间,睡眠不实;喘作时吐白色透明粘痰,喉间痰鸣,胸闷气短;长期不能平卧;口渴不欲饮,纳可,二便调。患者平素喜食肥甘厚味。视其颜面晦暗,口唇干,色暗红,舌质亦暗红,舌体正,苔薄白少津,咽部潮红,脉左手滑数弦而有力,右手滑稍数。

病因膏粱之变,积热生痰,蕴于上焦,致使肺失宣降,气滞血瘀,乃热喘也,治宜清热化痰、理气活血。

处方:黄芩9克、瓜蒌12克、杏仁9克(炒打)、炙桑皮9克、橘红9克、牛蒡子9克(炒打)、茯苓9克、竹茹12克、赤芍9克、丹皮9克、桔便6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嘱其服后如无不适,可连进14剂,平素饮食宜清淡。

二诊:1983年7月28日。药后诸证好转,近月来喘症仅发作一次,并很快缓解。胸闷气短基本已除,惟仍咯出少量痰,舌脉基本同前。并诉近日吃不少青瓜(黄瓜),感觉特别舒服。仍依前法稍事变通,于原方去牛蒡子,加天冬9克。续进14剂。

三诊:1983年8月12日。近15天来喘症未作,诸症均见减轻,但仍有口干、眠差、舌质暗红、苔薄黄等症,脉转细弦,于上方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建议隔日1剂,再服20剂,尔后以六味地黄加蛤蚧为丸调理。

1984年春,其友人代诉:患者喘症基本已痊愈,除表示谢意外,还要求拟一个饮食宜忌方第三卷547案,已照办交其友人寄去。

〔评析〕喘症以喘促气粗、倚息不能平卧(甚则摇身滚肚)、喉中作响如水鸡声和反复频繁发作为特点。喘症之所以反复频繁发作,难以痊愈,关键是痰饮内伏,留于肺俞,张景岳称之为“宿根”。痰被诱因所触发,即可表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互相搏击,气道不利,是以频发如斯。

痰从焉生?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亦即肺失肃降之职,或脾失运化之能,致水湿不去,凝聚而成痰。另外,肾主水,司开合,若肾虚失其气化之职,下焦之水气上泛凝聚亦可成痰。故喘症之痰与肺、脾、肾均密切相关。喘症之辨,先要紧扣一个“痰”字,再分寒、热、虚、实、标、本。

一般发作时以实证为主,标重于本;缓解时以虚证为主,本重于标。喘证之治,热痰实证者,清热为主;寒痰虚证者,温补为先;标重于本者,先治其标,后固其本;本重于标者,先固其本,后治其标;标本皆重者,则标本并治;细研穷究,方得治喘之大体也。

本案患者因平素喜食肥甘厚味,膏粱之变,痰浊内生,加以药物过敏,触动“宿根”而发生喘病。因“宿根”未去,虽多方经久医治,而病仍不愈。从症状表现上看似无明显热象,但双手脉滑数而弦,口唇舌质暗红,舍证从脉从舌,热痰蕴肺,肺气失宣,气滞血瘀使然。方用黄芩、桑皮以清泻肺热;瓜蒌、牛蒡子、橘红、竹茹、茯苓以清化热痰;杏仁、桔梗以宣降肺气;赤芍、丹皮以活血;甘草调和诸药。肺之热邪得清,则不致热邪炼液为痰。热痰得以清化,则不致阻滞肺之气机。肺气得以宣降,则气化而痰热亦化,且有助于血运。瘀血已活,则又有利于气机条畅。

配合适度,药中病所,加以饮食清淡,可减少痰湿的来源,故十四剂药后病即好转。人体之气,肺主出之,肾主纳之,喘症其本在肾,其标在肺。治肺已有起色,要考虑治肾以固本。故二诊即去轻散之牛蒡子,加养阴之天门冬。三诊舌苔虽转薄黄,但脉已不现滑数,说明在肺之热痰渐趋消除,又加二至丸以滋阴,逐渐递增,最后以六味地黄加蛤蚧补肾固本纳气以收功。

