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桃核承气汤医案——尿血,阳痿,狂躁,健忘,少腹硬满

桃仁承气汤(5) 闫云科《经方躬行录》

1、 尿血

宋某,女,13岁。两月前患感冒,恶寒发热,随之尿血,夹有血丝、血块。经治,寒热解,尿血不止。后在忻州某医院、太原儿童医院做肾造影、膀胱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住院治疗月余,亦曾服凉血止血中药,血仍不止,遂来求诊。尿色呈洗肉水样,不急不频,不痛不灼,非湿热下注也。知饥欲食,大便正常,口渴思冷,舌苔薄白,脉沉滑略数,亦非脾不统血之候。腹诊:脐右、左少腹急结拒压。少腹急结者,瘀血证也。本案初患太阳病,以未及时宣散,致瘀结膀胱,瘀血不去,新血难安,故尿血两月不止。凉血止血用于血热者宜,血瘀证则非所宜也,当桃仁承气汤逐瘀以治。然思冷脉数,热象较著,桂枝辛温显属不当,宜化裁用之。拟:

桃仁10g,川军10g,柴胡10g,甘草6g,芒硝6g,三七3g,二剂。

二诊:药后泄泻四次,尿血止,脐右压痛及左少腹急结消失。为瘀血已尽。仍口干,思饮思冷,系阴津亏损,虚火上炎。此时之治,宜养阴生津,清热凉血。

拟:生地30g,丹皮10g,白芍15g,茅根30g,石膏30g,麦冬10g,三剂。

三诊:小便再未见红,镜检阴性,口干思饮亦轻,嘱上方续服三剂。

按:古有“蓄血膀胱”一词。余行医20余年,对此证一直存疑。因临床所见之桃仁承气汤证,其病位多在直肠、胞宫,症见便血、崩漏者。许多医家注解泛指少腹部。由今观之,真有蓄于膀胱者。特志之。

论;感冒寒热之后而得病,脉沉滑略数,此不为虚脉。口渴思冷,此为瘀血之确证,少腹急结者,血证已定也。

2 、阳痿

刘某,男,37岁,村干部,带头作结扎术,术后月余,阳痿不举,自视肾亏,服各种补药数盒,月余无效,症不见也,始来求诊。患者体质健壮,面色红润,不倦不疲,纳便正常,舌脉无异,除此之外,别无所苦,苦思冥想不得其因。后思病源于手术,手术毕竟为创伤,创伤则无不留瘀。果系如此,岂非瘀血阻滞,络脉不通,宗筋失养而痿?遂试以祛瘀论治,拟桃仁承气汤加减;

桃仁15克,大黄10克,桂枝、甘草各6克,当归、赤芍15克,红花10克,王不留30克

三剂后喜来复诊,述房事成功,嘱原方续服三剂。

桃仁承气汤合礞石滚痰丸(6) 闫云科 《临证实验录》

1 、狂躁

闫某,男,36岁,余村木匠。自幼重情谊,讲义气,因好友意外死亡,悲痛太过,致气机逆乱,气滞血瘀,郁而化火,炼津成痰。痰为乱世之贼,瘀乃造反之寇,痰瘀相合,狼狈为患,蒙障神明,蹂躏净土,后竟丧心病狂,杀死妻女。被逮捕后,查属精神病,予以释放。乡人愚昧,不信医而过求巫,几经折磨,致痰瘀益盛,狂妄愈剧。毁物骂詈,通宵达旦,昼夜由家人轮流守护。不得已,方请医诊治。

患者体胖腰圆,不腹便便,双目白睛贯有血丝,眼神半清半浊,须毛环口,面垢如煤,舌边尖红赤,隐有青色,芭黄厚腻。语言半醉半醒,声音洪亮似钟,使其静时,好言劝慰,诺以食糕,方许诊治。自称头昏脑涨,心悸怵惕,恶心胸闷,吐痰甚多,小便不畅,胃纳甚亢。切脉则沉滑有力。腹诊,左少腹急结,脉症俱实,当逐瘀攻痰,还我山河。拟桃核承气汤合礞石滚痰丸;

桃仁15克,大黄15克,芒硝10克,桂枝6克,甘草6克,煎汤送服礞石滚痰丸9克,日两次。

二诊;其交叙称,药后解脓便盆许,喧嚣渐息,狂妄顿减,药已中病,守方续服五剂。

三诊;狂妄已止,可睡三四小时,少许压痛消失,舌苔黄腻,脉仍沉滑。痰瘀已去大半,改用温胆汤治之;

