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悬解》少阴病——附子汤

少阴六: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水旺,阴凝气滞,故骨节疼痛。土败水侮,四肢失温,故手足寒冷。水寒木陷,生气欲绝,故脉沉细。附子汤,附子温癸水之寒,芍药清乙木之风,参、术、茯苓,培土而泻水也。

1  少阴病,肾脏寒,阴凝气滞,故骨节疼痛。土败水侮,脾胃虚寒,四肢失温,故手足寒冷。水寒木陷,生气欲绝,故脉沉细。附子温少阴之寒,白术培土建脾,人参升肝脾之郁陷,通少阴脉微之欲绝,茯苓泻水以降气逆,芍药行血疏木以升陷。水暖土燥,木气行阳气通。

2  少阴经,肾脏也,以寒水而化君火为温也,水暖阳藏,则少阴不病。病者,阳气失藏,阴寒凝滞,水寒冰冻也。寒性收缩,水旺克土,则见诸阴盛之象。

3  少阴主藏,主一身之阳气,三焦之火,即为肾中之原气,肾气虚则三焦之火虚,肾阳败,则三焦之气乱,中气也乱。肾中之阳,即为火神派理论,一点真阳也。

太阳伤寒,表实麻黄症,骨节疼痛,此为伤外寒。本条骨节疼,是伤内寒。外寒则浮,内寒则沉。伤内外之寒,皆有骨节疼痛。伤内外之寒,而见六气之偏,故仲圣经典,名《伤寒论》也。

论;附子,人参,茯苓,白术者,这是泻水补火。芒硝者,是为泻火补水,那此寒凉滋腻药,皆是泻火补水。少阴经,多阳而少阴,阴多而用附子汤。伤寒论,少阴病,附子汤。

少阴七: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一二日中,背恶寒者,督脉之阳衰,太阳寒水之旺。当灸之以温外寒,附子汤以温内寒也。后章口燥咽干者,急下之,此曰口中和,则纯是湿寒,而非燥热,互观自明。

1  背恶寒者,督脉之阳衰,太阳寒水之旺。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太阳四十:背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是表寒不解。本条背恶寒者,督脉之阳衰。

   口中和,纯是湿寒,后章口燥咽干者,是少阴病,燥土克水,大承气汤证,故急下之。

2 提纲言“当”灸之,当灸不灸,则冷结重凝。摘;《千金要方》卷一,处方第五。张仲景曰;不须灸而强与灸者,令人火邪入腹,干错五脏,重加其烦而死;须灸而不与灸之者,令人冷结重凝,久而弥固,气上冲心,无地消散,病笃而死(此条摘要完整版,附在最后结尾)。本条得之一二日口中和者,还没亡阳火逆,对比少阴四十二条,脏寒亡阳,火盛口咽燥干。

论;《难经》三十难;督脉之为病,脊强而厥。厥即手足寒凉,而脊强者,即现代强直性脊柱病。余觉此病可以用灸,灸命门穴,加扶阳附子汤,配合治疗。余没治过,只是理论研究。

  《扁鹊心书》言,扶阳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此可以研究下。病在三阴,扶阳第一。病在三阴,可以大胆试用,脉微数者,慎不可灸。380页,太阳五十七,微数之脉,慎不可灸,营血亏虚,艾火内攻,焦骨伤筋,营血消烁,终难复旧,是为误用。脉涩也为血少,气虚也有脉涩,故此脉象,是当不用。

古代艾灸,以艾柱火灼其肤,又有灸疮,此灸法火力大,最能扶阳,但灼肤之痛,常人难以忍受,故此法很少有人用了。灸法扶阳之力甚大,为什么现在不流行了,一为我们现代人的辩证的能力低了,二为火灼其肤疼痛难忍患者抗拒,三为真正的懂艾灸的大师少了,古法艾灸,若不懂辩证,则有伤津血之过。现在到处都在宣传,搞招生培训,三天速成,五天速成,放血疗法,刺血疗法,火疗电疗,气功,通经排毒,小儿推拿,汗蒸,药浴,满月发汗,针灸,正骨,祖传秘方,零基础可学,各种办证,加盟大健康,中医一派虚火之象。

