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史 第十三课:张骞出使西域


不同于从前中国君主们的封闭治国观念,汉武帝刘彻非常重视与周边国家增强联系,同时也加强自己的影响。因此,除了在正面战场上和匈奴展开激战之外,汉武帝还在外交上对匈奴人采取了攻势,希望寻找些盟友,夹攻匈奴,这样可以使匈奴人左右难顾,以便从根本上削弱匈奴人的实力。于是,汉武帝做出了以前的君主们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想的伟大创意——开通西域。这既是一个军事策略,也是一个外交策略,这一策略在他征服匈奴的伟大事业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实践这一策略的是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


张骞是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张家村)人,当时是个郎官。《汉书·张骞传》说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前138年,张骞奉刘彻之命出使大月氏,率领百余人,从长安出发,踏上征途。


张骞一行出了陇西,进入了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匈奴骑兵发现了他们,就把他们抓了起来。匈奴单于把张骞等人全部扣留下来,为了让张骞投降,单于还给他找了个匈奴族的妻子。面对单于的威逼利诱,张骞始终没有屈服。十年后,匈奴人放松了戒备,张骞带着部下逃了出来。他们向西走了数十天,来到了大宛国(位于中亚)。


大宛国的国王派向导和翻译把他们送到了康居,康居人又把他们送到了大月氏。张骞到了大月氏,以为他的使命可以完成了,不料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来大月氏自从与匈奴交战失利后,迁居至妫水(今阿姆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大夏国,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里土肥水美、物产丰饶,大月氏已不想再与匈奴交战了。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多次劝说大月氏王与汉朝合作攻击匈奴,都毫无结果,只好动身回国。回国途中,张骞再次被匈奴抓住。幸好当时匈奴发生了内乱,张骞才得以乘机逃了出来。


前126年,张骞历经13年历经艰险终于回到汉朝。当年出使的百余人,仅剩张骞、甘父两个。13年间杳无音信的外交使团突然归来,震动了京师。刘彻给张骞、甘父加官晋爵,并怀着好奇的心情倾听了张骞关于西域的报告。


张骞出使,使刘彻详细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过了几年,刘彻派大将军霍去病征讨匈奴,汉军打了大胜仗,消灭了匈奴骑兵3万余人,还控制了西河(今河西走廊、甘肃等地)地区。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已没有了障碍,于是,刘彻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这一次,张骞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大批牛羊和金银财宝来到了西域的乌孙。同时,张骞还派他的副使带着礼物分别出使大宛、大月氏、康居、大夏等国。


乌孙王见张骞带来了许多财宝,很高兴。他派了使者随张骞一同返回长安。乌孙使者受到刘彻热情招待,他看到汉朝兵强马壮、经济繁荣,回去后报告了乌孙王。不久,乌孙和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一年以后,出使西域各国的副使陆续回国,西域各国也派了使者前来长安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由于张骞功劳很大,刘彻封他为博望侯,因此,人们又称他为“张博望”。


张骞两通西域,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骞开辟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豌豆、绿豆)、胡桃(核桃)、胡荽(香菜)、胡蒜(大蒜)、胡瓜(黄瓜)等植物,狮子、鸵鸟、犀牛、汗血马等动物,口中吐火、自缚自解等魔术以及乐器、乐曲、乐舞等,陆续传入中国内陆;中国内陆的穿井、冶铁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大量精美的丝织品,也传入西域以及更远的西方。这条东西交流的通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它的开辟,在人类文明史和世界历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自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朝每年都会派遣使节出使西域各国,中亚及西亚各族、各国的使节和商人也跋山涉水、披星戴月,云集汉朝边塞。


随着东西商旅的频繁往来,中国的先进技术亦随之传入西域各国。中国的铁兵器制造技术、凿井技术和利用渠道引水等技术在当时居于先进水平,这些技术传到了大宛,进而传到西域各国和欧洲,提高了这些地区的生产技术水平。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以“张骞凿空”四字高度概括了这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的历史贡献和传奇人生。张骞,作为中西交通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伟大开拓者,永载史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遥望西域 帝国刀锋 张骞:开启汉帝国的地理大发现
大汉双星与汉匈之战(15)·张骞:归来的使者
“博望侯”张骞背后的那个匈奴女人
河西走廊(二)
张骞出使
张骞出使西域,13年后才回到长安,带回的消息让汉武帝激动不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