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113方——竹叶石膏汤,典型医案
userphoto

2022.12.06 四川

关注

1发热——闫云科医案

杜某,女,67岁。身热3,初以饮食不减,无大不适,未予诊治。日来渐感乏力,动则短气,始来门诊。询知发热至午益甚,体温多在37.8~38℃,自汗出,汗后热不减,不恶寒,口气蒸手,咽干唇燥,思饮欲冷,消谷善饥,大便日一行,夜尿频。素日足膝疼痛,午后足跗水肿。望其面色微红,形体略瘦,精神尚可,舌质红、苔少。诊得脉象沉滑略数,重按无力,腹软无压痛。化验室检查:甘油三酯正常,血糖空度4.2mmol/L,餐后二小时7.9mmol/L。观其脉症,此阳明胃热,气阴两虚证也。阳明热则消谷善饥,口渴思饮;气阴虚则少气乏力,咽干脉弱。治宜清阳明、益少阴,拟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10g石膏30g甘草10g沙参15g麦冬15g苏子15g粳米30g三剂
二诊:发热汗出减(体温35.9~36.8℃),口渴易饥亦轻,膝仍痛,仍肿。舌脉同前。原方加白芍治之。《经方躬行录》
论:发热者,是太阳病营卫不和,也阳明腑热之外证。自汗出,是营卫不和,也是阳明之外证。汗后热反不减,此是胃热。消谷善饥,也是胃热。脉沉滑略数者,滑数者,阳盛郁格,气津两伤也。
胃腑之燥盛,而却见水气之浮肿?夜尿频者,水能外泄,还病跗肿?难懂?

2发热——刘渡舟医案

张某某,男,71岁,199454日初诊。因高血压心脏病,服进口扩张血管药过量,至午后低热不退,体温徘徊在37.5~38℃之间,口中干渴,频频饮水不解,短气乏力,气逆欲吐,汗出。不思饮食,头之前额与两侧疼痛。舌红绛少苔,脉来细数。辨证属于阳明气阴两虚,虚热上扰之证。治当补气阴,清虚热,方用竹叶石膏汤。竹叶12克,生石膏40克,麦冬30克,党参15克,炙甘草10克,半夏12克,粳米20克。
5剂则热退,体温正常,渴止而不呕,胃开而欲食。唯余心烦少寐未去,上方加黄连8克,阿胶10克以滋阴降火。又服7剂,诸症得安。
按语:本案发热于午后,伴见口渴欲饮,短气乏力,不思饮食,舌红绛少苔,脉来细数,属于“阳明气津两伤”无疑。胃虚有热其气上逆,故见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原为张仲景治疗“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之证而设,在实际运用中,凡热病或由其他原因导致阳明气津两伤,胃失和降而见身热有汗,心烦口渴,气逆欲吐,舌红少苔,脉虚数等,皆可使用,疗效理想,可作为清虚热,益气津的代表方剂。《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伤寒名医验案精选》《经方100首》
论:数为火升肺热,细为气津两伤,应是此意思。舌红为火升,少苔为津伤,所以口渴。闫老与刘老,皆解为气津两伤证,也就是肺热。

12无名热——胡希恕医案

吕某,女性,18岁,初诊日期1965617日。因高热住院治疗,半个月热仍不退,用激素治疗热退亦不明显。每天体温在38~39℃波动,症见身热、自汗、盗汗、恶心、呕吐,食入即吐,苔白,脉细数。胡老会诊,认为是津液大虚,必以养胃生津方能抗邪外出,与竹叶石膏汤加味:淡竹叶12克,生石膏45克,半夏12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粳米15克,麦冬15克,生姜10克,酸枣仁15克。结果:服3剂,热退,呕吐止,自汗、盗汗亦止。他医用补中益气汤欲补其虚,又致大汗不止乃至虚脱,无奈输液救急。再请胡老会诊,仍给原方6剂诸症渐已。《解读张仲景医学》

13发热不退——姜春华医案

林某,男,42岁。发高热一周,现体温38℃,脉数而无力,舌质红绛,唇红,口渴欲饮,自云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呈颗粒状。神疲乏力,证属气阴两虚,以竹叶石膏汤加味。淡竹叶15克生石膏30克党参9克半夏6克麦门冬9克全瓜蒌15克玄参9克生甘草3克。方3
一剂后身热大减,两剂后大便转润。三剂后精神好转痊愈。
按:本案为大热伤津,气阴两虚,投以竹叶石膏汤加味,清热而兼和胃,补虚而不恋邪,加玄参、全瓜蒌所以润肠生津。《经方发挥与应用》

