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之道》试读版

在古往今来的医家中,能够以一已之力,独立全解四大经典,且能有高屋建瓴的独特见解者,唯有清代名医黄元御一人。继承四圣,功同四圣,四圣之外第五人,非黄元御莫属。

黄元御,解四圣之灵,未留遗恨,为我们留下了二百多万字的医学巨著,黄师仁慈济世之心,拯救苍生之愿力,续接医脉之建树,令后人敬仰。其学愈深,愈感黄元御老先生心境之高,心中愈加敬仰。黄元御老先生虚坐以待数百年,末学不敢自矜,泽被后世,并以慰藉黄老在天之灵。

—————感恩黄元御先生修书传世之德

附一;简述,伤寒有五

一,五十八难: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前伤寒为伤寒之类证,后伤寒为伤寒之病。其五之病,俱是伤寒,因天气不同,人气各异,故病不同。此为伤寒病之总纲也。

1 中风者,因伤寒而病中风,风皆是内风之义,没有外风,《伤寒金匮》提纲中言外风者,也是伤外寒之义。

太阳中风者,是寒伤皮毛,闭其营血发散之性,血热生风,风泄卫气,则窍开而汗出,此为外感中风。太阳中风者,风从内往外泄皮毛卫气也,故见发热汗出;故风为内风。

《金匮》杂病,偏瘫中风者,是少阴内寒,土湿木陷,风湿寒三阴之邪盛,又感外寒伤闭,风不外泄,而内伤内中,此因阳虚而内伤中风。因内寒里虚,又感外寒伤闭,于是中风。杂病中风者,风从内往外泄皮毛卫气,因伤寒外闭不能外泄而内中也,故也为内风。

  太阳中风与杂病中风,皆是内风,风性疏泄,从内往外泄也。故《伤寒》太阳经病中风与《金匮》杂病中风,二者俱为中风,太阳中风因外寒伤,杂病中风因伤少阴内寒与太阳伤外寒而成。寒有内外之别,而病风者,皆是内风,不是外来之风。虽是中风,但因伤内外之寒而病风,故属伤寒之类病也。

2 伤寒者,伤内外之寒也。足太阳伤其外寒与伤足少阴水气之内寒也。

  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足太阳与足少阴,互为表里,太阳外感,是为外寒,少阴水旺,是为内寒,外寒者,天之客气,内寒者,人之本气。寒者,太阳主令之气,故太阳病,必是伤寒;伤寒之后,发于阴阳(外寒之阴,里阳之风),而成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之分途也。足少阴寒水,从手少阴君火,化气为温,温则不病,水性本寒,病则还原其本。寒水司权,有阴无阳,里虚内伤,必病伤寒。故寒有内外之别,而病俱因伤寒,故此为伤寒之病,故仍属伤寒之类病。(结合上条;足太阳外寒则营郁中风,足少阴内寒则木陷中风,寒有内外,风皆内风)(伤内外之寒,故先师经典,书名《伤寒论》,故前为伤寒类,后为伤寒病)

3 湿温者,即是湿热也。湿为土气,皆是内湿,没有外湿,但分湿热与湿寒。

太阴以湿土主令,故太阴不病则已,病必是湿。土之所以克水者,以其燥也,反被侮者,则生湿也。少阴以寒水之气传之于土,是以其脏水寒,则太阴之湿盛也,故太阴之湿者,因少阴之寒盛也。湿气内盛,又伤外寒,表闭里湿,皮毛不开,经热不泄,表闭之阳郁其里虚之湿,则为湿热,湿热外蒸,必发身黄,即是本条湿温之义。(观麻黄小豆汤则知)

因里寒而生湿,因外寒而生热,伤表里之寒,而病湿温,故湿温之病,仍属伤寒之类病。

# 在说一下湿寒;

644页阴阳交,则生湿。湿者,水火之中气也。湿为太阴之土气,阴易盛阳易衰,阴阳相争,先病其中,土虚必湿。少阴之寒盛,则太阴之土湿。487页盖湿证不论寒热,总因阳虚。阳郁不达,是以生热。阳气极虚,则不能化热,止是湿寒耳。

