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火锅店如何通过产品破局实现营收增长?

餐饮市场时刻演绎着血雨腥风的剧情,而占据餐饮半壁江山的火锅业更是迭代更替,白热化竞争逼着餐饮人思考同一问题:明天是否还活着?

在火锅世界中,不同门店都有各自的生命周期,随竞争环境和顾客需求的持续变化,火锅店的侧重方向也各有不同,每个火锅老板都为如何实现营业额持续增长而绞尽脑汁。

即使正处于成熟期的火锅店,每天保持稳定的翻台和收入,但运营者关注的焦点依然是增长问题,即如何突破天花板实现更高层次增长?

那么问题来了,影响增长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产品?服务?营销?环境?价格?位置?口碑?运营?

以上因素都是影响火锅店增长的点,但是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产品。

产品是餐饮生存发展的根,如果绕开了产品谈运营,其他因素即使做到极致,也只是花里胡哨的空中楼阁。产品是门店营收增长的第一入口,也是搭建起门店与顾客间的第一桥梁。

对于火锅店的产品思考,表面上看就是一锅底料或者一盘菜的小事儿,深层次讲则是团队的持续输出,更是消费者感知门店态度、水平的晴雨表。

实现产品破局的方式很多,但最基本的是要好吃、要讲究、要有故事、要匠心等等。如果把产品思维定位成:在原有的产品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那么一切都是徒劳。

那么,如何将产品思维与产品破局微妙结合,最终实现量的变化呢?

一、实现产品增长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路人进店消费产品,就成为门店顾客。从“路人”到“顾客”的角色转变是基于产品消费,门店新增收入,门店的命运则是由进店消费顾客多寡决定的!

直接影响门店营收的关键要素:一是顾客复购频次,二是顾客消费金额,三是顾客群体的多寡。

以上三要素背后的逻辑则是通过产品消费和持续消费实现的。

这个逻辑看上去清晰明了,但更容易产生错觉:只要有了产品,就能实现增长

所以许多人都会陷入一个误区:开店就能赚钱。

因为有了店铺和产品,就会有人进店消费,门店就会赚钱,营收就会增长,这就是“增长悖论”。

例如,你来到成都太古里某家火锅店必然会惊叹:“哇,这家店生意好火爆,排队人真多,这家店肯定赚翻了”。

对于餐饮小白而言赶紧交钱加盟,然后幻想着每天躺着数钱的场面。

对于稍微厉害的人而言,先成为这家店服务员,潜伏进店,学技术,学管理,学服务,最后换城市复制一个新店,产品和装修也极为相似……

具备以上条件就赚得盆满钵满了吗?真正成功的案例不足50%。

“山寨”是目前火锅市场最常见的现象,出生非嫡系所以常矮人一截。一些火锅产品可复制,但品牌和运营却无法复制。这就是为什么做服务只认海底捞,毛肚火锅当属巴奴,全抄喜茶也做不出同等规模,因为底蕴不同、品牌不同、思维架构不同……

在火锅市场,模仿和抄袭是最简单,最高效,最快捷的开店思维,对于抄袭的你又该如何破局呢?

打折促销?重金宣传?这些惯用的老套路,不是长久之计,新时代也会水土不服。

100%的抄袭不等于成功,高手的抄袭在于“抄出差异化”,这就分为两方面:

一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抄你的闪光点。

二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于你,但优于你。

抄袭可分为多个维度,但站在顾客“消费”维度而言,产品是最重要的方向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个逻辑:产品是拉动增长的第一要素,但产品本身不会增长,抄袭市场成功的产品也不一定带来增长。“不同且更好的产品”才是真正能带动火锅店增长的要素。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叫不同,什么叫更好?如何才能实现产品“不同且更好”?

二、市场才是检验产品“好与坏”的试金石

生产和消费是产品实现其价值的过程。

商家为什么要给顾客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为了让产品更好还是不同?