三、肺心病案姜某某,68岁,已婚,江西人,干部,住院号:013237,入院时间:1982年2月2日。缘于14年前因在工作环境接触粉尘过多,引起咳嗽、咯痰,并逐渐出现气短、气喘。10年前经北京某某医院诊断为“阻塞性肺气肿”、“高血压病”,曾用益寿宁、氨茶硷并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治疗,病情有所减轻。但在冬季气候寒冷时,感冒后每易复发。三年前出现下肢浮肿,活动稍多则喘促、心悸、心前区隐隐作痛。1981年12月中旬,因工作劳累,加以外感,气短喘促加重,难以平卧,心慌,下肢浮肿较前明显,大便漆黑,本单位医院施治无效。1982年1月18日以“肺心病”、“上消化道出血”转当地矿务局医院,经用青霉素、链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及安络血,Vifk3、双氢克尿塞、地高辛等药,并输血300ml,仍未见好,乃于今年2月2日入我院治疗。

入院时,患者表现为喘促气短,难以平卧;咳声重浊,咯白泡沫痰;心悸;表情淡漠,神识恍惚,语音低怯;不思饮;右胁下痞块,双下肢水肿,按之肌肤凹陷不起;两颧微红,唇甲紫绀;舌胖大而紫暗、有裂纹,苔黄白相兼而厚腻;脉弦滑数。查:桶状胸,有轻度三凹征,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心率120次/分,律齐,心音遥远。肝在右肋下2.5cm,轻压痛,肝颈征(-)。ECG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典型的肺型P波。痰培养两次均有甲型链球菌生长,西医诊为:(1)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2)阻塞性肺气肿;(3)肺源性心脏病,肺功能不全Ⅲ°,心功能不全Ⅱ°。入院9天,均按痰饮内伏、水气凌心、肺失宣降治疗,用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第三卷548汤以温化痰饮,宣降肺气,病情仍未缓解。

1982年2月10日,赵氏应邀会诊,患者抬肩喘息,坐卧不安,胸憋闷,气短促;咳嗽,咯痰白而粘,不易咯出;恶寒发热,汗出涔涔;双目幻视,两手麻木,唇甲紫绀加重,双膝以下均水肿;口干,两颧红,舌体胖大紫暗,苔白厚腻,脉疾。呼吸40次/分,心率120次/分,律齐;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左侧较多,右侧可闻及干鸣音。证属心肺阴虚,久劳化热,痰湿伏肺,气血运行受阻,用急救心肺之阴、加强淡渗行水利气、扶正祛邪并行之法,处以生脉散与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方化裁。

处方:生晒参90克、麦冬9克、五味子3克、远志9克、茯苓15克、杏仁9克、陈皮9克、丹参12克、甘草6克。

并用人参6克,蛤蚧尾1对,共研细末分4次服,每日2次。

二诊:服上方药两剂,气短、喘促、心悸有减,两颧浮红消失,紫绀明显好转。仍咳嗽,咯白泡沫痰,难以咯出;汗多,心前区憋闷,夜不得眠;舌胖大、紫暗颜色变浅,舌中有裂纹,苔白少津;脉疾,但沉取有力。于上方加敛汗活血安神之品。

处方:生晒参12克(先煎)、麦冬12克、五味子5克、远志9克、茯苓15克、广橘红9克、麻黄根6克(单包)、赤芍9克、丹参12克、琥珀粉3克(分冲)、浮小麦30克、甘草6克、童便40ml(分冲)、北沙参15克。

三诊:服上方药7剂后,胸憋闷、气喘促又大减;偶有咳嗽,已能将痰咯出;汗出减少,口中和;夜能入睡6个小时,能平卧床榻;下肢水肿已基本消失,口唇、指甲紫绀明显改善;呼吸基本平稳(28次/分),心率10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双肺罗音显著减少,惟两肺底可闻及小水泡音,两肺上侧可闻少许干性罗音;脉细弦略数有神,舌苔黄厚腻。仍宗上法,略为增损也入,服药二月,除晨起有轻咳外,诸症消失,能自由活动,上下楼亦无气短喘息之感。血压15.6/11.7kPa,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杂音,仅左肺底可闻少许水泡音,肝大回缩,舌淡红,苔黄白微腻,脉滑数。患者欣然出院,返里调养。