无外寒闭而生湿热者,湿热在胃腑与膀胱也。胃为阳腑,湿盛木陷,胃气不降,胃腑必生邪热也。土克其水,则胃腑湿热下传膀胱也,膀胱湿热,则小便不利也。阳气极虚,不能化热,止是湿寒耳。

湿热者,阳腑之郁热也,阳气虚极,不生湿热,止是湿寒。湿者,太阴之土气,寒者,少阴之客气。湿为土气,不为外邪,寒有内外之别,而湿皆为里气,没有外湿,无论湿热与湿寒,俱因伤寒,故仍属伤寒之类病。(湿与风同,皆为里气,因伤内外之寒,而病里湿与里风也)

4 热病者,即暑病也。暑病者,夏月而外感风寒也。

夏月暑令,阳气发泄,外感风寒,皮毛窍闭,阳气不泄,则热伤肺气,此为伤暑,是为热病之义。暑热外蒸,窍开汗出,又伤燥渴,故此为热也。

人有虚实不同,又因暑月时令之不同,故夏月而外感风寒,窍闭之后,而见虚实不同。本气之虚,故脉见弦细迟芤,本气之盛,故见脉浮而滑,外蒸皮毛,窍开汗出,又伤燥渴。虽是夏之暑病,仍是太阳之伤寒,皮毛之寒闭其暑时之令,发为热病,仍因伤寒,故仍属伤寒之类病。

5 温病者,冬伤于寒,春发为温。伤于冬时之寒闭,发于春时之风令。发于春温,伤于冬寒,仍因伤寒,故仍属伤寒之类病也。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是为冬伤于寒也。“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何为精也?“生气通天论”阴阳之要,阴平阳秘,阳密乃固。阴平阳秘者,即为精也。冬时之藏令,反孔窍常开,汗出而火泄,汗出为阴,火泻为阳,阴阳俱泻,则阴不能平而阳不能秘,即为冬不藏精。少阴肾脏,水气为寒,而主蛰藏,水秘相火,是为藏精,相火不泄,坎阳乃秘。精者,水秘相火也。

冬时之藏令,反孔窍常开,汗出而阳泄,汗出者,水精外泄而阴不藏,阳泄者,相火外蒸而阳不藏,阴阳俱泄,是为冬不藏精,坎阳泄露。冬时之藏令,反孔窍常开,故易伤冬时之外寒闭,火蒸外泄不能内藏,窍开寒闭又不能外泄,于是内郁生热。冬藏令过,风泄令来,冬去春来,令气一迁,袭以春风,开其皮毛,冬时内郁之相火外泄,郁热翻蒸,发为温病。虽是温病,仍因伤寒,故仍属伤寒之类病。详观445页与462页。

本条;借温病之理,顺便附上两感病的定义。两感者,外感于寒,内也感于寒也。

  冬时伤外寒之闭,相火不能外泄,春发为温病。相火外泄,而失藏之阴精又内绝者,此为两感。

  温病者,春时之风,外泄冬时失藏内郁之相火也;两感者,春时之风外泄冬时失藏之相火,加失藏之阴精内绝者。表阳外热而里阴不绝,则为温病;表阳外热而里阴又绝,是为两感。

  冬时寒闭之相火,春风外泄发温病,此为外感,冬令失藏之精而内绝,是为内感。外有时令之春风,泄失藏之相火而外热,内有失藏之精而内寒,春风之外热加内绝之冬寒,内外俱感,是为两感。以上为三连解,都是一个意思。

  阳泄于外,阴绝于内,内外俱病,是为两感。其外之热,也因伤寒,其内之寒,也因失藏,故两感者,两感于寒也。内感者就是内寒而气绝之义。温病者,单有外热,而两感者,又有阴精内绝。故《内经》热论言,两感者不免于死也。虽言阴精内绝,实为伤寒。温病者,相火寒闭而春泄,两感者,冬不藏精内竭也。孤阳独阴,皆因冬不藏精,阳泄则为温病,阴绝则为两感。

