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之道》——肾无阴虚,气血双补论

结尾九;肾无阴虚论,少阴之气与厥阴之血

厥阴风木内藏之阴血,对位的是少阴寒水内藏之阳气,而不是少阴寒水的水亏阴虚。少阴寒水,化君火为温,温则为气,此少阴收藏之阳气,对谓厥阴风木之阴血,此是内藏气血之论。中医常说气血不足,就是此理,包括很多中医在内的而大部分人,认为是肾有阴虚,这不前后矛盾吗?

厥阴的阴,区别于少阴的阴,少阴以寒水而藏阳气,少阴者是一身阴阳的阴,化火为温者,一身阴阳的阳。厥阴的阴,肝木藏血,就是人们常说的阴虚的阴,少阴者,只有阳虚,没有阴虚。少阴肾水与厥阴肝木,都是阴脏,而主收藏,厥阴藏血,少阴藏气。厥阴风木,血枯木燥,是有阴虚,而少阴寒水,只有阳虚,内伤杂病,就没有阴虚一说,也就是少阴没有水亏阴虚,可以在此,把话说死了(《伤寒》论内),内伤杂病,肾无阴虚(温病除外)。伤寒,就所谓的阴虚水亏者,燥土克水,是水负之义,此是外感伤寒,阳明胃腑病实,而土克其水也。唯外感伤寒,阳明病腑实有之。在阳明篇是燥土克水,言阳明病,在少阴篇是水负太过,言少阴病。无论是燥土克水,还是水负太过,都是用大承气汤,泻腑实土燥,以保少阴肾水,就没有滋补肾水这一说。阳旺于阳明,阴旺于少阴,燥土克水者,也是外感,先病阳明腑实,后伤其肾水。没有外感,阳明不病腑实,水就不会负之太过,也就是内寒杂病,只会寒盛水旺,永不会阴亏水涸。所以,少阴的阳气,对谓厥阴的阴血,一定分清。而不是少阴的水亏为阴虚,厥阴的血亏也为阴虚,少阴之水对谓的是厥阴之木。乱造少阴水亏理论,又与厥阴的血亏,俱为阴虚,混为一坛,这也就是今天滋阴与扶阳理论,互相不服,互不认可的原因。滋阴派的滋少阴补肾水的理论是错的,但人家把病治愈了,就认为理论是对了。他们还认为扶阳的理论错误,药也温燥伤阴,扶阳派的理论认为滋阴败脾,中败则人亡,不能滋阴,扶阳能治好众多病,但又找不出肾无阴虚,与此阴非彼阴的理论,也就无法反驳滋阴理论,也只能以治愈更多的病来反驳。此二者理论,都有治愈,都有治不愈,是血枯木燥,大胆用归胶地芍,滋厥阴之阴;是水寒水旺,归胶地芍,一点都不能用,用之败中亡阳。厥阴之阴,只是本经本脏之阴,而少阴之阴,是一身之阴,是整个阴阳的阴。此阴非彼阴,一定分清。

少阴又是以阴而藏阳,正是这种阴平阳秘的关系,又让所有人迷糊,少阴之病,是扶阳化气,还是滋阴补水。用天冬,麦冬,龟板等药滋阴补水以潜阳,他们认为没有水就不能潜阳,他们不知道水气为寒,越寒则水越旺,不知能阴易盛阳易衰,更不知道火不胜水,则阳不胜阴的自然之道。更有大多数人的理论居然是用地黄,滋阴补水,补肾填精,后来又有的神医胡万林,知道人病水旺,不是补水,而是泄水,反用芒硝泄水,此理解是泄水之质,而不知泄水之气,水气为寒,芒硝苦寒败中,土败水发,越泄则水越旺。

少阴寒水,化君火为温,水中之温,是为木气之根,肝以阴体而用阳,肝血升达者,是用少阴内藏之阳气升发也。卫阳出于下焦,肾以阴水而藏阳气,则肝血升达,又抱少阴之藏气,营行脉内,则卫阳行于外也。

厥阴与少阴,又是风泄与水藏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让大多数人分不清,滋阴到底是滋少阴的水,还是滋厥阴的血,还是滋阴阳的阴,这么多阴,以至有理论有些乱如麻。从八味丸举例,地黄就是滋的厥阴风木之枯燥。名肾气丸者,其与少阴的关系是,少阴之失藏,因厥阴之风泄,滋厥阴之阴,熄风止泄,所以助少阴之藏。也正是这种滋风木以止泄而助藏的关系,让后医分不清此阴非彼阴,地黄是补肾阴虚,所以今天就有了所谓肾阴虚与肾阳虚之悖论。

