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历史名人六十四计然|勾践|吴国|范蠡|计然|诸侯|越王

计然(生卒年不详),辛氏,名钘[jiān],字文子,又称计倪、计研,号计然、渔父,春秋时期宋国葵丘濮上(今河南商丘民权县或兰考县)人,著名谋士、经济学家。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计然是春秋时期宋国葵丘人,他的祖先是从晋国逃亡至宋国的落难贵族。外表貌似平庸、愚钝,但自小非常好学,通览群书。时常观察学习大自然,善于从事物刚开始发生露出倪端时,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知道别人的想法。传说他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

他对治理国家的策略极有研究,善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谈论治国方略。酷爱山水之游,而不去自荐于诸侯。因此,尽管才冠当世,却不为天下人知。南游到越国,大夫范蠡惊其才,从之为师。计倪教授范蠡“七条计谋”,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只用了其中五条,就消灭了强大的吴国,洗刷了二十年前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攻破越都会稽后屈膝投降,并随至吴国臣事吴王的“会稽之耻”。

历史上有汉兴三绝,萧何、张良、韩信为史所称道,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8] ”,也有三绝,即文种、范蠡和计然。在吴越相争中,文种直接管理越国政务,范蠡以军事辅佐勾践,计然不同于文种、范蠡,他的主要贡献在经济方面。

越王勾践刚从吴国做奴仆返回时,想要洗雪耻辱,吞并吴国。就向计倪求教说:“我想要讨伐吴国,但又恐不能取胜。吴国山高林密,不知敌军隐藏在何处。西面靠近江,东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巨浪扑来时,船只不能互相救援。不知道命系与谁。想到海战攻战的辛苦和惨重损失,时时使我痛哭流涕不止。所以并不是不想讨伐,而是实不知敌方弱点所在,若算计不成而失败,唯恐到时一死都仍难辞其咎。与敌人硬碰硬,则实力悬殊,胜负难料!现在,大小城邦虽然已经做了准备,粮食也已经收割完,却没有储备。就怕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我军往返劳顿于后勤粮食的运输。我知道先生精通天地四时,所以向先生求教。”

计倪回答:“这肯定是不行的,出师远征,必须先积蓄粮食、钱财、布匹。如果不先积蓄粮食,到了战场的时候,士兵缺粮饥饿,就容易受伤。饥饿将使动作迟缓,眼花耳昏,抬不动武器;进退缓慢。饥饿和饱食军队的区别,相差千万里。同是与敌人交战,为何受到战败的祸害,其实不是上天不保佑,而是人主将帅的过错。倾全国兵力在外作战,一旦失败,将国土沦丧,将士尸横遍野。”

越王说:“那请问如何才能打败吴国呢?我听说先生通晓天道劫运,使万物兼容并蓄,各尽其所长,我想知道怎么进行,以作为基本治理原则,你可以拿它来教我。我时常记着,不敢忘记。”计倪回答:“万事万物均有阴阳盛衰的变化趋势,抓住了就掌握了事物吉凶变化的规律,再说人一生的时间、力量有限,既然自然规律如此,人就只有积极顺应变化趋势而做准备了,积蓄实力应对困难。平时不为事件发生时做准备,等到事件发生时,就只有听天由命了。大王应静静观察时机。在时机到来时,匡正应该纠正的事物,确定应该肯定的事物。

先减免百姓的赋税,还富于民,积极引导并奖励农耕。问候、扶持、救助遭遇天灾人祸的人民,让百姓集中力量耕织,同时清除百姓的祸害,避免自然造成的损失。让田野得到开垦,粮仓里堆满粮食,百姓殷实富庶。不要让百姓没有事情做,荒费人力物力,只有国家富强了,百姓富裕了,才能有力量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军队没有出征的时候,积极训练;而一旦遇到战事的时候,则有完整精良的装备和战斗力,这样战争一旦爆发,我方就处于上风,占据了有利的条件。

我曾经向大王建议为国理财之术,然大王不采纳我的建议,所以我就没有再坚持。我国就地理而言处于吴国、楚国和百越之间,凭借与三地接壤的地理条件。所以天下形势如有任何变化,都能很容易的知道。我听说大王亲自下田耕作、大王夫人亲自纺织布匹为天下做榜样,这样称不上是什么聪明的办法,只能收一时之效。遇到灾祸就要顺其发展规律进行纠正和扶持,要知道天灾人祸发生的必然性,就要依势储备。如此我们就能从事物表象露出的倪端,事物的基本性质,矛盾对立的各方面,来预知推测事物的发展规律。

黄帝得以拥有天下,在于一方面遵从自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促使天下各种事物和谐发展,各尽所长。如果治理天下,就要向圣贤学习。因此是我来辅助大王的话,就要遵从天下万物的发展规律,利用其力量为大王的事业尽力。大王如果使用我的方法和计谋,进可成就统一天下的帝王功业,退可为乱世之英雄霸主。大王觉得怎么样呢?”

