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广填四川定义(朱清莙转载)

“湖广填四川”是一个特定的称谓,它专指清代初年,四川因战乱人口锐减,从而由清政府在大半个中国推行的移民填川政策。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从顺治末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嘉庆初年,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其中,康熙中叶至乾隆年间是这次移民运动的高潮,四川人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在这时候背井离乡进入四川的。虽然当时共有十几个省份的移民被卷入这次移民浪潮,比如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福建、广西、陕西、贵州、云南、山西、河南、山东等,但因为当时移民入川的外省人以“湖广籍”最多,因而这次事件被历史学家和民间命名为“湖广填四川”。所谓“湖广”,是指湖北、湖南两地。在明清时期,湖南、湖北合称“湖广省”。

介绍

在一般人的记忆中,“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事件是跟明朝末年“张献忠剿四川”分不开的。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四川的父老乡亲能够讲述“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的恐怖故事。似乎“湖广填四川”这一事件的起因,是张献忠把四川的土著人口杀光了。张献忠是对四川造成过严重的破坏,但他在四川停留的时间前后只有几年,而明末清初四川大规模的战乱却持续了34年。因此,张献忠无疑成为了清初四川残破和人口锐减的替罪羊。

四川不愧为“天府之国”。当十一二个省份的一百多万移民来到四川安家落户(康熙二十四年,四川的人口只有1.8万余丁,折合人口9万余;然而到乾隆三十二年的时候,四川人口已达290余万),一个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时代来临了。“异乡人”开始在这片金色的土地上纵情舞蹈。他们从故乡带来新的物种、新的生产技术、地方戏、习俗、方言,然后在这个新的竞技场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随着漫长而艰辛的创业过程的逝去,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像汹涌的潮水如期而至。他们获得了财富,获得了新生,获得了主人的称谓,同时也获得了这片土地的嘉奖。

“湖广填四川”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一种不可估量的影响。从移民入川的第六代后裔开始,四川经过多文化、多民族的大融合以后,涌现出邓小平、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郭沫若、巴金等杰出人物。他们中有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有在共和国元帅中占五分之二比例的开国元勋,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堪称“大师”的文学巨匠……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湖广填四川”对四川文化和人口质量的影响都甚为深远。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中国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两次大规模的湖南、湖北(即湖广行省)、广东(主要是客家人)等省的居民迁居到四川各地的移民潮。根据考证表明,还有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迁入。

清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经重庆到泸州,沿途巡查,乘船走了好多天,张德地都没有看到几个人,为此感到好生奇怪:当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随从回答:都死了。

原来,明末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境内战乱频发,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据考证,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来万,重庆城(现朝天门到七星岗通远门一带)只剩下数百家人,重庆所辖的州县内,有的只剩下十几家人!

张德地赶紧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朝廷。康熙下旨,鼓励向四川(包括重庆)大规模移民,清政府还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湖南、湖北、广东、河南等省的移民,浩浩荡荡往四川涌来,长达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四川通志》:“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清朝康熙年间,经历过兵荒马乱、刀光剑影的四川盆地终于平息下来,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员也开始走马上任了。在这些踌躇满志的官员眼中,四川不知是怎样的丰肥沃土。然而当他们骑马、坐轿赶到新的官邸以后,才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是这般的荒凉残破、千疮百孔。

         湖广填四川

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表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说:“我被皇上荣幸地任命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员,来到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地方一展宏图。但现在当我站在满目疮痍的昔日天府,增赋无策,税款难征,使我感到局促不安、寝食俱废。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惟有精忠报国效忠朝廷。经过几日思索,我觉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明清史料·户部题本》。

张巡抚还在奏折中提及了一些移民办法。比如,可以命令与四川相邻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战争而背井离乡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记注册,然后由四川“差官接来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台一项移民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来四川。康熙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也正为全国的税收和重建问题焦头烂额。他接二连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折,召集相关部门听取有关汇报,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背景

在今天的四川汉族地区,如果你去访问一些老人,问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会是同样的回答:“我家祖辈是湖广填四川迁进来的。如继续问:“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你们的祖辈会有湖广填四川的行动呢?”往往还是同样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此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认为境内的汉族人的祖辈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从湖广迁入的。而迁入的原因又是因为八大王即明末农民战争时张献忠(张献忠起义不久,即以八大王为称)剿四川。这种说法的影响很广深。

所谓“湖广”,是指湖广行省。元初时管辖今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六省区和四川局部;元末时辖今湖南、贵州、广西、海南四省区和湖北、四川、广东三省局部;明朝时辖今湖北、湖南两省。

