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空问答

“玉座珠帘五十春,临朝三度抱冲人。扶床一见雏孙拜,定省仪鸾仅隔晨。”这是后人述及清末慈禧太后死时情景的一首宫词。

慈禧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刻(1908年11月15日)死于中海仪鸾殿,其时年已七十四岁。对她的一生是非,后人有许多议论。她自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晨(1861年11月2日)发动辛酉政变,夺取政权以后,两度垂帘,一次训政,立过三个幼帝,操纵清末政权几达半个世纪。此即上引宫词中所谓“玉座珠帘五十春,临朝三度抱冲人”之原意。

对于慈禧太后之病情及其去世,野史演义之类并后人的传说颇为纷杂,但多数均谓她是因患痢腹泻不止而最终衰竭致死。关于她得病的时日,有的说是在十月初十日(慈禧生日)以前,有的则说是在此后;有的说早在光绪帝去世之前多日,慈禧已卧病不起;有的则说光绪去世之日,慈禧曾亲临瀛台涵元殿视丧。如光绪时曾任御史的恽毓鼎说,早在十月初十日之前:“时太后病泻数日矣”,又说当光绪帝的皇后在十月二十一日得知光绪帝已死后,便“哭而出,奔告太后,长叹而已”。又如《慈禧外纪》中说:“是年太后七十三岁,万寿之期……太后高兴已极。不幸至晚着凉,又吃乳酪、苹果等物过多,遂又病痢。此病于夏间曾缠绵多日也。”如此等等,当然均难作凭证。

考诸正史及清代官修史籍,则又略焉不详。《清史稿·后妃传》载为:“(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太后有疾,上疾益增剧。壬申,太后命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癸酉,上崩于瀛台。太后定策立宣统皇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葬定陵东普陀峪,曰定东陵。”

《德宗实录》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甲戌之记载是:“是日,太皇太后疾大渐。未刻,崩于仪鸾殿。申刻,大殓毕,奉安梓宫于乾清宫。”同日,《起居注》之记载是;“是日,圣祖母太皇太后疾大渐。未刻“慈驭升遐。”

在慈禧去世之前一日,还亲自决策立溥仪为帝,授溥仪之父为监国摄政王等,也算是她临死前的遗嘱吧。而有关于病因、病状等则毫未涉及。只有在她死后清廷以她的名义所发布的遗诰之内稍有提到,兹摘其要如下:

前年宣布预备立宪诏书,本年颁示预备立宪年限,万机待理,心力俱殚。幸予体气素强,尚可支拄。不期本年夏秋以来,时有不适,政务殷繁,无从静摄,眠食失宜。迁延日久,精力渐惫,犹未敢一日暇逸。本月二十一日,复遭大行皇帝之丧,悲从中来,不能自克,以致病势增剧,遂至弥留。

这段遗诰的要点,无非是说慈禧得病之由,是因为政务殷繁过于劳累。其患病的时间,则是在光绪三十四年夏秋之际,其死因是对光绪帝之死过于悲痛。由此可见,这些正史或官方记载,与野史演义及社会流传之说迥乎不同。正史只记载了太后有疾,太后崩。没有写什么遗言之类。

很多文章都说慈禧弥留之际最后说的一段话是: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就连腾讯历史都有发表。这个说法来自所谓“慈禧太后最后一个情人”英国的年轻记者伯克豪斯(巴恪斯)。在慈禧太后去世以后,1910年,伯克豪斯与人合撰了《慈禧外记》(又名《太后治下的中国》),之后又出版了《清室外记》,大打隐私密史牌。记叙了慈禧太后与清宫之中,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宫廷研究的专家。虽然作者声称在庚子年北京混乱之时,搞到很多宫廷密档,仍因其太过于惊悚,“有些历史学家和学者指责他是伪造历史的高手,称为远东最著名的无赖和最无耻的骗子”。我劝大家还是别信这个人的记载吧!当时那么多人在场,为何《清史稿》的编著者,将这样的正能量省略?为何朝廷里某些喜欢记日记的官员没记?一句话,凭什么,它来自于外国人的书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疑案再探:吴士鉴密信所见光绪、慈禧病逝之内情
晚清历史
慈禧太后是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清代)
为什么在光绪死后的20小时慈禧就死了,是暴病而亡吗?
光绪陵墓在哪个地方 光绪与珍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