〔评析〕该病例初起在手太阴肺与足太阴脾,手太阴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外邪侵袭,皮毛口鼻先受之。由此而犯肺,肺主宣发肃降,状若悬钟,为娇嫩之脏,不耐邪侵,正不胜邪,一旦凑之,则外不能宣发,内不得肃降,咳嗽气喘作矣。足太阴脾主运化,咳嗽哮喘多为痰气交阻。痰从何生?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也,亦不离乎太阴。太阴反复受病,形成“宿根”。太阴为三阴之表,少阴为三阴之枢,病在太阴不解,必纵深发殿,传入少阴。手少阴心主血,手太阴肺主气,同居清旷之野,气血阴阳互根,病理相互影响,气病及血,肺病传心,血运受阻,则心悸、舌紫暗、唇甲紫绀。气在人身,手太阴出之,足少阴纳之,一出一纳,以维持动态平衡。肺属金,肾属水,肺病日久,金不能生水,则肾不能纳气,故喘促气短、倚息不能平卧。足太阴为土脏主运化,足少阴为水脏司开合,太阴先病,土不能克水,又患者年近古稀,肝肾早衰,且病史长达14年之久,病程缠绵,穷必归肾,再加以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肾失开合之职,而出现双下肢水肿;是以该患者为太少同病,心肺脾肾俱伤,本虚标实,正虚邪实之证。

又在治疗的前9天,由于侧重了标而忘掉了本,注重了祛邪而忽略了扶正,温化痰饮,宣降肺气,非但痰湿未去、水饮未消、喘息未平,反而更加耗损心肺之阴,故抬肩喘息、双目幻视、两手麻木、脉疾颧红。痰湿伏肺则痰不易咯出,苔白厚腻,唇甲紫绀,舌紫暗为气血运行受阻。

于是,选用《内外伤辨惑论》的生脉散以急救心肺之阴,《卫生宝鉴》之人参蛤蚧散以补肾纳气,第三卷549《金匮要略》之茯苓杏仁甘草汤以宣肺化痰利水,远志、陈皮以助之,再佐以丹参运行气血,标本兼顾,紧扣病机,故药仅服2剂而症有起色。二诊,又恐患者汗多有阴损及阳、阳气外脱之虑,于原方加麻黄根、浮小麦以敛汗固表,琥珀粉以镇静安神,不致心阳耗散;童便一以引药入阴,二则清肺达邪。进药7剂后,病人已越险境而入坦途,药既奏效,再宗法而调治二月,患者诸恙向安。

然而,肺心病究属内科疑难大症,患者一有疗效,亦必须慎风寒,防外感,远房帏,节嗜欲,悦情志,勤锻炼,静心调养,庶可带病延年。

四、克隆氏病案史某某,女,19岁,未婚,学生,蒙古乌兰巴托籍,住院号014144,1982年6月28日住院。

患者右少腹间歇性疼痛,痛剧时局部有物隆起,掣及胁腰,伴发热(T39°C)。腹泻日3~4次(痛时即便,便后痛减,夹脓血粘液),胃脘胀满欲呕,喜温喜按,不思饮食,心昏心悸,自汗气短,肢倦乏力,日渐消瘦,病已5年余。病前至今有反复不愈的“口疮”病史10余年。患者于1978年4月在某医院经剖腹探查取病理组织活检(病号344048)确诊为“克隆氏病”,行外科手术后,症状缓解。1980年10月旧症复发,10月25日在该医院作钡灌肠(X线号31189)示: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残留之结肠、回肠及回肠末端充盈缺损。10月28日作全胃肠影示:盲肠卵石样充盈缺损及右半结肠短缩。均考虑为克隆氏病复发。1982年初上病又复发,该医院建议再行手术治疗,患者因体质极差而未同意,遂来我院要求服中药治疗。诊见大骨枯槁,大肉陷下(体重34千克);面黄无泽,语音低微,屈膝抱腹,行动艰难,一派极度衰弱、痛苦难言之象;舌质淡、苔白腻,前半部剥脱;脉弦细数无力。初辨为脏腑湿热、升降失调、中气不足。先以温中补虚、调和升降、缓急理气止痛之法,方选黄芪建中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处方:半夏9克、干姜6克、人参6克(另兑)、炙甘草10克、赤白芍各9克、川连4.5克、炙黄芪15克、玄胡粉3克(冲)、当归9克、金铃子9克、木香3克(后下)。

