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肿

5.加味苓桂术甘汤

治水肿小便不利,其脉沉迟无力,自觉寒凉者。

于术(三钱) 桂枝尖(二钱) 茯苓片(二钱) 甘草(一钱) 干姜(三钱) 人参(三钱) 乌附子(二钱)威灵仙(一钱五分)

肿满之证,忌用甘草,以其性近壅滞也。惟与茯苓同用,转能泻湿满,故方中未将甘草减去。若肿胀甚剧,恐其壅滞者,去之亦可。

服药数剂后,小便微利;其脉沉迟如故者,用此汤送服生硫黄末四五厘。若不觉温暖,体验渐渐加多,以服后移时觉微温为度。

人之水饮,非阳气不能宣通。上焦阳虚者,水饮停于膈上。中焦阳虚者,水饮停于脾胃。下焦阳虚者,水饮停于膀胱。水饮停蓄既久,遂渐渍于周身,而头面肢体皆肿,甚或腹如抱瓮,而膨胀成矣。此方用苓桂术甘汤,以助上焦之阳。即用甘草协同人参干姜,以助中焦之阳。又人参同附子,名参附汤(能固下焦元阳将脱)

协同桂枝,更能助下焦之阳(桂枝上达胸膈,下通膀胱故肾气丸用桂枝不用肉桂)。三焦阳气宣通,水饮亦随之宣通,而不复停滞为患矣。至灵仙与人参并用,治气虚小便不利甚效(此由实验而知,故前所载宣阳汤并用之)。而其通利之性,又能运化术、草之补力,俾胀满者服之,毫无滞碍,故加之以为佐使也。若药服数剂后,脉仍如故,病虽见愈,实无大效,此真火衰微太甚,恐非草木之品所能成功。故又用生硫黄少许,以补助相火。

诸家本草谓其能使大便润,小便长,补火之中大有行水之力,故用之因凉成水肿者尤良也。服生硫黄法,其中有治水肿之验案宜参观。

脉沉水肿,与脉浮水肿迥异。脉浮者,多系风水,腠理闭塞,小便不利。当以《金匮》越婢汤发之,通身得汗,小便自利。若浮而兼数者,当是阴虚火动,宜兼用凉润滋阴之药。脉沉水肿,亦未可遽以凉断。若沉而按之有力者,系下焦蕴热未化,仍当用凉润之药,滋阴以化其阳,小便自利。惟其脉沉而且迟,微弱欲无,询之更自觉寒凉者,方可放胆用此汤无碍。或但服生硫黄,试验渐渐加多,亦可奏效。特是肿之剧者,脉之部位皆肿,似难辨其沉浮与有力无力,必重按移时,使按处成凹,始能细细辨认。

苓桂术甘汤,为治上焦停饮之神方。《金匮》曰∶“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喻嘉言注云∶“呼气短,宜用苓桂术甘汤,以化太阳(膈上)之气;吸气短,宜用肾气丸,以纳少阴(肾经)之气。”推喻氏之意,以为呼气短,则上焦阳虚,吸气短,则下焦阴虚,故二方分途施治。然以之为学人说法,以自明其别有会心则可;以之释《金匮》,谓其文中之意本如是则不可。愚临证体验多年,见有膈上气旺而膺胸开朗者,必能运化水饮,下达膀胱,此用苓桂术甘汤治饮之理也。见有肾气旺,而膀胱流通者,又必能吸引水饮,下归膀胱,此用肾气丸治饮之理也。故仲景于上焦有微饮而短气者,并出两方,任人取用其一,皆能立建功效。况桂枝为宣通水饮之妙药,茯苓为淡渗水饮之要品,又为二方之所同乎。且《金匮》之所谓短气,乃呼气短,非吸气短也。何以言之,吸气短者,吸不归根即吐出,《神农本草经》所谓吐吸,即喘之替言也。《金匮》之文,有单言喘者,又有短气与喘并举者。若谓短气有微饮句,当兼呼气短与吸气短而言,而喘与短气并举者,又当作何解耶(惟论溢饮变其文曰气短似言吸气短)?

用越婢汤治风水,愚曾经验,遇药病相投,功效甚捷。其方《金匮》以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而愚临证体验以来,即非续自汗出者,用之亦可,若一剂而汗不出者,可将石膏易作滑石(分量须加重)。


 

水肿-肾阳衰微

 

  症状: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咣白或灰滞,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肾为水火之脏,根据阴阳互根原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用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用附子、肉桂温补肾阳,两药配合,则补水中之火,温肾中之阳气;用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通利小便;生姜温散水寒之气;白芍开阴结,利小便,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

  若心悸,唇绀,脉虚或结或代,乃水邪上犯,心阳被遏,瘀血内阻,宜重用附子再加桂枝、炙甘草、丹参、泽兰,以温阳化瘀;若先见心悸,气短神疲,形寒肢冷,自汗,舌紫暗,脉虚数或结或代等心阳虚衰证候,后见水肿诸症,则应以真武汤为主,加人参、桂枝、丹参、泽兰等,以温补心肾之阳,化瘀利水。若见喘促,呼多吸少,汗出,脉虚浮而数,是水邪凌肺,肾不纳气,宜重用人参、蛤蚧、五味子、山茱萸、牡蛎、龙骨,以防喘脱之变。

  本证缠绵不愈,正气日衰,复感外邪,症见恶寒发热,肿势增剧,小便短少,此时可按风水治疗,但应顾及正气虚衰的一面,不可过用表药,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皮饮为主加减,酌加党参、黄芪、菟丝子等补气温肾之药,扶正与祛邪并用。

  若病至后期,因肾阳久衰,阳损及阴,可导致肾阴亏虚,症见水肿反复发作,精神疲惫,腰酸遗精,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肾阴为主,兼利水湿,但滋阴不宜过于凉腻,以防匡助水邪,伤害阳气,可用左归丸加泽泻、茯苓等治疗。

  若肾阴久亏,水不涵木,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上盛下虚,症见面色潮红,头晕头痛,心悸失眠,腰酸遗精,步履飘浮无力,或肢体微颤等,治宜育阴潜阳,用左归丸加介类重镇潜阳之品珍珠母、牡蛎、龙骨、鳖甲等治疗。

  脾阳虚衰证与肾阳虚衰证往往同时出现,而表现为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因此健脾与温肾两法常同时并进,但需区别脾肾虚的轻重主次,施治当有所侧重。

  水肿日久,瘀血阻滞,其治疗常配合活血化瘀法,取血行水亦行之意,近代临床上常用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等,实践证明可加强利尿效果。

 

 

水肿-湿毒浸淫

症状: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或咽喉红肿,或乳蛾肿大疼痛,继则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宜肺解毒,利尿消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前方中麻黄、杏仁、梓白皮(以桑白皮代)等宣肺行水,连翘清热散结,赤小豆利水消肿;后方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强清解湿毒之力。

  若脓毒甚者,当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若湿盛糜烂而分泌物多者,加苦参、土茯苓、黄柏;若风盛而瘙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若血热而红肿,加丹皮、赤芍;若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


 

水肿-水湿浸渍

  症状: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腹胀,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较缓,病程较长。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胃苓汤合五皮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前方以白术、茯苓健脾化湿,苍术、厚朴、陈皮健脾燥湿,猪苓、泽泻利尿消肿,肉桂温阳化气行水;后方以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健脾化湿,行气利水。若上半身肿甚而喘,可加麻黄、杏仁、葶苈子宣肺泻水而乎喘。



 

 

黄帝问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何以别之?岐伯曰∶水之始起也,目窠 上微 其腹 然 鼓胀 于肠 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也。若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月。按之即坚。推之则移。月事时下。 此至其候也。石瘕如何。石 瘕者,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宫闭塞,气 不得 导 有风 其脉 外 不愈 腹大不 液不生, 腹大脐肿, 肿,当利小便 何故?答曰∶ 腰以上肿者, 有水气,牡蛎泽泻散 之故也。若果有水则而胁下痛。为里有水 人产后,饮水不即消, 水有十种,不可治者有第五足下平满伤肾, 元气,天一之水生焉 以滋血。冲化乃土中 肺满则土隘,使阴金 云∶肾为少阴,肺为 盖肾为关键,关键不 得卧为心水,两胁 疼痛为 乍实为 之正水 归肾, 黄汗脉沉迟 不烦不渴 赤涩,大 肾水,其 分。及少 脉浮大者 热者,水 重轻,不 而无以 注疼痛 赤痕者 肿,此 起 满而大 并不治 大凡水病难治,产后更须慎于口味。又复病水人多嗜食不禁,所以此病难愈也。代有医 者, 未 所以治水药多用葶苈子等。《本草》云∶葶苈久服令人大虚,故水病非久虚不得,蛊胀但腹 满不肿,水胀四肢面目俱肿大,医者不善诊候,治蛊以水药,治水以蛊药。或但见胀满,皆 以水药,如此者。仲景所云,愚医杀之,此疾所忌者。丧孝产乳音乐,一切生冷,一切鱼蒜 房室喧戏酢滑,一切肉粘食米豆,油腻并禁,不得食。及不得用心,其房室等犹三年慎之, 永不复发,不尔者,虽瘥复发。发后更不可治也,古方有十水丸,历验多利小便,不能述录 也。



水肿(附论)

夫水肿之病,以脾肾气虚,不能制水。水气妄行,溢于皮肤。其证股冷肤肿,时作咳嗽。 不

徐玉煮散(出《千金方》)治水肿利小便。

牛角 防己 羌活 人参 丹参 牛膝 升麻 防风 秦艽 生姜 紫菀 杏仁 附子 连(各二三

槟榔丸(出《圣济总录》)治水肿及疗老小虚肿,大病后浮肿作喘。

槟榔(煨) 附子(炮去皮脐) 吴茱萸(水浸曝干炒) 干姜(炮) 防己 浓朴(去粗皮涂姜汁 目(微炒) 赤茯苓( (去皮) 白术(锉微炒) 海藻 每服米饮下十丸,日三,稍加至十五丸,

丁香散 治腹胀硬满,水肿遍身,小便涩少。

丁香(一钱) 胡椒 益智(各一钱半)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甘草(炒各 三钱) 茯苓 各二钱)
上为细末,

复元丹(出《医方大成》)治水肿,夫心肾真火,能生脾肺真土。今真火气亏,不能滋养真土,故土不能制水。水液妄行,三焦与气脉闭塞,枢机不通,喘息奔急,水气盈溢,渗漏经

心腹坚胀。不得正偃,则咳 附子(炮二两) 南木香(煨) 茴香(炒) 川椒(炒去汗) 独活(一方用羌活) 浓朴(去皮锉 肉豆蔻(炒半两) 空心食前服,此药 喘止。盖药能助真

当归散(出《医方集成》)治如前。

当归(洗) 木香(煨) 赤茯苓 桂心 槟榔 赤芍药 牡丹皮 陈皮 木通 白术 (各锉炒 淡木瓜 脏寒去

茯苓丸(出《千金方》)治水肿。

茯苓 白术 椒目(各四分) 木防己 葶苈 桂心(各二两) 泽泻(五分) 甘遂 (十二分) 汤下五丸,日一

消肿丸(出《医方大成》)治水肿喘满,小便不利。

滑石 木通 白术 黑牵牛(炒) 通脱木 赤茯苓 茯神 半夏(洗各一分) 陈皮(一分) 服四五十丸,灯

导水茯苓汤(出《德生堂》)治水肿,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烂瓜之状,手按而塌陷,手起随手

塞涩,溺出如割,便

亦尝验其病重之人,服此

行时,即渐添多,直至小便变 泽泻 赤茯苓 白术 麦门冬(去心各三两) 紫苏 木瓜 槟榔(各一两) 陈皮 砂仁 木香 大腹皮(各七钱半) 如病重者,前药计一十八两重,可均作三大服。每服再加去心麦门冬二两,灯草一大把, 均

沉香琥珀丸(出《德生堂》)治水肿一切急难证,小便不通者。

琥珀 杏仁(去皮炙) 赤茯苓(各半两) 泽泻(半两) 紫苏(真者) 沉香 葶苈(炒) 郁李 为丸,如梧桐子大,以 服,量禀气虚实,加减

本丸(出《圣济总录》)治水肿久不瘥。

本(去苗) 葶苈(炒紫色各一分) 大戟(微炒) 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 泽漆(微炒) 一两) 牵牛子(炒热 空心温酒下一丸,加至二丸

鬼箭羽散(出《千金方》)\x有人患水肿,腹大其坚如石,四肢细小劳苦,足胫肿,饮食便气谷,岁久服之,乃可

鬼箭羽 丹参 白术 独活(各五两) 秦艽 猪苓(各三两) 知母 海藻 茯苓 桂心(各

大腹皮汤(出《医方大成》)治湿热气内攻,心腹胀满,并水肿小便不利,大便滑泄,并宜 橘皮(去白一两半) 木香(二钱半) 滑石(六两) 槟榔(三钱) 白术(一两) 茯苓(去皮一两 四钱,水一盏,姜五

葶苈丸(出《医方集成》)治腹中有湿热气,目下作肿,如新卧起之状,两足胫肿,病在肾

气上冲,左腋与胁 甜葶苈(半两) 郁李仁(汤去皮熬紫色,称三分将二味别研如膏令极匀) 白术(半两) 牵牛 为细末,与上 服,生姜皮汤

葶苈木香汤(出《医方集成》)治水肿腹胀,大便滑泄。

葶苈(炒香) 白术 猪苓(去皮各一分) 茯苓(三分) 桂枝(二钱) 滑石(三 两) 泽泻 木 钱,食前日夜四服, 滑泄。此正气已衰, 散,微以得所,渐以

木通散(出《儒门事亲》)治水肿。

海金沙 舶上茴香 巴戟 大戟 甘遂 芫花 木通 滑石 通草 上各等分,为细末,每

郁李仁丸 治水肿,利小便。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微炒三分) 海藻(洗去咸水炒) 桂(去粗皮各半两) 大黄(锉 碎醋炒) 一分去毛微炒) 增以知为度。

白粉霜丸(出《宣明论》)治病水鼓,腹满不食,四肢浮肿,大便闭。

粉霜 砂 海蛤 元精石 寒水石(烧研粉) 白丁香 头白面(各二钱) 轻粉(三钱) 海 如梧桐子

行水丸(出《直指方》)治水肿气肿。

葫芦巴(炒) 破故纸(炒) 缩砂仁 荜澄茄(各二钱半) 木香(半两) 真川椒 (去目纸炒出 为末,面糊丸,绿豆大

水银葶苈丸(出《圣惠方》)治水肿,利小便。

水银(三两煮三日三夜) 葶苈子 椒目(各一升) 衣鱼(二枚) 水萍 瓜蒂 滑 石(各二两) 捣瓜蒂水萍下 服三丸,次服四 丸,还从一丸起 不经三五日即消 之不陷甚者,臂 鱼水萍瓜蒂滑

泄水丸(出《儒门事亲》)治水肿。

大戟 芫花 甘遂 海藻 郁李仁 续附子(各半两) 章柳根(一两)
上为细末, 水煮枣肉

商陆丸(出《圣惠方》)治水肿。

商陆(微炙一两半) 芒硝(研一两) 甘遂(微炒) 大黄(锉破醋炒) 芫花(微 炒) 荛花(微 桐子大,每服米饮下

牡蛎泽泻散(出《卫生宝鉴》)治脾胃气虚,不能制约肾水,水溢下焦,腰以下肿,《金匮 牡蛎 泽泻 栝蒌根 蜀漆(洗去腥) 葶苈子 商陆(以上各等分)
上为末,白饮 和服方寸

实脾散(出《医方集成》)治阴水。

浓朴(去皮) 白术 木瓜(去瓤) 木香(不见火) 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炮去皮脐) 白茯 盏半,姜五片,枣二

治脾元虚浮肿。

附子(一个) 草果 干姜(各一两) 甘草(一两) 大腹皮(连皮六两) 木瓜(一 个去瓤切片 空心日

治大肠水,乍虚乍实,上下来去,(出《千金方》) 赤小豆(五升) 桑白皮(切二升) 鲤鱼(四个) 白术(八两)
上为末,空心日 午,用沸汤

葶苈丸 治内虚外实,久有积聚,营卫不通,甚者变水,此病从心起,入于皮肤,肿满皮浓 葶苈(炒令紫半令焦) 防己 椒目 大黄(锉破醋炒各一两半) 蓖麻子(去皮半合) 郁李仁 温酒下,如不

牵牛子丸 治水肿上气,大便涩。

牵牛(炒一两半) 葶苈(炒熟二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者炒一百枚别研) 芒硝(半两研)牛酥(半盏) 大枣(煮去皮核十枚研)
上先捣前二味为末,入杏仁等研匀。次入 牛酥捣万杵

泽漆根汤 治水在肺,令人咳喘上气,腹大脚肿,目下如卧蚕,渴不得卧。有顷入腹,复小 泽漆根(炒四两) 麦门冬(去心焙) 甘草(炙)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黑 鲤鱼(二 汁一盏 至四合

芫花丸(出《危氏方》)\x消水肿。

大巴豆(二十五枚去壳) 葶苈 大黄 桂皮 芫花 杏仁(各等分)
上为末,米糊 丸,每服

牵牛汤(出《危氏方》)\x催发。

巴豆 甘遂(各二钱) 槟榔 大戟 当归(各五钱) 青皮 黑牵牛(取头末各一两)
上为末

苁蓉散(出《危氏方》)\x用补

木香(五钱) 肉豆蔻(煨) 肉苁蓉(酒洗炙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一大钱,米饮 调下,忌生

第一退水丸(出《三因方》)\x化气退水肿,去呃逆,利湿通小便。

蓬术(炮) 三棱(煨) 桂心 青皮 益智(各半两) 巴豆(二两去皮出油别研)
上为末,面 空心下二

第二退水饼(出《三因方》)\x服前药未效,即服此方。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为末,入面打水调为饼,如棋子大,火煨熟,五更淡茶汤下 一钱,

第三大腹子散(出《三因方》)\x取转后,调正胃气,进食。

大腹子(炒) 桂心 茴香(炒) 陈皮(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三花神佑丸(出卫生宝鉴)治中满腹胀,喘嗽淋 ,水湿肿满,变生疾病,久病不已,黄瘦

不已, 瘕积聚,坚

无间赤白。并男子妇人湿

癖,并宜服之。

甘遂 大戟 芫花(醋拌湿炒各半两) 大黄(一两) 轻粉(一钱) 黑牵牛(二两 头)
上为细 利。利后却当 满,甚者更多 小儿丸如麻

大黄汤(出《圣济总录》)治水肿。

大黄(锉碎醋炒二两) 桂(去粗皮) 甘草(炙锉) 人参 细辛(去油研各一两) 桑根白皮( 分去滓,

桑白皮丸 治水肿。

桑根白皮(取上有白点者,北阴下根白皮,锉炙黄二两) 郁李仁(汤浸去皮炒) 商 陆(微炙) 尽,各一两)
上为末

乌鲤鱼汤(出《危氏方》)治水肿,腹肿,又治四肢肿。

乌鲤鱼(一条) 赤豆 桑白皮 白术 陈皮(各一两) 葱白(五根) 上用水三碗 同煮,不可

正阳丹(出《三因方》)专治水肿。

宣木瓜干(四两湿者一个锉童子小便清酒各一升,煮烂绞汁) 大豆(煮去皮干十两) 人参( 子大,每服

牵牛子汤(出《圣济总录》)治水肿。

牵牛子 槟榔(煨锉) 木香 赤茯苓(去黑皮) 陈皮(去白炒各一两) 上粗捣筛, 每服二钱 胸不可忍

芫花汤(出《圣济总录》)治水肿,及肢满痰饮。

芫花汤(炒黄色) 大黄(锉碎醋炒) 甘遂(微炒) 甘草(微炙锉) 大戟(去皮 微炒各一两) 更煎一沸,去滓

防己丸(出《圣济总录》)治水肿,眠卧不得。

防己 海蛤(研各一两) 葶苈(一升蒸熟) 甘遂(微炒一分) 杏仁(十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子大,每服

青木香丸(出《直指方》)\x通水宽中利膈,行滞气,消饮食,治胸噎食塞,腹胁胀痛,心闷 青木香(五两) 荜澄茄 补骨脂(炒) 槟榔(炒各十两) 牵牛子(六十两炒香捣 取末二三十 茶汤熟水任

木防己丸 疗水病。

木防己(八分) 川大黄(八分别捣) 人参(八分) 葶苈(十分熬) 杏仁(八分 去皮尖双仁熬 一丸至十二丸 黄芩八分,如 永断不得食。

牛黄桂枝汤 疗水肿。

牛黄(六铢研) 桂枝(十二铢,又一方,云桂六铢) 牡蛎(十二铢熬研) 椒目(十 二铢) 葶 小便利为度

越婢加术汤(出《指南方》)治水肿,从腰以上俱肿,恶风,小便不利,肾水上溢,其状大 麻黄(去节一两半) 石膏(三两) 甘草(半两) 白术(一两)
上 咀为末,每服四钱,用水

导水丸(出瑞竹堂)治水肿。

黄芩(二两去粗皮) 大黄(二两去粗皮,酒浸二三时纸裹煨) 滑石(四两研细飞去 末渣) 牵 子大,每服五 证加后药。 甘遂(一两久胀则加除湿热、腰痛、泄水、湿肿) 白芥子(一两除通身走注疼痛) 朴硝(退 以上各一两)

妙香汤 治一切水气,四肢肿满。

香子(炒) 乌药 高良姜(汤浸焙干) 青橘皮(去白各一两) 上粗捣筛,每服 二钱匕,酒

逐气散 治水气,兼治水肿。

白商陆(去粗皮薄切曝干) 黄颡鱼(三枚) 大蒜(三枚) 绿豆(一合) 上捣罗 为散,用水一 一方以商陆根

大麝香丸 疗三焦决漏,水在胁外,名曰水病。腹独肿大在腹表,用。

麝香(三分研) 雄黄(六分研) 甘遂(十二分熬) 芫花(十二分熬) 上捣合下 筛,和以白蜜 类。

大黄丸 治水肿,利小便。

大黄 白术 木防己(各等分)
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十丸,小便利为度, 不知

三仁丸 治水肿喘急,大小便不利。

郁李仁 杏仁(炮去皮尖) 薏苡仁(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

人参丸 治水肿。

人参 木防己(各八分) 杏仁(八分去尖皮双仁熬紫色捣细) 葶苈(十分熬) 川 大黄(八分

吴茱萸丸 治水肿腹胀。

吴茱萸(四两) 甜葶苈(二两炒) 甘遂(一两水煮) 上焙干为末,蜜丸梧桐子大, 晨午卧米

归表汤 治水气,四肢俱肿。

羌活(二气半) 青皮(半两炒) 黑牵牛(头末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以樟柳 根绿豆桑白