少阴八: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寒水之脏,下利则有之,不应谵语,咳而下利,谵语者,此被火气逼劫发汗,耗其心液,阳随汗泄,神明惑乱故也。其小便必难,以少阴阳弱,不宜发汗,火逼劫而强责之,泻其血中温气,湿旺木郁,不能疏泄也。

1 少阴寒水之脏,有下利之证,不应谵语,咳而下利,谵语者,此被火气逼劫发汗,汗泄丝微之阳根,神明惑乱故也。少阴脏寒,是禁发汗,以火强逼其汗,泻其血中温气,湿旺木郁,不能疏泄,必小便难。此即是里阳之败,不能气化,对比太阳六十五则知。

2 本条为少阴坏病,犯少阴禁汗之大忌。火薰火烤,是为火气逼劫发汗,汗出阳泄,不死已是万幸,但此见阳亡谵语,气不化水,小便不利,也已接近亡阳死证,中气伤败,上逆而咳,下陷而利。少阴四少阴禁汗,本条言汗后阳败之象。

3 少阴坏病谵语是亡阳神败,此同阳明六十八,虚则郑声之义。太阳三,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师言恐人略内而详外。本条以火劫,强责其汗,即是略内而详外也。

论;从本条用火劫发汗看,少阴脏寒,利而阳陷,误用麻黄汤或许发不出汗,因为里虚;若是用火气强逼,则能汗出。重点,少阴禁汗,不可犯忌。

少阴九: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汗生于血而酿于气,譬之釜水腾沸,气蒸为露也。少阴病,气虚血寒,但有厥逆而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血之所以不上溢者,气敛之也。气根于水,强发其汗,泻其阳根,卫虚不敛,营血失统,上走七窍。未知从何道而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最为难治。以阴盛于下,阳盛于上,下之阴盛,故见厥逆,上之阳盛,故见血脱。血中温气,绝根外亡,则阳竭矣。

1 少阴病,厥者,是手足逆冷之证也,此是脾胃虚寒,阴阳不交,阳上而阴下之义也。少阴脏寒,禁止发汗,厥者,中气之败,脾肾之脏俱寒,误汗亡阳则人死,身上无汗,万不可发汗。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强发其汗,以泻阴中丝微之阳根,土败阳亡,阴阳失根,则阴下陷而阳上逆,厥阳上逆,卫气外泄,营血失敛,上走七窍,故不知从何道而出,或从口吐,可从鼻衄,或从目出,是名阴下厥而阳上竭。阴阳不交,厥阳上逆,厥阴下陷,阳上厥而血失敛,卫泄而营竭,此为难治也。

2 少阴禁汗,上条误汗不死,本条误汗难治。厥阳上泄,营血失敛,故上衄而竭,即是气动而血随。太阳篇,外感麻黄之衄证,是卫气上泄,升逼营血,本条上血,是厥阳上泄,而营血失敛。中气不交,阴阳绝根,故为难治。

3 强发其汗,必动其血,此是一定之理。少阴虚寒,脉细血少,必夺其血,上条小便不利即是。此是夺血者勿汗,夺汗者无勿血之理。此观麻黄药解则知。脏寒厥逆,又强夺其汗,动其气而竭其血,故为难治。脏寒而厥,强发其汗,此正是虚其虚,而实其实之义,故难治。

论;观太阳篇,麻黄汤禁忌证,尺中迟者,不可发汗,误发其汗,汗出亡阳,则夺血中温气,而生诸变。

购书学习,进群,请加好友  (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伤寒说意》 > 卷九·少阴经 误汗亡阳 少阴里证
发热
短言知医中医者必看
桂林古本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长沙古本5
《伤寒悬解》少阴病——亡阳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