唐代的巴蜀地区在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居于最前列。到了宋代,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仍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之中,特别是南宋时期,巴蜀地区的人口占整个南宋的23.2%,可是其财赋收入却占整个南宋1/3,供应的军粮也占1/3,是南宋坚持抗战的主要经济基地,乃至有\"蜀亡则宋亡\"之叹。

四川历史上历经七次大移民。第一次是在秦灭蜀、巴之后,秦移民万家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在此期间,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进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在这个时候,陕、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省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次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还辖广西一部份)移民最多,移民人口达100多万,而今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是在老川人血泪快要流尽的时候发生的大移民,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即指这次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战争前期到全国解放,有不少人逃难或“南下干部”定居四川;第七次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三峡大移民,有许多人落户四川。

“湖广填四川”真相解密

http://www.pc.ccoo.cn/ 平昌在线在线  来源:长江商报

学者孙晓芬为四川人寻根,称川人祖先源自湖北“麻城孝感乡”

◆核心提示◆

在四川,湖北“麻城孝感乡”这个地名让千万人魂牵梦绕。一名普通的退休学者,自费研究多年,找到了四川人的根。

2008年11月,由知名作家孙晓芬参与创作的《麻城祖籍寻根谱牒姓氏研究》正式面世。这是我国首部研究著名的移民发源地——麻城孝感乡的专著。300多年来,无数四川人自问:“我们的根究竟在哪里?”孙晓芬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将最终的答案锁定在 “麻城孝感乡”。

孙晓芬(左)为了给四川人“寻根”,走访了不少群众。图片由孙晓芬本人提供

12月25日,本报记者与她进行了对话。

偶然机遇:发现“湖广填四川”的秘密

长江商报:您说四川人的祖先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四川人的根怎么在湖北?

孙晓芬:(笑)的确有不少人怀疑:难道四川人的根原本就不存在?如果你看了我的“移民三部曲”,很多疑问就能迎刃而解。

长江商报:您亲自去过湖北麻城,您到麻城的目的是什么?

孙晓芬:寻根,为四川人寻根。之前,我已研究了无数四川人的家族谱牒,上面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原籍地——“湖广麻城孝感乡”。 四川土著居民极少,如今绝大多数四川人,其祖先均为明末清初战乱后的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明、清王朝更替时数十年连绵不断的战乱,令巴蜀大地几为焦土,富饶的天府之国“地旷人稀”。清朝之初,大力推行“移民垦荒”,倡导十余个省的百姓入川。其中,去得最多是“湖广人”(当时湖北、湖南是一个省,称为“湖广省”)。 民间将此次大移民称之为“湖广填四川”。据考证,历史上四川有六次大移民,尤以“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规模最为庞大,持续时间长达百余年,移民人口过百万。

发现麻城:解开“麻城孝感现象”之谜

长江商报:“湖广”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地域非常辽阔,为何把寻根之地锁定在麻城?

孙晓芬:“湖广麻城孝感乡” 是千百万移民后裔家谱里共同的字样,是众多先祖入蜀的来源地。

在“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尤以湖广人来得最早、来得最多。其中又以“麻城孝感乡的人”为最。我从麻城地方志办了解到,他们共收到寻祖信件1万多封,接待前去寻祖的四川人达3000人之多。

长江商报:“湖广麻城孝感乡”与四川人到底有什么联系?

孙晓芬:我举一个例子:在渠县,明清的73支移民家族中,来自湖广省的达58支,而集中于麻城孝感乡的,达21支。21支麻城孝感乡的移民家族中,有15支均来自“麻城孝感乡高阶堰”。今天,不少四川人认为自己源于麻城孝感乡,我将其称为“麻城孝感现象”。

长江商报:这是否意味着一些祖籍不是麻城的四川人,由于种种原因也会认为祖籍为麻城?

孙晓芬:是。“麻城孝感现象”体现最典型的是作家艾芜关于祖籍的记忆。他说第一个到四川的祖先,原是生长在湖北麻城孝感乡的。然而,根据族谱,其祖籍实为湖南武冈。这只能说明:麻城孝感乡已成为一个人文地理的概念,成为一群有相似迁徙经历的四川人的群体记忆代代相传。

惊人发现:

“我找到‘麻城孝感乡’”

长江商报:您眼中的麻城是怎样的?

孙晓芬:麻城地处鄂东北,举水河自此直通长江,自古为兵家争夺之地。 现今四川、重庆,是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的地方。时至今日,不少四川人说起麻城孝感乡无不带着敬意和眷念。

长江商报:您多次前往麻城,目前有多少历史痕迹被保存下来了?

孙晓芬: 在麻城歧亭古镇,我看到数百米长的古街两侧,还有古意盎然的木板作门的小商铺。歧亭镇和它东北面的中馆驿镇一水相连,陆路与水运都很繁忙。明、清时期,此地属麻城孝感乡。民国年间,这里曾有“小汉口”之美誉。歧亭镇的古街正是当年移民入川 必经之路。

长江商报: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呢?