药进6剂,欲思饮食,疼痛间断时间延长;仍感右少腹胀痛,夜间较著,且胀甚于痛,掣及胁腰,干呕无物,大便泻而不畅,左关脉弦细数,右关脉柔软而弱。证属肝强脾弱,改用扶土抑木法,方选痛泻要方加减。

处方:当归12克、金铃子9克、玄胡索6克、木香3克(后下)、陈皮6克、白芍12克、防风3克、马尾连6克、茯苓15克、党参12克、黄柏6克。

药进6剂,右少腹胀痛减轻,大便次数减少,精神渐佳,纳食增进,夜能安寐;但每于就餐前后右少腹拘急胀痛,局部灼辣有物聚起,按之濡软,重压痛甚,脉弦细数。此乃湿热蕴结、气滞血瘀,遂拟化湿清热、兼行瘀滞,辅以扶正理气止痛,用《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处方:制附子6克(先煎)、生薏米30克、败酱草15克、党参12克、炒白术9克、川楝子6克、玄胡索6克、丹皮9克、赤白芍各9克、砂仁5克、生甘草6克。

药进6剂(配合中心静脉高营养疗法),腹痛大减,纳食增加,精神转佳,渐能自理生活;惟大便日行2次,伴有少许粘液。守方调治三月余,诸症基本消失(出院时体重增至40千克)。

后因夏季痢疾而诱发,仍用上法调治而安,至今未见复发。

〔评析〕患者痛在少腹,胀及腰胁,呕而无物,泻而不畅,显系上下阴阳逆乱,左右升降错行,第三卷550有形之滞不去,无形之气壅滞肠道,是以诸症蜂起。又因幼时久患“口疮”,素体心脾积热,下移肠道,湿热蕴结,气血失和,加之病程迁延日久,脾土虚衰,肝木以乘,从而导致正虚邪实,寒热错杂的病理改变。在治疗上把握邪正,权衡标本,分清缓急,先用黄芪建中汤合半夏泻心汤扶助正气,温中补虚,降阳和阴,平调寒热。如尤在泾云:“……中者,四运之轴而阴阳之机也。

……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药后中气尚有回复之机,但肝脾尚未调和。《医方考》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于是又拟以扶土抑木法,方用痛泻要方以补中寓疏,泻肝补脾,调和气机,兼清湿热。药后肝木条畅,脾上健运,然显热蕴结,气血壅滞之主要矛盾未得以解决,遂用《金匮》之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投治,以奏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排脓之功。由于药症相符,诸症平息,后因痢疾诱发,又如法调治而安。

五、痿(多发性硬化)案梁某,女性,19岁,贵州人,住院号:018164。

患者右侧偏瘫两月余,于1983年12月15日入院治疗。

始因胃脘部突然剧烈酸痛,四天后伴有发热(T39°C),经治后体温稍有下降,继又突感全胸闷痛,口唇青紫,经抢救后好转,但渐感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便,以至发展到左侧肢体瘫痪,感觉消失,伴有前额头痛、恶心呕吐。经外院用激素、甘露醇等药治疗无效,遂来京诊治。在某院做CT检查,报告未见异常密度,但双侧脑室偏小,可能为慢性脑水肿所致。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免疫球蛋白、胸透、心电图等检查均未见异常。最后确诊为脱髓鞘病(多发性硬化)。

入本院时,神志清楚,面色红润,形体丰满;左侧上下肢软瘫,手不能握,腿不能抬,活动受限,肌夫发凉,感觉消失,左上肢肘以下呈紫红色;头闷胀痛,双耳重听,耳鸣,口渴而不欲饮;痰多、色黄而粘稠;纳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白腻而微黄;右脉滑数,左脉沉涩。辨证为湿热内蕴,痰浊瘀阻络脉之证。先以清热化痰、活血通络为法。

处方:胆星6克、陈皮9克、茯苓15克、枳实9克、半夏9克、桃仁9克、红花4.5克、地龙9克、当归12克、丝瓜络12克、竹沥水30ml(分两次冲服)。

二诊:服上方药5剂后,左上肢转温,痰量明显减少。但左半身仍痿不遂。口干不欲饮,吐痰,苔转薄黄,脉涩。治痰瘀互结之症虽初获微效,但胶结之态难以骤复,故仍守前法,稍加调整。

