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间分配决定你会成为谁

「配图摄影 by 辉友彭莫山」

谈谈对时间的感悟。

闲暇:时间错误分配会产生全局影响

那些接二连三出现的社会热点事件,会让我在空闲时花了很多时间去关注它们,从朋友圈、到视频号、到抖音,应接不暇。有时候直到深夜,还陷于其中。既疲惫又困惑。疲惫的是身体,困惑的是大脑 —— 因为越是热点事件,越是有过多的「噪音」,我们看到了一个一个的碎片,但是远离事实本质,更别提真相。

而且因为空闲时间大量被这些事情占据,也影响了睡眠,间接影响了第二天的状态。一些时间本来应该专注于当下,但注意力依然不可避免地被干扰。空闲时间被占用,导致了连锁反应。

因为感到困惑,我开始反思,基本结论是:如何分配时间,决定了我是谁。除去陪伴家人,我只应把当下分配给当下,把空闲分配给本质。

如果把事情用「是否与我相关」和「是否接近真相与本质」两个坐标轴,画成四象限,我们人生最多的空闲时间应该花在「与我相关且接近真相与本质」的象限里。但很遗憾,我们会把最多的时间花在「与我无关且远离真相或本质」的象限里。

关于「是否与我相关」这一点,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如果只从这一点出发,会不会让自己的视野越来越窄,并且客观上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我也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但后来觉得还是多虑了。因为我们天然就会主动关注更多的东西,而不会彻底自我封闭,所以担心这一点是多余的。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精力只能放在两个圈里,一个是影响圈,另一个是关注圈。所谓影响圈,就是自己的行为可以影响结果的范围;所谓关注圈,就是自己的行为无法影响结果的范围。这两者之间可能没有一个绝对清晰的界限,但是大部分事情的归类还是不难的。

比如一次有个实习生同学和我交流,他发给我一个人口统计报告,问我:人口变化会不会影响公司产品的定位?我回复道:「注意关注圈和影响圈」。

其实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最近的大量时间分配给「关注圈」的事情,而且因为这种分配,干扰了自己在「影响圈」的表现。这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提醒大家一点,什么时候最浪费时间?其实是空闲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体力相对比较差,意志力也差,很容易被琐事吸引注意力,一头扎进去,不能自拔。

我有某天晚上刷了很多垃圾信息,导致晚睡。临睡前带着悔意写下如下一句话:

什么时候最浪费时间?你疲劳的时候。因为此时你除了想刷视频号、抖音,什么也不想干,包括睡觉。

我自己大量的时间浪费都发生在空闲时间,而且产生了全局性的影响。这是我需要时刻注意和调整的地方,也给大家一点提示:累的时候,可能最好的休息是冥想,而不是刷抖音和视频号。

工作:时间分配与自我定位自洽

我们在工作中的时间分配需要与自我定位匹配,这定义了你是谁,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我在公司里也在坚持类似的「日更」,在公司的朋友点我的飞书头像,能看到「辉哥顿悟,日拱一卒」。我会把自己工作中的碎片化思路记下来,这看似很随意的记录,如果能站在10年的维度看,会非常有价值。因为这是我梳理自己思路的地方,也是我在持续产生影响的地方。目前公司每天有1/1000的人看,假以时日(5-10年),我估计每天会有1/10的人看 ——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地、持续影响大家的方式。

在日更记录中,我曾写下了自己的年度时间分配计划。基本上是四件事,每一周,为这四件事分配4-8小时不等,加起来是三个完整的工作日,另外两个工作日的时间灵活机动。当然,不排除运转一段时间后,分配给「要事」的时间会持续上升,最终提升到四个工作日。

我写道:

时间分配很简单,需要把握两个原则:

1、每周时间分配要匹配自己的要事。即大量的时间要花在要事身上,而不是琐事身上。

2、分配在要事上的时间也要有比例。需要匹配优先级和具体的工作量。
这是理想的分配原则,我还需要在日常记录自己的时间,以对比实际发生的时间分配和理想的时间分配之间的gap,找到产生gap的原因,再去调优。

彼得·德鲁克有一个振聋发聩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很难,但认识你自己的时间,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在前年看到这句话,去年才开始真正行动,惭愧惭愧。

自我成长:留给自己成长的时间,永远有优化的空间

我曾经写过下面一段话,大意是用「最小后悔原则」去生活。即使我们明确知道,每天需要留给自己足够多的时间做自我成长,投入「健康」、「关系」和「财务安全」等事宜,但是如何每天真正做到这一点,其实才是考验。:

中午和一个同事聊天,我说自己任何重要决策中都加入了时间的维度,比如会站在10年、30年后看今天的决策、看今天行为的影响。有了时间这个维度,会对很多当下的烦恼释然,也不担心其他人对于自己的误解。会思考一件事的生命周期和终局,比如职业生涯、投资等等,想清楚终局,知道自己的使命,当下也不纠结。有了时间这个维度,就需要自己每一天按照「最小后悔原则」去生活,很多人在年老时对过往生活充满遗憾,其中不乏非常有名有钱的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以「最小后悔原则」去过今天,去过每一天呢?问大家到了年老时对什么最在意,我所获得的回答无外乎「健康」、「关系」、「财务安全」…那每一天究竟有多少时间投入其中?恐怕寥寥。我们是否能在每一天中加大对这三个要素的时间投入呢?从统计意义上来说,生命没有意外,时间投在哪里,最终就收获什么。所以,如果我们把时间的维度贯穿于每一天,每一天都会比以往更充实,更幸福。

我每天都会留1-1.5小时写作和运动。但总时间是否能保障,二者之间会不会产生冲突?问题会层出不穷。

比如最近,把原本每天早晨的「文章写作时间」做了优化。原因是春节过后,每天早晨起床后用大约1小时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这带来文章质量的提升,但同时带来运动时间的减少。

近期发现,其实可以不必在早晨时间写完整文章。每天早晨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快速把自己的昨天晚上睡前,睡梦中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其次,可以快速做一个过往话题的总结,比如昨天早晨在flomo中看到「随机漫步」中推荐「模型」关键词,把自己谈过的有关模型的内容整合出来,15分钟就做成了一个语音的提纲,可以用于与知识星球辉友分享「模型」的使用心得。最后,早晨还可以对过去的文章草稿做优化,这会让文章的质量提升一大截,同时又不占用大段晨间时间。

当然,回答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什么时候写「文章草稿」呢?我的选择是随时。只要有空,马上用10分钟把自己的完整思路以草稿的方式记录下来,不要管逻辑细节,也不要管错别字之类。就是马上写,这件事可能会发生在午饭后,可能会发生在下班前,也可能是自己停好车、上楼之前。我们可以用语音转文字的方式记录想法,这让「草稿」的创作不限时间和地点。

做了这样的优化后,我记录当天的感受:

做了27分钟有氧运动。今天之所以有时间进行更长时间的运动,就是因为优化了写作时间。其实就这24小时,总有优化的空间。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曾总结总结:「如果能看到时间的力量,时间可以塑造你;如果看不到时间的力量,时间会瓦解你。」今天的文章算是一个回应:我们该如何用时间塑造自己?很简单,就是不断探索自我,并且按照对自我的定位,分配时间、记录时间、优化时间。

最终:分配时间决定了你会成为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50个帮你自我提升的网站,空闲时间不虚度! ​​​​
空闲时间,可以研究一下
别离开我
这一曲,你花一百万也看不到!错过超后悔!
抓住空闲时间
空闲的时间一起画画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