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积滞,滞轻积重。

积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消导食滞,一是消积除癥。脏腑经络之间本来没有的东西,突然有了,怎么办,消。消就是用比较缓和的方法,消除有形之病,是慢慢地一刀一刀地去消,不是一斧子给砍了。这就是“削”与“下”的不同。(如桂枝茯苓丸)另外消法多用丸药,汤者,荡也;丸者,缓也。

朱丹溪:凡积证不可用下药,徒损真气,病亦不去,当用消积药使之融化,则根除矣。

积和癥,不是一天形成,质地坚硬,不是一下子就能去的。求速效,用猛烈的药,会伤正气。经云: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食积:保和丸、健脾丸,病在胃。

 

保和丸

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萝卜子各一两(30g)

研末为丸,每服6~9g,每日三次,温开水或麦芽汤送下,亦可煎汤,按比例用力酌定。

功效:消食和胃

主治: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呕吐,或大便泄泻,苔厚腻而微黄,脉滑

西医:胃炎、肠炎、消化不良、胆囊炎、胰腺炎

基本方为:二陈汤、焦三仙加萝卜子、连翘。

专消无补,适用于脾胃不虚,食积内停化热不重之证。人以胃气为本,本品消除胃中积滞,来恢复胃的冲和之气,本品药力缓和,药性平稳,故以“保和”命名。多用于小儿,成人用之过于平和。

饮食不节,食积内停,阻滞气机,升降失常,生湿化热,故保和丸用连翘、陈皮,健脾丸用陈皮、黄连。

山楂酸温,消食化积,行瘀破滞,善消腥羶油腻之积,为克化之药,故以为君。

神曲辛温,消酒食陈腐之积;麦芽甘平,消食化积,尤长于消化米面诸果食积。

积郁必有气滞痰湿,莱菔子辛甘下气,消食行气祛痰。一物而具诸功能。

食积郁而化热生湿。痞坚之处,必有伏阳,配连翘之苦寒,既能清气分热,又能散结;积郁之凝,必多痰滞,配二陈汤(二陈橘半茯苓草),化湿去痰,理气散结。伤食必兼湿,湿则便溏。茯苓补脾渗湿。

此内伤而气未病,但当消导,不须补益。大安丸加白术,则消补兼施也。

 

 健脾丸、滋生丸、滋生健脾丸(成药为人参健脾丸)

白术炒二两半(75g) 白茯苓二两(60g)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人参各一两五钱(各45g)

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 山楂肉 山药 肉豆蔻(面裹煨熟纸包槌去油)各一两(各30g)

甘草七钱半(23g)

研末为丸,每服6~9g,一日二次,温开水送下。亦可为汤剂,水煎服。

(原方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0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

西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结核、胆囊炎、肝硬化、脂肪肝、胰腺炎

基本方:异功散(四君子汤+陈皮)+焦三仙+。。。

脾虚便溏,脾虚则不思饮食,故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

焦三仙消食导滞以化食积。

食停每多气滞,气滞则食积难消。木香、砂仁、陈皮辛香,理气醒脾,行气消痞。

食积停滞化热,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厚肠止泻,酒炒,减其伤中败胃之弊。

食积必郁而成湿,湿则便溏,山药、肉豆蔻健脾而固肠止泻。

苦寒伤胃阳,但在特定的情况下,苦寒可以厚肠胃:1。必须是湿热性质的病,湿热在肠胃 2。必须小量的苦寒才可以去湿热,厚肠胃 3。看与何药配伍

加减:脾胃虚寒者,去黄连,加干姜以温中去寒;湿甚者,加大腹皮、泽泻以行气化湿。

滋生丸以参苓白术散(补气健脾,渗湿止泻)为基础,加上藿香、白豆蔻、山楂、麦芽及小量黄连(清湿热)。

胎滋始于足少阴,滋生于足阳明,故阳明为胎生之本,“滋生”即取之于此。

藿香、白豆蔻辛温而芳香,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焦三仙助消化,小量黄连清湿热,厚肠胃。

 

 木香槟榔丸 暴饮暴食

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莪术 黄连麸炒 各一两(各30g)

