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Digg与集体智慧

Jeremy Zawodny注意到在Alexa上Digg的流量已经渐渐逼近了Slashdot,因此他下了一个断言:尽管Slashdot不会消失,但是他将会逐渐走向没落(Going Out of Style)。

Slashdot作为老牌新闻站点,曾经创造出了著名的Slashdot效应:在被Slashdot报道后,许多网站和个人Blog因为骤然增加的流量而出现短暂瘫痪的现象,甚至专门有人写了一个FireFox扩展,在这些网站瘫痪的时候可以用快照和CoralCDN访问。同样的,Digg也产生了几乎同样Dugg效应

熟悉这两个网站的人知道,他们同样都是以用户提交内容为主的,不同的是,前者依靠的是编辑的选择和Fact Check,而后者则依靠社会计算--我们可以把这种过程称之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博弈,在寻得一致后文章就会发表出来。换言之,前者是一个层级制的结构,依靠编辑的判断和经验来挑选,后者则是依靠集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在一个扁平化的组织里面,不同的内容相互竞争。

其实比较这两种机制谁优谁劣并不是一个好的主义,因为前者在控制质量上做得比较好,而后者在用户自由度上更大一些。最近一段时间就有一个例子,
一篇Digg的文章中指责O‘Reilly Network的Steve Mallett做的站点偷取和拷贝了Digg的CSS和Html样式,而Nathan Torkington则为其辩护,称这只是误解,并且称Digg用户为集体的不冷静。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是容易预料的。在一些问题中,由于话题和议程本身掩盖了思考和认证确实的过程的必要性,因此在参议过程中的“
绝大多数的暴力”就极容易爆发出来,最终造成传播途径中的不正确表达。在编辑放权,而用户通过平台的结构自己创造和链接内容的应用中,这个问题尤其显得突出。

但是我们就该因此否认这种集体智慧吗?我看不可以。在众多的关于这个事件的文章中,
Peter Cashmore的看法我最赞同。他认为集体智慧需要得到发挥的前提是,每个人必须独立的做出自己的判断。而Digg的错误在于,他让用户在做出判断之前,让他去可以看见别人的判断,这样一来错误不但没有得到改正,反而在这个决定作出之前就被放大了,形成集体的判断失误。

连线杂志关于Tim Oreilly的
那篇特写中的末尾写道,Tim Oreilly在一次会议上中邀请每一个嘉宾写下一个三个单词的词组来描述他们的理念,他自己给出的答案就是“驾驭集体智慧”(Harnessing Collective Intelligence)。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在于形成一个能够引发独立思考与判断的机制,否则,智慧将只会转化为另一种暴力。

原文地址:http://blog.donews.com/undersound/archive/2006/01/14/694519.aspx

Trackback: http://tb.donews.net/TrackBack.aspx?PostId=6945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拉西扯:Netscape拷贝Digg
DIGG的退化
Digg创始人专访:这个IT社区怎么火起来的
国内digg类网站
Digger工具集装:5个Digger必备的Digg工具 by DiggLife
教育资源挖掘(转自zyj网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