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抵当汤——蓄血,发狂,衄血

曹颖甫;抵当汤(9)《经方实验录》

1 蓄血

蓄血一证,见于女子者多矣,男子患者甚鲜。某年,余诊一红十会某姓男子,少腹胀痛,小便清长,且目不识物。论证确为蓄血,而心窃疑之。乃姑投以桃核承气汤,服后片时,即下黑粪,而病证如故。再投二剂,加重其量,病又依然,心更惊奇。因思此证若非蓄血,服下药三剂,亦宜变成坏病。若果属是证,何以不见少差,此必药轻病重之故也。时门人章次公在侧,曰:与抵当丸何如?余曰:考其证,非轻剂可瘳,乃决以抵当汤下之。服后,黑粪挟宿血齐下。更进一剂,病者即能伏榻静卧,腹胀平,痛亦安。知药已中病,仍以前方减轻其量,计虻虫二钱,水蛭钱半,桃仁五钱,川军五钱。后复减至虻虫水蛭各四分,桃仁川军各钱半。由章次公调理而愈。后更询诸病者,盖尝因劳力负重,致血凝而结成蓄血证也。

论;少腹胀满疼痛,小便通利而清长,不是肠痈,就是瘀血。投桃核承气汤,三剂泻下黑粪,但病不愈,又改成了抵当汤。桃仁承气汤,有芒硝以泻膀胱阳结之腑热,抵当汤无芒硝,加了水蛭,虻虫的破血药。此病劳力负重,而至蓄血,区别外感,经热传腑,腑热阳结之狂。故抵当汤下瘀更对证。

2 蓄血

余尝诊一周姓少女,住小南门,年约十八九,经事三月未行,面色萎黄,少腹微胀,证似干血劳初起。因嘱其吞服大黄庶虫丸,每服三钱,日三次,尽月可愈。自是之后,遂不复来,意其差矣。越三月,忽一中年妇人扶一女子来请医。顾视此女,面颊以下几瘦不成人,背驼腹胀,两手自按,呻吟不绝。余怪而问之,病已至此,何不早治?妇泣而告曰:此吾女也,三月之前,曾就诊于先生,先生令服丸药,今腹胀加,四肢日削,背骨突出,经仍不行,故再求诊!余闻而骇然,深悔前药之误。然病已奄奄,尤不能不一尽心力。第察其情状,皮骨仅存,少腹胀硬,重按痛益甚。此瘀积内结,不攻其瘀,病焉能除?又虑其元气已伤,恐不胜攻,思先补之。然补能恋邪,尤为不可。于是决以抵当汤予之。

虻虫(一钱) 水蛭(一钱) 大黄(五钱) 桃仁(五十粒)

明日母女复偕来,知女下黑瘀甚多,胀减痛平。惟脉虚甚,不宜再下,乃以生地、黄耆、当归、潞党、川芎、白芍、陈皮、茺蔚子活血行气,导其瘀积。一剂之后,遂不复来。后六年,值于途,已生子,年四五岁矣。

丸药之效否,与其原料之是否地道,修合之是否如法,储藏之是否妥善,在在有关,故服大黄庶麻虫丸而未效者,不能即谓此丸竟无用也。

论;大黄庶虫丸,治干血劳,是消磨之药,区别泻下的抵当汤。但是本方剂量又太小,大黄五钱,若不能泻下,必加大剂量。但此病皮骨仅存,又不敢多用。经事三月不行,少腹微胀,可以用泻下,剂量不大,不要畏惧泻下之法。妇人杂病七,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三月未行,即是不利下也,即是提纲主症。

3 发狂

沈石顽之妹,年未二十,体颇羸弱。一日出外购物,骤受惊吓,归即发狂,逢人乱殴,力大无穷。石顽也被击伤腰部,因不能起。数日后邀诊。病已七八日矣,狂仍如故。石顽扶伤出见,问之,方知病者经事两月未行。遂乘睡入室诊察,脉沉紧,少腹似胀。因出谓曰,此蓄血证也,下之可愈。遂疏桃仁承气汤与之;

桃仁一两,大黄五钱,芒硝二钱,炙草二钱,桂二钱,枳实三钱,

次日问之,知服后下黑血甚多,狂止,体也不疲,且能啜粥,见人羞闭不出。乃书一善后之方与之,不复再诊。

论;两月未行经者,即是蓄血之义,也是提纲经水不利下之义。脉沉者病在里,紧者不为寒,而是木郁弦紧之义,所以人也力大无穷。此发狂者,即是阳盛之狂,对应阴盛之癫。桃仁承气汤,泻下蓄血,大黄芒硝,清阳盛之热狂。此用抵当汤也。民国一两等于30克,桃仁30克得超过百枚。桃核承气汤最大的量也就50枚。多用百枚,也没见中毒,可见桃仁区别杏仁。