黄柏 大黄各三两(各90g) 香附子炒 牵牛末各二两(各120g)

研细末,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汤或芒硝水送下,量虚实与之。(现在每服3~6g,温开水下,日二次)

功效: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主治:脘腹胀痛,便秘或下利,里急后重,苔厚腻,脉沉实。

西医:胆囊炎、胰腺炎、肠伤寒、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

本方破气攻积之力较强,宜于积滞较重而形气俱实者,虚人老人慎用。

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木香、槟榔辛行苦泄温通,行气导滞,有缓泄之功,畅气机而消痞满。

(槟榔下气除水,木香通三焦之气,皆通大便)

大黄、牵牛泻下血分之药,苦寒除血中伏热,通行积滞,使食积走大便,湿热走小便,并为摧坚化痞之峻品。

青皮、陈皮、枳壳助行气破积。

香附、三棱破血中气滞,莪术破气中血滞。

黄连、黄柏苦寒清热燥湿厚肠止痢。

 

 大承气汤  大肠传导不利 下法

大黄四两,酒洗(10g) 厚朴炙八两(15g) 枳实五枚(12g) 芒硝三合(6g)

水煎服,其中大黄后下,芒硝溶化。

功效:峻下热结,行气导滞

主治:便秘或下利不畅清臭粪水,腹痛拒按,舌质红,舌苔焦黑而干,脉沉实

西医: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细菌性痢疾、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

注意:本方服后,一般在30~60分钟出现泻下,腹痛、发热等证随之缓解,则应停用本方,“得下,余勿服”即是此意。

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曰承气。胃肠者,阳也,健运不息,若胃中气郁滞,糟粕秘结,壅而为实,是正气不得舒顺也。三承气者,诸药各有不用,惟大黄则无不用,是承气之名,固当属大黄。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随气行,亦随气滞,气滞血不随之滞者,是气之不足,非气之有余;惟气滞并波及于血,于是气以血为窟宅,血以气为御侮,遂连衡宿食,蒸逼津液,悉化为火,此为大黄能直捣其巢,倾其巢穴,气之结于血者散,则枳、朴遂能效其通气之职,此大黄所以为承气也。

(肺者阳明,主肃降,主津,合大肠;胃亦阳明,亦主通降;心火下温肾水,肾水上济心火,则水火既济;胃居三焦之枢机,故肺津合心火下行,而肝主升,主舒泄;脾亦主升,主健运,脾居三焦之枢机,肝木舒展则脾脏健运有力,而肾水得以上承。肠胃中积滞,则肺津与心火不降,火热炎上,肺津经宣发为汗而手足汗出,比白虎汤少,因以伤津;胃中食积,胃气不降则浊气上填,胸脘部痞满;心火着于有形之积,更灼阴液,形成燥屎,而更不易下,故治法以急下存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气坚者,以咸软之,热盛者,以寒消之。(芒硝、大黄之属)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枳实逐有形,厚朴散结气)。

大黄为君,泄热攻积,祛淤通便;芒硝为臣,泄热通便,软坚润燥,合大黄以涤荡胃肠之热结;枳实、厚朴为佐,行气导滞,消除痞满,可使黄、硝奏功更速。

满者(气结),胸胁满急瞋胀,故用厚朴辛苦温以消气壅而宽中;痞者(有形),心下痞塞硬结,故用枳实辛散苦降以破结利气;燥者,肠中燥屎干结,故用芒硝润燥软坚;实者,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泻热。

小承气汤无燥,故去芒硝,咸能伤血,防止伤下焦阴血,谓不伐其根也。调胃承气汤上焦痞满不甚,主要是燥实,去枳实、厚朴,恐伤上焦阳气,大黄苦寒,芒硝咸寒,寒药为主,病在下焦,会伤胃气,故用甘草调和,既保护胃气,又能益气增强推荡燥结的作用。

芒硝严重损害酸碱平衡,从肠粘膜及毛细血管吸水,使燥屎变稀的关键,为燥屎证而设。

六淫之入里也,无形之邪必依有形之物,以为固结。

泻后考虑脾胃的恢复,给与适当调补。

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故会热结旁流。

诸热属阳明。阳明面上热。

麻黄汤用甘草一两,就不要说益气,桂枝汤用到二两,已考虑到益气的作用。

 