温病与两感,正好对应。阴精不绝则为温病,阴精内绝则为两感。虽外热内寒,俱因伤寒,也属伤寒之类证也。

温病者,冬不藏精而病轻,外热也;两感者,冬不藏精而病重,外热又加阴精内绝也。两感者,实为两感于寒也,外伤冬气之寒闭,内伤冬时之藏令。温病与两感者,从阴阳之要,阴平阳秘可以理解。精者,身之本也,阴平阳秘,即为精也,阳泄则病温,阴绝则两感。

综述;伤寒有五,其中风、伤寒、湿温者,乃伤天寒与人寒也。其热病、温病者,乃天人之寒,又加冬夏春之时令也。故伤寒杂病,症见不同,皆因伤寒而得,仍属伤寒之类病。

二,五十八难;伤寒有五,其脉变象。

1 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      

中风之脉,风泄表寒,汗出发热,其脉浮缓,外感中风,余俗称阳风(外感阳郁之正风);

阳浮而滑者,营郁之风,不能外泄表闭之寒也,寒闭则浮,风泄则滑,故见浮滑也。

  阴濡而弱者,血虚则濡弱,水寒土湿,木郁风动也,余俗称阴风(内寒血虚之贼风)。

2 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

阳濡而弱者,阳虚湿盛,则见濡弱,湿郁其阳,湿热之义;

阴小而急者,阴寒湿盛,则见弦紧沉细,湿而无阳,湿寒之义。

3 伤寒之脉,阴阳俱甚而紧涩。

此就是太阳伤寒。寒伤皮毛,经气郁闭,不得外达。寒性收缩,经脉束迫,故见脉紧。

  脉阴阳俱甚紧涩者,寸口为阳,尺中为阴,尺寸俱紧,经脉梗涩不利也。(太阳十九)

  (附;太阳外寒,则脉浮紧,少阴内寒,脉见沉紧(细))

4 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

夏月而感风寒,寒闭皮毛之浮,暑令热蒸之滑,故阴阳俱浮,浮之而滑也。

  本气之虚,不能外蒸,则见弦细芤迟,即为沉之散涩也。

5 温病者,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

温病者,在六经传变,一日太阳之浮,二日阳明之大,三少阳之细,四五六日,三阴之沉紧弦细,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按:本条是根据《难经》五十八难作。详可参考原著。

三,大体汇总一下诸病名称与定义,方便学习与沟通,对中医的这些定义,有一个初步的区分概念,对形成中医思维非常有帮助,这只是全书中的一小部分,伤寒的病名与病理非常多,虽是有定义,只有全部学完《伤寒金匮》,才真正的理解。中医的病名,非常多也非常乱,病理更乱,当以《伤寒金匮》为主。本条有点多余,只是余初学时,诸多困惑时写下的。

1 太阳四;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 太阳十九;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疼,呕逆,脉阴阳俱紧,名曰伤寒。

3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消渴,小便不利病,皆为内伤中风也。风者,厥阴木气失和也。

4 少阴六;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疼,脉沉者,附子汤主之。寒者,少阴水气之盛也。 

5 《金匮》湿病一;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亦曰湿痹。

  湿病八;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即是汗出寒闭也。

太阴十三;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典型的湿热之病。

6 卷十三,温病一;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名曰风温,已成坏病。

7  卷十三;暑病者,夏月而感风寒也。上条已解。

8 卷十三;霍乱者,夏秋之月,食寒饮冷,而外感风寒者也。气行紊乱也。

9 两感者,冬时内郁之火泄,冬不藏精而绝于内,伤于冬寒,发于春风,内外俱感寒,是为两感。(附于温病解下)外感寒闭,内失寒藏,故一日两经,一日则太阳与少阴,二日则阳明太阴,三日则少阳厥阴,此病传变为最剧,故不免于死。