处方:当归12克、川芎6克、赤芍15克、丹皮9克、丝瓜络10克、瓜蒌15克、桑枝15克、甘草9克、胆星6克。

三诊:进上方药15剂后,左侧上下肢痛、温觉恢复,肘关节活动较灵活。但手仍不能握,下肢屈伸仍受限;双耳重听;舌质偏红,苔薄白,根部稍厚;脉涩。前方增入理气通达下焦之品,原方去瓜蒌,加制香附9克、怀牛膝12克、木瓜12克、菖蒲12克,迭进14剂。

四诊:进上方药后,在上肢活动自如,手能握,左下肢已能屈伸。但近二日视力有所下降,舌脉同前。痰湿之邪虽有大挫,但肝郁气滞、痰郁交阻之证未能彻底好转。乃以和肝解郁、理气活血为法。

处方:当归12克、川芎6克、赤芍12克、丹皮9克、柴胡9克、制香附9克、菖蒲9克、丝瓜络10克、钩藤9克、白蒺藜12克、菊花9克、甘草6克。

第三卷551五诊:药进7剂,视力恢复,但因故恼怒而突然双耳完全失听,失语,胸闷胀痛,左侧下肢活动障碍。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涩。此由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而横逆,血随气逆,气滞血瘀,蒙蔽清窍所致。拟通窍活血佐以理气化痰。

处方:赤芍3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制香附9克、柴胡9克、大枣7克、丹皮9克、黄连23克、生姜6克、麝香0.3克(分五次冲服)。
药进4剂能言语,10剂后语言流利,听力正常(时有蝉鸣),左下肢活动自如,仅行走时稍有跛形,时有恶心。后守原方去麝香加菖蒲12克,代赭石20克,进退出入20剂后,四肢活动自如,能跑步、打羽毛球,语言流利,听力正常,肌力恢复而出院。

〔评析〕痰瘀同源、同病、同治的理论,前人早有论述,但从痰瘀同治立论以疗痿者则鲜矣。近代医家张锡纯氏曾提出痰瘀互结可致痿之症,但仍以大气虚衰为致病之主要病机,为此痰瘀同治立论治痿,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案病起外感湿热之邪,湿热蕴结,三焦气化有利,以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使水不化津,渐聚成痰。痰随气而至,无处不到,流窜经络则气血运行不畅而瘀滞。瘀久又可生痰,痰滞又可致血瘀,日久痰瘀互结、阻滞经脉络道,以致气血津液不能濡养筋脉,出现手足痿废不用等症。

对本案辨证时,始终抓住痰瘀互结这一病理症结,该患者为女性青年,起病突然,病势较快,并无明显虚象,也没有“肺热叶焦”之证,相反,在肢体痿废的同时即见吐痰黄稠,恶心呕吐,苔白腻、脉滑数等湿热之象,又见左上肢红紫,肢体麻木,活动不灵,肢凉,脉涩等血瘀之征,所见痰瘀互结甚显。本案所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关键在于:化痰与活血兼行不悖;化痰活血皆兼顾理气,令气行血循,气顺痰消。

六、阴竭阳厥、至虚有盛候案李某,患脑后发疮数月不愈。颈后溃烂碗口大小,脓水淋漓,疮面紫晦不解,僵卧床上,呻吟不已,痛若万状。

某日,日时分,卒发神志昏昧,扬手掷足,躁扰不宁,面赤如妆,汗出如油,急延赵氏救治。

赵氏观病情危笃,于匆忙之中但凭其脉躁疾,舌黑如墨,遂臆断为“疮毒攻心”、“热陷营血”,率出犀角地黄汤合护心散与之。诊毕返寓二时许,病家遣伴告之,言药后病情更现危重,神昏躁扰,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牙关紧闭……。赵氏闻之愕然,思辨治未忒,何以至此?速往观之,病果如述。详诊其脉,虽躁疾而无根;橇口扪舌,不禁悚然,舌虽黑如墨,然滑如鱼体。至此方恍然大悟,愧当初之草草,疚辨治之有误。证非疮毒攻心、热陷营血,乃病延时日,真阴耗竭,屡用寒凉,虚阳上厥之危候。再按诊太溪,其脉不绝,知生机之犹存。遂改用参附汤合生脉散加童便,拟成一方投之。炮附子12克、红参9克、五味子9克、麦冬9克、童便1盅(兑服)。药成,撬开牙关,徐徐灌之,从暮至夜令3剂尽。合子夜阳回之际,始见患者汗止、静卧、四肢渐温、其脉续出,安然入睡。嗣后调理月余而起。