其实真正目的在于“增加消费者获得感,带来惊喜,引爆店铺”。近年来“引爆”一词出现平凡,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爆品,今天我们要说的“不同且更好的产品”不仅仅是爆品,而是“好产品”与“爆品”在市场融合并提升价值的产品。

“好产品”就能做成爆品吗?需从顾客视觉回答这个问题。

(1)市场竞争

首先我们要知道从路人转变为顾客心路历程。选择消费前,路人会在记忆中筛选可能要去的品牌和店铺,或者一个地段,一个品类,或者消费标准等,影响路人选择的因素有:营销、口碑,更多的是品牌间的对比,门店间的对比……

(2)消费体验

若商家赢得了第一回合的竞争,路人进入你的店铺完成了角色转变,成为了顾客,下一步就是解决消费体验问题。

消费体验就是圈粉的过程,如何提升顾客体验的满意度,让他们感觉物有所值,产生复购思想?

产生复购思想的三要素:

一是味道好,超值。(味道好和超值是两个概念,味道好指产品,超值指产品+价格+体验,味道好是必要条件,超值是充分件,所以好吃是前提。)

二是与预期相符或超出预期,消费前觉得产品好,吃的时候真不错。

三是意犹未尽,还有一些菜品没有尝到,感觉也很棒。(招牌菜不错,整体产品不错,未体验的产品有期待)

如果满足以上三方面,除非顾客距离门店非常远,那么他就能成为常客。

(3)口碑营销

口碑是最强和最廉价的营销手段,竞争带动体验,体验输出口碑,口碑成就品牌,提升竞争力

新顾客进店前都会对店铺进行筛选,要么看美团或者大众点评,要么通过社交媒体的种草体验,要么通过美食博主的探店感谢等,对于口碑好的店铺,他们都会带有一定预期,觉得很棒。

所以商家必须通过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的心理“对称问题”,让顾客感觉不枉此行,物超所值。

让顾客带着80分的期许,达成90分的体验,只有这样才有获得感,惊喜感,才能赢得好的口碑,并主动为你的店铺代言和背书。

所以,市场竞争,消费体验和口碑营销不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是环环相扣,紧密连接的有机体,相互促进并起作用。

知道“不同且更好的产品”的定义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做?

三、五步成就“不同且更好的产品”

产品是连接门店和顾客的桥梁,是顾客消费体验的核心,是构成品牌口碑的必备要素。

门店通过生产销售产品实现盈利,顾客通过消费产品完成生理和社交需求,门店的增长动力靠持续的产品输出和顾客的购买频次来实现。

这里提到的产品并非普通的一个菜或一个小吃,而是要有“不同且更好的产品”属性:有爆品潜质、自带惊喜感、能从竞品中脱颖而出。

(1) 顾客说好才是好

在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是最乖。同样,在商家的眼里,自己的产品永远是最好,这就是认知偏差。

产品好不好?不是商家说了算,而是顾客。

顾客眼中的好产品应有属性:

一是喜闻乐见,浅显易懂,一看就知道,并在他们的印象中没有这样的产品

二是产品可消费频次。先要知道顾客选择产品的心路历程:先看颜值和口碑,再看价格,最后尝味道。定价太高,消费频次就会下降,定价太低,老板白吆喝。接受了价格,下一步就是味觉体验,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月消费多少次会腻?