通经散 治水肿。

陈皮(去白) 当归(各一两) 甘遂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淡酒调下,临卧服。

导源饮 治各种水气。

白茯苓皮(二两) 车前子 大腹皮(水洗) 通草 木通 薏苡仁(炒以上各一两) 天 仙藤 (八钱用黑 芦酒洗) 上为 前温酒下,如患人素

益肾散

甘遂(依前合度)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以 猪腰子细批破,以椒盐等物淹透烂切, 掺药在

玉并散

栝蒌根(二两) 甘遂(一两治用)
上为细末,以麝香汤调下三钱,临卧服。

白茯苓汤 治水肿。

白茯苓 泽泻(各二两) 郁李仁(五钱)
上 咀,作一服,水一碗煎至一半,常服 无时,从 下,再益

大戟散 治水肿,肿大如鼓,或遍身皆肿。

大戟 木香 白牵牛(头末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用三钱,以猪腰子一付批开掺在 内,烧 末甘草 如肿因气,水气为肿者,加橘皮,前白茯苓汤内加之。 如因水为湿肿者,煎防己黄 汤,调服五苓散。 如因热为肿者,八正散。 如以热燥于肺为肿者,乃绝水之源也,当清肺除湿,水自生矣,于附子汤中加黄芩。 如热在下焦,阴消使气不得化者,当抑阴而阳气自化。药内加黄连,如鼓胀之病,治之 以鸡 如水胀之病,当开鬼门洁净府。前白茯苓汤主之。

大戟丸 治水肿久不瘥。

大戟(炒) 陈橘皮(去白焙各三分) 巴豆(一粒去皮大麦内微炒熟不用大麦)
上为末,用大

麝香丸 治水肿。

麝香(研半分) 芫花(炒黄三分) 甘遂(微炒去皮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 大,强壮人

桃皮酒 疗水肿。

桃皮(三斤削去上黑取里黄皮) 麦曲(一升) 秫米(一升) 上以水三斗,煮桃皮 令得一斗, 之。以体中

大戟汤,疗水病无问年月深浅,虽证脉恶,亦主之。

大戟 当归 橘皮(各一两) 上切,以水一大升,煮取七合顿服,利水二三斗而痊。 至重不

治水肿 利小便。

葶苈(四两生用) 桂心(一两)
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米饮下三丸,日三。

又方疗身体肿满,水气急卧不得。 郁李仁(末) 面(各一升) 上和作饼子七枚,烧熟空心服,热食四枚,不知加一枚, 以至七

麻黄甘草汤 治水肿,从腰上下俱肿,以此汤发汗。

麻黄(四两去根节) 甘草(二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煮麻黄再沸,内甘草煎至八 发表。

桃红散 治正水,胀急,大小便不利,逆欲死方。

甘遂(半两半生半炒用) 坯(十二两研)
上为末,研匀,用一钱,以白面四两,水 调入药, 用后药调

平胃散

附子(炮) 白术(各一两) 丁香(半两)
上为末,和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七 片枣三枚煎

治大小便闭水肿方。

大黄 防己(各二钱半)
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米饮下十丸,小便利为度。

泽泻散 治水肿。

白术 泽泻(各等分)
上为细末,煎服,或为丸,煎茯苓汤下之。末治之法,黄 芍药建中

二气汤 治水肿腹满。

牵牛子 甘遂(一分微炒) 上粗捣筛,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五分,放温细细 服,不

又方 \x治水肿及暴肿,方出河东\x《裴氏传经效》。 葶苈(三两) 汉防己(末四两) 上葶苈杵六千下令如泥,即下防己,取绿头鸭,就 药臼中, 稍可者五

疗水肿方。

皂荚(一梃去皮子焙) 乌饧(五两) 上以酒二升,煮取六沸,绞去滓,顿服之,须 臾即小便

疗水病方

乌头(一大升粒小者) 桑根白皮(五大升细切)
上为末,以水五升和煮汁,滤去滓, 于铜器

治水肿。(出《千金方》) 商陆(一斤白者炒) 羊肉(六两) 上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和肉葱豉作脍如常 法。食之

治水肿,利小便。(出《千金方》) 用牵牛子末,水服方寸匕,日一,以小便利为度。

治水肿。(出《保命集方》) 用蝼蛄去头尾,与葡萄同研,露七日曝干为末,淡酒调下,暑月用佳。

治水肿,(出《保命集方》) 用枣一斗,锅内入水止有四指,用大戟并根苗盖之,以盆合之,熟为度,去大戟,随时 食,

治水肿。(出《经验良方》) 用椒目茯苓皮二味,不拘多少,煎汤水饮。

治水气虚浮胀。(出《百一选方》) 昔滁州公候使酒库攒司陈通,病此垂死,医者已不下药。偶一妇人云是道人所授,服之 病自 每 熟

治水肿,有小女子发肿脐凸服之效。(出《百一选方》) 用黑豆煮,皮干为末,米饮调下三钱,建炎初,有吴内翰女孙,发肿脐凸,无医者,《吴 检

下水肿方,亦治小便涩。

用黄犍牛溺,一饮三升,不觉更加服,老小减半亦可,日至夜小便利,瘥,勿食盐。

治温毒水肿方。

用生大豆煮食之。

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肿及身体,(出《肘后方》) 取芫花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餐饱,饥即食,不得饮。(《葛氏方》桑枝取东 引

黄雌鸡方 治腹肿水癖,水肿。

用雌鸡一只加赤小豆一升同煮,候豆烂,即食其汁,日二夜一,每服四合,补肾,扶阳 气,

鲤鱼方,(出《肘后方》) 用鲤鱼一头极大者,去头尾及骨唯取肉,以水二斗,赤小豆一大升,和鱼肉煮,可二升 以上 脚肿

治卒刺手水肿。

用捣韭及蓝置其上,以火炙热,即瘥。

香薷方(出《十便良方》)治水病肿胀,不消食。

用香薷干者五十斤锉,内釜中,以水淹之。水出香薷上一寸,煮使气力都尽,清澄之。 微 及热

治头上皮虚肿,薄如蒸饼,状如裹水。

用口嚼小麦面,敷之瘥。

大豆酒 疗水肿,兼治风虚水气。

用大豆三升,以水六升煮令熟,出豆澄汁,更内美酒五升,微火煎如饧,服一升,渐增 之

疗水肿。

用黄连末,以蜜和捣万杵,丸如梧桐子大,米饮服二丸,可加至三四丸,禁饮水,并冷 物。

又方(出《鲍氏方》) 用苦酒一升饮之,一方取盐豉各一撮,水煎饮之,一方取用木蒂,满虎口,捣取汁饮之。

散肿丸 治水肿小便涩。

用葶苈二两微炒为末,枣肉丸如梧桐子大,桑白皮汤下,每服三十丸,日进二服,一方 用甜

甘遂散 治水肿。

甘遂(炒) 蓬莪术(炮)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大戟(微煨) 桂(去粗 皮各二分) 石 服,渐加至二钱,微

治水

海蛤(二两炙研三日) 汉防己(二两) 枣肉(二两) 杏仁(二两) 葶苈子(六 两)
上为末,

加料五加皮散(出《朱氏集验方》)治水肿。

先用五加皮饮,加泽泻姜枣煎,可先服三服,次用大戟甘遂等分为末,面糊为丸,如弹子大

赤小豆粥(出《朱氏集验方》)治水肿屡效。

赤小豆(炒焙加) 樟柳根头(细切片) 黄鱼(生细切) 猪腰(一对生细切) 烧 盐(少许) 上 煮尤妙,无亦可 不过月立愈,病

治肿疾 安后多不绝痕迹,或以病未除,方已复作,又难以更用去水药,宜此方以防之,( 上以子乌为末,先用酒调一服,仍用醋调遍涂肿处,二三次自不作矣,子乌恐伤人,服 时只

分水散(出《杨氏家藏方》)治面浮肿。

土狗(一枚) 轻粉(一分)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搐鼻中,其黄水尽从鼻出。

一方(出《鲍氏方》) 商陆煮绿豆,任意食之。

一方(出《鲍氏方》) 白茯苓、枣核仁等分为末,米饮下二钱。

治水病初得急危。(出《本草》) 即用冬瓜不限多少,任意食之,神效无比。

治水肿,气结宿滞腹中虚鸣。(出《本草》) 以越王余算煮服之。

治水肿(出《本草》) 以橘子取汁饮之。

治水肿下水气。(出《本草》) 以枫脂香煮汁服。

治水病初得危急。(出《本草》) 以乌牛尿,每服一合瘥。

治水肿浮气及风疟。(出《本草》) 以瓶香,土姜,芥子,等煎浴汤洗之。

治水肿(出《本草》) 以绿鸭头煮服之。

治水肿,(出《本草》) 以水松蒂食之,生海底。

治水肿利小便。(出《本草》) 以水萍捣汁服之。

消水肿(出《本草》) 以榆嫩叶作羹食之。

杨子建护命方 治肝脏实热,相刑于脾,遂生浮肿,渐欲成水病,宜服此方。

川芎 羌活 独活 细辛 荆芥穗 防己 连翘(各一分) 木香(三铢) 半夏(三 铢) 上为

藿香散方

草豆蔻 黄橘皮 藿香 川芎 甘草 干姜 赤小豆(煮热焙干杵为末秤) 牵牛(各半两) 两方药封 但一切水病之人,不可暴取。使服药过度,即伤损正气,应徐徐取之。一度取未尽,停 待一 亦可 干姜(三分) 半夏 羌活 牵牛(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四钱。用白面一两,与 药末相和

又肿药。

用针砂铁蛾,用铁匠家打下铁屑飞落者,以入鸡子,制法用上等醋煮半日。去铁蛾,取 醋和 华 邪

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

用葫芦根刮去皮,捣汁一合,和酒一合,煨暖空心服,当微吐利。

治水肿水气。

用樟木煎汁服之。

导引法

《养生方》云∶虾蟆行气,正坐,动摇两臂,不息十二通。以治五劳,水肿之病。又云∶ 人



十水(附论)

夫十水之病,肿从脚起。上气而咳,名为白水,其根在肺。肿从面目起,名为青水,其 根在 名为 至足 四肢起,腹大,名为风水,其根在胸;肿从腹起,名为里水,其根在小肠。凡 脏腑,各从其根,究其所本。则肺与肾而已,故《内经》曰∶其本在肾,其末 也。又曰∶津液充廓,其魄独居,精孤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盖肾气 气胀满,上攻于肺,肺气孤危,肾为水害,子不救母,故阴精损于内,阳气减于外 涩,水道不通,水满皮肤,身体为肿,治之之法。备见于《内经》。《经》云∶平 去菀陈锉,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以布, 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成,骨肉相保,巨气乃平也。

紫金膏(出《传信适用方》)治十种水气。

蛇含石(二两用炭一秤,将蛇含石用新铁锅盛内入炭中 红,用米醋二升,投蛇含石入 醋中) 锅内煮干为度, 干) 肉豆蔻(二两洗纸裹炮 两炮) 川芎(一两) 白茯苓(一两) 当 香(一两炮香) 白蒺藜(一两) 川附子(一只重 皮(一两去瓤) 陈皮(二两去白) 牛膝(一两切酒浸一宿) 两炮)
上为细末,用无盐蒸饼汤泡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 空心食前服,如不食酒,白水亦得,忌盐三月,房室一年,患人 皮光有青筋起,并可用药。患人所食之物宜精作,可食猪肉、肝 只用葱椒醋佐食,切不宜用盐。

大海藻汤(出《圣济总录》)治十种水病。

海藻(洗去咸焙) 芫花(炒焦) 猪苓(去黑皮) 连翘 泽泻(炒) 郁李仁(去皮尖双仁研) 苗土) 昆布(洗去咸) 皮尖双仁炒各半两) 槟榔(煨锉七 碎,同煎至八分,去滓空腹温服,日

神仙万金丸(出《医方大成》)专治十种水气,逐阴固阳,扶危正命,足膝微肿,上气喘满

药不同。用蛇黄大而丸者

急倾入酽米醋二升内,候冷取

拣择。水淘极净,砖上 透,候冷

虚实,入后药。治水气多是冷药,惟有

故老人虚人皆可服,次入后药。

羌活 川芎 牛膝(酒浸一宿) 木通(炒黄) 白茯苓 肉豆蔻(炮) 桂心(去粗 皮) 杜茴香 酌增入下列各药, 京三棱(煨) 当归(酒 捣极匀,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 许调和饮食。病者不能忌盐,服 旋去,并不动脏腑,病已停服,

温白丸(出《直指方》)治十种水病,积聚胀满,症癖块痛,久疟诸风。

吴茱萸(汤浸七次炒) 柴胡 桔梗 石菖蒲 干姜 肉桂 黄连 茯苓 人参 川椒 (去目 川乌头(炮去 加至五七丸为

集香汤

沉香 丁香(各二钱) 木香 青木香 藿香叶 川芎 赤茯苓 槟榔 枳壳 甘草 乳 香( 凡虚

补药方

肉桂(去粗皮) 青皮(去白) 干姜(炮) 蓬术(醋煮软) 肉豆蔻 鸡心槟榔 桔 梗(各等分 病。余见乡 得此二方。 余初出《本 亦略传其一

槟榔丸 治十种水气,腹胀喘嗽,大小便涩。

槟榔(一两)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 甘遂(半两煨微黄) 汉防己(半两) 川椒 目(一两) 当 泻(半两) 商陆(一两) 两去皮微炒)
上为末,醋糊和捣 为度,未得快利再服之。

芫花散 治十种水气,证候极恶,诸医不疗者。

芫花(醋拌炒干) 泽泻 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 牵牛子(微炒) 甜葶苈(炒紫 色) 汉防己 两) 槟榔(半两) 大 服,当先泻下碧绿水,后下

牵牛子丸(出《圣惠方》)治十种水气,遍身浮肿,小便涩,喘促不止。

牵牛子(三分微炒) 甘遂(一分煨微黄) 汉防己(一分) 滑石(半两) 蘧麦(半两) 椒目( 两炒紫色) 郁李仁( 木通灯心汤下二十丸,

十水丸(出《圣济总录》)\x疗十种水肿。

肿从头(诸书云脚),起,名为白水,其根在肺,椒目主之。 肿从面起,名为青水,其根在肝,甘遂大戟主之。 肿从目胞起,名为黄水,其根在脾,甘遂主之。 肿从腹起,名为气水,乍实乍虚,其根在大肠,芫花主之。 肿从股起,名为黑水,其根在肾,玄参主之。 肿从头面起至足,名为悬水,其根在胆,赤小豆主之。 肿从腹内起,有坚块,四肢肿,名为石水,其根在膀胱,桑根白皮主之。 肿从四肢起腹大,名为风水,其根在小肠,巴豆主之。 肿从胸中起,名为赤水,其根在心,葶苈主之。 椒目(炒) 大戟(炒) 甘遂(研炒) 玄参 葶苈(炒) 芫花(炒) 赤小豆 桑根白皮(炙) 皆自一分 三,亦可

又十水丸(出《本草方》)治水肿。

大戟(炒治青水) 葶苈(炒治赤水) 甘遂(炒治黄水) 本(去苗土治白水) 连 翘(去根治 豆(去皮心炒油 丸至五丸,米饮

万胜散 治十肿水气。

海带 海藻 海蛤 芫花(炒醋浸) 甘遂 大戟 甜葶苈 樟柳根 续随子 巴戟(去 心各

大戟丸(出《圣惠方》)治十肿水气,遍身肿满,喘急烦闷,心腹壅滞,大小便不利,又用

毒物及生冷等物,此 大戟(炒) 甜葶苈(炒紫色) 芫花(炒醋拌令干) 甘遂(煨令微黄) 泽泻 桑根白皮 赤小 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空心粥饮下。

槟榔丸(出《圣济总录》)治十肿水气。

槟榔(三个炮) 大戟(炒半两) 牵牛子(炒) 滑石(碎) 海蛤 瞿麦穗 旋复 花甘遂(炒 散,每服一钱

葶苈丸(出《圣济总录》) 葶苈(炒) 杏仁(不去皮各一分)
上为末,米糊和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五丸,煎 杏仁汤下

三硝丸(出《圣济总录》)治十肿水病。

朴硝(色青白者炼熟二两) 芒硝(色青白者) 硝石(色青白烧之有金色者,各一两, 同上二 一两) 杏仁( 十一枚,煮熟去 每服十五丸,空 冷,虽夏中亦宜 粳米葱薤生姜橘

槟榔汤(出《圣济总录》)治十肿水气,遍身洪肿,气喘,小便涩。

槟榔(三枚) 牵牛子(炒) 葶苈(炒) 桑根白皮(一两) 赤小豆(炒半两) 郁 李仁(一两炒 生姜一,枣大拍

大戟丸(出《宣明论》)治十种水气,肿胀,腹满寒热,咳嗽,心胸痞闷,背项拘急,膀胱 大戟 芫花(炒) 甘遂 海带 海藻 郁李仁 续随子(各半两) 樟柳根(一两) 以 上八味 砂 轻粉 粉霜(各一钱) 龙脑(各一钱) 水银朱砂(一皂子大) 巴豆(二十 粒生用去皮) 服,虚实量为

陈橘皮散(出《圣惠方》)治十种水肿气,皮肤胀满,三焦壅闭,上喘,大便不通。

陈橘皮(一两) 木香(半两) 牵牛子(一两) 川大黄(一两) 枳实(半两) 羌活(半两) 乌 钱,以利为度。

大戟丸(出《圣惠方》)治十肿水气,遍身肿满,上气喘促,小便涩。

大戟(一两微炒) 牵牛子(一两微炒) 皂荚(一两去皮涂酢炙黄焦去子) 海蛤(一两细研) 两汤浸去皮微炒) 度。

续随子丸(出《圣惠方》)治十种水气,喘促,腹胁鼓胀,小便不通。

续随子 海蛤(细研) 甜葶苈 汉防己 甘遂(煨微黄) 郁李仁(汤浸一两去皮微 炒) 滑石 七丸,当得快

川朴硝丸(出《圣惠方》)治十种风气,此方出《神仙密藏经》,人间无本,因郑炼师向天

效者甚多,凡水气有十种,此方俱疗,一瘥以后,永不再发,但能断得咸物,无不效者,此是仙方,得之石壁金坛所记

时之中,遍身肿满,腹硬如石,水饮难

余日,无间昼夜,即呷粥饮,常须倚物而坐

肚硬尽消,二十余日后,气力如旧,既神效,亦 川朴硝(二两微研) 川芒硝(一两细研) 马牙硝(半两细研) 川乌头(去皮脐为末) 椒目( 仁(二两汤浸去 与上药细研匀,

大黄丸(出《圣惠方》)治十种水气,面目四肢满肿,心腹虚肿,三焦壅滞,坐卧喘急。

大黄(锉炒) 滑石 大戟(去皮炒) 甘遂(炒) 芫花(醋炒焦) 椒目(炒) 葶苈(炒各一分) 以知为度,一方

四石丸(出《圣济总录》)治十种水气。

滑石 甘泉石 白石英 续子仁 寒水石(研) 砂(研细和作饼子用湿面四两裹药 饼烧紫 汤下,第一

木香丸(出《圣济总录》)\x取下水气补药。

木香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蓬莪术(二钱)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每服十

再苏丸(出《圣济总录》)治十种水气,大通三焦。

大戟(炒) 甘遂(炒) 春麦面(炒) 巴豆(去心膜面炒去油尽) 干姜(炮) 桂心(去皮) 大 利为度。

巴戟丸(出《圣惠方》)治十种水气,通身肿胀,食不消化,心腹胀满。

巴豆(十枚去皮心用纸裹去油) 大戟(半两微炒) 甜葶苈(半两生用) 川大黄(半两锉炒) 为末,入巴豆杏仁 一次,得利下粘滑

神助散(一名葶苈散出《医方集成方》)治十种水气,面目四肢遍身俱肿,以手按之,随手 泽泻(二两) 猪苓(二两去黑皮) 黑牵牛(二两半微炒去末) 葶苈(二两炒香别 研) 椒目( 盏,调药末三 至葱烂入酒 定肿减七分

木香汤(出《圣济总录》)治十种水肿气。

木香 陈橘皮(焙汤浸去白) 白术 桑根白皮(炙锉) 桂(去皮各半两) 木通(炒 三分) 上 三钱匕,同 次用芜荑

槟榔丸(出《圣济总录》)治十种水气。

防己 槟榔(煨锉) 郁李仁(去皮尖各研炒三分) 葶苈(二分)
上为末,炼蜜丸 如小豆大,

葶苈汤(出《圣济总录》) 葶苈(炒) 桑根白皮(炙锉) 百合(各一两)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 至六分去滓

附己丸(出《圣济总录》)治十水,定喘急。

防己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大戟(炒) 苦葶苈(纸上炒各半两)
上为末,枣肉 为丸,如梧

大戟芫花散(出《圣惠方》)治十种水病,肿满喘急不得卧。

大戟(一两微炒) 芫花(一两炒) 苦葫芦(二两炒去子) 甜葶苈(一两炒)
上为细末,每服 声,更饮热茶

胡椒丸(出《海上名方》)治十种水气,脚肿胀,上气喘满。

巴豆(十枚去皮膜心用竹纸数重出油尽为度频换纸) 胡椒(二百粒生用)
上为末, 醋糊为丸 为效,服一两月大效,忌面食咸物,大忌湿面。

虚实丸(出《圣济总录》)治十种水气。

滑石(好白者二两) 腻粉(一两)
上先捣研滑石令极细,次入腻粉和匀,熬木瓜浓 汁成膏, 便多为效

治水病瘥后,常服此药,永不发方(出《圣惠方》) 大麻仁(二两微炒研如膏) 黑豆(三两炒熟去皮)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日服

