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合并黄冈黄石鄂州成立黄州市的建议

以行政区划调整促进“十四五”湖北省社会经济

发展布局进一步完善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研究了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问题、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问题。在加快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建设用地资源向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倾斜的条款中,明确提出“适当调整行政区划,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湖北省正在全力贯彻落实“一芯两带三区”战略,鄙人一直关注鄂东地区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问题,结合对中财委第五次会议精神的学习,对如何以行政区划调整,促进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布局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一、开展行政区划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谈到行政区划,我们的脑海里首先反映的肯定是一张湖北省地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如果再深入的去探查,就会发现,很多原来由江、河和山体自然分割的行政区域,随着桥梁、隧道、高速和城际铁路等现代交通设施的架设,已经完全连成了一体,经济也逐渐融合。鄂东的鄂州市、黄冈市、黄石市,长江天堑已经被一座座大桥贯通,城区也已经被沪渝高速、大广高速、沪蓉高速等高速联通,城际铁路也已经开通,互相之间的车程仅十几分钟;鄂北的老河口市和谷城县,隔汉江相望,已被大桥贯通,城区已经相连;鄂西的松滋市、宜都市、枝江市,原来由长江、清江交汇阻隔,现在已成为通途,产业园区更是一墙之隔,互为毗邻;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随着武荆高铁的建设,融合趋势非常明显;武汉周边,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汉川市已经与武汉东西湖区连城一片,汉川电厂已经向东西湖区供应热力;鄂州市葛店开发区与东湖高新区也连为一体,通往葛店的地铁在建,葛店鄂州电厂向东湖高新区部分企业供热,等等。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融互通,已经成为客观现实,行政区域的适时、适当调整是必然的结果。纵观近百年来行政区划,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与时俱进,因地制宜、适时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助力经济发展,这也是实事求是精神和担当使命的体现。

二、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是破解要素制约的客观需要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聚集。产业在聚焦,要素也在聚集。产业以产业链为纽带,上中下游都在向优势龙头企业聚集,向产业生态良好、营商环境优良的地区聚集。同时,各种资源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源、金融资源都在向大型城市聚集。在大城市中,产业和要素,两者相得益彰,从而实现经济良性发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去流,这既是自然规律,也是经济规律。当前我省发展较快的地区,面临的最大难题,一是人,二是土地。目前我省除了武汉市外,其它城市普遍存在着人才难引进、引进来留不住的问题。产业留人和人兴产业旺,很多时候都是鸡和蛋的问题,于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主次有别。对于中小城市,应优先产业,以产业汇聚人,譬如原来的国家大小三线工程所形成的城市;对于已经发展成为大型城市的,更重要的是能吸引人,人来业兴。苏州市等发达地区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增强城市吸引力,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土地方面,当前经济较发达的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等地,都面临着无地可用的问题,向其它城市下辖县购买指标已经成为常态,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经济尤其是产业发展的成本。中财委第五次会议“适当调整行政区划,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提得非常及时,很有针对性。通过适当的区划调整,充分利用好当地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经济基础,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城市,解决城市吸引力的问题(襄樊市改名襄阳市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将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发展较好的地区有机整合起来,解决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都是“十四五”规划中应该重点考虑的。

三、打造有竞争力的中型城市,有利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多年来,描述湖北省经济格局,都是武汉市一城独大,后来增加了“一主两副”,新近的提法是“一芯两带三区”。武汉市更好更快地发展,对我省的经济至关重要,这个动摇不得。一城独大的经济格局没有错,有核心,有标杆,对其它城市的发展能起到引领作用。关键的问题是当前我省其它城市发展不够,差别悬殊,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武汉市的虹吸效应,而辐射效应难以发挥,带来诸多问题。放眼沿海发达省份,浙江省有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江苏省有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山东省有青岛市、济南市、烟台市,福建省有泉州市、福州市、厦门市等等,各城市经济规模呈梯级发展态势,产业定位不同,错落有致,较好地满足了人才和产业的选择多样性问题。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特大型、大型和中、小型城市接续有效的层级,承担不同的功能和定位,是有利于城市群良性发展的良好生态。编制“十四五”规划,建议继续做大武汉市成为特大型城市,城市人口向2000万人挺进,远期规划3000万左右;超常规做大一些基础好的中型城市成为大型城市,城市人口远期在300万以上;踏实做好部分市州首府成为中型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左右;安心做好县市级城市,城市人口在30万左右。其中超常规做大一些基础好的中型城市,就需要通过适当的行政区划调整来实现。