越王说:“请你告诉我实施的重点。”计倪回答:“月亮每十二年为一周期,当其周期循环之时,大地上事物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月亮处于金星的三年中,大地就丰收;处于水星的三年中,就会遭遇灾祸;处于木星的三年中,就会收获平平;处于火星的三年中,就会遇到旱灾。所以能帮我们安然度过灾祸的,是平时充足的准备;有了好的收成和环境,要好好利用。不要荒费机会和时光,更要为将来的困境做好准备。

世间物品的价值是由其数量和需求量决定的,所以人们总是追求稀少的物品,越是稀少的,就越贵,并且随准备其数量的增长而价值不断下跌,最后直至不值钱。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自然规律,在事物需求还没有来到,且价值不高的时候买入;在需求来到,就可以卖出,获取高额利润。

自然的周期是每隔六年一次丰收,每隔六年一次持平,十二年一次饥荒。如果处理不好,人民就会对你的统治没有信心,离你而去。所以古代的圣人由于能早早的预知自然界的变化,所以预先做好准备。古代的圣人,他们的决策、选择没有哪个不是高瞻远瞩,利国利民的。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并非是为了他们自己,正因为这样,所以他们能取得天下。根据百姓的缺乏和盈余,帮助和诱导他们进行生产,积累财富。这样一来,诸侯争相学习,遵守国家的法律,任用有才能的人。

帮助他们各自成就一番事业,从而靠这些人的功业成就诸侯的功业。而大王又靠诸侯的功业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这样就可以富国强兵而不衰弱了。不关注研究事物的性质属性和发展趋势,又不任用有才能的人。责罚直言进谏的大臣,就会国贫兵弱,严刑峻法繁多。大臣骄纵犯上,只会奉承主上,不行德政。忠心为国者反遭惩罚,以刑罚代替德政。即使国家有了有能力的大臣,也不会给主上出谋划策,只会顺着主上的心意走。”

越王说:“那如何使我们通过努力和时间,来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计倪回答:“每个人都不一样,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就有好的结果和智慧知识;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就只会任性放荡,一事无成。所以,圣明的天子任用人才,不苛全求备,而是任用他们的长处。努力的人,日渐成长,不努力的人,日渐后退。做天子的人要大公无私,赏罚分明。”

越王说:“那有什么方法来判断,从而知道事物吉凶变化的规律?”计倪回答:“天下的万事万物均有利与害两方面,并且在不断的运动变化着。各种事物广泛的矛盾和联系着,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着。看似不相关单任何单一事物都与其它很多事物联系着,打破这个平衡,将使某一环节没有了制约,就会使自然界失调。。因此顺应自然规律就会有好的结果,反过来就要遭殃。所以圣明的天子,能知道其不利的地方,而居处于有利的位置。从而利用他们有利于自己的地方,避免使用对他们不利的地方。不管什么事,必须要遵从自然事物的客观规律,分析其主要的矛盾。如果违反客观规律办事,就什么事都不会有成功的。”

越王说:“请告诉我实行的方法”。计倪回答:“按照自然变化,及市场缺乏多寡。预备货物,等待时机。这样因为市场需求还没有来,所以买入价格低。等到时机来时,就可以赚取几倍,十几倍的厚利。根据市场的变化规律,通过买进与卖出,先于别人,就能很快聚集起财富。”

越王说:“那么今年丰收,为什么还有贫困和讨饭的人呢?”计倪回答:“因为人和人不一样,哪怕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勤劳程度不一样,就会贫富不均。为什么呢?不积极努力,当然落后于别人,没有辛勤的储蓄,遇到了难题就无法解决。”

越王说:“你这样与我在这里掏心的商讨国家大事,我一定不会忘记的。你与我说的这些,我一定不负所望。请你教我该怎么办。”计倪回答:“用一石二十的价格向百姓收买粮食,就会伤害农民的积极性;用一石九十的价钱卖粮食给商人,就会伤害经商的动力。农民没有了积极性,稻田里的农作物就没有人管理,商人没有了动力,就不买卖货物。所以,粮食出售价不宜高过八十,收购价不低于三十,这样对农民和商人都有利。

所以从古到今,做买卖经商的人,都是先用本钱购买市场需要的物资,到市场进行交易,以赚取利润。”越王说:“好。”计倪于是教导越王:“判断事物的属性,利害的各方面。凭着这样来驾驭事物,不怕不成功。”越王说:“好的,从今天开始,这些会成为传统,进行实践,让后人参考学习。”越王因为听从了计倪的建议,用他的方法治理国家,只用了七年就灭了吴国。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计然(春秋时期著名谋士、经济学家,范蠡尊之为师)
卧薪尝胆
计然十八策
卧薪尝胆不忘耻,计谋欲使夫差死(2)
范蠡功成身退
卧薪尝胆中的范蠡和文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