10 《金匮》,中风,百合,黄疸,消渴,淋病,风水,皮水,痈疽。皆是中医的病名病称。

附二;简述,营卫与阴阳

一,营卫,以助理解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而总统于太阳一经,以太阳在表,主一身皮毛。

营卫者,营血与卫气也,营阴与卫阳也。

营卫者,譬如一杯热水,水为营血,水中之热,即为卫气也,杯子比作为血脉,水装于杯内,热散于杯外,此即是黄师之论,营为卫之根,卫为营之叶,营行脉内而外交于卫,卫行脉外而内交于营,营卫循行,如环无端。营卫之理,对比杯中热水,装于内者,营血也,散于外者,卫气也。

营卫统于太阳,杯子者,内为血脉,外为皮毛。营阴守于内,卫阳固于外。

二,阴阳,以助理解

1 同样,仍是这样一杯热水,以学阴阳。

水者为阴,水中之热,是为阳气。水为阴质,热为阳气,也就气无形而阴有质。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气者,就是水中之温也。水要凉了,人也就凉了。

理解阴阳的重点;《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之要,阴平阳秘,阳密乃固,精神乃治。而阴平阳秘者,是为重中之重,一旦轻视此句话,学习阴阳,必然跑偏。贵阳贱阴,阳主阴从,也是阴阳大论。

阳秘则水温,阳泄则水寒,水温则化阴而秘阳,水寒则无阳而人病。一杯热水,倒掉一半,水亏则热损,阴平阳秘,一损俱损,反之无热不生水,热则水满,满则阴平阳秘也。从水论,水多则阳秘而不散,水少则阳散而不秘。从热论,无热则水寒,无热则不生水。从热水论,无热不生水,无水不秘热。从阴阳论,无阳不生阴,无阴不秘阳,反之阴不秘阳,阳不化阴,皆是阳败阴绝。从孤阴独阳论,把水烧开,一直烧干,阳蒸而阴绝,则阳独盛,孤阴也绝;水寒不烧,则纯寒而无阳,则为独阴,孤阴独阳,俱是死阴死阳。故阴阳之要,阴平阳秘。

  阴阳易分,而变象最多,而人病者,多是三阴之病,阳易衰阴易盛也,故治多扶阳,三阴之病,多以阳为主;病有内感外伤,风寒不同,在经不同,故阴阳变象,多而难分,余之比喻,或有偏差,但阴平阳秘,是为阴阳之要,重点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要被别家的阴阳之论误导了。阴阳学说,众说纷云,在治病中,医者对阴阳的运用,错乱不堪,这都是不学黄元御,不懂六经之过。学完黄师,对这种阴平阳秘的理论,就能理解更深刻。人之阴阳,病之阴阳,三阴三阳,阴阳虚实,表阳里阴,内外之阳,半阴半阳,脏阴腑阳,脏腑之阳,气血阴阳,水火阴阳,脉之阴阳,阴阳升降,阴中之阳,阳中之阳,阴极阳生,阴极而厥,清阳浊阴,少阴趺阳,滋阴伐阳,孤阴独阳,死阴死阳,阳阳贵贱,各种阴阳,若学阴阳,只学黄师,否则越学越乱,以至阴阳不分。不读黄师,永不入仲景之门,更不懂六经三阳三阴,中医一脉,唯有黄氏。

附三;简述,脉法入门

一,脉法入门。只作脉象单论,不作系统论。系统学习,必读《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四圣》。

本解只为揭开脉诊的神秘面纱,让所有人能直观的看懂,认识脉法,了解脉象。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唯脉诊最是神秘,帮助想学的人有门可入,让外行人对脉诊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和参考。脉诊不是玄学,如果不懂,或者学偏,那就是玄学。不懂脉诊,装腔作势,也能混饭,因为患者,更不懂脉。脉法入门,不作学习之用,只为格式化入门路径,普及脉理之用。若想要系统学习,理论加实践,缺一不可。