比如火锅,在上百个菜品中,让顾客记忆最深刻的无非毛肚、肥牛、鸭肠、黄喉等,这些产品认知度极高,消费频次高,这就有利于产品传播。

在消费者眼中,产品无贵贱。比如毛肚,无论是人均消费几百上千的高端火锅店,还是人均消费20-30元的市井麻辣烫,都能寻觅到毛肚的踪迹。

所以,门店在定位爆品时须把握好尺度:认知度高,技术能把控,食材需稳定。而非一些凤毛麟角,闻所未闻的产品。

比如:重庆某掌中宝串串香的爆品定位

第一步,列举前十的串串香畅销菜品:牛肉、五花肉、郡肝、掌中宝等,掌中宝排名第七。

第二步,分析每个品类的受众面,受众广的更优。

第三步,根据排序,确定各类菜品是否有差异化或代表品牌。例如:牛肉较为普遍;郡肝已有知名品牌……

第四步,分析菜品口感及菜品独特性。分析结果:大数据显示,脆口类菜品在串串中更受欢迎。

第五步,分析产品在其他领域的接受度。分析结果:掌中宝在烧烤界广受欢迎。

最后结论:选择掌中宝串串香作为主打产品。

(2) 提升价值,赋予魅力

定义“不同且更好”的产品前提是:好吃。

“好吃”的概念比较模糊,众口难调,没有固定的参考标准,但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拆分。

a.厨师维度

一是口感好,产品入口的直观感受不错。这就考验厨师的烹饪技术,包含:配料,火候,刀工,手法等;

二是食材鲜,新鲜度如何,色泽度如何,是否当季,是否正宗等?

厨师维度回答好吃 :传统做法是什么样子,为了更好吃,厨师增加了哪些工艺,赋予了菜品哪些魅力?

b.顾客维度

评论“好吃”的决定权最终需回顾到顾客手中,让顾客获得满足感和惊喜感。这就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愿意付费体验;

二是超值体验。

首先是愿意付费体验。让顾客觉得你家产品好吃,是通过与附近同类竞品对比得出的感知,抛开品牌光环,消费者先看距离,再看价格。

比如:A店写着牛肉串串每签5毛,B店写着牛肉串串每签6毛。但是B店写明了“每天都用新鲜牛肉”,那么B店的吸引力会高于A店。

如何打赢“每天都用新鲜牛肉”?如果两家的产品无差异,A店只需写上“秘制鲜牛肉,不卖隔夜菜”就能扳回一局……这就解决了顾客是否愿意为你付费的问题。(上述只是举例,未必严谨,勿深挖!)

赢得了第一步竞争,顾客进店愿意为你的产品买单。

第二步就从味道、服务、食材赋予顾客满足感和惊喜感,那么“超值体验”就会应运而生。

(3) 建立产品层次和标准体系

产品的稳定性关乎店铺的生死。当所有产品做到了“不同且更好”,就需要将付出的心血结晶成标准体系。

比如火锅串串香中的牛肉腌制,主厨腌制的牛肉色泽鲜亮,口感嫩滑且弹牙,其他人腌制的牛肉色泽昏暗,口感老柴,这就造成产品的不稳定,怎么办?

解决方案:建立产品层次和操作标准。

a.     多维度打开产品层次,提升顾客惊喜感

什么是产品层次?

产品层次是指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东西。

我们以蛋糕为例。顾客为什么购买蛋糕?

蛋糕能够解决人们的饥饿感,这是最浅层的因素,但背后还有更多的因素在推动,大致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次,节日或生日必备烘托品,亦或满足个人果腹。

第二层次,价格筛选了消费群体。

第三层次,蛋糕独具的吸引力,形和色无可代替。

第四层次,包装精致,有仪式感。

第五层次,入口时的超强体验感。

第六层次,产品外的细节。

吃蛋糕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但是消费者并不知整个过程经历了六个层次。

同理,火锅店打造“不同且更好的产品”一样需拆分细节,那么具体注意什么呢?

一是精神层面。消费者选择你的火锅店,除了能够饱腹,还能满足什么需求?

二是客群定位。价格决定了消费群体,工薪阶层的诉求是超性价比的产品,满足好吃廉价即可;高端客群追求的环境、服务、摆盘和味道,价格其次。

三是服务细节。锅底是否需要加汤?厕所是否脏乱差,异味重?每桌是否备有纸巾等?

