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百米冲刺跑马拉松能不能得冠军?

高中第一学期过半,学生中开始出现各种适应不良的个例。

其中一类情况是:

长期为写完作业、为成为所有任课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而天天熬夜、熬夜。终于达到各科成绩“溃不成军”的水平。

关键是,不只成绩溃不成军,心理防线垮了。

“这么学还学不好,我是不是天生就是笨啊?”

你不要无端污蔑家长的遗传因素!

你要是在熬夜等方面再疯狂一点,恐怕不只是这种境况,还会更糟糕。

学习是用脑的事,你长期熬夜、喝咖啡“续命”,本身就是损坏脑子的行为。即使眼前不垮,将来也一定会垮。

庆幸的是,你这问题出现得早。

在现代管理学培训中,关于目标分解策略,有培训者常举日本长跑名将山田本一的例子。

山田本一之前并不出名。但在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突然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之后又连续几次获得马拉松世界冠军。

十年后,关于山田本一训练和比赛的奥秘揭晓——这就是目标管理。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事先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察看一趟,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这段话,不管是不是山田本一直接说的,凡是长脑子的人都不可能全信。

马拉松比赛距离42.195 km,目前的世界纪录是2小时1分39 秒。

我们不妨算一下:

42195 m 除以 7299 s,等于5.78 m,即平均每秒只需要跑不到6 米即可夺冠。

百米飞人赛的世界纪录是多少呢?小于10 s!也就是说,每秒要跑10 m 以上!

山田本一虽非短跑选手,但作为专业长跑运动员,他的百米速度断不至于小于每秒6米水平。

所以说,“以百米速度”逐个、逐个目标地去冲刺,是不存在的。

疑似以讹传讹。

我相信目标分解法,也愿意相信山田本一采取了此策略。

不过可能的操作是,他按照自己平日训练出的固有节奏,逐段逐段地去跑(并没有采取百米冲刺手段),不受别人干扰地完成了自己的比赛。

比如,不管其他选手起跑多快,我就是按自己训练形成的固有节奏,规划了第一个5 km用时,然后是第二个5 km……

于是,他在赛场上跑出了比平日训练略好的成绩——然后,就获得了冠军!

为什么赛场上可能跑出比平日训练略好的成绩?因为氛围不大一样、神经兴奋度有点差别。

相反,那些靠别人领跑的“场依赖者”们,可能跑着、跑着就被别人带乱了节奏,最终支撑不住,败下阵去。

一个班、一个年级学生的学习,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在低年级阶段领先的孩子,学着学着“没了后劲”。

为什么呢?有的人说“用力过猛”。

实不尽然,我看主要是学习策略和方向出了问题。

只看见第一个目标——考不上重点初中,还怎么考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还怎么考好的大学啊?

要知道,也有普通初中生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何况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很多政策(比如“校额到校”)保证普通初中的孩子进入重点高中的渠道畅通。

同样,普通高中的学生考入名牌的也不在少数。

只看着别人的路去走,却不知人家为什么那样走;只按照统计学规律去生存,很难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放开学、底子宽厚扎实,才是正道,这样的孩子才会走得稳、走得远。

不要一上来就对着一个狭窄的目标盲目地“冲刺”。

老师们在讨论这类学生情况时,还提出了一种可能。

这类学生,由于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过于近程,从小学开始养成的习惯是只学跟考试直接相关的东西,课外的东西一点也不学——单线式的学习,随着学习范围的扩大,他的脑袋里逐渐缺少支持性资源,于是不知何时,“线”就断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错题中反观概括内容的教学
马拉松冠军的智慧(摘抄)
那些目标狂人:如何把遥遥无期的目标变得触手可及?
用目标分解法去完成每一次的“马拉松”
把理想分割,慢慢实现
今天分享: 马拉松运动员的故事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山田本一总是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