1 《难经》一难;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肺)之动脉也。

  寸口者,脉之大会,以肺主气,十二经之脉动,肺气鼓之也,故肺朝百脉,而大会于寸口。寸口者,气口成寸,以决生死,故曰寸口。寸口三部,鱼际为寸,太渊为关,经渠为尺。

2 脉有三部,寸,关,尺。又对应浮,中,沉取。

脉象更多,大体说下,浮,沉,数,迟,缓,微,弱,弦,紧,细,滑,涩,大,结,代,促,疾,芤,伏等。《四圣》解二十四脉。

脉象杂而多,先大概分为脉位,脉管形体,脉动三种区别来解读以上之脉象。

脉位者,如寸口,关上,尺中,浮,中,沉,滑等。

脉管形体,如弦,细,紧,濡,弱,芤,滑等。

脉动者,如大,迟,数,涩,滑,动,结,代,促等。

3 脉象杂而多,病也不同,本条大体解读一下各脉象的意思,进一步入门。

浮者;此浮取之,浮在肉上。浮为在表,皮毛窍闭也。反之为虚,内伤里虚,阳不内交,而浮虚也。阳为阴格,不根于里,故见浮虚。皮毛窍闭,经气不泄,浮而不虚,如浮紧、浮缓,浮滑。

沉者;此沉取之,沉为在里,里阴之盛也。沉为阴脉,阳虚水寒,其脉皆沉。沉者,阳陷而不升也。水中无阳,木气遏陷,不得升达,是以脉沉。沉细者阴阳俱虚,沉紧者内寒,沉弦者水寒木陷。

数迟;一呼一吸,是为一息,息而定数,脉来五动,气之常也,过则为数,减则为迟。

数者;数脉为热,如外感表闭,经气不泄而内热。厥阴经病,厥热往复,脉数而渴,此为阳复热过。消渴病,趺阳脉数,此为胃腑虚热。然“数”不尽热,也为中虚,而且多见,如中虚之数,误汗亡阳,而见呕吐。虚劳之数,营弱之数等。(相火不降,客热上逆)

迟者;迟为在脏,见脉迟者,阴盛而脏寒也。水中无气,水中无阳,肾气衰也。营候于尺,尺中迟者,营中寒也。迟为脏寒,也为腑虚,阳明之阳虚也。迟者,水气旺也。

缓者;缓为土缓,胃气之脉也。脉缓者,五至不改,在数迟之间,其位在关,在寸尺之间,又在浮沉中间而有缓象也。脉法四十二条,寸口脉缓而迟者,缓则阳气长,迟则营气盛。阴阳相抱而不离,营卫俱行而无阻,是为相得,此为脾胃之正脉。脉法三十七,尺寸阴阳,浮大而濡,上下同等者,名曰缓也。

大者;阳明之胃脉也。外感者,阳明之脉大,沉而缓实,重按有力。里虚者,胃阳脱泄,外大内空,外浮之大,重按无根。虚劳弦大者,外紧而内空,大为脉芤而阳减也。木火失藏而泄露,则见脉大,也就是阴不平而阳不秘。同是脉大,有实有虚。

微弱;微者阳微,弱者阴弱。阴阳之要,阴平阳秘,虚则俱虚,营阴弱者,卫阳必微,卫阳微者,营阴必弱,皆是一理,虚则俱虚也。寸口阳微,尺中阴弱,故言阳微而阴弱也。阳微阴弱,也近濡弱,如绵之软,软而无力之义。血弱而气虚,阳微而阴弱,此肝脾之虚,营血虚衰,木气不及也。此也为阴阳俱虚也。若是伤寒,则变沉细。此弱发热,则又口渴。

紧者;紧则为寒,区别弦细。或伤外寒,脉见浮紧;或里虚内寒,脉见沉紧。内外之寒,皆令脉紧。脉法三十九,紧为寒脉,伤寒则脉紧,以寒性闭藏而不发也。冬时寒盛,水冰土圻,脉紧之义。

弦者;如琴弦也。弦为肝脉,木郁而阳减,水寒木陷,则见脉弦。阳虚见弦,湿盛也弦,痰饮也弦,痛也见弦等,皆为虚寒,木郁之象。见弦者,则知木郁克土也。尺弦者,木陷于水也。