26头痛呕吐——谢映庐医案

头痛呕吐,尿赤咽痛
傅磺生苦头痛,呕吐黄水胶痰,口渴喜饮热汤,发热恶寒。诊得寸口洪滑,此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之症。因令先服滚痰丸,继服小承气。一剂头痛如失,呕吐亦止;外症反加热象,目赤,鼻干,小水短赤,咽喉作痛,口渴喜热。细察之,悉属阳明之火。其喜热饮者,同气相求之义,有非中寒者比。遂与竹叶石膏汤加茶叶。
一剂诸症方清。后与六味丸调理而痊。可见医之为道,权变在人,倘入庸手,见其恶寒、呕吐,错认外感,误投散剂,其火岂不愈升乎?又如口渴喜热属寒之论,要未可胶柱而鼓瑟也。出处:《谢映庐医案·头痛门》卷一。《经方一剂起沉疴》

27不寐——聂惠民医案

张某,女,58岁。2000年3月初诊。热病2周初愈,热退神倦,周身不适,心中烦乱,睡眠障碍,辗转不安,惟夜卧难以入睡为苦,长时间不能眠,伴有口干咽燥,而欲饮,胃脘不和,食纳欠佳,逆气时作,大便尚可,小溲黄赤。辨证:观察其形,素体消瘦,诊按其脉,虚而细数,审视其舌,尖红苔黄。证属差后虚热,气津两伤,胃失和降,卧则难眠而致虚烦不寐。治以益气养阴,和胃清热而安寐。处方:竹叶10克,生石膏15克,麦门冬12克,生甘草5克,清半夏6克,生栀子10克,炒枣仁15克,生龙牡各20克,炒神曲15克,五味子3克。处药七剂,水煎温服。进药1周,胃和神安,睡眠安然,嗣后调理病愈。《聂氏伤寒学》

46呃逆——徐炳银医案

陈某,男,26岁,1977823日初诊。呃逆月余。2个月前热病失治。二旬后热退,遂生呃逆,初服阿托品类药可暂安,后渐失效。诊见:呃声急促,频频发作,声音低沉。低热心烦,渴喜冷饮,嘈杂不食,气短难续,语言无力,怠惰嗜卧,呵欠作。形羸肉脱,面唇俱红,舌赤、无苔、中有裂纹,扪之无津,脉数无力。此乃热病后期,津伤气损,胃失濡润,气失和降。投本方加味。处方:竹叶6克,生石膏100克,红参、法半夏、炙甘草、柿蒂各10克,粳米50克,麦冬、鲜石斛各20克,玉竹15克,5剂。药尽呃止。[新中医,198710):16]《仲景病案学》《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47呃逆证

张某,40余岁。因患麻疹,误服辛热升托之品过多,10余日热不退。呃逆连声,日夜不休,若饮热汤,呃逆加剧,竟至汤药倾吐而尽,不能安睡。
此症系客热留胃,遂拟竹叶石膏汤清胃热而养津液,加赭石、紫石英之重镇而降逆,佐少许姜汁以止呃并取其反佐作用。初服1剂,呃逆渐疏,呕吐亦平。继依原方加大黄15克以泄积热。连服2剂,呃逆消失;后予叶氏养胃汤作病后调理。(福建省中医研究所。福建中医医案:第一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60130)《经方临证集要》
论:本条应是肺病热燥,不能敛气,则胃逆噫气。麻疹表病,卫郁肺热,又服辛热升散发表,所以肺热伤津,不能敛降也。加大黄,泻胃热者,还是外感而胃热也。
本案比较典型。对比上条医案,生津润燥,降胃止逆。本条是又加了代赭石、紫石英之重镇而降逆,此是以药物的重镇降逆之性,来治其呃逆。肺病郁热,气阴两伤,不能敛降,则重镇药不起作用。竹叶石膏汤,是为中医医理治病,而加赭石与石英,就是中药治病,这两者有根本的区别。
购书学习,进群,请加好友  (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竹叶石膏汤
经方一百首
论竹叶石膏汤方证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竹叶石膏汤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