瘀血:

血虚当补,出血当止,血瘀当化

气行血行,离不开理气药和补气药

活血化瘀宜温,止血宜凉,血凉则静,热则妄行,寒则凝塞。

瘀血积久,聚而为热,血瘀愈久就愈热愈干,尤其是因热而瘀,或瘀久阴血已虚,内生虚热,所以有时叫干血,如温经汤。

注意望诊,面部、口、唇、舌(舌萎,舌边尖瘀斑都是瘀血)、蝴蝶斑、眼眶、视力、甲周循环、舌底静脉,皆可用来判断是否血瘀。

 

桃核(桃仁)承气汤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12g) 大黄四两(12g) 桂枝去皮二两(6g)

炙甘草二两(6g) 芒硝二两(6g)

功效:破血下瘀

主治:下焦蓄血。小腹急结,小便自利,至夜发热,谵语烦渴,甚则其人如狂。

西医:急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胎盘滞留、附件炎、阑尾脓肿、膀胱肿瘤、肠梗阻、精神分裂症。

桃核承气汤是调胃承气汤减芒硝用量加桂枝、桃仁。

下焦在此为下消化道,在胃及十二指肠之下。大黄即为承气汤,皆治大肠。在胃用消法,在大肠用下法。少腹急者,邪在下焦;大便黑者,瘀血溃之;小便利者,血病而气不病也。小腹急结,则可能为二便不利或瘀血内停。小便通利,大便正常,但色黑不干,这是用排除法诊断为瘀血。热在阴血,故至夜发热谵语烦躁如狂。因热而瘀,故用调胃承气汤,使瘀血从大便出。有实结而致热,故瘀血一出,邪热随之而出,与承气汤治疗热结腑实一样。

桃仁活血化瘀,引诸药入血,还有润燥的特点,不只是润肠。热与血结,自然干燥,所以不仅用芒硝(软坚润燥),而且用桃仁,以润血之燥,散血之积,使之得下,而通过润燥来增强散积化瘀的功能。芒硝用量减少,炙甘草不可少,使大便微利,而不是急下,是攻逐而留有余地,不可过猛。

桂枝得大黄则不走表而走里,不在解表而在温经活血,血得温则行,故即使已有热,仍用温药,另一方面,仲景恐苦寒泄热太过反会凝涩血行,不利于瘀血的消散故于大队苦寒之品中反佐少量(大黄倍于桂枝)辛散温通的桂枝,清热而无凝涩之弊,祛瘀亦无助热之虞,如此寒热相合,去性存用,并制其辛散之性,有相反相成之功;大黄得桂枝之辛甘则不走大肠而随入血脉以祛淤清热。

加减:若肢体跌打损伤,瘀血留滞,疼痛不能转侧者,加乳香、归尾以活血去瘀止痛;若瘀热上冲所致吐血、衄血,头痛目赤,加栀子、牛膝以清热凉血,引热下行;若月经不调及经闭、痛经属瘀热实证,加当归、红花以活血调经;兼气滞者,加青皮、木香以行气止痛;若产后恶露不下,少腹硬痛难忍者,加蒲黄、五灵脂以活血祛瘀止痛。

 

 麻子仁丸(脾约丸)

脾约之证其临床特点是大便干结,甚则干如羊屎,但不更衣十余日无所苦(知脾功能正常)。邪未入腑,在三承气汤证之前,在不急于泻下的药中,考虑阴血的问题。

“约”有两个意思:一是穷乏,指津液亏乏,脾无津液输布而穷乏;二是约束,指脾胃布津之功被胃之强阳所约束,津液不能还于胃肠中,脾土过燥,胃液日亡。

1.胃肠中热伤津而致大便干硬,阻塞肠中;

2.脾行津液,肺布津液合大肠,然而因肠中燥屎而清气不降,津液不得下行;

3.肠中滞而积热,津液四散,肾与膀胱为水脏,主凡水,故化尿而出,尿液并非频数;