治十种水病,肿满,喘促不得卧(出《圣惠方》) 大戟(一钱) 荞面(二钱) 上件药水和作饼子,慢火烧令黄熟,碾为末,空心茶清 调下一钱

治十种水气不瘥,垂死,(出《鲍氏方》) 用青头鸭一只,治如食法,细切和米并五味煮令极熟成粥,空腹食之。

治十种水病,肿满喘促不得卧,(出《肘后方》) 用蝼蛄五枚干为末,食前汤调服半钱匕至一钱匕,小便通效。

又方 用鲤鱼一头重一斤者,煮熟取汁,和冬瓜葱白作羹,食之效。

泽漆方(出《圣惠方》)治十种水气。

用泽漆十斤,于夏间采取嫩叶,入酒一斗,研成汁二斗,于银锅内,慢火熬如饧,即止, 磁

治十种水不瘥,垂死,(出《肘后方》) 用羊肉半斤切,粳米三合,水三升,葱椒豉作粥食。

十水丸(出《杨氏家藏方》)治十种水气,四肢肿满,面目虚。以手按之少时方起,喘急不 远志(去心) 石菖蒲(一寸九节者) 椒目(炒) 羌活(去芦头) 巴戟 肉豆蔻 (面裹煨六味 上件为末,面糊

冬瓜丸(出《杨氏家藏方》)治十种水气,浮肿喘满。

大冬瓜(一枚,先于头上切一孔,取中间瓤,不用以赤小豆水淘净,填满冬瓜中,再用 盖片 钳冬 末,

商陆散(出《杨氏家藏方》)治十种水气,取水。

商陆根(取自然汁一盏) 甘遂末(一钱) 上用土狗一枚自死者,细研,同调上药, 只作一服

制绿豆(出《朱氏集成》) 绿豆(二合半水三碗半入瓷器内煮候干熟) 大附子(一双去皮脐作切两片用) 上取 出乘熟空 熟,乘热 法度服之 前药服之

治十种水气方。

大戟 芫花 甘遂 续随子 大黄 牵牛末(各一两) 肉果(二钱) 砂(一钱)
上为散子

又方 \x治十种水气并根源证状方法,(出《存仁方》) 一、青水,先从左右肋肿起根在肝,大戟炒黄。 二、赤水,从舌根肿起根在心,葶苈隔纸炒。 三、黄水,从腹肿起根在脾,甘遂炒黄。 四、白水,从脚肿起根在肺, 本。 五、黑水,从阴肿起根在肾,连翘。 六、玄水,从面肿起根在外肾,芫花醋煮炒。 七、风水,从四肢肿起根在胃,泽泻。 八、石水,从肾肿起根在膀胱,桑白皮。 九、皮水,从腹满肿起根在小肠,巴豆去油尽。 十、气水,或盛或衰根在腹,赤小豆。 上十种水病,各有根苗,种种不同,看十种病根,除一味。将九味等分。遂制者依法修 合为 二十



涌水(附论)

夫《内经》言∶肺移寒于肾为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 裹浆 皆受 得宣

旋复花丸。(出《圣济总录》)治涌水腹中动鸣作水声,兼治痰饮肋胀满。

旋复花 桂心(去粗皮) 枳实(去瓤麸炒) 人参(各一两一钱) 干姜(炮) 芍药白术(一 辛(去芦头土焙) 茱萸(炒汤浸) 芫花(炒焦 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丸

大黄附子丸(出《圣济总录》)治涌水腹满。

大黄(炒锉) 旋复花 附子(炮去皮脐) 赤茯苓(去黑皮) 椒目 桂心(去皮) 芫花(炒焦 炼蜜丸,梧桐

猪苓丸(出《圣济总录》)治涌水。

猪苓(去皮三分) 牵牛(炒一两) 葶苈(炒半两) 桑根白皮(一两) 赤小豆(炒 半合) 郁李 为末,炼蜜丸,如

葶苈丸 治涌水,腹满不坚,疾行则濯濯有声。

葶苈(炒) 泽泻(各一两) 猪苓(去皮) 椒目 桑根白皮 杏仁(去皮尖双仁麸 炒) 大戟( 浸) 荛花(半两)
上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煎七分,早晚食前温服,以利 为度。

槟榔丸 治涌水。

槟榔 牵牛子(炒) 赤小豆(炒) 郁李仁(炒汤浸去皮) 桑根白皮(锉) 肉豆蔻(去壳) 杏 下,日再。

猪苓饮 专治涌水,小便涩,卧即喘急。

猪苓(去皮) 桑根白皮(炒) 防己 百合 郁李仁(各一两半研) 瞿麦(一两) 木通(二两 再服。

通草饮 专治涌水,肠鸣腹大。

木通(二两锉) 桑根白皮(炒) 石韦(去毛) 赤茯苓(去皮) 防己 泽泻(各一两半) 大腹 服,如人行五里再

海蛤汤 专治涌水。

海蛤 紫菀(去苗土) 远志(去心各一两) 大戟 木香 防己(各半两) 上粗捣 筛,每服二 再不得服芫

商陆丸 专治涌水,及诸般水肿。

商陆(一斤焙) 陈橘皮(二两汤浸焙) 木香(一两) 赤小豆 面(四两) 上为末,以汲水和

椒目丸(一名防己丸)治涌水,腹满,肠间有水声。葶苈丸(出《圣济总录》)治涌水,腹满,小便难。

葶苈(炒一两半) 滑石(二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二两半研)
上为末,枣肉 和丸,梧桐

蓖麻单方(出《圣济方》)治涌水,心下如数升油,囊濯濯作声。日不用食,但欲饮水,久 用蓖麻子去皮二十枚,服如上法,以病尽为度,五日内只吃白糜粥,


卷一百九十二 水病门
风水(附论)

夫内经言。肾者牡脏也。肾主水故也。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既出复感于风。内不得 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于肢体。本之于肾。名曰风水。其脉 自浮。其外证骨节疼痛而恶风。且身肿如裹水之状。颈脉动时咳。按之随手凹者是也。金匮 方云 不

大豆散(出三因方)治风气通身大肿。合不得开。短气。骨节疼。恶风自汗。其脉浮。

大豆 杏仁 清酒(各一升) 麻黄 木防己(各四两) 生姜(七两) 半夏(六两) 防风 猪芩(各四两) 泽泻 黄 乌头(各三两) 甘遂 甘草(各二两) 咀。以水四斗 四 升。煮豆取一斗。 药。不必尽剂。若 苓泽泻。乌头反半

大豆茯苓散(出千金方)治风水肿。

大豆(三升) 茯苓 白术 防风 橘皮 半夏 生姜(各五两) 鳖甲 当归 防己 麻黄 内煎) 上

麻黄煎(出千金方)治风水。通身肿欲裂。利小便。

麻黄 茯苓 泽泻(各四两) 防风 泽漆 白术(五两) 杏仁 大戟 清酒(各一 斗) 黄 水一斗 合

防风散(出圣惠方)治风水肿。通身皮肤欲裂。宜利小便。

防风(去芦) 猪苓(去皮) 泽泻 赤茯苓 麻黄(去节) 泽漆(各一两) 白术 (一两半) 大 为散。 小便

大腹皮散(出圣惠方)治风水。遍身体肤浮肿。发歇不定。肢节疼痛。上气喘促。

大腹皮(锉) 桑根白皮(锉) 芎 (各三两) 汉防己 羌活 青橘皮(汤浸去白 焙) 槟榔 一大盏 煎

大豆汤(出圣济总录)治风水。举身肿满。短气欲绝。

黄 (一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二两) 防风(去芦叉) 白术(锉各一两半) 防己麻黄( 煮豆 一

苍术饮(出圣济总录)治风水。头重面肿。

苍术(米泔浸切炮干)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 赤茯苓(去皮) 桑根白皮(各一两 半) 商 陆根 钱。水 一

防己散 专治风水。面肿骨疼。恶风喘急。

防己 赤茯苓(去皮) 桑根白皮 羌活(去芦头各一两) 苍术(米泔浸一宿焙) 郁 李仁(去 不拘 时

楮白皮散 专治风水毒瓦斯。遍身肿满。

楮白皮(二两锉) 桑白皮(三两锉) 陈橘皮(一两焙去白瓤) 紫苏叶(三两) 猪 苓(三 两去 不 计时

麻黄散 专治风水。遍身肿满。骨节酸疼。恶风。脚膝皮肤不仁。

麻黄(二两去根节) 石膏(二两) 白术(二两) 附子(二两炮) 汉防己(二两) 桑根白 皮 时候

赤小豆散 专治风水。腹脐俱肿。腰不得转动。(一名服食法) 赤小豆(一升) 桑根白皮(三两锉) 白术(三两) 生姜(三两切) 鲤鱼(二斤 去鳞肠肚) 陈 便 以

汉防己散 专治风水面肿。脉浮而紧者。

汉防己 桑根白皮(锉) 苍术(锉炒) 郁李仁(去皮尖) 羌活(以上各一两)
上为散。 每服

麻黄汤 专治风水。身体面目尽浮肿。腰背连引髀股。胸满不能食。

麻黄(三两去根节) 桂(去皮二两) 甘草(一两炙) 附子(二枚去皮脐)
上 咀如麻 豆。

防己汤(出金匮方)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面汗出。表无他病。但腰下肿。

防己 白术(锉各二两) 甘草(炙二两) 黄 (三两半)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 水一盏 半。 不和

越婢汤(出圣惠方)治风水。恶风。举身悉肿。脉浮。不渴自汗。而无大热。

麻黄(二两去根节) 甘草(炙一两) 石膏(碎一合) 白术(四两) 上粗捣筛。 每服三钱。 加

橘皮汤(出圣济总录)治风水。遍身肿。

陈橘皮(一两汤浸焙去白) 楮白皮(一两半炙锉) 桑白皮(二两半锉) 紫苏子(炒 二两) 上

椒目丸(出圣惠方)治风水。面肿。小便涩。

椒目(一两半炒) 汉防己(一两半) 硝石(二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
上为细末。 炼蜜

甘遂丸 专治风水黄肿。腹大如囊。面目皆含阴如斗。色如霜瓜。

甘遂(二两熬) 葶苈子(一升熬)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双仁熬) 巴豆(四十枚去 心皮熬) 上

治疮中有风水肿疼。小便秘涩。

青葱叶 干姜 黄柏 上相和。煮作汤。浸洗之立愈。

治风水。腰腿腹脐俱肿。不可转动。(出圣惠方) 郁李仁(三两汤浸去皮尖水研取汁) 薏苡仁(二合) 上以郁李仁汁煮薏苡仁作粥。 每日 空腹

治风水。通身肿皮肤欲裂。小便涩。(出千金方) 用姜石烧令赤。纳黑犍牛尿中。乘热服一升。日二。又单服牛尿一合瘥。

鲤鱼方 专治风气在疮内中。风水肿痛者。

用鲤鱼睛烧作灰。敷疮中。汗出即可。

治风水。脐腹俱肿。腰不可转动。(出圣惠方) 用鼠粘子二两微炒。捣细为末。每服以暖水调下二钱。日三四服。

商陆酒 治疗风水肿。 癖。酒癖。

用商陆根一斤。薄切。以醇酒二斗渍三宿。服一升。量小者服半升。日三服。

疗风水。毒瓦斯。遍身肿方。

楮皮(三两) 橘皮(一两) 桑根白皮(五两) 紫苏 生姜(各四两) 大豆(二 小升) 上 切。以水九升煮取六升。绞去滓。分为四服。其药必须暖。不过三剂必当瘥。百日来唯禁大 酢。

以薤生捣涂上。或煮之服。

治患寒热毒。风水虚胀。(出本草) 即取水獭一头。剥去皮和五脏骨头尾等。炙令干。杵末。水下方寸匕。日二服。十日瘥。

治人素为物所伤。及有诸疮触犯毒水。觉疮顽不痒痛。当中有风水所为。身如反张似角弓。 以盐豉和面作碗子盖疮上。作大艾炷灸一百壮。令抽去恶水数升。举身觉痒。疮处知痛。 瘥

治风水。腹大脐突。腰重痛不可转动。(出本草) 以冬麻子半升。捣碎。水研滤取汁。米二合。以麻子汁煮作粥。着葱椒姜豉。空心食之。



石水(附论)

夫肿从内起坚块。四肢浮肿。名为石水。其根在膀胱。盖肾主水。归膀胱内。膀胱者。 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今肾虚则膀胱气弱。膀胱气弱则不能气化而隐气不通。 水液停结于脐腹间。故其证胸腹鼓满。按之如石。胁下胀痛。其脉沉迟。身体发热。四肢头 目皆肿也。圣惠云。赤脉微大。亦为石水。肿起脐以下。以至小腹垂然。上至胃脘则死也。

泽漆汤

泽漆(五两) 桑白皮(六两) 射干(汤浸) 黄芩 赤茯苓 白术(各四两) 泽泻防己(各三两)
上 咀。每服五钱。以水三盏。乌头一合。煎至二盏。内药同煎至七 分。去滓 空心日三服。一方无乌头。以水三盏煮大豆一撮。至一盏半去滓豆。下药末三钱。煎至七分。 去

楮皮汤\x (一名白术散出圣惠方)治石水。四肢细瘦。腹满浊肿。大肚如怀娠。中心妨闷。 楮白皮(炙锉) 桑根白皮(锉) 防己(锉各一两半) 泽漆茎叶(炙锉半两) 射 干白术 赤 温服。 日三夜二。一方有槟榔一两。无大豆。

牵牛子丸(出圣惠方)治石水。腹胀坐卧不得。小便涩少。

牵牛(一两) 京三棱(一两炮) 陈橘皮(三分焙) 诃黎勒皮(一两) 川大黄(三 两锉微 炒)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次焙干炒) 甘遂(一两煨令微黄) 鳖甲(二两醋炙黄去裙 )
上为末

海蛤丸(出圣济总录)治石水。四肢细瘦。腹独肿大。

海蛤(研三分) 葶苈(隔纸炒) 桑根白皮(各一两切) 赤茯苓(去皮一两) 郁 李仁(汤浸去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半两) 防己(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 日服 二十

桑根白皮汤(出千金方)治石水。四肢细瘦。腹肿。心中妨满。食即喘急。

桑根白皮(锉) 泽漆(炙锉各三两) 防己(锉) 射干 白术 楮白皮(炙锉) 大 豆(各一两)

海蛤丸(出圣惠方)治石水。脐腹妨闷。身体肿满。大小便不利。喘促。

海蛤(一两研细) 汉防己(半两) 桂心(半两) 木通(一两锉) 牵牛子(一两 微炒) 白术(半两) 甘遂(半两煨令微黄)
上为末。以枣肉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煎生姜

鳖甲丸(出圣惠方)治石水。

鳖甲(去裙 醋炙) 诃黎勒皮(锉炒)
上为末。醋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 十丸。 生姜橘皮汤下。以利为度。

桑根白皮散(出圣惠方)治石水。四肢瘦。腹大。胸中满闷。食即喘急。

桑根白皮(一两锉) 汉防己(一两) 泽漆(一两) 赤茯苓(二两) 紫苏茎叶(一两)
上为散

甜葶苈丸(出圣惠方)治石水。腹坚渐大。四肢满肿。

甜葶苈(二两隔纸炒紫色) 川芒硝(三两) 椒目(二合微炒去汗) 水银(一两以 枣肉收 研令尽星用) 汉防己(一两) 海蛤(一两)
上为末。研入水银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 杵。 丸如

桑白皮汤 专治膀胱石水。四肢瘦。腹肿。

桑白皮 楮白皮 泽漆叶(各三升) 大豆(五升)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

槟榔散(出圣惠方)治石水病。腹肿。膀胱紧急如鼓。大小便涩。

槟榔末(半两) 甘草(一分炙锉) 生姜(一两) 桑根白皮(一两半锉) 商陆(一两切) 上除槟榔外。用水二大盏。煎取一大盏。去滓。五更初。分作二服。每服调下槟榔末一分。 至平明当利。如未利即再服之。

杏仁丸(出圣济总录)治石水。四肢瘦。腹肿。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苦瓠(去膜微炒各一两)
上为末。煮面糊和丸。如小豆 大。 每服

治水鼓。石水。腹胀身肿。

用肥鼠一枚。剥皮细切。煮粥空心吃之。频食三两度瘥。

治腹坚。腹胀满。世号石水。

用白石英十两明净者。捶如大豆大。以瓷瓶盛。用好酒二斗浸。以泥重封瓶口。以马粪 及糠火烧之。长令酒小沸。从卯至午。即令住火。日可三度暖中盏饮之。如不饮酒。即随性 少食

椒仁丸 专治石水。

椒仁 甘遂(麸炒焦黄) 续随子(去皮研) 郁李仁(去皮研) 牵牛子(炒令极熟) 五灵 脂附子(炮去皮脐) 吴茱萸(汤浸七次) 玄胡索 木香(各半两) 芫花(醋浸一宿 麸炒) 石膏(火 红细研如粉各一两) 信砒 胆矾(各一钱) 巴豆(六十粒取霜)
上为末。 面糊丸 如绿



皮水(附论)

夫肺主于皮毛。肾主于水。肺气虚则水妄行流溢于皮肤。故令身体面目悉肿。按之没指 而无

桑根皮散 专治皮水。头面四肢浮肿。心跳呼吸不利。喘促烦闷。大小便涩。

桑根白皮(一两锉炒) 杏仁(一两去皮尖双仁炒)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 甘遂 (一两 煨令微黄) 泽泻(一两) 赤茯苓(二两) 黄芩(半两) 赤小豆(一升水五升煮取二 升)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小豆汁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五更初温服。如人行十里当利。如未利 即再服

汉防己散 专治皮水。肿如裹水在皮肤中。四肢习习然动。

汉防己(一两) 黄 (一两锉) 桂心(一两) 赤茯苓(二两) 甘草(半两炙锉) 桑白皮(一

木香丸 专治皮水。身体面目悉浮肿。

木香(一分) 乳香(一分) 朱砂(半钱研) 甘遂(半钱炒微黄) 槟榔(二枚一 生一炮熟) 苦葫芦子(一分炒)
上为末。以烂饭和作四十丸。丸用面裹。于铫子内。以水煮熟。令患 人 和汁吞之。以尽为度。从早晨服药至午时。其水便下。不计行数。水尽自止。

加味越婢汤 专治皮水。木防己汤 疗皮水。如肿气在皮肤中。四肢集动。

木防己(三两) 黄 (三两) 桂心(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炙) 上 切。以水六 升。

五皮散 专治皮水。四肢头面悉肿。按之没指。其腹如鼓。不喘不渴。脉亦浮。心腹膨胀。 大腹皮 桑白皮 茯苓皮 生姜皮 陈皮
上 咀。每服四钱。以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日二三服。更磨木香水同煎尤好。如大便不通者。加乌臼木根皮等分同煎。极效。 五皮散。局方用五加皮地骨皮。此方乃出中藏经者。用陈皮桑白皮。乃有功于脾肺。所以多 效。或加附子皮。其说亦有理。大小便不通。又加乌臼木根皮等分。更加萝卜根尤妙。小便 不顺。加猪苓皮。一方加白术。磨沉香水和入。此药活人颇多。昔于江市。见一婆子。患肿 疾。服此药。和县宝女。患此疾。但脉沉细。此方加附子皮及复元丹有效。又有一人。腹肿 小腑不快。兼素有白浊便多之患。水不流通而肿。取前药加猪苓皮亦效。不可轻忽。三因方 加 从

又方 取服牛溺商陆羊肉 及香附煎等。在肿满条中。其千水丸诸大方在别卷。若止皮肤小腹 内 入



水症(附论)

夫水症者。由经络痞涩。水气停聚。在于腹内。大小肠不利所致也。其病腹内有结块坚 强在两胁间。膨胀痞满。遍身肿。所以谓之水症。水症者。由经络痞涩。水气停聚。在于心 下。 但欲

水症丸 疗水肿大腹。

矾石(熬) 踯躅花 细辛 半夏(洗七次) 藜芦 丹参 承露(各十分承露是落葵 也) 巴豆 毒(十分) 取下 者。服五

海藻丸(出圣惠方)\x深师疗水症。胸腹内牢强。通身肿。不能食。

海藻(一两洗) 水银(一两) 椒目(一两) 芒硝 葶苈(一两熬) 大黄(一两) 甘遂(一两 两) 干姜(一两) 二十丸。日

白矾丸(出圣惠方)治水症。腹大肿硬。小肠不通。

白矾(半两烧令汤浸) 踯躅花(半两酒炒晒干) 细辛(半两) 藜芦(半两去芦头) 半夏(半 纸裹去油) 雄 乌头(半两炮去皮脐) 野狼毒 大。空 心

木香丸(出圣惠方)治水症。腹内坚胀。喘促。大小便涩。

木香(三分) 甘遂(半两生用) 青橘皮(汤浸半两去白焙) 腻粉(一分) 萝卜 子(半两) 水 研纸裹 净

鳖甲散(出圣惠方)治水症。心下痞坚。上气喘急。眠卧不安。大肠秘涩。

鳖甲(一两半涂酥炙令黄去裙 ) 桑根白皮(二两锉) 诃黎勒皮 赤茯苓 大腹皮 (各一锉炒) 上

治水症(出本草) 用蓖麻子水研二十粒。服之吐恶沫。加至三十粒。三日一服。瘥则止。



水气(附论)

夫肾主水。肾虚则水妄行。肺主气。肺虚则肺气不能清肃下行。水之与气。留滞皮肤。 令身

桑皮饮(出直指方)治肺间积水。头面浮肿。

桑白皮(炒) 青皮 陈皮 槟榔 枳壳 赤茯苓 青木香 当归 川芎 石韦(炙去 毛) 羌 每服三钱。

神仙秘诀丸 专治水气浮肿。黄胆。

每件称来一两宜。酸皮青皮及陈皮。三棱巴豆五灵脂。大黄神曲乌梅。大戟芫花甘遂。 葶苈杏仁淡豆豉。捣罗为末炒烟微。醋糊为丸便是剂。
上为 咀。炒烟微起。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量虚实加减。五更生姜

萝卜子饮(出医方大成) 治水病浮肿。

萝卜子(半两生) 赤茯苓(半两去皮) 牵牛末(炒) 葶苈(炒香) 甘草(炙各 四两) 半夏 ( 咀 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四片煎七分去滓。在不饥不饱时服。