〔评析〕因疮疡经久不愈,浓水淋淳,阴血枯涸,更因久服寒凉,阳气式微。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真阴竭于内,虚阳厥于外,升降出入之机几废,致成阴竭阳厥,至虚有盛候的复杂危重的临床证候,故病虽属至虚,而在外却出现烦躁面赤,昏乱闷绝,扬手掷足等邪实第三卷552之假象。

赵氏整体论证,据其舌黑如墨,然扪之滑如鱼体,脉虽疾促,但乏神无根,更能实事求是,总结误治的教训,将前车之鉴,引为后事之师,识契病机真要,抓住至虚的本抟,翻然更张,本于阴阳互根的基本原理,取前人生脉散、参附汤两方合而用之,以参附汤救垂绝之阳,以生脉散敛将尽之阴,妙加有情之童便,从阳达阴,以防格拒,更用连煎频服,勿间其数,以阳回阴敛为度的服药方法,终令真阴渐复而守于内,真阳续回而安其宅。回阳不遗敛阴,敛阴不碍回阳,故得挽救垂危于顷刻。这正如张景岳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

七、阳极似阴、大实有羸状案某壮年男子,体素健,病热旬日不愈,渐至神志昏不清,口不能声,身不能动,目不欲睁,四肢厥冷,时发惊悸,惊则头身然汗出,周围稍有声响,则心中大动,难以自持,阖家惊慌,迎治不迭!一日延赵氏至,见室外有人巡视,以禁喧哗,病室闭户塞窗,以求寂静,室中地上遍覆苔褥之类,以免行走有声,索观前服处方,皆从虚治,养心阴、益心阳、安神定志诸法,用之殆遍。赵氏诊之,见患者昏昏如恹,问之不答,然六脉皆沉伏有神,趺阳大而有力,撬口观舌,舌红少津,根有黄褐厚苔,切其腹,则脐下有盘大一块,硬而灼手,用力切按,则患者以手护之,皱眉作禁。

询问二便,家人答云:小便短赤、大便下利黑水纯清。赵氏思《素问·阳明脉解篇》所云“足阳明乃由胃家燥热结实,内热蒸迫,上扰神明,伤及心阳所致。忆仲景附子泻心汤之意,颇资立法之借鉴,故拟用调胃承气汤加附子与之,遂得泻下燥屎数枚,惊悸止,神气清,调理旬日而安。

〔评析〕因热病不愈,邪传阳明之腑,无形之热邪附丽于有形的燥屎,热结旁流,阳明腑实之证,当见潮热谵语、狂躁不安。然因邪热内闭升降出入之机,阳盛于内,格阴于外,且邪热蒸迫,伤及心阳,故而出现惊悸漉汗、神昏如恹、身不能动、目不欲睁、四肢厥冷、脉伏不出等阳极似阴、大实有羸状的临床证候。赵氏在借鉴前医治法的基础上,以六脉虽伏而有神,趺阳脉大而有力,舌红根有黄褐厚苔而少津,及腹诊脐下有痞块灼手、拒按等症为依据,去伪存真,排除外在“羸状”之假象,抓住邪热内结阳明之实质。并在探索病机主要方面的同时,也不忽略因邪热熏灼、壮火食气而致的心阳受累,实中有虚的一面。故治参仲景附子泻心汤之立意,以调胃承气汤为主,泻热逐实,急下存阴;少佐附子以护心阳,防止因攻下而心阳不支。祛邪不忘护正,护正意在祛邪,虽寒热兼施,但主次井然,因得并行不悖、药到病除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积伤肾——右归丸,气积伤肝—— 柴胡疏肝丸 ,湿积伤脾——参苓白术散,痰积伤肺——二陈丸,   血积伤心——血府逐瘀丸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二(焦树德)
临床八纲四十三证
有特殊疗效的一些中药,需要的请收藏
《脉因证治》 > 卷一 二、痹
灸法秘法:临证42灸诀!(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