少阴是以寒水而藏阳气,厥阴是以营血而秉风气,水生木者,是以气生,少阴之气,以行厥阴之血,此是为气行而血随。营阴以抱卫阳,营行脉内,卫行脉外。阳气失藏,则寒伤人。营血不行,则风伤人。少阴寒水以内藏之气,而行厥阴内藏之血,水温而血暖,则人不病。血温则行,血寒则凝,此温与寒者,皆是少阴失藏的病因,而血凝瘀者,治不是扶阳,而化瘀行血。血行木疏,寒水自藏。而新加汤,芍药与人参的关系,也是气血的关系,只是偏于太阴与厥阴。而不是厥阴与少阴。

厥阴本身也有区别,那些所谓的肝阳上亢病,用归胶地滋阴不愈者,皆是混淆于补血与行血,这也是为什么,《伤寒金匮》用芍药的方子,比当归阿胶加地黄的方子都多的多。这也是为什么,黄师反复提及脾胃,不要滋阴补水,就是因为后人把厥阴的阴,当成了阴阳的阴。实际厥阴本身,也是有行血与血虚的区别,也是行血多而补血少。肝主血,血虚能病,血郁不行也能病,血瘀也病,血寒也病,外感也病,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湿也病,水寒也病。所以彭子益论;六经之病,唯风木之病最杂,搞懂风木,余病不难。(摘于新加汤医案)

结尾十;气血双补论

人参黄芪补气,用当归阿胶补血,这样气血双补的理论,只是在用草药的功能治病。桂枝汤加味是五运六气,病理结构气血双补,如虚劳脱气提纲,与桂枝龙牡汤的方义,疏木气建中气以生化气血,以助肝肾之收藏也。(《金匮》虚劳九与虚劳十)(本段摘于新加汤医案论,所以看起来会有点隔膜)

肾家藏阳,是为阳气,肝家藏血,是为阴血。气血两旺者,是肾家之藏气,肝家之藏血,二脏能藏也。而经血下多,气血两虚者,是经血之阴下,秘藏之阳也泄,而治其气血两虚者,用桂枝汤加味治愈者,是调和阴阳,用补血理论治愈者,也是调和阴阳,皆因中气未伤,疏木建中以化血,降胃敛火以化气。你细品,气在上而根于中,血在下而根于中,脾胃者,气血生化之源。五脏主藏,脾精化血,而藏于肝,胃降化气,而藏于肾。

肾气丸,地黄滋风木枯燥,附子温少阴寒水。地黄息肝风而止疏泄,以助肾家之收藏。是其方剂之理,故名为肾气丸。

  某补肾之宝,只是补肾而已,就是用本草的功能补肾而。区别于肾气丸的结构性病理,树欲静而风不止,肾欲藏而风泄之,风木不息,则肾家不能藏,补的永不如泄的多。脾胃运化吸收,肾家收藏精微,肝家之风,上贼脾胃,不能运化吸收,下泄肾气,不能收藏精微,补的也补不上。伤及脾胃,补也补不上,后医言虚不受补。不伤脾胃,用补肾诸药,是有功效,若脾胃受困,必须以肾气丸,从结构性病理去论治。肉有五花三层,病有皮肉脏腑,病只微虚,肾宝搞定,若动脏腑,必用八味。

气血不足,气为肾中藏气,血为肝中之藏血,气从胃降而来,血从脾化而生,气血亏虚,千万不要想着,通过草药的功能来补,补血的中药与补气的中药,只是药补,脾胃能受运化,则能有作用。若脾胃虚弱不能运化,这些药就起不了多大作用,当用理中方,黄芽汤来健旺脾胃,能食能化,自能生化气血。本草药效的气血双补,与结构性的脾胃运化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脾胃运化是正宗古中医,而本草药效的概念就同西医的处方药一样。理中丸,肾气丸,俱是结构性的古中医思维,你细品当今中医理论与古中医的区别。中医治病的精髓都在汉唐以前,汉唐以后的文化,都是学习经书之后,注解出了错误的理论,并将这些错误理论传承发扬了,正是这些错误理论的发扬,把原来的文化精髓给掩盖上,然后就弄丢了。到黄元御这里,终于把圣人医道文化精髓的灯火给续上了。承四圣一脉,解天人之秘,传圣人救世之心,拔乱反正,重塑医道准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经秘旨
王鸿士治疗肝硬化经验
手脚冰凉的辨治
中医诊断学口诀
愈糖尿病之我见
脾阳虚和肝肾阴虚同时并存症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