细者;细而无力也。细为血少,也为津伤,也是阴阳俱虚之义。细为血虚,也为阴盛,也为阳微,细为水寒木郁,总是里虚之象。细也为少阳,外感内传也。

论脉;细与弦与紧者,从脉形论,比较接近。细弱无力为细,细而紧者则为弦,粗而紧者则为紧。紧与弦者,皆见脉紧,粗细之分,弦与细者,紧与不紧,强弱之分。

滑涩;滑则气伤,涩则血病。滑涩者,阴阳之体也。病宿食者,多滑涩并见。

滑者;痰饮十三,如循贯珠,累累联属,流利不停,其诊曰滑,而其中实有悍格之象,此为痰饮之滑。另一种脉滑,寸口本浮,忽见一沉,名曰沉滑(互文言为浮滑);尺中本沉,忽见一浮,名曰浮滑(互文则言为沉滑)。外感者,多见沉滑,内伤者,多见浮滑。

涩者;涩为血伤,也为血少,营虚不足,或为营血伤瘀,也为表病津伤,经脉梗涩。

芤脉;脉之中空,失血之诊。外紧而内空,又为革脉。

伏脉;气郁不发,脉行筋下,脉来细而附骨也。

结脉;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此多阴结,脉结无常数。此就是心律不齐,或者心跳偷停。外感内伤,俱有结脉。例如干血瘀结,阴寒积聚等,并且多结代并见。 

代脉;断续而不联也。五脏无气,乍疏乍数,续断之象也。仍是心率紊乱。

促脉;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此为阳促,促脉者,多为误治之病。

疾脉;一息五至,是脉动之常,一息七八至以上者,为疾数也。

二,脉法三十二,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动数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1 脉大浮动数滑者,此为阳气郁格之脉也。脉沉涩弱弦微者,此为阴盛虚寒之脉也。

凡阴病而见阳脉者,沉而见滑,阳复则生,阳病而见阴脉者,大而见涩,阴竭则死。

2 外感伤寒,皮毛窍闭,表三阳之郁,则见阳脉也。太阳外闭之浮,阳明内实之大。皮毛不开,经气不泄,则见里热之动数,热伤于内,则见动滑之痛也。故太阳表闭,三阳内郁,故见阳脉也。阳病而见阴脉者,表闭不开,经热不泄,则见滑数,而为肺痈也,肺伤形损,则见微弱之阴脉。阳明外蒸,窍开汗出而表解,而阳明腑实失下,阳实亡阴,则见沉弱涩弦也。阴伤亡败,阴绝则死,故阳病见阴脉者死也。

3 阳虚内寒,里三阴之盛,则见阴脉。太阴之微弱,少阴之沉细,厥阴之弦涩。三阴之病,是为阴盛,阴盛脉沉不专于沉,沉见一浮,此为阳浮动滑之阳脉,是为阳气来复,阳升之象。阴病而阳回,水暖而冰化,故阴病见阳脉者生。

4 阳脉者,外寒之伤,表三阳之郁也。阴脉者,内寒之动,里三阴之虚也。

四;简述,六经六气(格式化的基础论)

天地相参,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五气分治,是为五行。天之风,热,湿,燥,寒者,五行之气,地之木火土金水者,五行之质也。(此处详看《素灵微蕴》藏象解)

人与天地相参,感五行之气而生脏腑,五脏者,肝,心,脾,肺,肾也,六腑者,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也。三焦者,上中下三焦,合为一腑也(又称外腑)。五脏者,又加一心包,心包者,心主之宫城也。合为六脏六腑,是生十二经。脏脉为阴,腑脉为阳。脾,肾,肝,是为足之三阴,胆,胃,膀胱是为足之三阳,肺,心,心包,是为手之三阴,大肠,小肠,三焦,是为手之三阳。

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与小肠, 足太阳经  寒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胃与大肠,  足阳明经  燥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胆与三焦,  足少阳经  相火

