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乙烯制备实验知识拓展与释疑
userphoto

2023.02.20 北京

关注
发表于《高中数理化》(有补充),也是即将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用原子的眼睛看世界》的一篇。

1. 加热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物制乙烯时,混合液为什么会变黑且有刺激性气体放出?
这是因为浓硫酸不仅具有脱水性,还具有强氧化性。
加热过程中,部分乙醇跟硫酸发生如下氧化还原反应:
C2H5OH + 2H2SO4 2C + 2SO2↑ + 5H2O
反应产生的碳的小颗粒使混合液呈黑色,而SO2 使逸出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值得注意的是,该实验制得的气体因含有大量还原性气体SO2,故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速率非常快,远比纯粹的乙烯气体快得多。
所以,要想说明乙烯的性质(跟溴发生加成反应、被高锰酸钾氧化),应该先使气体通过足量烧碱溶液,以除去其中的杂质气体SO2,并通过品红溶液确认SO2被除尽后,再通入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
另外,在较高温度下,也不排除碳元素被浓硫酸进一步氧化为CO2等的可能性,成为乙烯气体中的杂质。

2. 加热有机液体时,为防止暴沸,往往需要加碎瓷片。碎瓷片防暴沸的原理是怎样的?
这要从液体发生暴沸的原因谈起。
暴沸源于液体的过热——在非常洁净的容器内,液体很平缓地受热时,会发生温度达到、甚至超过其沸点而不发生沸腾的现象,这样的液体叫过热液体。
过热液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受到激扰,比如振荡、搅拌、投入杂质等,便会瞬间发生暴发式沸腾,产生大量气体冲出容器,造成实验事故。
日常实验中,最常见的暴沸现象就是集中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大量液体冲出试管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要不断上下移动试管的主要原因。
过热现象的发生跟受热液体内部缺少汽化中心有关。
碎瓷片上有很多小的气孔,这些气孔内储存有微量的空气,受热时它会膨胀,但并一定马上逸出,而是在气孔周围随着液体温度的变化而不停震动,起到激扰液体的作用,使受热的液体到达沸点即可汽化而沸腾,避免发生过热现象。
自然界有类似碎瓷片一样具有微孔结构的矿物 —— 沸石,可以用来防止暴沸。
根据沸石的作用原理,使用沸石时应该注意如下两点:
一是当加热已经开始,突然发现忘记加沸石时,千万不要中途补加,而要停止加热、冷却液体到室温再补加沸石、重新加热;
二是前一次实验中用过的沸石不宜接着再用,因为实验结束、液体冷却后,沸石内的微孔已进入液体,不再具备提供汽化中心的作用。


3. 乙烯气体能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不能。因为冷的浓硫酸可以吸收乙烯气体,与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
CH2=CH2 + H-OSO3H → C2H5-OSO3H
也有的人会发出下列质疑声:
“乙烯气体是由浓硫酸制得的,为什么不能用硫酸干燥呢?”
要知道,浓硫酸催化使乙醇脱水的温度是170℃,乙烯气体正是上述反应的产物硫酸氢乙酯在170℃下分解得到的。也就是说,有如下关系:

乙烯由浓硫酸制取,但不能用硫酸干燥这一关系,恰如无机化学实验中NH3伴随着CaCl2 产生,但却不能用CaCl2 干燥的道理差不多——因为产生气体时的反应条件(加热)跟干燥时(常温)是不同的。

4. 乙醇的沸点只有78.5,把浓硫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加热到170才产生乙烯。在温度升高到170之前,乙醇为什么没有挥发掉呢?
这真是一个极好的提问!
原来,在你把硫酸和乙醇混合的过程中,乙醇早已跟硫酸发生了如下反应:
CH3CH2OH + H-OSO3H → C2H5-OSO3H + H2O
这是无机含氧酸跟醇的酯化反应。
没错,产物就是前边提到的那个硫酸氢乙酯!
要知道,你加的硫酸相对于乙醇是绝对过量的(体积比3:1嘛),几乎所有的乙醇都被酯化成了硫酸氢乙酯。
硫酸氢乙酯的沸点是多少呢?260
剩下的,我就不用多说了。如果你忘得快,就请回头读读上一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高考化学模拟题精选—实验专题7:实验安全型
微型实验----乙烯的制备及性质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三 乙酸乙酯的制备预习报告
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含答案)
用数字化实验演示浓硫酸的吸水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