槟榔丸(出圣济总录)治水气。第一日空心先服槟榔丸一服。日中后服枳实汤一服。次日亦然

大小便中去。利后 槟榔(煨锉) 牵牛子(半生半炒) 葶苈(隔纸炒各一两) 恶实 木香 青橘皮(去 白汤浸) 郁李仁(去皮尖炒) 白茯苓(去皮) 枳壳(不去瓤) 防己(各半两) 大黄(纸 裹灰中煨令香熟一分)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丸。空心煎桑根白皮汤下。

枳实汤(出圣济总录)治水气。

枳实(去瓤麸炒) 升麻 甘草(炙锉) 桑根白皮(锉炒) 知母(焙) 紫菀 白术黄 赤 筛。每服 三

万灵丸(出圣济总录)治水气肿满。

苦葫芦(焙干五两) 苦葫芦瓤(焙干二两半) 牵牛子(三两一半生一半炒熟)
上为末。 醋糊

水银丸(出圣济总录)治水气。腹满小便不利。

水银(一两酒煮一日研如泥) 椒目 葶苈(二两纸炒) 马牙硝(一两碎) 上同研 匀。炼蜜和 当从

鹿茸丸(出圣惠方)治水气已愈。体瘦。

鹿茸(炙去毛) 肉苁蓉(去皮焙浸) 干地黄(焙) 柏子仁(研) 菟丝子(酒浸 一宿焙各一两) (各半两)
上为

白术汤(出圣济总录)治水气渴饮。腹肋胀满。

白术 赤茯苓(去皮) 人参 甘草(炙) 上等分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 盏半。 去

大腹皮散(出圣济总录)治水气。腹满喘促。小便涩。

大腹皮(一两锉) 桑根白皮(三分锉) 前胡(一两去芦头) 槟榔 赤茯苓(各一两) 陈橘 两炙锉) 上

人参木香散 专治水气病。

人参 甘草 滑石 木香 枳壳 茯苓 琥珀 海金砂 槟榔 猪苓(各等分) 上为末。每

猪苓汤(出圣惠方)治水气。肿满喘急。小便涩。

猪苓(去皮一两) 麻黄(一两去根节) 滑石(二两)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 百合 赤茯 去滓。不

木香丸(出圣惠方)治水气肿满。上气喘促。

木香 海蛤(一两) 肉桂(半两) 槟榔(锉) 汉防己(各一两) 旋复花(半两) 郁李仁(一 捣三二百 杵。

牛榔丸 专治水气肿满。

槟榔 枳壳 黑牵牛 白牵牛(各半两炒)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煎大 腹 皮汤

木防己汤 疗一切水气。四肢肿。摄摄动者。

木防己(三两) 甘草(二两炙) 桂心(二两) 茯苓(六两去皮) 黄 (三两) 生姜(三 两) 相去 二十里

消肿散 专治水气肿。喘呼不得睡。烦热躁闷。渴燥。大小便不利。

大黄(蜜蒸) 山栀(炒) 甘草(炙) 干葛 陈橘皮 麻黄(去节) 马牙硝 川 芎(各等 分)

牵牛散 专治水气肢体浮肿。腹肋妨闷。大小便涩。上气喘促。

牵牛子(四两炒) 白术(半两) 木香 桑根白皮(半两锉) 木通(半两锉) 肉桂(半两 去皮) 姜 茶粥。

治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气。

以薤可作羹食之。

治水气。已服药。未平除。

用麝香如大豆三枚。细研。奶汁调。分四五次服。

治水气。鼓胀浮肿。

用狗肉一斤。细切。和米煮粥。空心吃。作羹吃亦佳。

鳖甲饮 专治水气。心下痞紧。喘息气急。大肠秘涩。

鳖甲(去裙 醋炙) 诃黎勒皮(煨) 郁李仁(研) 赤茯苓(去皮各一两半) 桑 白皮(锉 炒 煎 至一

槟榔丸饮 专治水气。四肢不和。面目浮肿。小便涩气急促。

槟榔(锉五枚) 桑白皮(锉炙) 防己 陈橘皮(汤浸去白炒) 郁李仁(研各一两 半) 吴茱萸 去滓。

槟榔饮 专治水气。四肢不和。面目浮肿。小便涩。气急促。一方有大腹皮。无槟榔。名大

沉香除气丸 治水气。病愈后。服此药。

当归 青皮 甘草 木香 沉香 白豆蔻 槟榔(各等分) 上件药。为末水打面糊为丸。如

葶苈丸 专治水气肿满。气急。大小便难。

甜葶苈(一两半隔纸炒紫色细研如膏) 甘遂(一两煨令微黄) 牵牛子(一两微炒) 川 大黄( 捣二 三

桑白皮饮 专治水气。面目浮肿。腹满短气。小便不利。

桑白皮(锉炒) 赤芍药 郁李仁(研) 百合(各一两半) 木通(锉三两) 大腹 (五枚) 上粗

消肿丸 专治水气肿。腹胀。头面四肢阴囊皆肿。喘急咳嗽。睡不安。小便赤涩。

淡豆豉(二两好者) 巴豆(一两水半斤煮令干去心并出油) 京三棱(煨) 大戟(新 者) 杏仁 绿豆 大。 送下

牵牛子散 专治水气肿满。喘急。小便涩。

牵牛子(三两炒) 桂心(半两) 羌活(半两) 当归(半两炒) 陈橘皮(半两浸 去白瓤焙 炒)

葶苈茯苓丸 专治水气腹胀硬。

葶苈子(七两熬) 茯苓(三两) 吴茱萸(三两) 椒目(三两沉水者) 甘遂(五 两绝上者) 上 食

大戟散 治水气。

大戟 大黄 木香 商陆(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空心温酒调下。白汤亦可。

商陆丸 专治水气浮肿。

商陆 牵牛 赤小豆 萝卜子(各等分)
上为末。糯粥和为丸如梧桐子大。约量丸数。 仍用

海蛤丸 专治水气。头面俱肿。四肢无力。小便涩。

海蛤(研一两半) 硝石(研二两) 葶苈(一两半微炒)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黄研一两)

轻粉丸(出圣济总录)治水气。

水银粉(四分) 滑石(二钱) 寒水石(三钱) 海金砂(一钱) 上细研匀。用白 面调湿搜 和为 生姜 恐药力太过。须慎。不可服。若服第一服。牙齿便动。水不行则不可治。不须与药。若得第 三日小便行乃妙。服药腹中作声者。脾疼时牙齿动也。既动即用封滞牙方。

封滞牙方(出圣惠方) 青黛 枣肉(等分) 上和研如泥。封牙龈。更以荆芥汤漱三五度。若逐动小腹中水。 往 往小 自减

荜茇汤(出圣惠方)\x服前药后补药。

荜茇 荜澄茄 红豆蔻(去皮) 莲花 甘草(等分)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 生姜一

楮实子丸(出医方大成)治水气鼓胀。洁净府。

楮实子(一斗五升煮成膏) 白丁香(一两半) 茯苓(二两)
上为末。用楮实子膏 为丸。 梧桐

蒲黄酒 专治通身肿。是风虚水气病者。亦疗暴肿。

蒲黄(一升) 大豆(一升) 小豆(一升) 上以清酒一斗。煮取三升。去滓豆。分 三服。

枣仁散(出三因方)治水气浮肿。无问久新老小悉可服。

枣仁 桂心 赤茯苓(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禁盐必效。

治一切水气胀肿。

大戟(一两) 木香(五钱) 上加黑牵牛净末半两。病深者加。浅者不加。为末。每服钱 半重 酱豆

羌活散 专治水气。瓜桂散(出百一选方)治水气。

用着中冬瓜一枚。去瓤。以肉桂十两锉入于冬瓜中。盖口湿纸裹数重。撅地坑。簇以炭 火 然汁

治水气。(出百一选方) 用宣州木瓜一个。竹刀切下盖子。去子并瓤。入吴茱萸在内。却将盖子用竹签签定。蒸 熟焙

治水气方。(出肘后方) 用商陆根。白者。去皮切如小豆大许。一盏。以水三大盏。煮取一升。煮烂为度。用粟 米一 一

续随子治水气方。

用续随子一两。去壳研。以纸裹。用物压出油。重研末。分作七服。每治一人。每日只 可一 吃益

治水气。皮肤痒。

用枳壳一两。杵末。水煎。时时呷之。

又方 \x主治水气

用赤茯苓二两。米醋煮烂。细研为膏。丸如梧桐子大。椒汤下七丸。空心服。

小半夏茯苓汤 专治诸水气。

半夏(制五两) 茯苓(三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二盏半煎一盏。称生姜二钱半。 研 取汁

治一切水气。四肢浮肿。并宜吃此方。大凡治水。只可徐徐轻取。不要暴使过峻之药。以残

方能治五脏水

凡患水气。盐醋酱 羌活 牵牛(醋炙) 甘遂(炒微) 葶苈子(别作一处研细为末各一两) 上细研。 杵罗为末。 添丸 不 更 服

治脾受水气。子母相生。传之肺。肺之受水。面目肿起。渐次遍身俱肿。小腹胀迸。肉色黄 麻黄(去根) 干姜(各半两) 黄橘皮(二两) 椒目(二铢) 吴茱萸(三铢) 葶苈(一分) 半 豆 一 和作一服。滴熟水丸如梧桐子大。食后葱汤下。一服取水若已转。逐即吃后方药。停待一两 日。更取水一度。如此药惟取水尽。更不取也。却也吃后方。用以补之。若只一服取得水尽。更不进取水药。气强者。牵牛可使三钱。 干姜 桔梗 甘草 川芎(各一分) 黄橘皮(半两) 吴茱萸(三铢) 上细杵罗为末。每服二

治肾受水气。相传于肝。肝受水气。两肋迸胀。小腹膨满。遍身肿起。面色黑兼带黄色。此 黄橘皮(半两) 白芷 川芎 细辛(各一分) 吴茱萸 半夏(各三钱) 牵牛(三 两) 上 先杵 末。 为

治肝受水气。吃药疏转后。宜吃此方以补之。此药对硫黄丸服。

川芎 当归 白芷 吴茱萸 通草(各一分) 椒目(二两) 上细杵罗为末。每服二钱。 水一

治肝脏受水气。子母相感。相传于心。心受水气。便从心前肿起。脐腹迸胀。忽时呕出清水

至于心。缺盆 椒目(二铢) 人参 藿香 远志(去心) 细辛(各一分) 牵牛(二两)
上先以 生姜一两。 为末。 滴熟水

治心内受水气。吃药取转了。宜吃此远志散。以补之。将此药对硫黄丸服。

人参 远志(去心) 藿香 肉豆蔻 川芎(各一分) 上细杵罗为末。每服一钱。水 一盏 煎三

治脾受水气。传之于肾。盖五行受病。变化多端。不独传其所胜。此肾之所以受水也。然五

土之虚。不能

水病多先从脾。以 牵牛(四两醋熬二两焙干二两生使) 续断 干姜 豆蔻 吴茱萸 川芎 槟榔(各一 分) 椒 罗为末 日 快

此方治脾肾受水气。水气转尽了后。服此药以补之。

山茱萸 吴茱萸 白术 巴戟(去心) 川羌活 黄橘皮 草豆蔻(去皮) 肉豆蔻 干姜 木 铢) 上细 杵 米

茯苓琥珀丸 治水气乘肺。遍身浮肿。中焦痞隔。气不升降。咳嗽喘促。小便不利。

赤茯苓(去木) 汉防己(二味各一两半) 陈橘皮(去白一两三钱) 苦葶苈(拣令 净称三 两半 仁(汤浸 拌 匀。炼

海蛤汤 专治水气。四肢肿满。元气不足。发动遍身壮热。小便不通。

海蛤 泽泻 木猪苓(去皮) 木通(去皮) 滑石(净) 桑白皮 葵菜子(七味各一两) 上件

治水气。王尚之提刑传云。武义系方。已治数人甚妙。

黄颡鱼(一个) 绿豆(一合许) 大戟 泽泻 黑牵牛(生) 木通 槟榔 桑根白 皮大黄( 每药末 二

郁李仁(出永类钤方)治水气乘肺。动痰作喘。身体微肿。

葶苈(隔纸炒) 杏仁(去皮尖) 防己 郁李仁(炒去皮尖) 真苏子 陈皮 赤茯苓(各半两)

又方(出如意方) 如积久水气。上攻头面目气壅。身腰以上俱浮肿。宜用麻黄一两。甘草一两。 咀水煎 空

治水气虚肿。风瘙肌肤恶痒。(出本草) 用陆英取汤入少酒浴之妙。陆英乃蒴 也。

治水气血气心疼。(出本草) 以青鱼 。用醋磨服之。

治水气脚气方。最急用其法。(出本草) 以赤小豆五合。葫芦一头。生姜一分并碎破。商陆根一条切。同用水煮。豆烂汤成。适 寒温

下水气。湿痹。利小便。

以鸭跖草和赤小豆煮服。

治水气。(出本草) 以葶苈二两。以物盛。甑上蒸令熟。即捣万杵。为丸成如梧桐子大。不须蜜和。一服五 丸。 停。

下水气。

用赤小豆花煮一盏。顿服之。

治熟气水气。

以牛肝和腹内百叶。作生姜醋食之。

去水

以木苗作饮。服甚香美。

下气

以乌臼子炒。作汤服。

治水气。利小便。除浮肿。

用鲤鱼一头重一斤者。治如食法。修事食之。

桑煎 专疗水气。肺气痈肿。风气。

以桑条二两用大腹槟榔一两二物细切如豆。以水一大升。煎取二大合。如欲得多造。准 此增加。每服肚空时吃。服后食茶汤或热粥半大升。亦无禁忌也。

下水。以紫藤作煎。加糖服之。疗水。及断利。

以榉树皮煮汁服之。

治水气浮肿。

以白葛六两煎取汁半合。和酒半升。看症状大小。相度与服。当利下水瘥。

十珍散 专治水气。

芫花(醋浸焙) 赤茯苓 桑白皮(炒) 泽泻 葶苈(炒) 黑牵牛(炒各三钱) 川 椒(并 目二 则愈。 倍大 准原 更

十珍散 专治水气。消肿神妙第一。

巴豆 玄参 干漆 青皮(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匕。绿豆汤下。

气痈肿。

用白蔹赤小豆。茜草,各三钱。为末。鸡子白调涂。

主水气。恶肿。

用水红花草煎汤。浸之佳。

治水气。

用萝勒生食之。萝勒。北人呼为罗者香。又俗呼为西王母菜。

又方 用乌臼木方停一寸。劈破。以水一盏半。煎取汁小半盏。服之立效。(不用多吃。其功 神圣

又方 用蓖麻子去皮一合。研令细。熟水解得三合。清早一次顿服之尽。日中当有青黄水下。



水饮(附论)

夫水之与饮。同出而异名也。人惟脾土有亏。故平日所饮水浆不能传化。或停于心下。 或聚 水饮 为 冷痛。冷痹。水气滞于经络。血脉不行。四肢浮肿。则曰血分。凡此等类。皆水气之所由作 也。据病验证。可不究其所受之原乎。然则疗治之将何先。曰:能以表里虚实诊之斯得矣。 表有水者。其身热嗽喘。怔忡呕而微利。青龙汤汗之而愈。里有水者。其身凉。呕嗽。痞满 引胁痛硬。十枣汤下之而安。虚者脉虚。心腹满而濡。当以安肾丸为主。加青木香丸(方见 水 ( 多 吐之。水不在于上焦。则常山亦能破其癖而下其水也。其水肿证候。亦此种类也。

桂芩汤(出直指方)治血分。

辣桂 赤茯苓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蓬莪术 京三棱 槟榔 苍术 桑白皮(炒) 大 腹皮 上锉散

调荣饮(出直指方)治瘀血留滞。血化为水。四肢浮肿。腹肿。名曰血分。

华阴细辛 莪术 辣桂 赤芍药 延胡索 当归 川芎 白芷 槟榔 大腹皮 桑白皮 瞿 每服三钱

续断饮(出直指方)治血分。

延胡索 当归 川芎 牛膝 川续断 赤芍药 辣桂 白芷 五灵脂(炒) 羌活(各一 分) 姜四片。 食前

加味枳术汤(出直指方)治气为痰饮所隔。心下坚胀。名曰气分。歌云。气分中满并胞痹。

两处推求病端的。

湿。阴阳相得气乃行。

似旋盘。桂附术汤为最妙。 枳壳(制) 白术 紫苏茎叶 辣桂 陈皮(去白) 槟榔 桔梗 木香 五灵脂(炒 各一 分)

芎夏汤(出直指方)\x逐水利饮通用。

川芎 半夏(制) 茯苓(各一两) 青皮 陈皮 枳壳(各半两制) 白术 甘草(各一分 炒) 白皮。 南星。 以类推

桂术汤(出直指方)治气分。

辣桂(三两) 白术 麻黄(去根) 细辛(去苗土) 甘草(炒各二两) 枳壳(制) 干姜(炮各

平肺汤(出直指方)\x肺与肾皆以至阴积水。喘促咳嗽。盖水乘之。小青龙汤(出直指方)治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发热干呕。怔忡咳嗽。喘。微利。十枣汤(出直指方)治表不解。里有水。身凉汗出。干呕短气。微嗽微利。心下痞满引胁硬

枳术丸(出保命集方)治胸膈痞闷。有停饮。

枳壳 白术(各二两)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温 汤 下。

治冷热久 实痞。不能饮食。心下虚满如水状方。(出千金方) 前胡 生姜 茯苓 半夏(各四两) 甘草 枳实 白术(各四两) 桂心(二两)
上 咀。



诸肿(附论)

夫肾者主水。脾则主土。土性克水。脾与肾俱。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今胃虚不能 传化 气 状 偃则惊。惊则咳甚。小便黄涩是也。

消水肿归气饮子 专治面虚肿浮。四肢肿大。甚者入腹胁。致胸满气喘。微嗽。飧泄。眠卧 苏叶(连嫩枝一两二钱) 大腹皮(三钱) 川木通(四钱) 茯苓皮 姜皮 陈皮 桑 皮 桔梗 每 全 日。宜。

防风散(出直指方)治风肿。皮肤麻木不仁。或时疼痛。

麻黄(去节) 牵牛(炒) 甘草(炙各一分半) 杏仁(去皮尖) 防风 半夏(制) 芍药 辣桂 苏叶

分气补汤(出医方集成)治心郁气结。发为遍体浮肿。上气喘急。

大腹皮(炒) 香附子(炒去毛) 白茯苓 桔梗(各一两) 木通 甘草炙 川芎 前胡 青皮 咀。每服四 钱

茯苓散(一名槟榔散出医方集成)治诸般气肿等疾。

芫花(醋拌炒) 泽泻 郁李仁 甜葶苈 汉防己(各二钱半) 陈皮(去白半两) 瞿 麦(半两)(半两)
上为末。每 又服。肿

红豆散(出危氏方)治身肿皮紧。

丁香 木香(各三钱) 缩砂 红豆 白姜 桂皮 陈皮 青皮 桔梗 胡椒(各五钱)
上为

赤小豆汤(出医方集成)治血气俱热。遂生疮疥。变为肿满。或烦渴。小便不利。

赤小豆 当归(去芦炒) 商陆 泽泻 桑白皮(炙) 连翘仁 赤芍药 汉防己 木 猪苓(去 加犀角。

加味肾气膏(出医方集成)治肾虚腰肿。小便不利。

附子(炮二两) 白茯苓(去皮) 泽泻 山茱萸(取肉净) 山药(炒) 车前子(酒 煮) 牡 丹皮 炼蜜为丸。

气实丸 专治腰胁俱病。如抱一瓮。肌肤坚硬。按之如鼓。两脚肿满。曲膝仰卧不能屈伸。

寒。并服之。 黑牵牛 大黄(一两半) 槟榔 青皮(去白瓤各一两炒) 南木香 羌活 川芎 陈皮 (炒) 丸。 生姜灯心

雄黄神金散(出宣明论) 雄黄 泽泻 椒目(减半) 大戟 巴戟 茯苓(去黑皮) 甘遂 芫花(醋五升浸一 日炒) 葶 空心 用 根 加桑白皮。从心肿。根在肋。加雄黄。从肢肿。根在脾。加甘遂。从口肿。根在小肠。加巴 戟

木香丸 专能退胀消肿。

木香(三钱) 槟榔(二钱半) 枳实(一两) 枳壳(半两) 萝卜子(一两) 黑 牵牛(一两) 白 丸。用 淡

葱白膏

葱青白(切半升) 菘菜子(半升) 葶苈(半升炒) 蒴 (切半升) 莽草(一两 切) 青木香 三沸。令 水

大丸(出三因方)治通身肿满。及痰气食积。伤寒感风。脾气横泄。

羌活 白术(各半两) 陈皮 木通(去皮) 黄 (去芦) 桑白皮(各三分) 木香(一分) 黑 食 前 用稀粥投之。用热茶亦可。须七日后。方可再服。已得泻。急欲止之。投白粥即自止。妇人 产前并服之。既服此药。须住他药三日。及不得吃生冷荤腥及滋味一日。只软饭淡粥可也。 次日早。进千金散。

千金散

藿香 甘草(炙) 神曲(炒) 干姜(炮) 茯苓(各一两) 人参 桂心(各半两) 陈皮 浓朴

神秘汤(出卫生宝鉴)治喘嗽吐痰。肿满。脾肺虚损。

陈皮 生姜 紫苏 茯苓 人参 木香 桑白皮(各等分)
上 咀。水三升。煎至一升。去滓。大湿分作三度服。

鳖甲汤(出圣济总录)治水气。面目浮肿。因虚劳脚气所致者。

鳖甲(去裙 醋炙焦二两) 桃仁(七枚汤浸去皮尖) 人参 柴胡(去苗) 当归(切 焙) 枳 盏。浸 药三

葱白膏方(出千金方) 葱白 菘菜子 葶苈子 葫芦根 蒺藜子 丹参(各半两) 猪膏(五升)
上 咀如 法煎 膏

蒺藜汤(出千金方)\x凡虚热石淋。当因中冷湿伤。停聚在里。久变成热。及水病肿满。腹大

病成此。皆肾热虚

外以此汤洗四肢。竟以 蒺藜子 赤小豆 葱心青皮(各一升) 菘菜子(三升) 蒴 (五升) 巴豆(一枚 合皮熬) 上咀。以水二斗。煮取八升。以淋洗肿处。

猪蹄汤(出千金方)治服石发热。因劳损热盛。当风露卧肿方。

猪蹄(一双) 蒴 (三升) 蒺藜(一升碎) 葶苈(五合) 黄柏(五两)
上 咀。以水一 斗。煮取三升。冷浴日三。

郁李仁散(出经验良方)治肿满。小便不利。

郁李仁 陈皮 槟榔 茯苓 白术(各一两) 甘遂(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一 片枣 一枚