四是意外惊喜。爆品一旦引流成功,顾客到店后还能发现其他意外的好产品吗?

五是仪式感。体验环节中,超强的仪式感让顾客耳目一新,好感爆棚。

这就包含:出菜方式是否与众不同、菜品呈现是否符合美学要求、盛菜容器是否与菜品和装修匹配、碗筷是否有瑕疵、座位是否拥挤等?

六是产品细节。比如鸭肠上是否残留肠油?展示柜的托盘上是否还有血水溢出?食材异味是否处理干净等?

在构建菜单时,后三项是关注的重点。

考虑上多少菜品?做到“不同且更好”的产品占比多少?

若“好产品”能做到80%,但在广告上不可能全部呈现,需要精准定位什么“好产品”才与目标客群相匹配。确定价值后,就可以作为爆品引流,顾客进店后是否还有其他“好产品”可作为招牌?这是搭建产品层次感的关键。

简而言之,产品层次感的功能就是多维度获客。

b.     找到产品原型,树立产品标准

产品原型就是产品的最初形态。比如:香菜牛肉确定为包菜牛肉的原型后,可以根据原型产品进行升级和衍生,比如:薄荷上市,就有“薄荷牛肉”,鲜笋上市就有“ 鲜笋牛肉”等。主厨需要拿捏哪些应季食材可以融入原型。

产品标准化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如“香菜牛肉”,先要确定牛肉的部位?以及每片牛肉的长宽厚?腌制牛肉的配料和手法?香菜的选择部位等?最后是每个环节谁操作,谁负责?建立一套常规化标准。

(4)产品测试

新产品问世需要进行产品测试:

第一是市场反馈。

第二是门店接待力。

第三是供应链问题。

市场反馈主要从产品定位层面出发,比如有多少顾客是通过引流产品到店消费?

测试方法:

一是新顾客是否看到了产品广告进来的?

二是顾客进店后是否点了该产品?

定义招牌产品好坏的标准是看点餐率和复购率如何?

如果门店铆足干劲推招牌产品,但是点击率依然低,那么就得考虑该产品的是否佩站C位,份量、价格、味道是否需重新调整?

门店接待力主要靠前厅与后厨的配合度实现,这需要时间磨合,更需要老板的管控。

供应链在餐饮中举足轻重,然而很多老板却忽略了他的重要性。供应链不稳定会导致价格波动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断供等问题。商家间可以达成深度合作,抱团发展,自建供应链。

(5)表达与传播,打造明星菜品

本来是好产品,但是许多火锅老板不擅于表达,埋没了好的属性。如本来用的新鲜黄牛肉,在菜单上和海报上没有体现;本来是产自四川的一次性火锅底料,却没有正宗川味的字样等。

打造明星菜品需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提炼产品价值,明确产品优势。

二是划分产品属性,哪些产品作为引流?哪些产品作为招牌?

三是宣传落地。门店海报,菜单,以及线上图文推荐,服务员向顾客主动引导和介绍等。

四是适时调整。如果引流菜品效果不佳,则要及时替换或下线。

小结.

产品是链接火锅店与顾客间的纽带,只要是好产品,顾客一定愿意买单。

对于火锅店而言,无论是做营销还是做服务,最后锚点都要落到产品层面。抛开产品做宣传和营销,即使场面火爆,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短暂的假象罢了。只有基于顾客和竞争成长起来的门店,才有增长和破局的可能。


火锅店铺运营经验分享

微信号 :15378669093

微 博:@点灯猫1

知乎号:点灯猫

做一名有态度的餐饮段子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接手转让店,3年开店300+,他总结出“餐厅经营12条”
干餐饮的5个大坑,看你踩过几个?
“家一加”别样红,与众不同
串串香进入下半场:全年开店数下滑66%,10家有9家都主打牛肉
井格火锅的经营秘诀!(收)
火锅店如何用免费模式把利润增长了216%,并发展到17家门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