附;扬大均,善医,能默诵《素问》《本草》及二部《千金方》,不遗一字。与人治病诊脉,不用药,但去若何,当服何药,在《千金》某卷第几部,即取纸书授之,分两不少差。或问《素问》有记性者能诵,《本草》则难矣,若《千金》则均系药名与分量剂料,此有何义而可记之乎?大均曰;古之处方,皆因病用药,精深微秒,苟通其意,其文理有甚于章句偶俪,一现何可忘也。(高手,记性好之人,最适合学中医)

4 蓄血上衄

曹右,经事六七月不来,鼻衄时作,腹中块,却不拒按,所以然者,鼻衄宣泄于上故也。阙上痛,周身骨节烘热而咳,此病欲作于血,以其体实,宜桃核承气汤加味,上者下之也。

桂枝二钱,大黄三钱,枳实二钱,桃仁泥四钱,生草钱半,牛膝三钱,当归二钱,白芍二钱

二诊;骨节洪热已减,咳嗽也除,癥块已能移动,不如向之占据一方矣。服药半日,见效如此,非经方孰能致之?

桂枝三钱,枳实三钱,当归三钱,大黄三钱,牛膝三钱,白芍三钱,桃仁四钱,甘草三钱

次日上午,当来三野蔷薇,反三日未来,四日续来,曰;服二诊方后,饭量增,体随舒快。其块更向上中方向块移动,渐在腹之中道矣。余曰;若是甚佳,中道犹通衢,其块易下矣。患曰;昨以便故,巧他医施诊,故服药后,今日反觉不舒,块也不动。阅其案,曰;经闭,腹中痞块,日甫潮热,宿瘀内阻,胞脉不利,宜祛瘀为治。药为桃仁六钱,槟榔三钱,两头尖二钱,大白芍三钱,青陈皮各钱半,桂枝一钱,醋炒三棱、莪术各三钱,紫丹参二钱,泽兰叶三钱。余曰;案甚佳,方也合,量又不轻,安得无效?妇坚请疏方,余曰,服二诊之方可矣,安用多事为?五日,妇竟不复来。阅者将虞其殆乎?余则敢必其向愈。或者块下之后,稍稍倦惫,休养一二日,转辄健步如飞,劳人草草,不遑谢先生矣。阅者博雅,能信吾言乎?

经停腹痛,其甚者更见鼻衄或吐血,所谓倒经是也。余苟察其孕,悉以本方加减投之,必下黑污之物而愈,本案特其一例耳。本案曹某,三十余岁,面目黎黑,干咳不得痰,其块在少腹之左,久据不移,腹中痛,却喜按。假令腹中有块而拒按,此为本汤证,绝无可疑者。今却喜按,一则本汤之中否实须细考。余以其鼻衄之宣泄为亡血家,法导之使下,乃径与本方,盖处方之前,未尝不踌躇审顾也。

桃核承气汤作用正在能攻下耳,下如黑泥,此为病根之拔,正为佳兆。二诊后他医所立方,治攻而不下,能奏效?时医谓大黄苔蛇蝎,真是不治之痼疾。

论;血蓄于下而不泄,则气逆于上而不降,气逆上泄,则见衄血外出,虽上见衄血,实为气上泄不降也,气升血随之理。所以病甚者,衄血或吐血。

二诊之方,此有大黄,即为泻下之法,时医改方,少了大黄攻下,就是活血化瘀。辩证正确,偏偏少了一味大黄,一下子整个治法就全变味了。所以不愈。又继用二诊方。时医畏大黄,真是不治这痼疾。所以活血化瘀,而不能下瘀,病根不拔,所以不愈。

有多少瘀血病,因为活血化瘀而治不好,不是补气而活血化瘀,也不是破气而活血化瘀,而是泻下瘀血停积。案2蓄血,即是典型。仲景方,即有活血化瘀方,又有消磨干血方,又有泻下瘀血方。时医皆畏大黄如蛇蝎,而使下瘀之法,鲜有少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桃核承气汤,攻下瘀血方!
张仲景桃核承气汤
(6)活血化瘀类方的运用
桃核承气汤治疗蓄血证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25)搜狗网页
活血化瘀祖方----桃仁承气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