茯苓苏子丸(出三因方)治面肿。小便涩。心腹胀满。

茯苓 苏子 杏仁(去皮尖各二两) 橘皮(去白) 防己 葶苈(隔纸炒各一两一分)
上为末

无碍丸(出卫生宝录)治脾病蓄水横流。四肢肿满。及心腹胀满。喘不得卧。

大腹皮(二两) 木香(半两) 蓬莪术 京三棱 槟榔 郁李仁(各一两)
上为末。 炒麦

紫金丸(出危氏方) 白姜 香附子(炒去毛) 紫金皮 石菖蒲(去芦毛) 青木香 碱砂( 红) 上等 分。为 细末 酒吞

小女曲散 疗利后虚肿水肿者。服此药。小便得利。上肿亦消。

女曲(一升生用) 干姜 细辛 椒目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各一两) 上为散。 酒服 方寸匕。不知服二三匕。日三。产后虚满者大良。 忌猪肉生葱生菜。

中军候黑丸(出千金方)治水从头面至脚肿。头眩痛身虚。名曰元水。体肿。大小便涩。

芫花(三两) 巴豆(八分) 杏仁(五分) 桂心 桔梗(各四分)
上为末。炼蜜 丸。如 胡豆大

大戟散(出经验良方)\x男子用药治脾元虚惫。水气肿满。

红牙大戟(炒主脾) 甜葶苈(炒主肺) 黑牵牛(半生半熟主肾) 续随子(炒去壳 主肝) 甘遂 心 汤。 用生 二十

女人用此方(出经验良方)治证同前。

芫花(醋浸瓦炒七次) 牵牛(黑者半生半炒各等分)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大。 人止 精肉

木香丸(出直指方) 木香 青皮 黄连 橘红(各一钱) 胡椒(一钱半)
上为末。入巴豆肉不用去油一钱。 面糊

枳壳丸(出经验良方)治遍身黄肿。外肾亦肿。

枳壳(炒) 香附子(炒去毛) 茴香(微炒) 萝卜子(微炒各等分)
上为末。煮 面糊为丸。如

桑根白皮饮 专疗脾胃水气。面目手足 肿。胃坚腹满。短气不能动摇。

桑根白皮(切二升) 桂心(一尺) 生姜(三两) 人参(一两) 上切。以水三升。 煮桑白 皮得一升。绞去滓。内桂心等各味。合约饴一十两煮之。煎得七合。五更服。须臾当下水。 不尽

吹鼻散 专治身面四肢浮肿。有虫。去鼻中息肉。阴黄。黄胆。及暴急黄。

瓜蒂 丁香(各七枚) 小豆(七枚)
上为末。纳豆许于鼻中。少时黄水出瘥。

摩膏(出千金方)治肤表久肿。病须按方内外攻之。可一概除。

生商陆(一斤煎可得二升) 上水煎令黄去滓。以摩肿。亦可服少许。并涂以纸覆上。 干 辄敷

羊胃汤 专治久病羸瘦。不生肌肉。水气在胁下。不能食。四肢烦热。

羊胃(一枚切) 白术(一升切) 上用水二斗。煮取九升。服一升。日三。三日尽。 更作 两剂

治心下有水(出肘后方) 白术(三两) 泽泻(五两) 上锉。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二次服。

黑龙丸 专治食气。遍身黄肿。喘不得食。心胸满闷。

皂角(去皮子醋炙黄为末一钱) 巴豆(七粒去皮油)
上为末。用醋及好黑豆为糊丸 如麻 子大

大豆煎(出千金方)治男子女人新久肿。得风气入腹。妇人新产上圊则风入脏。腹中如马鞭 用大豆一斗拣净。以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澄清内釜中。以一斗半美酒内中。更煎取 九升 若急 性饮

又方(出千金方) 用楮皮枝叶一大束。切煮取汁。随多酿酒。但以饮醉为佳。不过三四日。肿少退。以后 可常

又方(出千金方) 用鲤鱼。长一尺五寸。以尿渍一宿。平旦木篦从口贯至尾。微火炙令熟去皮。宿勿食。 空腹

香附子(出经验良方)治酒肿腹肿。脾虚发肿。

用香附子净洗去皮毛。用酸米醋煮。焙干。嚼三十粒。久之败水渐从小便利去。肿退仍 能饮 皂角 生萝 换 七

治脚气水肿气息 急。

用钓樟柳煎服。并将皮煎汤。洗疮痍。风湿疥癣。

又方 用豪猪。取其肚。烧干和肚屎用之。捣细末。每朝空心温酒调下二钱。有患水病鼓胀者。 服

桑椹方 专治水胀。或不下则满溢。若水下则虚竭。还胀。十无一活。

用桑椹子并楮皮二件。先将楮皮细切。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入桑椹重煮五升。 以好糯米五升酿为酒。每服一升。

若肿遍有所起者。(出肘后方) 以水和灰涂之。燥复更涂。

又方(出肘后方) 用赤小豆麻子合捣。以敷肿上。

又方(出肘后方) 用削植梧桐木。煮取汁。渍之。并饮下少许。加赤小豆妙。

又方(出肘后方) 用煮豉汁饮之。以滓敷脚。

治一切肿方

用红蓝花熟橘捣取汁。服之。不过再三服便愈。若多服更妙。若肿而大喘者。亦宜进此 药。

治水病瘥后。口中干燥。热疮出方。

用铁铛。中着水一小斗。煮金器。不问多少。煎取二小升。出金。用水着病患口中含良 久。

背肿方(出危氏方) 以炼石涂之立瘥。

大枣汤(出本草方)治四肢肿满。

以白术三两。 咀。每服半两。水一盏半。大枣三枚。拍破同煎。至九分。去滓温服。 日

乌梅醋法(出危氏方)治手指甲头肿。

用乌梅槌碎去核肉。只取仁。研细和米醋入盐少许。以指浸之自愈。

治面目手足有微肿。常不能好者。(出千金方) 用楮叶切二升。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内米煮作粥。食如常食勿绝。冬则预取叶干 之。

抵圣丸(出杨氏家藏方)治男子妇人头面手足虚肿。

以苦葶苈。不拘多少。于火上隔纸炒过。杵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 煎麻 滑食 夏月饮红白酒后。食冷面。但觉胸中不快。次日手背面皆浮肿。服五子五皮饮。 送红丸子。

又方 凡理肿从足始。转上入腹。猪肝一具细切。先以布搓净。更以醋洗。以蒜齑拌食可也。 如顿

香薷丸(出十便良方)\x疗暴水。风水。气水肿。或疮中有水。通身皆肿。

甘香薷(一斤) 白术(七两) 上捣术下筛。浓煮香薷取汁。和术为丸。饮服如梧桐子大 十丸

加减五苓散(出朱氏集验方)治水疾。

木猪苓 白茯苓 白术 板桂(各七钱) 泽泻(一两) 南木香 丁香 沉香 槟榔 (各 三钱) 加甘遂 三二次 甘草者 从小 下。

沉香大腹皮汤(出朱氏集验方)治肿。

沉香 陈皮 良姜 附子 丁香 川芎 白豆蔻 草豆蔻(各半两) 浓朴 大腹子(各一两 去滓。

沉香附子汤(出朱氏集验方)治肿病。大凡肿病。因积而得。先用祛积药。既除而肿再作。

则中焦下焦不升降 附子一只(生去皮脐切成片) 上用生姜十数片。水三盏。煎至八分。次用沉香浓磨二钱 许。 吃三

生料五苓散(出直指方)\x去水退肿。

泽泻(锉二十两) 猪苓(去皮) 赤茯苓(去皮) 白术(去芦各一十五两) 桂(去皮一十 两) 下。食 黄人

治胃水。四肢肿满方。(出千金方) 猪肾(一具) 茯苓(四两) 防己 橘皮 玄参 黄芩 杏仁 泽泻 桑白皮(各二两) 猪苓 泻、 桑 日一

泄水丸

上料加芒硝半两。商陆半两。为末水丸。依前服。如小豆大。每服五十丸水下。

胡椒宣气丸 专治浮肿。

浓朴(姜汁制用巴豆二八粒轻手破同浓朴四两炒热去豆用) 菌头萝子(一两) 羌活 (一两) 用 灯心枣

寸气丸 专治脾肾气虚。肾水流溢。四肢作肿。

大蒜(五枚锉去皮碎) 附子(一大只去脐切作) 赤小豆(拣五两) 上同于砂锅中。 用水 五升 白花商陆根(半两) 车前子(二钱半) 沉香(二钱) 木香(三钱) 上件同附子 薏苡仁 末。煮

平胃散 专治肿病。不进饮食。

萝卜子一盏。白水煎取清汁。煎平胃散。上每服二钱。以煎萝卜子汁一盏。加姜一片枣 一枚

胃苓丸 专治肿。

平胃散 五苓散 上各一贴。用大蒜蒸熟和入胃苓二药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木通 汤吞

磁石丸 专治诸气肿。大有妙效。

羌活 陈皮(去白) 木香 泽泻 附子(炮去皮脐焙干) 槟榔 白术 赤茯苓(去皮) 苁蓉 甲(醋炙 令黄) 两为末。用 焙干。

治酒疸遍身黄肿方

五灵脂(一两)
上为末。入麝香少许研令匀。饭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用米饮吞下。

防风汤 专治四肢节懈堕脱肿。按之皮陷。头眩短气。温温闷乱欲吐者方。

防风 白术 知母 桂心(各四两) 芎 芍药 杏仁 甘草(各三两) 半夏 生姜 (各 用附子。

治肿气

以秦荻子为末。和大醋封肿。如干再易。日数次。以瘥为度。

治肿气

以韭杵极烂。煮熟拓疮上。便愈。以马齿烧灰。唾和绯帛贴肿上根出。

治肿气

用拳参五月采。捣末淋炸。

去浮肿

用破黍茎提扫。煮取汁浴之。

有人虚肥积年。气上如水病。面肿腹不肿。

以楮叶八两。水煮取六升。去滓。内米煮粥吃。

治浮肿积水。兼恶毒肿。

捣芫花茺蔚苗。绞汁服之。

白术汤 专治脾虚浮肿。

橘皮 大腹皮 茯苓 生姜皮(各半两) 白术(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米饮 下。

银朱丹 专治正水。大便利者。

硫黄(四两火 过) 银朱(三两) 上研极细。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米饮 下。

大豆散(出指南方)治积水。

大豆(一升炒香) 白术(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米饮下。


卷一百九十三 水病门
湿肿(附论)

夫肾主水。脾胃俱主土。土性克水。脾与胃合。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今胃虚不能 传化 肾。

除湿丹(出经验良方)治腰脚肿。足胫浮肿。筋脉拘挛。便尿不利。目赤疮疥。痈疽发背。 泽泻 槟榔 乳香(另研) 威灵仙 赤芍药 大戟(水煮) 甘遂(水煮各一两) 陈皮 青皮

葶苈丸(御药院方)治脾胃受湿。流于四肢。足胫浮肿。小便涩少。

苦葶苈(微炒研) 黑牵牛(生取头末) 白术(各半两) 郁李仁(去皮研) 赤茯苓(去皮 心)
上为末

圣灵丹(出卫生宝鉴)治脾肺有湿。喘满肿盛。小便赤涩。

苦葶苈(四两炒) 木香 槟榔 茯苓(面裹煨) 防己 木通 人参(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

大半夏汤(出危氏方)治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 半夏(浸洗) 陈皮 茯苓 桔梗 槟榔 甘草(各等分)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 生 湿肿胃气有本。至元戊寅五月间。积雨淋淫。鲁斋许仲平先生。时年五十有八岁。面目 肢体 曾 也 鸣 滋 之 不 至如常。其肢体浮肿。以导滞通经汤主之。良愈。

导滞通经汤 专治脾湿有余。胃气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肿。

陈皮(一两) 桑白皮(一两) 木香(五分) 茯苓(五分)
上 咀。每服五钱。 水二盏煎 至

牵牛丸 专治一切湿热肿满等病。

黑牵牛 黄芩 大黄 大椒 滑石(各等分)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

海金砂散 专治脾湿太过。通身洪肿。喘不得卧。及腹胀如鼓。

牵牛(一两半半生半熟) 甘遂(半两) 白术(一两) 海金砂(三分)
上为末。 每服二钱。煎

赤茯苓丸 专治脾湿太过。四肢肿满。腹胀喘逆。气不宣通。小便赤涩。

葶苈(四两) 防己(二两) 赤茯苓(一两) 木香(半两)
上为末。枣肉为丸。 如梧桐子 大。

牵牛汤 专治腹中有湿气。足胫微肿。中满气急。咳嗽喘息。小便不利。

黑牵牛(头末一两) 浓朴(姜制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煎姜汤调下。或临时水 丸。 如

防己汤(出鲍氏方)治湿气浮肿。

防己(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姜三片。枣一枚水 煎服。

治脾虚受湿发肿。一切虚肿皆治。(出朱氏集验方) 大附子(大者十枚去皮破四块用赤小豆半升藏附子于中慢火煮附子透熟后去豆将附子焙干) 下。

治水 病者(出本草) 以獭毛皮作褥履着之。并煮汁服。

治水 (出本草) 取葱根白皮。煮汁服之一盏当下。如病未已。再取根捣碎。吸取其气。水自下。

下湿丸(出本草) 以蚬。糟水煮。服之良。

去阴一水(出本草) 以乌臼子油。服一合。令大利。

治水毒中人。一名溪毒。一名中湿。一名水病。似射工而无物。(出本草) 以小蒜三升。 咀。于汤中煮。莫令大熟。大熟即无力。捩去滓。适寒温以浴。若身体 发

治湿水(出本草) 以驳驴尿绞汁一服五合良。燥水者。画体成字者为燥水。用牝驴尿。不成字者。为湿水。 用



猝浮肿(附论)

夫身面卒浮肿者。亦水病之候也。此由肾脾虚弱之所为也。肾主于水。今肾虚故水妄行。 脾

泽泻汤 疗寒热当风。饮多暴肿。身如裂。脉浮数者。

泽泻(三两炒) 知母(二两) 海藻(二两) 丹参(三两) 秦艽(二两) 木防己(二两) 猪苓 取三升。 分三

柴胡汤(出圣惠方)治头面身体猝浮肿。喘促。

柴胡(三分锉) 川芒硝(二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日三 四服

鲤鱼汤(出圣惠方)治卒身面浮肿。大肠涩。大便难。上气喘促。

鲤鱼(二斤洗去鳞肠令净) 赤茯苓(一两) 泽漆(一两) 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 双仁) 桑白 煮取 二升

商陆饮子(出圣惠方)治卒身面浮肿。腹大。小便不利。喘息稍急。

商陆 柳树根 嫩桑枝(各一两) 大麻子(三两捣碎) 桂心(一两) 上为散。每服半两。水

甜葶苈丸(出圣惠方)治卒身面四肢浮肿。胁气胀满。小便不利。

汉防己 海蛤(研细) 椒目(微炒) 川芒硝 赤茯苓(各一两) 甜葶苈(二两隔 纸炒紫 色)

下丸药汤方(出圣惠方) 木通(一两锉) 桑根白皮(一两锉) 百合(一两) 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微炒)
上为散。每

又方(出圣惠方)

治头面四肢卒浮肿。大小便涩及前阴肾肿。 甜葶苈(二两隔纸炒令紫色) 牵牛子(微炒) 海藻(洗去咸味焙) 猪苓(去黑皮) 泽泻(各二十

赤茯苓汤(出圣惠方)治头面身体卒浮肿。 赤茯苓(一两) 枳壳(一两微炒)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焙) 甘草(半两炒多锉) 牵牛 子(

甜葶苈丸 治头面四肢卒浮肿。小便涩。及前阴肾肿。 甜葶苈(二两隔纸炒令紫色) 海蛤(一两细研)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甘草(二两煨令黄 服 二

甘遂麻黄散(出圣惠方)治卒身面目肿。喘急气促。大小便赤涩。 甘遂(一两煨微黄) 麻黄(二两去根节) 桑根白皮(一两半锉)
上为细末。每服 煮赤小 豆汁

治卒身面浮肿。腹胀。大小便不利。喘息方。(出圣惠方) 赤小豆(一升) 椒葱(十茎细切) 硝石(一两) 上以水五升。并葱同煮令豆熟。 候水干。 于

葶苈丸(出圣惠方)治卒身面浮肿。上气喘促。 甜葶苈(半两隔纸炒紫色捣烂如膏) 汉防己(一两末) 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 生捣 如泥) 四服。

甘遂丸(出圣惠方)治卒身面浮肿。上气喘促。 甘遂(半两煨令微黄) 蒜瓣(半两煨熟研) 黑豆(半两炒熟) 上件药除蒜外。捣 为细末。蒜

又方疗身体暴肿满。 榆皮(捣屑随多少) 杂米 上令和作粥食。小便利则痊。

甘遂方(出肘后方)治卒肿满。身面背洪肿。大小便涩。 用甘遂一分粉之。猪肾一枚。分切为脔。入甘遂于中。以火炙之令熟。分二次食。如人 行四

治卒肿满身面皆肿。(出肘后方) 用芫花菟丝子各一升。酒五升浸二三宿。每服一升。日二服。

疗卒肿满。身面背洪大。(出肘后方) 用大鲤鱼一头。以醇苦酒二升煮之。令苦酒尽讫。乃食鱼。勿用酢及盐豉。不可同他物 杂食

又方(出肘后方) 用车下李树中仁十枚研令细。粳米三合研令破。内四升水中煮作粥。令得一二升。服之 日三

疗猝患肿满。曾有人忽脚趺肿。渐上至膝。足不得践地。诸疗不瘥。 以葫芦叶埋热炭灰中。令极热。以敷肿上。冷又易。一日夜消。

又方(出肘后方)治卒身面肿满皆洪大。 用大豆一斗煮熟漉饮汁。及食豆。不过数度必愈。小豆尤佳。

又方(出肘后方) 取鸡子黄白相合。和涂肿处。干复涂之。

又方(出肘后方) 用杏叶锉煮取令浓。及热渍之。亦可服。

治身体头面忽有暴肿处如吹者。(出千金方) 以巴豆三十粒连皮研碎。用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以绵点抵上肿处。即消。勿近目及 阴。

又方 以生参薄切之。贴头上核佳。

又方 以磁石为末。醋和敷之。

又方 以甘蕉根捣烂。涂患处。蕉子不中食。

治卒心腹水病。浮气水肿。 用胡燕卵中黄。顿吞十枚。即瘥。

治卒肿身面皆洪大方。(出肘后方) 商陆根一斤。刮去皮。薄切之。煮令烂。去滓。内羊肉一斤下葱头盐如食法。随意食。 肿瘥

又方(出肘后方) 切商陆一升。以酒三升。渍三宿。服五合至一升。日三服之。凡此满或是虚气。或是水 饮气

又方(出肘后方) 防葵末。温酒服一两。或多至二三服。身润。又治小不仁。亦效。

治卒肿满。身面皆浮。(出本草) 以大生猪肝一具。细切。煮熟顿食之。勿与盐乃可。用苦酒妙。



膜外气(附论)

圣济总录论曰:诸家方书。论水病甚详。未尝有言膜外气者。唐天宝间。有徒郁子者。 始着 肾 其病令人虚胀。四肢肿满。按之没指是也。徒郁子之论病本云。膜外气者。或谓水气者。起 于他疾。不可常定。或因疟。或因肾藏中风。或因肺腑伤冷。或因膈上气。或因冲热远行。 或因酒肉中所得。始于肺。终于肾。或因咳嗽。或多涕唾。或因蓄聚冷气。壅塞不散。遂使 肺藏热气攻心。或因肾脏冷气。不能化水流入膀胱。病在大肠膜外。所以切脉不能知。针灸 不能及。盖人肾为命本。不可虚也。本固即叶茂。本虚即易枯。况四时衰旺。皆承肾藏之气。肾损则五脏皆衰。以致胃弱而脾不磨。气结而小便涩。轻重之候。在大小便耳。若小便不 通则气壅。攻系腹内。冲出膜外。化而为水。使人手足头面浮肿。若大小便微涩则微肿。极 涩则极肿。大小便俱不通。三日即遍身洪肿。至重则阴亦肿。夫阴肿有二。有肿而小便自出 者。有肿而小便极涩者。又有茎头连小腹脐皆肿者。此病为死候。若患此疾。肿亦不常定。 或先手足面目浮肿。或先腰肋微肿。或先手足之肿。其候或消或甚。三五日稍愈。或三五日 再发。亦以小便通涩为候。积渐变成洪肿。妇人得之。与此略同。凡患此疾。令人腹胀烦闷。胸间气急。此由肺胀。甚即喘如牛吼。坐卧行立不得。或中夜后气攻胸。心肿者。一年二 年方死。有一月两月死者。若将息失度。误食毒物。十日五日即甚也。愚医多以针灸出水为 功。又以鲤鱼赤小豆为药。又令病患饮黄牛尿。服商陆根。反有所损。少有瘥者。大抵此病。尤忌针灸。华佗云。患水病。未遇良医者。不得针灸。言气在膜外。已化为水。水出即引 出腹中气。水尽则死。扁鹊云。水病在膜外。常药不可疗。惟神针良药可也。有此疾者。宜 向阳行坐。遇阴雨则愈觉壅滞。房中常须存火。服后夜卧。觉胸间热甚。宜含红雪与好茶之 类。慎勿饮酒。及冷茶水。若渴宜吃五灵脂汤。方录在卷后。尤忌盐生冷醋滑。