四、组建黄州市,是十四五湖北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综观我省城市发展格局,中远期具备成为300万城市人口的城市有宜昌、襄阳、荆州。鄂东的鄂州、黄石、黄冈三市或因地域有限,或因经济基础有限,很难独自快速发展为300万级的大型城市。而当前鄂东地区,尤其是黄冈市经济发展滞后于全省的发展,已经成为可能拖累全省经济发展目标的一个隐患。必须转换“依赖武汉,甘做后花园”的传统思路,可以考虑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发挥鄂州、黄冈、黄石三市历史渊源深,人缘相亲,习俗相同,位置相近,交通相通等优势,在武汉的下游,打造一个大型城市黄州市,使其成为武汉城市群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的桥头堡,同时作为武汉市—南昌市—长沙市中三角的重要支撑,在省内形成“一主三副”的发展新格局。

从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管控来看,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利于在特殊情况下有效地分区隔离。而新组建的黄州市,三个核心城区以快速线(现有的高速和铁路)连接,是未来大型城市发展的一个新路径。组建新的黄州市,既可以有效传承黄州在历史上的知名度,汇聚鄂东地区人才;承接武汉市人才溢出和产业转移,还能有效解决鄂州、黄石两市土地资源约束,填补鄂东地区特大型城市 中型城市 小型城市,缺乏大型城市的城市层级,形成梯级有序的城市格局。在黄州市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创造大量的投资机会,成为“十四五”湖北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确定武汉市向西向北发展战略,凸显武汉市辐射江汉平原发展的作用,吸纳仙桃、孝感等地的土地资源,巩固武汉市的中心地位。最终形成鄂东黄州市、鄂北襄阳市,鄂西宜昌市,鄂中武汉市的湖北省城市发展格局。

五、黄州市中远期发展瞭望

当前鄂黄黄三市城区(三市核心城区 大冶市城区)人口约200万人,辖区人口约1000万人,GDP不到5000亿元。以大广高速、沪渝高速、沪蓉高速、武黄高速和武鄂高速为新的黄州市外环计算,城区面积约600平方公里,与武汉市建成区面积基本相当,而常住人口仅为其1/5,具有极大的城市人口聚集空间,形成极为良好的山(黄石西塞山、东方山;鄂州莲花山、西山;黄冈东坡赤壁)水(黄石慈湖、鄂州洋澜湖、黄冈遗爱湖)园林城市格局。同时,现有的公(数条高速)、铁(武汉城铁、沿江高铁等)、水(长江黄金水道和鄂州、黄石深水港)、空(在建的鄂州机场)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黄冈地区大量的土地资源,为未来的黄州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黄石、鄂州的产业基础,黄冈的人力、土地资源也将形成优势互补,一江两岸三区的大都市格局基本成形。在展望黄州市,如果以2021年为成立元年,城区人口200万,全市GDP5000亿元计算,预计到2035年,城区人口可达300万,GDP达到1.5万亿元;到2050年左右,黄州市城区人口达到400万人,GDP达到5万亿元,成为全国大型城市,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到本世纪末期,黄州市城区总人口将超过1000万人,成为特大型城市,全市人口达到1300万人以上,城市化率近80%

做好顶层设计,抓紧组建黄州市,是湖北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实现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变鄂东地区发展不够的一剂良方。未来的黄州市,发展无可限量。湖北省将以鄂东地区两个特大型城市双子星座的态势稳居中部地区核心和龙头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武鄂黄黄直辖市,武汉GDP将是全国第6,成为中部崛起发动机
湖北东部的这些地级市为何“面对面”、“扎堆儿”,是如何形成的
武汉火车站开通商务快车
黄冈 黄石 鄂州我觉得可以合并成一个大城市更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鄂州与黄冈的历史渊源,你可知道
揭秘:“武鄂黄黄”的历史渊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