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肺与脾,   足太阴经  湿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   心与肾,   足少阴经  君火

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肝与心包,  足厥阴经  风

经有十二,手经有六,足经有六,手经气轻,所辖部小,足经气重,所辖部大,病则手轻而足重,故独言足经而不言手经。六经六气者,其火有二,君相之别,实为一气。

足三阳者;              足三阴者;

足太阳以寒水主令,太阳主气为寒,   手少阴君火主令,足少阴化气为温。手阳明主令,足阳明化气为燥,     足太阴以湿土主令,太阴主气为湿。手少阳主令,足少阳化气为火,     足厥阴以风木主令,厥阴主气为风。

足经主气者;足太阳寒,足太阴湿,足厥阴风也。

足经化气者,足少阴寒,足阳明燥,足少阳胆也。即使手经主气,足经从化,病也是足经为重。

  三阳者,足太阳寒主气,足阳明从化气,足少阳从化气。三阳经气,一主二从。阳旺于阳明,阳明最旺,还是化气,故从化之气不敌主令之气。阳明化气之燥不敌太阴主气之湿也。

  三阴者,足太阴湿主气,足厥阴风主气,足少阴气从化。阴旺于少阴,唯少阴之寒,不能主气,寒则为病,故必从化,少阴化温,则太阴不湿,厥阴不贼。火不敌水,少阴化气之温,终不敌太阳主令之寒也。

  重点;从化之气,不敌主令之气也。因阳易衰阴易盛也,又因五行,火不敌水也。(注意区别外感内伤,详看《四圣》)

水气为寒;

足太阳病,则伤外寒,寒伤皮毛,而病风寒,无论风寒,必因外寒。

足少阴病,则伤内寒,君火化温,温则不病,里虚内伤,必因内寒。

伤内外之寒,故病伤寒,外伤天气之寒,内伤人气之虚寒。

土气为湿;

太阴阳明,脾胃中气,五行属土,脾为湿土,胃为燥土,燥湿各半,外感内伤,多虚少实,湿多燥少。太阴主气,阳明化气,足阳明之燥终不故足太阴之湿也。阳明之实者,唯外感伤寒有之。阳明阳实,则为克水。土本克水,故少阴负趺阳为顺,而病则水反侮土,阳明之阳虚,太阴之土湿,皆因少阴之内寒,

木气为风;

厥阴乙木,内伤外感,俱可病风。外感营郁,太阳中风;内寒土湿,木陷生风。少阳甲木,外感伤寒,寒热往来,内伤里虚,胸胁痞结。外感内伤,俱可上逆。

厥阴者,阴极之脏,阴极而阳复,阳从少阳而复。太阳者,表寒阴实,阴极而厥;阳明者,阳明阳伤,阴盛而厥;厥阴者,表阳外伤,里阴内盛,中气之虚,阴阳不交,则发厥逆。厥阴之经,阴极而厥,阴极阳复。

六气者,为木气最杂,搞懂木气,余经不难。人伤内寒者,皆风湿寒之阴邪也。故特列三阴,风湿寒邪。六经体系,俱体详解,请读《黄元御医学全书》,仲景《伤寒杂病论》,唯有黄师一人解之最透。

六经阴阳,伤寒论;  

  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者,根于里阴而卫护外寒之侵也;

  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者,根于表阳而内御寒水之盛也;

  阴阳互根,互为表里,外卫天寒,内御人寒,阴平阳秘,盛则俱盛,则不伤寒。

  外感表伤,三阳阳郁也;里虚内伤,三阴内盛也,表根于里,表里一气,内外之寒,而伤人也,病之传变,杂病丛生,故先师经典之作,名为《伤寒杂病论》也。仲景之书,尘封千载,而无解者,黄元御,钥启灵兰,播之后代,继承四圣,功同四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之道》——基础入门理论
莫把温病当伤寒(理论探讨)
三七生医论(四)
温热经纬(卷一卷二)
解密《伤寒论》
[转]伤寒六经与温病卫气营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