防己汤(出圣济总录)治膜外气。水病。不限年月深浅。洪肿大喘。 防己 大戟 木香 赤茯苓(去黑皮) 海藻(洗) 犀角(屑) 胡椒 白术 葶苈 防风(去 槟榔(各一 并须新药锉秤为 心服一 若腹中实者。至日午即转泻下。宜用盆盛验之。必有恶浊黄水。或恶浊青黑物 气化为之泻。若不甚困。慎勿止之。必自住。若觉力乏。即以常服浆粥补之。 服一剂。则还依此法服之。按徒郁子先生云。服第一剂则病减半。至第二剂则历试。绝重者。朝服一剂而暮已瘥。根本深者。服药当日肿消能起。但觉小腹 须后剂去之。其药滓慎勿抛弃。布囊盛。悬于风中。他日或觉微有发动。则更 治两人。徒郁子先生云。家有此药滓。悬于户上一家中不患疫气。此饮不独治 病皆治之。若患肺气。不限年月深浅。于此药二十味中。减去大黄及诃黎勒。 以童子小便煎。每日空心服之。当去病根。有患肺气困重者。因逢患水气人。 永瘥。有人一生患脚气。时时冲心。服此饮亦除根本。以此推之。但是气病皆 气而已。产妇及娠妇服之亦无妨。小儿及老者随意加减。瘥后宜服顺气丸。

顺气丸(出圣济总录)治水气。 防己(一两半) 大黄(二两半) 犀角(镑) 诃黎勒皮 牵牛子 赤茯苓(去黑皮) 葶苈(炒) 皮(去白) 防风 服十丸。 空 药 体气轻健即止。患脚气人。长合此药。将行备急。服前饮差。百日内。即宜服五灵汤。

五灵汤(出圣济总录)治水气。 诃黎勒皮 木通(锉) 赤茯苓(去黑皮) 防己(锉)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上粗 捣筛 有

十水丸(出圣济总录)治膜外水气身肿。 本(去苗土) 泽漆(微炒) 大戟(微炒) 连翘 葶苈(纸上炒) 甘遂(微炒) 芫花(醋浸 尽一两)
上为末

泽漆丸(出圣济总录)治膜外水肿。 泽漆(微炒一两) 水银(炼) 葶苈(纸上炒) 大戟(微炒锉) 郁李仁(汤浸去皮炒) 枳壳( 十丸。 空腹米饮下。未利加至十五丸。

牛李子丸(出圣济总录)治膜外水气。 牛李子(炒) 吴茱萸(水浸一宿炒干) 青橘皮(去白炒各半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 炒半 每服三

白牵牛散(出圣济总录)治膜外气。 白牵牛(炒) 青橘皮(去白焙炒) 木通(锉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匕。煎生 商陆汤 下。

甘遂饼(出圣济总录)治膜外水气。 甘遂 大麦面(各半两)
上为末。以水和作饼子烧熟。热食之。如不利。以熟饮投之。 如利

治膜外气。及气块方。 上以延胡索。不限多少为末。猪胰一具切作块。作炙熟。蘸药末食之。



水气心腹鼓胀(附论)

夫水气心腹鼓胀者。由脾肾二脏俱虚故也。脾主于土。肾主于水。土能克水。今脾胃虚 弱不

姜蔻散(出直指方)治胸满腹胀。大泻不止。时或干呕。 人参 川浓朴(制) 草果仁 良姜 诃子(炒) 川白姜(各一分) 南木香(一分 半) 丁香 藿香( 佐之。

炮肾散(出圣济总录)治水气肿满。 巴戟天(去心麸炒黑) 甘遂(炒各一分) 槟榔(一枚生用一枚炒用) 木香 葶苈 (纸上 炒各 香(锉) 泽 药末 在 食

槟榔丸(出圣惠方)治水气。心腹鼓胀。四肢羸瘦。喘息促急。食饮渐减。小便涩少。脐下 槟榔(一两) 海蛤(一两细研) 桂心(半两) 诃黎勒皮(一两) 木香(一两) 汉防己 桑根 三二百 杵。

槟榔散(出圣惠方)治水气肿满。 槟榔(二枚生) 郁李仁(去皮尖炒) 芫花(炒) 甘遂(炒) 续随子 木通(锉 各二两) 海蛤(一钱) 橘皮(去白瓤微焙) 商陆(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临 卧服。 至五

吴茱萸丸(出圣惠方)治水气。腹肿胀。上气喘促。 吴茱萸(汤浸七次干微炒) 甘遂(煨令微黄各半两) 甜葶苈(三两纸上炒紫色) 椒 目(一两
上为末。炼

木香丸(出圣惠方)治水气。心腹鼓胀。 木香 槟榔(各半两) 砂(三分细研) 青橘皮(三分汤浸去白) 吴茱萸(半两 汤浸七 次焙 末。 相

红丸子(出杨氏家宝方)治一切饮食不化。气满膨胀。 红丸子(三百粒巴豆二十粒去壳微炒取巴豆变为度)
上为末。蜜和丸。小豆大用橘皮 汤 送下十丸。不拘时。煎木香汤下。尤佳。

羊桃根散(出圣惠方)治水气。心腹膨胀大。小便涩。 羊桃根(锉) 桑根白皮(锉) 木通(锉) 大戟(锉炒各半斤)
上为末。以水二 斗。煮五升去

甘遂散(出圣惠方)治水气。心腹鼓胀。上气喘促。 甘遂(煨令微黄) 槟榔(各半分) 牛蒡子(微炒) 商陆(各一分)
上为细末。 每服用猪 肉一 下

夺命丸(出圣惠方)治水气肿满。 大戟(麸炒) 甘遂(炒各一分) 苦葶苈(半两一半生一半熟用) 泽泻(一分半) 上 为末。煮 晓利下 后服补

矾石丸(出圣济总录)治水病补药。 白矾(半两) 雄黄(研) 丹砂(研各一分)
上为末。粟米饭和丸。绿豆大。丹砂 为衣。 每服

治腹肿大腹。 陈皮(一两) 巴豆(十粒炒) 青皮(一两去瓤) 甘遂(三钱同炒) 上为散带湿 同炒去巴 豆甘 若气 苓汤 用

大戟丸(出圣惠方)治水气。肿入腹。鼓胀。恶饮食。 大戟(锉碎研) 皂荚(去皮子炙黄焦) 乌头(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 每服

商陆豆方(出朱氏集验方)治水气肿满。 生商陆(切如麻豆) 赤小豆(各等分) 鲗鱼(三枚去肠存鳞)
上为末。将二味实 鱼腹 中。以 为之。

鸡屎醴散(出宣明论)治鼓胀证。主胃病气逆。病有心腹胀满。旦食不能暮食。致令胃逆 大黄 桃仁 鸡屎醴(干者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生姜三片煎汤调下。食后临 卧 服。

治水鼓腹胀。 生大豆 桑柴灰(汁) 上煮服。下水。

莨菪丸(出千金方)治水气肿。鼓胀。小便不利。 莨菪(一升) 羊肺(一具青羊佳汤炮肺即薄切之干捣作末) 上以三年大酢渍莨菪一 伏 时。出 冬煎水 前所

麦门冬饮法(出千金方) 麦门冬(二十五个去心) 米(二十五粒) 上以水一大合。入二味煮之。米大熟去滓。 以 饮服

蠡鱼方 疗肿满。 上用以蠡鱼至难死。犹蛇性。合小豆白煮甚效。

又方 治腹满不能药者。 用煨生姜内舌下。

治水浮气肿。腹胀满。小便涩少。 用水牛蹄一只。汤洗去毛。作如食法。隔夜煮令烂熟。取汁作羹。将蹄细切。空心饱食。 又

治大腹浮肿。小便涩少。 用水牛尾一条。去毛细切作脍。蒸之极熟吃之。煮食亦佳。又牛肉一斤蒸熟。以姜醋空 心食

治肿满者(出肘后方) 用白椹树皮一握。水二升。煮取五合。白槟榔大者二枚。末之。纳入更煎三五沸。汤成 服

治水病肚胀四肢肿。 用胡瓜。俗名黄瓜。不破作二片。不出子。醋煮一半。水煮一半。俱烂。空心顿服。须 臾下

神化利机丸 专治腹胀水气。旦食不能暮食。食则胀满。服药得利则减。尽方如故。乃阴阳

于奇经八脉。

难。尤宜服之。( 泽泻(一两二分半) 椒目(一两半) 昆布 海金砂(三两) 木香(半两) 茴香 (五分炒) 滑 梧桐子

橘蒜丸(出朱氏集验方)治心腹痞胀。 用大蒜(去皮每一瓣钻一窍入去壳巴豆一粒用湿纸裹煨熟去豆不用) 上用蒜捣成膏。 入 红橘皮包

大腹皮汤(出杨氏家藏方)治湿热内甚。心腹胀满。水肿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野鸡馄饨法(出朱氏集验方)治腹肿。 野鸡(不问雌雄一只) 陈皮 茴香(炒) 生姜 马芹子(炒) 川椒(炒) 上用 酽醋浸 一宿蒸 散。 食后停

木香丸(出指南方)治鼓气。

木香 槟榔 陈皮 商陆 木通(各半两)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 米

治鼓胀 嘉禾散。四桂散等分。
上为细末。姜枣煎服。



水气脚膝浮肿(附论)

夫肾属于水。而主腰脚膝。若肾气虚弱者。风湿毒瓦斯所搏。则肾气不足。不能宣通水液。 水 主

槟榔散(出圣惠方)治水气。脚膝浮肿。大小便不利。上气喘息。 槟榔(一两) 木香 桂心(各半两) 紫苏茎叶(一两切) 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 一两半) 赤 每服空 心

郁李仁散(出圣惠方)治水气。脚膝浮肿。上攻于腹。心肋妨闷。上气喘促。小便不利。 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 桑根白皮(锉微炒) 赤茯苓(去皮) 泽漆茎叶 汉防己 泽泻(锉) 甘遂(煨令微黄)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一两) 上为散。每服用猪肾一对 切去脂 膜。大 当利两三

商陆散(出圣惠方)治水气。脚膝浮肿。上攻腹心。妨闷喘促。小便不利。 商陆(二两) 赤小豆(一合) 木通(锉) 泽泻 赤茯苓 生姜(一分) 陈橘皮 (汤浸去 白瓤

大戟散(出圣惠方)治水气。脚膝肿满入腹。气喘烦闷。小便不利。 大戟(一两半锉碎微炒) 木通(半两锉) 当归(半两锉碎微炒) 橘皮(三分汤浸 去白焙) 木 临 卧

治从脚肿起稍上进者。入腹则杀人。亦治水肿。(出肘后方) 用小豆一斛。煮令极烂。得四五斗汁。温以渍膝以下。日日为之。数日消尽。若已入腹 者。 此之

治水病两足肿者。(出肘后方) 用葱叶及茎。煮烂渍之。日三五作乃佳。

治腿肿一月余。 用水煎服香苏饮。加槟榔萆 香附子。

治肺脏受水。子母相生。传之于肾。肾水之度受病。两股沉冷。腰膝冷重。而足浮肿。脐腹

。(出护命方) 续断 干姜 川芎(各半两) 半夏 椒目(各二铢) 吴茱萸(一分) 牵牛(三两) 上除 牵牛 小豆 钱。 熟水

治肾脏受水。吃药取转后。宜服此方以补之。将此药对硫黄丸。以效为期。(出 护 命方) 巴戟(去心) 山茱萸 续断 黄橘皮 川芎(各半两) 通草(一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生

治水病经久。五脏之中皆有所受。面目四肢手足悉皆浮肿。外之证候未明水在何脏。但未伤

。脾有所伤。

不可吃此药。(出 干姜 吴茱萸 续断 葶苈 桔梗 半夏 官桂(去皮) 羌活(各一分) 椒目(三 铢) 槟榔 煮 赤小 豆子 和滓 次日 度。

治五脏受水吃转药。下得水后。吃此方以补之。(出护命方) 桑白皮 干姜 吴茱萸 巴戟(去心焙) 人参 茴香 肉苁蓉(去皮) 芎 泽泻 (锉) 木 为丸。 即是



大腹水肿(附论)

内经言。水病下为附肿大腹。又曰。上下溢于皮肤故为附肿。其证腹大四肢小。阴下湿。 手。或体虚劳损。或食毕入水。致令水气不散使然也。

赤茯苓散(出圣惠方)治大腹水肿。大便涩。气满闷。 赤茯苓(二两) 桂心(一两)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大 腹皮(一两(三两锉)
上为散

治大腹水肿。气息不通。命在旦夕。宜服此药。(出圣惠方) 桑根白皮(二两锉) 昆布(一两洗去咸味) 桂心(一两去粗皮) 牵牛子(二两微 炒) 甜 葶苈 子大。 每

牛黄丸(一名海藻丸出圣惠方)治腹大水肿。气息不通。并风水。皮肤肿满。喘急不能眠卧 牛黄(二分研) 桂心(去皮) 牵牛子(各八分) 椒目(三分) 昆布(洗去咸炙) 海藻(各十 桐子大。 粥饮 贞观

雄黄丸(出圣惠方)治卒大腹水病。 雄黄(六分) 麝香(三分) 甘遂 芫花 人参(各二分) 上捣蜜和丸如豆大。每服二 丸。加

鲤鱼茯苓汤 治水肿。腹苦满急。妨害饮食。凡此满。或是虚气。或是风冷气。或是饮气。 鲤鱼(一头重五斤者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鱼) 茯苓(三两) 桑白皮(切炙) 泽泻 (各五 两)

甘甜丸(出经验良方)治水肿腹胀。 甘遂(半两水煮) 甜葶苈(一两炒) 细辛(去苗一两半) 川椒(二两炒) 上为末。蜜 丸如梧

防己丸(出圣济总录)治大腹水肿。口中干燥。此肠间有水。 防己 椒目 葶苈(炒令紫色) 大黄(锉醋拌炒干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 豆大。 每

麝香丸(出圣济总录)治水气大腹肿。 麝香(一钱研) 甘遂(炒) 芫花(醋炒各半两) 人参(一两) 上捣罗为末。炼蜜为丸。 如小

葶苈丸(出圣惠方)治水肿腹苦满急。妨害饮食。凡此满。或是虚气。或是风冷气。 葶苈(七两) 椒目(三两) 茯苓(三两) 上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 日三。

水银丸(出圣济总录)治大腹水肿。利小便。 水银(水煮一日一夜研十两) 葶苈(炒令紫色) 椒目(各一升)
上为末。炼蜜丸。 如 小豆大

甘草丸(出圣惠方)治水气腹肿大。 甘草(炙锉) 防己 葶苈(炒令紫色各一两)
上为末。用酒熬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 十丸

苏合香丸(出圣济总录)治大腹水肿。利小便。 苏合香 水银(水煮一复时入) 白蔹(为末各一两一方作白薇) 上合研令匀。炼蜜 为丸。如

大枣葶苈丸 疗大腹水病。身体肿。上气。小便涩赤。脐深。颈上有两大脉动。涎稠。不得

便利。脐凸。 大枣(四十枚肥不 者先以暖水浸令软以饭甑里蒸方剥去皮核焙) 葶苈(五两隔纸炒) 杏仁(五两不取双仁者以汤浸去皮麸炒令黄色去尖)
上先捣葶苈子一万杵倾出之。乃捣杏仁三百杵讫。总和枣膏合捣一万杵。药成为丸。小豆大。平旦空腹服八 丸。 服此 勿以 佳

大戟丸(出肘后方)治水肿入腹苦满急。妨害饮食。凡此满。或是风冷气。或是水饮气。 大戟 乌翅 白术(各二两) 上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旦服二丸。当下。渐退。 更服

葶苈大丸(出三因方)治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涩浊。 甜葶苈(隔纸炒) 芥菜根(等分)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陈皮汤嚼下。 只三 丸小

葶苈散(出肘后方)治大腹水肿。小便涩。 葶苈(炒紫色一两) 杏仁(二十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上捣令极烂。分为十服。每 米饮 下。

治疗卒大腹水病。 牵牛子(二分熬) 浓朴(一分炙) 上捣筛。强人服三棱角壳。弱人二壳。酒饮随意。

治久水腹肚如鼓者。(出千金方) 葶苈 苍耳子灰(各二十七粒) 上水调和服之。日二。

又方(出千金方) 用椒目水洗。煮熬。捣如膏。酒服方寸匕。

又方(出千金方) 用水煮马兜铃服之。

治大腹水肿。诸药无效。宜服此方。(出圣惠方) 苦葫芦(二两微炒)
上为细末。不计时候。粥饮调下二钱。

皂荚酒方(出肘后方)治水肿入腹苦满急。妨害饮食。 上皂荚剥去筋皮炙令黄。锉三升。酒一斗渍入石器煮令沸。服一升。日三服。

治卒大腹水病。盖水病之初。先自目上肿起。如老蚕色。颈头脉动。股里冷。胫中满。按之

手起。则病已

焦受之。小便不利 用葶苈一升。熬捣之。臼上。割生雄、鸭鸡。合血共头捣万杵为丸。服如梧桐子大五丸。 稍

又方(出肘后方) 用取柯枝皮锉浓煮。煎令可丸。服如梧桐子大三丸。须臾下之。又服一丸。当下小水后。 将

又方(出肘后方) 用蓖麻子熟者二十枚。去皮研之。水解得之三盏。旦服至日中许。当吐下诸水。水结于 里若

又方(出肘后方) 用小豆一升。白鸡一头。治如食法。以水三斗煮熟食。饮汁稍稍令尽。

治水胀腹满(出本草)

用蓖麻子细研水服。壮人可五粒。

又方(出肘后方) 用蛤蝼炙令熟。日食十个。

治大腹水病。(出肘后方) 用青雄鸭一只。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饮尽浓盖之。取汗佳。

葶苈汤治支饮。久不瘥。大腹水肿。喘促不止。

大豆散(出千金方)治久水肿。腹肚如鼓者。 用乌豆一斗熬令香。勿令太熟。去皮为末。筛下饧粥皆食之。初服一合。稍加之。若初 服多 食浆水粥。牛羊兔鹿肉。此散大饥渴时。食之可忍。亦勿食也。此病难治。虽诸大药丸散 膏。当时暂瘥。过后复发。惟服此散。瘥后不发。终身服之。终身不发矣。其所禁食物。 须少啖。莫随意食咸物诸杂食等。

天雄丸(出指南方)治脾胀。 天雄 枳实 橘皮(各半两) 甘遂(一分) 牵牛(酒浸一宿煮令熟即去酒空干再炒 取起) 连

神 丸(出儒门事亲) 甘遂(依前) 大戟(醋浸煮焙干) 芫花(醋浸煮各半两) 黑牵牛(一两) 大黄 (一两)
上为

治卒大腹水病。(出肘后方) 以春酒五升浸葶苈子二升。隔宿服一合。小便当利。

治支饮久不瘥。大腹水肿。喘促不止。(出本草) 用甜葶苈三两隔纸炒令紫色。捣如膏。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以水一中盏。入枣四枚。 煎



水气遍身肿满(附论)

夫肾主水。脾胃俱主土。土克水。胃为水谷之海。其气虚不能传化水气。使水气浸渍腑 脏。 皮肤

款气丸(出圣济总录)治通身肿喘。 丁香 木香 沉香 白檀 桂(去皮) 肉豆蔻(去壳) 槟榔 荜澄茄 大戟(炒) 甘 遂(炒 (炒) 桑根白 细末。研 合白

猪苓散(出千金方)治虚肿。肿满通身。利三焦。通水道。 猪苓 葶苈 人参 玄参 五味子 防风 泽泻 桂心 野狼毒 椒目 白术 干姜 大戟 方寸匕。 日三

猪苓散(出圣惠方)治水气遍身浮肿。宜利三焦。通水道。 猪苓(半两去黑皮) 赤茯苓(半两) 甜葶苈(半两隔纸炒紫色) 五味子(半两) 川 大黄(半(半两) 桂心(半 炮裂锉)
上为末

大豆汤(出鲍氏方)\x疗风水气。举身肿满。短气欲绝。 大豆(一大升) 杏仁(一升去皮尖双仁熬) 黄 (二两) 白术(五两) 防风(三 两) 清 酒( (六两)上十 一 尽

疏凿饮(出医方集成)治水气通身洪肿。喘促气急。烦躁多渴。大小便不利。服热药不得 泽泻 赤小豆(炒) 商陆 羌活(去芦) 大腹皮 椒目 木通 秦艽(去芦) 榔茯苓皮(各等分) 上等分。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 时候。一方无秦艽。

杏仁丸 疗水气身肿胀满。 杏仁(十枚去皮尖熬) 苏子(五分) 白前(六分) 昆布(八分洗去咸) 李根白 皮(五分) 橘 捣筛。 蜜和丸。粥清服二十丸。如梧桐子大。日再服。稍稍加至三十丸。

赤茯苓散(出圣惠方)治水气遍身浮肿。按之没指。心腹气胀。大小便涩。 赤茯苓(一两) 汉防己(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微炒) 槟榔(一两) 甜葶苈(一两微炒) 桑
上为散

海蛤丸(出圣惠方)治水气遍身浮肿。上气喘急。小便不通。

海蛤(一两细研)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 海藻(一两洗去咸味焙) 昆布(一两洗 去咸味 焙)锉) 上为末。炼