4.肺为水之上源,下合大肠,大肠津液蒸化,肺宣发为汗而出。

汗、尿正常,而独不大便,更无所苦,知病在大肠,余脏无病,故知燥屎为病之本,而燥屎得之于胃强,胃燥热而脾无所运湿和、或肺热津伤而不降大肠所致。(此处胃强脾弱指大肠热强而脾肺津弱。仲景说胃强,原未说脾弱)此为大肠燥而大便不下,非他病也,故治之以逐燥屎,润大肠,去胃热(去其胃强则愈),方为麻子仁丸。不名承气者,欲告知学者肠燥为其本(脾土过燥,胃液日亡),不可再用芒硝夺肠胃之津以软坚散结,使燥屎变稀,需治以润。

喻昌:仲景说胃强,原未说脾弱,况其所谓胃强者,正是因脾之强而强,盖约者省约也,脾气过强,将三五日胃中所受之谷,省约为一二弹丸而出,全是脾上过燥,致令肠胃中之津液,日渐干枯,所以大便为难也。设脾气弱,即当便泄矣,岂有反难之理乎?

 

麻子仁二升(500g) 芍药半斤(250g) 枳实炙,半斤(250g) 大黄去皮,一斤(500g)

厚朴炙,去皮,一尺(250g) 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250g)

功效:润肠通便

主治:胃有燥热,脾阴不足。便秘,小便频数,舌红,苔黄干,不更衣十余日无所苦。

西医:习惯性便秘、痔疮、不全性粪便阻塞性肠梗阻、肛肠术后便秘、结肠炎。

加减:痔疮便秘,兼见便血鲜红属大肠燥热者,加槐花、生地以凉血止血。

观其药证,治以甘润,配合小承气汤加味。

润燥者必以甘,甘以润之,麻子仁甘平质润多脂,滋脾(肠)润燥,滑肠通便,用之为君;杏仁质润多脂,既能润燥通便,又能降肺气而开上通下。

破结者必以苦,苦以泄之,大黄苦寒清热,涤荡燥屎,故用之急治其标;枳实、厚朴下气破结,辅助通便,又可防麻子仁、杏仁之滋腻,因此此处虽无上中焦之痞满,仍用之。

芍药酸收,敛津液,收悬浮之水津入静脉,养阴和里,助润肠通便,使大黄泻下而不伤阴。

注意:火麻仁虽属甘平滋润,但用量过大亦可引起中毒。据报道,食入量2~4两(60~120g),多在食后1~2、小时发病。轻者头晕眼花,呕吐泄泻,失去定向力;重者昏迷抽搐,瞳孔散大。药理分析,火麻仁含覃毒素、毒性蛋白,过量时可作用于大脑中枢,引起兴奋后抑制。

 

附方:五仁丸

桃仁半两(15g) 杏仁炒,去皮尖,一两(30g) 柏子仁一钱二分五厘(3.75g)

郁李仁炒,一钱(3g) 松子仁一钱(3g) 陈皮四两(120g) 每服12g。

对于陈皮,古人在配伍上有个说法,陈皮配杏仁,治气秘,可以行气下气,润肠通便;跟桃仁相配,行气活血,润肠通便。

麻子仁丸兼能泄热,适于津枯兼胃热者,五仁丸则专于润下,用于津枯便秘。

 

 济川煎

 

大黄附子汤

 

 增液汤

滋阴清热,润燥通便

温病迁延日久,或素体阴虚,使液涸肠燥,肠失濡润,传导不利,故大便秘结,即所谓无水行舟。其治不可用承气汤重竭其津,当用增液润燥之法,增水行舟。

 

 增液承气汤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增液汤加大黄、芒硝

 

 小柴胡汤与三泻心汤

肝升于左,肺降于右。肝气升则脾气健运,肺气降则胃气通降。胆与三焦者,六经表里之枢机;脾胃者,三焦升降之枢机。小柴胡汤治气机。

 

痞证是胸腹间气机升降失常的一种自我感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十)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卷二百八十
下法的使用 - 倪海厦仲景心法传讲2
『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李玉奇治疗便秘验案赏析
便秘论【原创】
伤寒论方剂——桃核承气汤——阴阳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