陈皮、茯苓、半夏,菖蒲各15克,枳实、竹茹各10克,甘草、黄连各6克,龙牡各30克

四诊;一昼夜能睡十小时以上,头脑昏沉随之减轻,心悸也止,小便畅利,舌苔白腻,脉仍觉滑,原方续服五剂。

五诊;治疗月余,神志恢复正常,已能从事木工作业。与其讲述往事,不之信也。

按;五志过极,皆可化火,化火即可生痰,痰火便能致狂,故宜及早宣泄,防患于未燃。

后记;该患者治愈之后,复娶妻生子,可叹天不作美,一日,家人疏忽,孩子掉入锅中烫死,致狂病复发,时轻时重,轻时尚能做工。某日又痰蒙心窍,杀死拒付工钱之东家母女,复被太原公安局拘捕入狱。由是观之,狂病者须有诸事遂心之环境,谨防情志不快而引发旧病。

论;此应是悲痛太过,气机逆乱,应是气乱行而血离经瘀蓄,即是气滞血瘀之义。气动而血病,肝气冲而血离经,动在气而病在血。瘀血十,舌青者,此为瘀血。脉微大来迟,此微大者,即是本条脉滑之义,表阳外格也。瘀血十一,阴伏瘀血,当下之。

瘀血内阻,气不升降,肺气不降则胸闷痰多,心火不降则烦燥,甲木不降则恶心怵惕,乙木不升则发冲悸,胃热则能食善饥。瘀血在下,心火不降,炽盛于上,则见阳狂,不能控制。张锡纯用芒硝泻心火炽盛,以治狂燥也。

三诊的脉仍沉滑,或仍为瘀血阻格,当继续用泻下,改为抵当汤攻血。改用温胆汤者,此沉滑辨为痰滑。

2 狂乱

忆余滥竽医界六年时,仅从书本知有瘀血致狂之说,于临床尚末之见。1975年春,罗某,女,23岁,忽哭笑无常,妄言乱语,如见鬼状,或沉睡如醉,呼喊摇晃犹不苏醒。家人惊惧不已,请余出诊。询知生产后近三月,初恶露甚多,至今仍淋沥不断,色暗夹块,少腹疼痛一直未休,触之急结拒压。大便干秘,小便自利。口苦,口渴思饮。舌淡红略青,脉象沉弦。

观其脉证,此瘀血致狂也。盖产后之秽不尽,冲任之血难安,瘀血入心,扰乱神明而见狂妄。古有在上蓄血喜忘,在下蓄血如狂之说,此例正是。治宜攻遂瘀血,以安神宅。若拘于产后宜补之说则谬论矣。拟桃核承气汤加味;

桃仁15克,大黄12克,桂枝6克,芒硝6克,甘草6克,灵脂10克,蒲黄10克,二剂

二诊;服药一剂,泻下黑便甚多,神明清朗如昔。断服二剂,恶露消失,少腹痛止,圣愈汤善后。

按;太阳四十六,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如狂者,似狂而非狂也。

论;产后三月,瘀血之病,大便秘结,小便自利者,此为重要依据,基本可以确定。产后之瘀,泻下则拔根也。

唐祖宣;抵当汤(7)

1健忘

10年前治一已婚男青年,由于相火偏旺,阳事易举,房事过度,善忘失眠。服滋阴补肾药多剂无效,失眠日甚,喜忘加重。诊其面色晦暗,眼眶青紫,肌肤觉热,舌有瘀斑,脉象弦数,诊为瘀血之证,投抵当汤。服后泻下粘如胶漆之便,遂夜能成眠。后改汤为丸,服月余而愈。

2少腹硬满

郭某,女,37岁,1983年8月14日就诊。患者有痛经病10余年。经前腹痛,连及腰背,经色紫暗,夹有瘀块,淋漓不畅,少腹硬满,脉象弦数,诊为气血瘀滞。治以调气活血、行瘀止痛,投血腑逐瘀汤,但未能见效。处方几经变化,病情仍无转机,请唐师诊治。辨其面垢唇黑,苔黄少津,质有瘀斑,小腹部硬满拒按,认为此瘀血重证,药用抵当汤:水蛭、大黄、桃仁各15g,虻虫4.5g。上方服后,下瘀紫之血,少腹硬满疼痛减轻,继服4剂,诸症好转。随访无复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桃核承气汤临床医案--酒渣鼻
桃核承气汤方
胡希恕,大柴胡汤与桃仁承气汤合方,,少腹急结,瘀血,其人如狂
桃核承气汤方歌方解,组成,功效,临床运用医案 | 道医网
《伤寒论》113方——桃核承气汤,典型医案
《伤寒论》试解No.10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