牵牛散(出圣惠方)治水气遍身浮肿。气息喘急。小便赤涩。

牵牛子(二两微炒) 甜葶苈(一两微炒) 桑白皮(二两锉微炒) 槟榔(一两) 郁 李仁 (汤浸 散。每服三钱。 水一

泽泻汤(出千金方)治水气通身浮肿。四肢无力。或从消渴。或从黄胆、支饮。内虚不足。

荣卫不通。气不流行。实于皮肤中。喘息。下腹中响胀。眼不得视。

泽泻根(十两) 鲤鱼(五斤) 生姜(八分) 赤小豆(二升焙) 茯苓(三两) 人参甘草 麦 一 服。 转 增 脏 有

赤茯苓散(出经验良方)治大人小儿水气肿满。喘咳不止。

赤茯苓 桑白皮 贝母(各一钱) 升麻 甘草 桔梗(微炒) 杏仁 甜葶苈(炒各半钱) 上

牛黄通隔丸(出经验良方)治大人小儿。风痰喘咳。积聚诸病。水气浮肿。

黑牵牛(头末) 木通 大黄(各等分)
上为末。滴水丸如麻子大。食后温水下。量 人大 小加

杏苏饮(出医方大成)治上气喘嗽。面目浮肿。

治水气浮肿。腹肚胀满。小便涩。 用精肥狗肉五斤蒸熟。空心服。食之妙。

小鳖甲汤 专治身体虚胀如微肿。胸心痞满有气。壮热。小腹浓重。两脚弱。

鳖甲 黄芩 升麻 麻黄 羚羊角 桂心 杏仁(各三钱) 前胡(四两) 乌梅(二 十枚) 薤 利 者。加大黄二两。

续随子丸(出卫生宝录)治通身虚肿。喘闷不快。

人参 汉防己 赤茯苓(面蒸) 木香(半两) 槟榔(半两) 苦葶苈(炒四两) 续 随子(五钱) 桑白皮 汤。食前送

实脾散(出卫生宝录)治脾元虚。浮肿。状如水气。香茯苓散(出经验良方)治水气。四肢浮肿。腹胁妨闷。大便秘涩。

木香(炮) 赤茯苓(各一钱) 大黄 甘草 鳖甲(炙各二钱) 黑牵牛(三钱头末)
上为末。

治通身虚肿。

乌药(二两) 川椒(一两) 莳萝(一两) 白芷(一两) 百药煎(三两) 上为 细末。每服 二钱

治一切浮肿水气。(出百一选方) 吴茱萸 枳实(各半两) 赤茯苓 白术(各一两)
上 咀。分三服。每服水三盏。 姜一两 治人

又方(出直指方)

治虚肿。

生绿豆(一合研末) 橘皮(二钱) 良姜(一钱锉) 上橘皮二钱良姜一钱细锉。煎 汤。候 冷调

治身浮肿。

用乌豆一升。水五升。煮取三升汁。去滓。内酒五升。更取三升。温三服。不瘥。再合 服之

治四肢浮肿。

用杜蒺藜。不拘多少。煎汤洗。去肿。

治人身及头面上浮肿如蛇状者。

以雨滴砖背上苔痕一钱。水化开。涂蛇头上立愈。

治浮肿。

用委壤堤扫帚。破者。取汁浴之。

治浮肿腹满不下食。心闷。(出肘后方) 用猪肝一具。洗切作脔。着葱白豉姜椒炙熟食之。又以热水煮。单食亦得。又煮猪肾一 双。 可。 \治患水气。兼身面肿方。

橘皮(五分) 郁李仁(十分) 茯苓(八分) 甜葶苈(六分熬紫色) 防己 桑根 白皮(各 五分) 丸。 如梧

鲤鱼汤(出圣济总录)治水病。通身洪肿。

鲤鱼(去净鳞肚头一斤) 泽漆(一两半炒) 赤茯苓(去皮) 甘草(各一两) 泽泻杏仁(汤 半。每服以 鱼汁

治水气肿满方。(出圣济总录) 楮木灰(一大斗淋汁用) 糯米(一斗) 赤小豆(一大升) 桃仁(去皮尖二十粒) 商 陆(一两 以饱 为度。

治水气。身浮肿。小便不利。宜服此方。(出圣惠方) 大戟(半两炒) 海蛤(一两研) 滑石(一两) 甘遂(一分煨) 汉防己(半两) 续 随子(一分)

大麻子散(出圣惠方)治水气。遍身浮肿。

大麻子(三升碎) 商陆(四两) 防风(三两去芦) 赤小豆(一升) 附子(一两 去皮脐生 用) 去滓。

郁李仁丸(出圣惠方)治水气。遍身浮肿。皮肤欲裂。心腹气胀急。大小便不利。宜服此方 郁李仁(一两浸炒去皮) 陈橘皮(一两浸炒去白) 甘遂(一两煨黄) 赤茯苓(一两) 甜 葶苈 心温 水下

木通汤(出圣惠方)治遍身水肿。

木通(锉) 苦葫芦(各一两) 泽泻 防己(各三分) 猪苓(去皮) 海蛤(各一两研)上捣 筛。每服五钱。水七分。酒三分。入葱白五寸切。煎至八分。去滓。食 升。肿消大效。

葶苈丸(出圣济总录)治水气遍身黄肿。

葶苈(微炒) 防己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郁李仁(去皮) 紫苏子 赤茯苓(去皮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麝香酒下二十丸。日三服。以小便利为度。

白丸子(出卫生宝鉴)治水气肿满。气息喘急。小便不利。并男子女人虚损积聚。及遍身黄 腻粉(半两) 粉霜(四钱) 滑石(末四钱) 砂 寒水石( 炙为末) 白丁香 (真者末 各三 二十 粘和 三。 未下

嗽口齿贯众汤方(出卫生宝鉴方) 贯众 黄连(去须各半两) 上捣筛。每用一钱匕。水一盏煎三两沸。入龙脑少许。温 温 嗽之

桑白皮汤 治水气。兼身面肿。

桑白皮(四两) 橘皮(二两) 海藻(二两洗去咸) 茯苓(去皮) 郁李仁(各四 两碎) 赤 小豆

疗风肿水肿毒瓦斯遍身方。治水气。遍身浮肿。坐卧不得。宜服此方。(出圣惠方) 杏仁(五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 桃仁(五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 昆布(汤洗去咸二两) 赤小 取汁。 不

吴茱萸丸(出千金方)治水气。遍身洪肿。

吴茱萸 荜茇 昆布 杏仁 葶苈(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 丸。 勿

麻子汤(出千金方)治遍身浮肿。

麻子(五升) 赤小豆(三升) 商陆(一斤) 附子(一两) 防风(三两)
上 咀。捣麻子 令

甘遂丸(出圣惠方)治水气。遍身肿满。皮肉欲裂。心腹内气胀。小便不利。饮食不消。

甘遂(一两) 葶苈(炒二两半) 赤茯苓(去皮一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郁 李仁(各 三分) 如不利

小消化丸(出圣济总录)治水肿病。通身微肿。腹大。饮食不化。

芫花(炒) 甘遂(炒) 大黄(炒锉) 葶苈(隔纸炒黄各一两) 巴豆(去心皮炒 出油尽十 粒)

麻黄汤 专治水气。通身肿。

麻黄(去根节二两半) 白术(锉碎微炒二两) 甘草(炙一两) 石膏(研碎三分) 赤茯苓(去 煎。 至一

木香丸 专治通身洪肿。

木香 肉豆蔻(去皮) 青橘皮(去白焙) 槟榔(煨锉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枣肉 丸如绿 豆大

治水气遍身浮肿。上气喘息。小便不通。

桑皮(二两) 猪苓(二两) 商陆(一两)
上为细末。以水五大盏。入麻仁半两小 豆一合 同煮

桑白皮汤 专治水肿。通身皆肿。

桑白皮(炙黄色锉五两) 吴茱萸(水浸一宿炒干二两) 甘草(炙一两)
上 咀如 麻豆 大。

赤小豆汤 专治水肿遍身。小便涩。腹满。

赤小豆(微炒一升) 桑白皮(炙锉一两) 泽漆茎叶(切炒三分) 上将二味绵裹。 用水九 升。

芍药汤 治通身肿。其脉沉迟者。

芍药(锉炒一两) 桂(去粗皮半两) 黄耆(锉三分) 上粗捣。每服五钱。用米醋 一合。 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忌食盐。

十全汤 专治水气。通身洪肿。

大麻子(皆取新胀肥者佳) 赤小豆(不浮者各一石) 上以新者。拣净以水洗曝干。 蒸麻 子熟 升煮 大半 五日 骨下 骨。净洗。破肚去脏。 以上件和小豆麻子汁。和小豆同煮熟作羹。入葱豉橘皮生姜紫苏调和 食之。始终断盐。渴即 酒面油醋。生冷菜茹。 多收入新瓮贮之。施人 苦瓠丸 专治大水。头面遍身肿胀。又治卒肿。有忽脚肿渐至膝。足不可践地者苦瓠白 穣实。捻如大豆。以面裹煮一沸。空腹吞一枚。至午出水一升。三四日水自出不止。 瘥。三年内。慎口味。苦瓠虽好。须拣细理者研净。不尔有毒不可用。崔氏子作馄饨 七枚。若虚者。牛乳服之。如此隔日作服。渐加至三十七枚。以小便利为度。小便若太多。 即停止一二日。

治通身肿。

出子萝卜(不拘多少) 浮麦(不拘多少) 上二味。一处浸汤服。

羌活散 专治水气肿。气急不能卧。

羌活 萝卜子 上各等分。同炒香熟。去萝卜子不用。为末以盐酒调二钱。一日二服。 三日

土狗方(出直指方)治遍身肿。外肾肿。

生土狗 缩砂 上等分共研细。老酒调下。每服一钱匕。

大豆散(出圣济总录)治水病。通身肿满。喘急。大小便涩。

大黄豆(醋拌炒) 大黄(微煨去皮各一两) 上为散。每服二钱匕。临卧时。煎葱橘皮汤 调下

一字汤(一名大戟汤出圣济总录)治水肿。通身肿满。喘急。小便涩。

甘遂 大戟(去皮各一两) 上锉。用慢火炒令黄色。捣筛为末。每服一钱匕。以水半 盏 煎三

大戟散(出圣济总录)治通身肿满。喘急。小便涩。

大戟(去皮细切微炒二两) 干姜(炮裂半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匕。用生姜汤调下。 良 久。

苦葶苈丸(出卫生宝录)治一切水病气。通身肿满。不可当者。

人参(一两) 苦葶苈(四两于锅内铺纸炒黄色)
上为末。用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 治水肿通身。(出千金方) 苦瓠膜(二分) 葶苈(五分) 上合捣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日三。

又方(出千金方) 葶苈 桃仁(各等分) 上皆熬合捣为丸。小豆大。每服五丸。服之利小便。一方用杏仁。

又方(出千金方) 大枣肉(七枚) 苦瓠膜(如枣核大) 上熟捣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如人行十五里。 又 服三

又方(出千金方) 用捣生葶苈子。酢和服。以小便数为度。

又方(出千金方) 用煎猪椒枝叶如饧。空腹服一钱匕。日三。

治水气遍身浮肿方。(出圣惠方) 上取葱根叶不限多少。细切晒干。杵罗为末。每用葱末二钱。席上尘半钱。相和作散。 每服

治水气。坐卧不得。面目身体悉浮肿方。(出圣惠方) 葱白(七斤和须分作两揭子)
上先以炭火烧一处净地令赤。即以葱揭子安在地上。令 病 人脱 冷

蒴 酒(出圣惠方)治水气。通身黄肿。

用蒴 根。捣汁一盏。以之置暖处一宿。旦起空心服之。瘥。

葶苈丸(出圣惠方)治水肿气满。

用葶苈子三两。蒸过捣如泥。和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加至七丸。得利为佳。 或

白鸭方(出肘后方)治水气。胀满浮肿。小便涩少。

用鸭。白者一只。去毛。及腹中一切去净。汤洗净。饭半升。以姜椒酿鸭腹中缝定。如 常法

又方(出肘后方)治遍身肿。小便不利。

用猪苓五两。捣筛为末。水一合。调服方寸匕。加至二匕。

牵牛散(出圣惠方)治水气。遍身浮肿。气促。坐卧不得。

用牵牛子二两。微炒捣细末。乌牛尿浸一宿。平旦入葱白一握。煎十余沸。去滓。空心 分为三。

治水气通身肿方。(出千金方) 海藻(锉) 锦纹大黄(锉) 大戟(锉) 续随子(去壳各一两) 上件用好酒二盏。 净碗内 浸一 甘遂(炒黄一两) 白牵牛(一两生捣取汁) 桂府滑石(半两净) 肉豆蔻(一个) 青皮 陈皮 明 冷茶 鱼肉

木香通气丸 导滞宽膈。塌肿进食。

牵牛(半斤半生半熟) 陈皮(四两去白) 破故纸(四两炒) 茴香(一两炒) 南 木香(一两) 熟水 送下。

白术丸 治通身肿满。及病气疾。

羌活 白术(各半两) 木通 黄 桑白皮(各三两) 木香(二两) 黑牵牛(十 两半生 半炒)

塌胀丸 治水病。浑身肿。喘急。小便不利。

白樟柳根(三两锉细) 赤小豆(五两) 陈橘皮(去白二两) 木香(一两) 上件 为末。滴 水和

防己汤 主通身体满。小便涩滞。上下气急。水停不能饮食。食则胀者。

桑白皮(五两) 大豆(五升以水三斗并桑白皮煮取一斗去渣) 麻黄 防己 橘皮 赤茯苓( 两切) 上 小便利。肿气消。下冷多者。加茱萸四两。玄参四两。忌酢物。


卷一百九十四 水病门
水肿胸满气急(附论)

内经论水病。谓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又曰。肺为喘呼。肾为水肿。气痞满塞于胸中。 故有也。

防己丸 主治水气肿满。肺气喘急。咳嗽。胸胀满闷。坐卧不得。喉中作声。心胸痞滞。

防己 白前 五味子 紫菀(去苗土各半两) 马兜铃 桑根白皮(去皮) 陈橘皮(浸 焙 去白 丸。 如梧

泽泻丸 专治水气。腿股肿满。喘促咳嗽。坐卧不得。

泽泻 芫花(炒) 郁李仁(炒去皮尖) 牵牛子(炒头末) 防己 苦葶苈(炒各一钱) 滑 石( 末。炼蜜和 丸

茯苓杏仁煎 疗气忽发满。胸中气急者。

茯苓(四两) 杏仁(四两去皮尖) 橘皮(三两) 上切。以水九升。先煮诸药取三 升。去滓。

十圣丸 专治水病。喘促上气。消肿满。

大戟(炒) 桑白皮(炒切) 甘遂(炒) 甜葶苈(纸上炒) 巴豆(去皮心炒各半两) 损随 子( 双仁炒 三分 病 势加

疗气忽发满。腹急者方。

猪肾(一具生破去膜) 桑根白皮(五两) 茯苓(四两) 泽漆叶(三两) 防己(三 两) 泽泻( 以水一斗 三 三

甘遂汤(出圣惠方)治水肿。胸满气急。上喘。大小便涩。

甘遂(炒一两半) 赤茯苓(去皮) 郁李仁(浸去皮尖研) 黄芩(去心) 杏仁(去皮尖双 仁炒 水二 盏。 利

疗气忽发。心满胸急者方。

桑白皮(四两) 橘皮(三两) 茯苓(四两) 杏仁(三两) 甘遂 泽泻(各三两) 黄芩(四两) 有甘草 三两。

又方 青羊肾(一具) 桑根白皮(四两) 茯苓(四两) 橘皮(三两) 李根白皮(四两) 黄(三两) 忌酢物。

黄 丸(出圣济总录)治水气。消肿定喘。

黄 (锉) 甘遂(炒) 青橘皮(浸焙去白) 麦 大戟(炒) 陈橘皮(浸去白 焙) 陈神 曲

苦葶苈丸(出圣济总录)治水气喘满。小便赤涩。腰腿浮肿。不得眠卧。

苦葶苈(一两三分纸上炒) 杏仁(三钱浸去皮尖炒研)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四钱) 防己(一 与二 味研

郁李仁汤(出圣惠方)治水肿。胸满气急。

郁李仁(浸去皮尖炒) 桑根白皮(炙) 赤小豆(炒各三两) 紫苏(一两半) 橘皮(二两) 茅

葶苈散(出危氏方)治因饮水浆多。感冷湿。胸腹胀满。沥咯有声。喘急气促。面色黄。

芫花(炒赤) 甘遂 大戟 黑牵牛(炒取为末) 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先将 红枣 十枚 养。

茯苓汤 专治水肿。胸中气满喘急。

赤茯苓(去皮)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各四两) 陈橘皮(浸去白炒二两) 上捣筛。 每服五钱。

疗气忽发满胸急者。

大枣(三十枚打破) 上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内蜜和调。不得过甜。不得过酸。稍含 咽 之。



水肿咳逆上气(附论)

内经谓水肿。肺为喘呼。气逆不得卧。盖肾主水。肺主气。肾虚不能制水。水气胀满。 上 在

乌肾丸(出圣惠方)治水气肿满。咳逆上气。

乌肾(半两) 蛤蚧(一对涂酥微炒) 木通(半两) 汉防己(半两) 槟榔(半两) 大戟(三分) 微炒) 郁李 仁(三分 茯苓(半两) 汤下三 十丸。

大白前汤(出圣济总录)治水气。咳逆上气。通身洪肿。短气胀满。昼夜卧不得。腹中鸣。 白前(一两半) 紫菀(去土二两) 半夏(汤洗七次二两锉焙干去滑) 生泽漆根(微 炒一两) 上四味。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内后药。 桂(去皮一两半) 人参(二分) 白术 赤茯苓(去皮各二两)

葶苈散 专治十种水气。喘急。坐卧不得。小便淋涩。(方见神助散)

褚澄汉防己散(出千金方)治水肿上气。

汉防己 泽漆叶 石韦 泽泻(各五两) 桑根白皮 白术 丹参 赤茯苓 橘皮 通 草(各 服。 一日

大枣散 专治遍身浮肿。肺胀上气不得卧。大小便涩。先服大枣散。后服海蛤丸。后三年不

出。发作有时

癖肾积。蓄热极痛

实热腰痛。(出圣济总录) 芫花(炒一分) 甘遂(炙半分) 大戟(去皮一分) 上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以 大枣十 枚。 更加

海蛤丸(出圣济总录) 海蛤(别研) 赤茯苓(去皮各一两) 野狼毒(三分) 桑根白皮(炙锉) 玄参(微炙各一两) 腻 仁炒各一 十

白前汤(出圣济总录)治水气。咳逆上气。通身浮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其喉中 白前(十至三分) 紫菀(去土一两半) 半夏(洗七次三两) 泽漆根(炒) 栝蒌(一枚去皮) 上捣 筛。每 利。或

防己汤(出圣济总录)治水气。咳逆上气。四肢浮肿。坐卧不安。

防己(半两) 桑根白皮(锉) 木通(锉) 赤茯苓(去皮各一两) 泽漆 郁李仁 (浸去皮 炒) 盏半。 枣四

黄 汤 治水气。面浮咳嗽气促。

黄 (三分) 柴胡(去苗) 赤芍药(炒) 赤茯苓(去皮各半两) 陈橘皮(浸去 白焙) 麦门冬 去滓温服。

治水气浮肿。咳逆上气。宜服此方。

甜葶苈(三分纸炒)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微黄) 赤芍药 秦艽(去皮) 汉防己麻黄 去滓温

杏仁散(出圣惠方)治水气肿盛。咳逆上气。小便赤涩。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微黄) 茅根(一两半) 赤茯苓(一两) 陈橘皮(一两汤浸 去白) 两) 木通(一 行 十里

鲤鱼汤(出圣济总录)治水肿腹大。喘咳胸满不得卧。

鲤鱼(一个重三斤去鳞肠肚) 桂(去皮) 紫菀(去苗土各二两) 防己 黄芩(去 黑心) 硝石 内药末五

治水肿。咳逆上气。坐卧不得。宜服此方。(出圣惠方) 甜葶苈(一两令紫色隔纸炒) 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焙) 甘遂(半两炒微黄) 牵牛 子(一两炒 小 豆饮

又方(出圣惠方) 海蛤(一两细研)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紫色) 汉防己(一两锉) 杏仁(汤浸去皮尖三分 双仁 百杵。 为

白前汤 治水肿。咳逆上气。身体浮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咽喉中作水鸡声。

白前 紫菀 半夏 大戟(各三两)
上 咀。以水一斗。浸一宿。明旦煮取三升。三 服。



水肿小便涩(附论)

水气小便涩者。由荣卫不调。经络痞涩脾肾虚弱。使水气流溢于皮肤四肢。肾与膀胱有热故 故令

方\

海蛤丸 主下水气。治小便涩身肿。气闷妨食。

昆布(洗) 橘皮 赤茯苓 汉防己 海蛤(研) 郁李仁 桑根白皮 泽漆(炙) 槟榔 杏仁 米饮服 梧桐

海蛤丸(出圣济总录)治水肿腹满。四肢黄瘦。喘促。小便涩。

海蛤(二两研) 木香 诃黎勒皮 防己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旋复花(各一两) 白 槟榔 末。炼蜜 为

海蛤丸(出圣惠方)治大腹水肿。四肢洪满。小便涩少。

海蛤(一两研)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黄色) 赤茯苓(一两去皮) 桑根白皮(一两锉) 郁李 上捣 罗为丸。

又方(出圣惠方) 槟榔(一两) 牵牛子(一两微炒) 赤茯苓(一两) 桑根白皮(一两锉) 甜葶苈 (一两隔 纸炒 桐子大

汉防己散(出圣惠方)治水气。四肢肿满。上气喘急。小便秘涩。

汉防己(一两) 木通(一两) 桑根白皮(一两锉) 赤茯苓(一两) 甘草(半两锉炙微赤) 大 分。 葱

商陆丸(出圣惠方)治水肿。利小便。消胀满。

商陆(一两) 川芒硝(半两) 甘遂(一分微炒黄)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芫花(半两 醋拌

瞿麦散(出圣惠方)治水气。面目腿膝肿硬。小便赤涩。

瞿麦(一两) 滑石(一两) 汉防己(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微炒) 川芒硝(一两) 上为散

又方(出圣惠方) 木通(二两锉) 桔梗(一两去芦头) 赤芍药(一两) 桑根白皮(一两) 甜葶苈 (一两)
上为

大戟散(出圣惠方)治水气肿满。大小便涩。

大戟(一两汤浸去白微炒)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 商陆(一两锉) 木通(一两锉) 瞿 麦 再 服

水银丸(出圣惠方)治水气。腹胀气促。小便涩。

水银(一两用炒内研令星尽) 甜葶苈(一两用隔纸炒令紫色) 椒目(半两微炒去汗) 浮 萍草 十五 丸。

香苏散(出卫生宝鉴)治水气虚肿。小便赤涩。

陈皮(一两去白) 防己 木通 紫苏叶(各半两) 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二盏。生姜三 片。

治水气。小便涩。身体虚肿。宜服此方。(出圣惠方) 乌 皮(一两炙) 木通(一两锉) 槟榔(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粥饮下。 不计时候。

