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苦禅家训: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 家风家训

作者:玄圭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生活理念、人生信条充斥人们的头脑,爆炸的信息更容易让人迷失。而真正能流传千古,支撑起中华民族精神之内核的,则是那些一代代传下来的家风家训。

——小婚家

今年77岁的李燕是李苦禅的儿子,也是他的学生。除了知名画家的身份,李燕还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

“我今天的成就,与父亲的谆谆教诲息息相关。”李燕说。

自小受父亲耳濡目染,李燕对画画充满向往,13岁那年,他主动跟父亲提出要绘画,李苦禅当然很高兴。

但没学几天,李燕就说不想画了。因为每天一起床就要练习,画画还要站着,一练习就是好几个小时,腰酸腿疼,握笔的手最后连筷子都拿不动了。

儿子想半途而废,李苦禅没生气,而是耐心地问:“你爱不爱绘画?”李燕说:“爱是爱,但太辛苦了。”

李苦禅早已想好了,如果儿子不爱这一行,自己就不逼他,但如果他真喜欢,那就得想方设法让他学。

一天,李苦禅给儿子买了他最爱吃的李子。看他吃得津津有味,李苦禅问:“李子甜不甜?”李燕使劲儿点头。

他刚把核吐出来,父亲就接过去。然后,李苦禅用一把铁锤把李子核砸破了,把一小块仁儿塞到李燕嘴中。

“怎么这么苦啊?”李燕马上吐出来。

李苦禅笑了,说:“你只知道大红的李子好吃,却不知道它是从一枚苦核里长出来的。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其实就很像这一枚好吃的李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充满艰辛和苦涩。 但是我们不能怕,因为这是人生必经的阶段,苦过了之后,你就能结成甜美果实 !”

父亲的话,13岁的李燕已经完全能听懂了。

从那以后,李燕一心一意跟父亲画画,从没叫过一声苦。他不怕风吹日晒,长期坚持野外写生。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燕最终成为以画猴享誉一方的知名画家、清华大学的教授。

“ 苦是甜的前奏,甜是苦的回馈,千万不要让小苦核压弯了腰,要沉下心来等待小苦核结出大甜果 。”多年以后,李燕仍然记得父亲当初说的话,他也经常把这句话说给他的孩子和学生听。

“我是有福之人,因为这辈子跟父亲不仅只是父子关系,还有传承关系。他教我画画,更教导我要立画品。”

李燕说,父亲1983年离世后,他的一句话经常响在自己耳边:“ 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

李苦禅的人格和画格都令人敬佩。齐白石声名大振后,市面上流传很多他的赝品。而得齐白石真传的李苦禅,临摹老师的写意完全可以乱真,但他从来只题自己的名字,所以齐白石经常夸李苦禅,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因为他的画品、人品俱佳。

李燕曾为父亲写书,在书中回忆父亲,称他对工作和生活条件没有任何要求,但对艺术、对他的专业教育却一丝不苟。“父亲要求我‘画自己的东西,创自己的笔墨’,告诉我‘画思当如天岸马,画家常似人中龙’。”

李苦禅虽为名家,有过无数传世的经典画作,但曾任杭州艺专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的他,总是自称为教书匠。“我不是什么大师和教育家,就是一个普通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燕于1988年被载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其作品 《大鹏图》 于1999年搭乘中国第一艘试验载人飞船“神舟”号,成为人类史上首件飞游太空又安然返回的绘画。

但和父亲一样,李燕也自称为教书匠。谈及个人声望时,他说自己是一根竹子。竹子虚心有节,历经了破土而出、风雨交加的洗礼才变得笔直参天,正是这对父子的真实写照。

(本文据李燕著作《风雨砚边录》《艺术大师之路·李苦禅》等综合整理)

编辑、排版:张敏

校对:胡晶华

审核:李津

810739902@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珍邮:齐白石》首发
还寄堂散记之读札一则
画家李苦禅是如何引导孩子画画的
齐白石:英也夺我心
记住这只鹰,你就记住了李苦禅
李苦禅:我是一辈子的教书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