涂脐膏(出德生堂)治水肿。小便绝少。

地龙(生者好研) 猪苓 针砂( 红研) 上各一两。为末。擂葱涎。研成膏。敷脐 中。 约一

治水气。小便涩。喘息气促。四肢无力。宜服此方。

沙牛尿(一斗) 诃黎勒皮(半斤捣末)
上先以牛尿于铜器中。煎至二升。入诃黎末。 热 令硬

治水气洪肿。小便涩方。(出圣惠方) 芫花根(一两锉炒)
上为末。每服空心以温水调下一钱匕。得小便大利瘥。

治水肿烦渴。小便赤涩方。

冬瓜白穣(不限多少) 上以水煮令熟和。淡食之。

治水气遍身肿。小便赤涩方。

甜葶苈(二两隔纸炒令紫色) 上捣如膏。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 桑根白

治气喘促。浮肿。小便涩。

用杏仁一两。去皮尖熬研。和米煮粥极熟。空心吃二合。

十金散 治小便不利。水气流滞膀胱。

用浮萍草日干为末。服方寸匕。日一二服。



蛊病(附论)

内经谓。脾风传之肾经。名曰疝瘕。少腹膀胱积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夫脾受风邪。 传于 之精

大沉香尊重丸方 治蛊症腹满。水肿遍身。气逆呕哕。喘急。小便赤涩。大便不调。一切中 滑石(三钱) 沉香 丁香 人参 槟榔 车前子 葶苈(各二钱) 青皮 白牵牛 枳实(炒) 萝卜 子(六 糊为 米粥 少腹

无价散 治诸般蛊气。

青皮 陈皮 桑白皮(炒) 猪苓 车前子(焙) 泽泻 续随子 甜葶苈(炒) 樟 柳根 大戟 服三钱。

槟榔散 治男子妇人蛊气。及下元腿膝虚肿。

槟榔 白茯苓 白附子 白术 芫花 蓬术 大戟 甘遂 黑牵牛 巴戟 青皮 京三 棱( 上水。 二更煎升麻汤下。取面上水。三更煎赤小豆汤下。取手上水。四更煎桑白皮汤下。取肚中水。五更煎茶酒下。取膜中水。

治蛊证

茯苓(二两) 茯神(二两) 猪苓(一两) 干山药(三两) 人参(三两) 白酒 曲(半两) 神曲 咀作片 子。水 葱头自

拓肿神应丸 治男子妇人诸肿蛊毒。肚胀如鼓。脾癖。症瘕。气块。上喘气急。咳嗽喘息不 三棱 莪术 青皮(各一两) 干漆(烧一两) 芫花(七钱半) 大戟(一钱) 砂(一钱) 巴 碾 萝 至

肉苁蓉丸 治蛊病。小腹冤热而痛。便溺出白。

肉苁蓉(去皮酒浸焙) 白茯苓(去皮) 黄耆(锉) 泽泻 五味子 龙骨 牡蛎(火 研) 当 日午

万安散 治蛊病。

大黄 雷丸 木香(各一两) 苦葶苈 樟柳根(各半两) 黑牵牛 白牵牛(各一两 半) 槟榔

大建中汤(出宣明论)治蛊病。小腹急胀痛。便溺失精。溲而出白液。

黄 (锉) 远志(去心) 当归(去芦头) 泽泻(各三两锉焙) 芍药(炒) 人参龙骨 甘草 盏。 去

泽泻丸 治蛊病。小腹冤热而痛。精气不守。溲便出白。

泽泻(锉) 补骨脂(炒) 巴戟天(去心) 五味子(焙) 石斛(去根) 赤芍药 人参甘草( 各一

干地黄丸 治蛊病。精气不守。便溺出白。小腹冤热而痛。

熟地黄(焙半两) 钟乳粉(半两) 龙骨 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 磁石(火 醋 碎七次) 芍 盐 汤

无忧散(出儒门事亲)治腹肚蛊胀。大便不利。

木香(半两) 白术(半两) 桑白皮 陈皮 木通(锉) 黄 (各半两锉) 官桂(半两一方

疗气忽发满胸急者方。

猪肾(一具去脂膜) 桑根白皮(五两) 茯苓(四两) 泽漆叶(三两) 防己(三 两) 泽泻(三 以水一斗三 升 忌酢物。

又方 甘遂(炒一两半) 赤茯苓(去皮) 郁李仁(浸去皮尖研) 黄芩(去黑心) 杏仁 (汤浸去皮尖 捣筛。 每服 以

疗气忽发满胸急者。

桑白皮(四两) 橘皮(四两) 杏仁(三两) 甘遂(三两) 泽泻(三两) 黄芩 (四两) 赤 小豆

又方 青羊肾(一具) 桑根白皮(四两) 茯苓(四两) 橘皮(三两) 李根白皮(四两) 黄(三两) 忌酢物。

黄 丸(出圣济总录)治水气。消肿定喘。

黄 (锉) 甘遂(炒) 青橘皮(浸焙去白) 麦 大戟(炒)
上为末。炼蜜丸。 如梧桐子

苦葶苈丸(出圣济总录)治水气喘急。小便赤涩。腰腿浮肿。不得眠卧。

苦葶苈(纸上炒一两三分)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三钱)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四钱) 防 五味 为

仙方万安散 治男子妇人。不以老幼。一切沉深积块。气蛊。水蛊。食蛊。小肠膀胱奔豚。疝气偏坠。木肾。脚气。十膈五噎。翻胃吐食。脾痛气喘。痰饮咳嗽。肺胀。吐血咯血淋血

积聚。

黑牵牛(三两生熟各半熟黄色不用焦黄) 雷丸(三个生用) 大黄(二两生用) 管 仲(三 两) 生姜三片 各样不 忌鱼

治男子妇人蛊气。及下元腿膝虚肿。

猪苓 茯苓 汉防己 木通 陈皮(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用灯心 十 茎同

权木丸 治男子妇人。通身蛊胀。不能动作。

南康蛤粉(一两) 猪苓(半两) 泽泻(半两) 真平胃散(一两)
上为细末同平 胃散蛤粉 和匀 下。

四妙丸(出危氏方)治气血滞于腹内。蛊胀如鼓。坐卧喘急不安。

枳壳(四两去穣切作两脂面大块分四处一两用苍术炒去苍术一两用萝卜子一两同炒黄去 萝卜 味药

中经丸 治蛊胀。中虚肿满。不思饮食。

神曲(炒) 干姜(炮各一两) 麦 (炒一两) 吴茱萸(半两汤洗七次焙干)
上为细末。 面

苦蒿梨丸 治水蛊气。

苦蒿梨 木香 萝卜子(各等分)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二十丸。 空 心温

朱砂守病丸 专治积聚。一切蛊气。返食证。

人言(一两) 巴豆(去皮烧熟一两) 芫花(一两醋炙)
上为细末。如皂角子大。 每服三 丸。

治蛊胀

用皂角剪丸二两重。宣泻五六次。后用香绵散。

香绵散

生漆滓(一两半) 春蚕绵(三两重) 麝香(五钱) 上以漆滓放在铁锅炒做灰。绵 用剪 细。入

枳壳丸 治蛊胀。

枳壳 芫花(各等分) 上用酽醋浸芫花透。将醋再煮枳壳烂。擂芫花末。和为丸。如 梧桐子

治蛊

用鸡屎醴酒。调服之。

消蛊汤(出直指方)治气作蛊胀。但腹满。而四肢头面不肿。

紫苏茎叶 缩砂 肉豆蔻 枳壳 青皮 陈皮 京三棱 蓬术 槟榔 辣桂 白豆蔻 仁荜锉。每服三钱

石燕子丸 治妇人男子。气蛊血蛊之疾。

石燕子(四个 ) 木通 大戟 海金砂 石韦 苦楝根 猪苓 海藻 扁竹 茴香 白 牵牛 大。 每

夺命方丹 治气蛊。劳蛊。血蛊。筋蛊。水蛊。

麝香(一钱半) 大黄(生用五钱) 黑牵牛(半两) 甘遂(二钱) 泽泻(半两) 香 附子(二钱) 之。此 药后三 大便

香枣丸(出瑞竹堂方)治蛊气。腹满。蛊病有十种皆可服。

用苦丁香为细末。用熟枣肉和捣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枣汤送下。空心服。 三服

治蛊气方

用环肠草不拘多少。晒干为末。水煎服。以小便通利为度。

五蛊丸(出圣济总录)治百病。及诸蛊病。

雄黄 椒目(炒) 莽草 真珠(研) 巴豆(出油尽) 芫花(醋浸炒焦) 鬼臼 矾 石(烧 令汁 斑蝥(去翅 增一 丸。以 不浸。 酒服桔 臾即苏 之且谓 病洪肿 凡煎防 各取一字 橘紫防榔

紫苏煮散(出圣济总录)治水气。

紫苏叶 防己(去皮) 桑根白皮(切) 白术(锉碎各等分) 上为散。如茶法煎三 两沸。 脐热 蛊胀

枳壳丸(出卫生宝鉴方)治久患五膈。气积噎塞。气血结滞。腹胀。成蛊。身瘦面黄。肚急 浓朴(去皮一斤用大黄二两生姜四两大枣五十枚川乌一两以水煮枣烂为度只用浓朴) 枳壳( 每服 应

木香丸(出杨氏家藏方)治蛊胀。推气退肿。

法曲(四两炒) 干姜(一两) 肉桂(去皮一两) 砂仁(三十粒) 巴豆(二十五 粒去皮) 木香 灰酒半升 浸一 慢 空心、日午、临卧温酒送下。更量虚实加减之。

萝卜子丸(出杨氏家藏方)治蛊气胀满。四肢虚肿。上气喘急。小便秘涩。

萝卜子(四两炒令黄) 雷丸(二两炒黄) 白附子(一两半去黑皮) 槟榔(半两) 陈橘皮(去 十丸。 橘皮

又周益公阴德录 治蛊肿秘方。(永类钤方) 用胆矾治水肿。以出于信州或蒲州明亮如翠璃似鸭嘴者为佳。用米醋煮制。胜针铁矣。 盖胆 此妙 水气

缩砂饮(出朱氏集验方)治气胀气蛊等病如神。

萝卜子(研自然汁浸缩砂炒干又浸又炒不压萝卜浸数日炒干) 上以缩砂为细末。每服 一 大钱

治蛊病(出本草) 用荠花根捣末。以饮服方寸匕。



水蛊(附论)

夫水蛊之状。腹胀皮肤粗黑。摇动有声。此由脾肾气虚。湿气淫溢。久不瘥。则害人。 如蛊

无比丸(出圣济总录)治水蛊通身肿满。

京三棱(煨锉) 牵牛子 胆矾(研) 槟榔(锉) 芫花(醋浸炒各一两) 腻粉(一 分) 续 随子 肉烂研) 上 七 汤

槟榔丸 治蛊病。

槟榔 郁李仁(各一两) 续随子 甘遂(各半两炒黄) 茹(八钱) 樟柳根 黑 牵牛 大 大。每服三 忌半

中隔丸(出圣济总录)治水蛊腹胀。消肿满痞气。

芫花(醋浸炒黄) 甘遂(炒黄为末) 大戟(炒各一两) 泽泻(锉) 青橘皮(汤浸去白) 木香 为末。炼蜜和

槟榔丸 治水蛊。

槟榔 郁李仁(各一两) 樟柳根 黑牵牛 大黄(各一两) 木通 海金砂(各半两) 滑 石( 服 只

瓠穣煎方(出圣济总录)治水蛊。遍体洪肿。

用瓠穣一枚。以水二升。煮一炊顷。去滓。煎至堪可以为丸。即丸如小豆大。每服米饮 下十

楮枝煎方 治蛊病水肿。

用楮枝锉半斤。以水五升。煎至二升半。去滓取汁。入黑豆末半升。同煎成汁。每服一 匙。

分气散(出圣济总录)治水蛊腹肿。利小便。

甘遂(炒) 商陆(锉炒) 白牵牛(炒各半两) 槟榔(锉一枚) 木香(一分) 白 丁香(研 五十

大黄汤

大黄(锉炒一两半) 麦门冬(去心焙三分) 甘遂(微炒) 茅根(锉) 黄连(去须各一两) 贝

瞿麦汤(出圣济总录)治水肿。腹胀满急。小便不通。纵有而黄赤。

瞿麦穗 车前子 滑石(碎) 茅根(锉) 甘遂(微炒) 苦参 上等分捣筛。每服 三钱 匕。以

海蛤丸(出圣济总录)治水蛊。腹胀喘嗽。利水气。

海蛤(烧炙半两) 滑石(研) 凝水石(研各一两) 白丁香(研五十五个) 腻粉 粉 霜(各一 豆 大。温

经验白术散 治水蛊气蛊病。

白术(一两) 苦葶苈(一两) 穿山甲(五钱) 蛇蜕(一条全) 黑牵牛(末二两) 土牛儿(一

葶苈汤(出圣济总录)治水蛊。身体洪肿。喘满。

葶苈(纸上炒令黄紫色捣末一两) 上以水二盏。入葶苈五钱匕。大枣十枚擘破。同煎 至 一盏

葶苈丸

葶苈子(三两纸上炒紫色) 牵牛子(炒一两半) 海藻(洗去咸炒一两) 泽漆(一两) 昆 布( 丸。 日

治积年水蛊。宜服此方。(出圣惠方) 大戟(半两炒锉) 甘遂(半两) 甜葶苈(半两) 巴豆(十四枚炒熟去皮油) 赤 小豆(五十五

结水汤 治水蛊。内肿即冷。外肿即热。气急无力。

黄连(去须) 大黄(锉碎炒各二两) 甘遂(微炒) 葶苈(炒紫色各一两) 上捣 筛。每服 二钱

椒目丸(出圣济总录)治水蛊。遍身洪肿。

椒目(炒去汗) 牡蛎(研各二两) 葶苈(二两) 甘遂(二两) 上等分为末。炼蜜和丸。 如小

治水蛊。

木香 黑牵牛(炒) 飞面(炒黄色各四两) 白牵牛(炒四两)
上为细末。用年深 陈米煎 汤和 物。

水银丸 治大腹水蛊。坚硬如石。宜利小便方。

水银(一两以煮枣肉研令星尽) 川芒硝(一两) 甜葶苈(五两炒紫) 上件药相和。 捣一千杵

治腹肿重大。动摇有水声。皮肤黑色。名曰水蛊。宜服此方。

青蛙(二枚干者涂酥微炒) 蝼蛄(七枚干者炒) 苦葫芦(半两炒)
上为细末。每日空心。以

鼠尾草丸(出肘后方)治水蛊。亦治卒大腹水病。

鼠尾草 马鞭草(各五斤) 上用水。五斗。煮取二斗。去滓煎成膏为丸。小豆大。以 轻粉为

治腹大。动摇水声。皮肤粗黑。如似肿状。名为水蛊。(出肘后方) 白茅根(一大把切) 小豆(三升赤者) 上件以水三升煮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

又方(出圣惠方) 用鬼扇捣绞取汁。服如鸡子大。即下水。更服取水尽。若渴。研麻子汁饮之为良。

又方(出肘后方)治腹胀大。动摇有水声。皮肤黑。名水蛊。

巴豆(九十枚去心皮炒黄) 杏仁(九十枚去皮尖炒令黄) 上捣和服。如小豆大一枚。 以水下

又方 用兹弥草三十斤。水三石。煮取一石。去滓。更汤上煎令可丸。丸如皂荚子大。每服三丸至

恶实丸(出圣济总录)治水蛊。身体洪肿。

用恶实微炒一两为末。面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下。勿嚼破。

主腹肿大。动摇有水声。皮肤黑。名曰水蛊。

巴豆(九十枚去心皮熬黄) 捣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以利为度。勿饮酒。

治水蛊(出百一选方) 用商陆根赤者杵烂。贴脐心。以绢系缚定。病自小水而出去。商陆有二种。白者不可用。 一

二圣散(一名二气散)治水气蛊胀满。

白牵牛 黑牵牛(各三两)
上为末。用大麦面四两。同一处为烧饼。临卧用茶一盏下。 降气

治水蛊腹胀。(出百一选方) 上取加味散。四桂散。细末等分和匀。依法煎服。绍兴术士朱蓑衣名甫。苦此疾。医者 只令

治水蛊(出本草) 用山豆根末。酒下二钱。

 

阴阳半侧水肿

 

人体左右半侧水肿,临床较为少见。笔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之论述,从人体左右阴阳气血之虚实辨证论治,疗效颇佳。
1 人体左右阴阳气血辨证
  就人体左右半侧阴阳气血而论,左侧属阳,阳气主升,其精血多聚于上部,故左侧头部精血旺盛而手足相对不足;右侧属阴,阴气主降,其精血多聚于下部,故右侧头部精血不足而手足相对旺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指出:"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因此"人右耳目不如左明,……左手足不如右强也。"这就说明,人体左右半侧精血与阳气的分布是有差异的。肢体左侧常阳气旺盛,精血偏虚;肢体右侧常精血旺盛,阳气偏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在病理状态下,左侧多显现阴血的病变,右侧多显现阳气的病变。《慎斋遗书.麻木》在论及麻木须分左右时指出:"左身麻木,因气中之血虚,用归脾汤;右身麻木,因血中之气虚,用黄芪建中汤。"《证治汇补》卷三也指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左半手足麻木者,责风邪与血少;右半手足麻木者,责气虚与湿痰。"由此推论,左右半侧水肿亦可分别从阴血与阳气论治。若血虚不能滋养脏腑组织、皮肉经脉,可使水液代谢失常,导致血虚水肿。而肢体左侧常精血偏虚,故易发血虚水肿;若气虚不能行水,可使水液代谢乏力而运行不畅,导致气虚水肿。肢体右侧常阳气偏虚,故易发气虚水肿。气滞血瘀、脉络不畅,可使水湿停聚,导致气滞血瘀水肿。而左右半侧气血之虚均可导致气血瘀滞,形成此证。正如《血证论》指出:"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瘀兼水也。"
2 治疗方法
  左右半侧水肿与左右阴阳气血之虚实密不可分。肢体左侧水肿多缘于血虚,肢体右侧水肿多缘于气虚。其治疗,则当从左右阴阳气血之虚实辨证论治,且左多从血虚辨治,右多从气虚辨治,两侧皆可从气滞血瘀辨治。兼有他证者,又当圆机活法,灵活用药。笔者对肢体左侧水肿多养血益阴、活血行水,用自拟益阴退肿汤:当归、阿胶、丹参、赤芍、香附、茯苓、猪苓、滑石、泽泻、甘草;对肢体右侧水肿多益气温阳、活血行水,用自拟益阳退肿汤:附子、党参、丹参、川芎、白术、桂枝、茯苓、猪苓、泽泻、香附、甘草。兼有他证者,随证加减,疗效满意。
3 病案举例
  刘某,女,55岁,1996年1月27日初诊。患者右侧眼睑、面颊及右下肢浮肿,右眼胀痛,右侧咽痛。上腹部满闷、纳差、稍食满甚。望其面浮而暗,右侧眼睑、面颊水肿凸起,明显高于左侧。右眼虽胀,其色不红。右侧扁桃体紫暗,Ⅱ度肿大。右腿肿甚,按之陷指。左侧面部及左腿浮肿极轻,几无异常。唇舌瘀暗,苔白厚腻,脉左滑,右虚涩无力。辨证:阳气不足,血瘀水停。治法:温阳益气、化瘀行水。处方:桂枝、熟附子(先下)、泽泻、苍术、厚朴、丹皮各10g,茯苓30g,白术、香附、党参、猪苓、赤芍、浙贝母各15g,丹参20g。水煎服。服药6剂,右侧眼睑、面颊、右腿水肿基本消退,右眼胀痛亦除,右咽痛减,饮食有增。左脉稍滑,右脉不虚。再予本方出入6剂而愈。随访2年未复发。
  李某,男,68岁,1999年1月10日初诊。10余日前,左下肢浮肿,先始于小腿,继延膝上,再至胯下,较右下肢明显增粗。肌肉稍硬,按之凹陷,行步艰难。心烦、口干、眩晕、眠差。西医诊治无效,而求治于中医。舌绛而暗,苔滑,脉左弦细,右滑。辨证:阴血不足,血瘀水停。治法:养血益阴、活血行水。方药:猪苓、丹参各20g,泽泻、川芎、赤芍、香附各15g,茯苓、滑石各30g,阿胶(烊化)、当归、甘草各10g。水煎服。进药3剂而愈。至今未复发。

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或慢性心包炎等。

心源性水肿可分为两种。
急性心源性水肿:即急性肺水肿时,体内血容量重新分布,肺内水肿为主,而体内水分总量无明显增加,外部水肿不明显,体重不增加。
慢性心源性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循环血容量略有增加,体内、血管外、细胞外水分的增加显著,有时可增加100%以上。正常成人组织间隙里水分可增加到15—20千克。此种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源性水肿时,肾脏功能的改变是钠、水的潴留。患者由肾脏排出的液体量低于摄入量。故体重增加,水肿明显 。

水肿系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与肥胖不同,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祖国医学称之为“水气”,亦称为“水肿”。

分类及常见疾病
1.全身性水肿 按照其病因可分为以下类别:
(1)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或慢性心包炎等。
(2)肾源性水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等。
(3)肝源性水肿: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等。
(4)营养不良性水肿:常见于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l缺乏症等。
(5)结缔组织病所致的水肿:常见于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等。
(6)变态反应性水肿:如血清病等。
(7)内分泌性水肿:常见于席汉病、甲状腺功能减低及库欣综合征等。
(8)特发性水肿:如功能性水肿等。
(9)其它:贫血性水肿、妊娠中毒性水肿。

2.局限性心源性水肿
(1)静脉梗阻性水肿:常见于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
(2)淋巴梗阻性水肿:常见于丝虫病的象皮腿、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胸前水肿等。
(3)炎症性水肿:常见于丹毒、疖肿、蜂窝组织炎等所致的局部水肿。
(4)变态反应性水肿:常见于血管神经性水肿、接触性皮炎等。

 
发至微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一百六十六 痰饮门] 支饮(附论)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四 水病门 水肿胸满气急附论
《圣济总录》
全身浮肿方剂汇总(收集整理)
含有葶苈的处方(六)
中医通治方水肿68方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