孙晓芬:当地人递给我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麻乡约”几个字。这是明代永乐年间,移民从这里迁往四川。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同乡代表回乡几次,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组织“麻乡约”。

长江商报:麻城孝感乡在“湖广填四川”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孙晓芬:如果以六百年的大历史视角,来解读麻城孝感乡这个移民祖籍地,就可以发现,麻城孝感乡在我国历史上八大移民集散地、中转地中,对四川的影响最大。

搜索证据:解释麻城孝感乡“失踪”原因

长江商报:然而,在地图上找不到“麻城孝感乡”这个地名。不少人认为这是个“子虚乌有”的祖籍地。您怎么看?

孙晓芬:我费尽周折在清康熙九年(1670年)版的《麻城县志》上,找到了麻城孝感乡“失踪”的原因。

县志记载: 明代麻城县的四个乡区中,确实有孝感乡。不过在明成化八年(1472年)对区乡调整时,将孝感乡并入仙居乡。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新建黄安县时,分调土地,就将麻城的一部分(包括有原孝感乡一小部)划入黄安,也就是今天的红安县。

长江商报:有其他的证据说明这一点吗?

孙晓芬:有,我在广泛抄录各四川移民家谱的过程中,格外留心地把其中一些家谱记载的麻城县孝感乡的小地名,抄录了部分下来。这在实地踏访中派上了大用场。

这些小地名有:麻城孝感高坎堰(或高阶堰、蒿干堰)、鹅掌大丘、复阳村、高水井、孝子坊、大石板洗马凼杨家村第七层、扒凿岭黄泥嘴、月儿湾、蒿枝坝大松树等等。

麻城市志办的钟世武主任、李敏副编审说一批小地名已得到确认:麻城龙池桥办事处下辖的五脑山林场的虎形地村高坎堰,正是移民家谱中的“高坎堰”;“鹅掌大丘”也在中驿馆镇内找到了。

长江商报:“麻城孝感乡”到底在哪里?

孙晓芬:经反复考察,当年向四川输送千万移民的麻城孝感乡,其主体部分在今麻城市的南部,红安(原黄安)境内仅有一小部分。

“寻根指南”:帮川人描绘寻根“地图”

长江商报:您最近参与的著作《麻城祖籍寻根谱牒姓氏研究》为何被称为“四川人寻根指南”?

孙晓芬:这是我国首部研究著名移民发源地——麻城孝感乡的专著。海内外不少关注寻亲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寻根的线索。

长江商报:书中您认为“麻城孝感乡”是明、清移民的中转地和发源地?

孙晓芬:是。我与麻城的多名学者合作,翻遍无数谱牒(记载某一宗族主要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查找了无数个地名。忙碌了三年之后,我终于有了新发现——“麻城孝感乡”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中转地和发源地。

长江商报:湖北和四川之间关系源远流长,有哪些表现?

孙晓芬:四川是粮食大省,重庆之所以崛起成为大商埠,也是受到“湖广填四川”的影响。至于楚文化与巴蜀文化大交融,四川官话——四川第一大方言的形成,受湖北话影响最大……

长江商报:麻城人如何看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寻根人?

孙晓芬:他们对远在渝川的乡亲十分友好,以燃放鞭炮、斟满美酒的礼遇,迎接前去寻根的亲人。目前,该市还成立了“麻城孝感乡现象研究会”;在成都还设立了“寻亲咨询站”……

尤其是汶川地震后,麻城向灾区乡亲发出慰问信,当地领导还携500万元捐款、50万元物资奔赴灾区慰问……

—— 新闻人物 ——

孙晓芬:文史两栖女作家、学者。先后任四川省地方志编委会副编审、编审、省志总编室副主任。是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顾问、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三部区域移民专著远销海内外:1997年起出版《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是国内首部湖广填四川专著;《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是首部全面研究四川客家人的专著;《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是在国内最早提出湖广“麻城孝感现象”、“祖籍记忆的人文地理概念”论点的专著。

长江商报记者 刘渐飞 通讯员 孙林

四川姓氏文化专家陈世松接受华西都市报(微博)专访:

陈世松,汉族客家人,祖籍福建。1940年生于四川省三台县(微博)。1958年至1963年在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1963年考取该校中国古代史元史专业研究生。1978年11月调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微博)。主要学术代表作有《余玠传》《蒙古定蜀史稿》《宋元战争史》《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四川通史》《四川客家文化研究丛书》等,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自 2014 年 4 月 5日以来,华西都市报“四川百家姓”栏目已经连续刊发了4个月。栏目获得读者的广泛关注,许多读者向栏目提出了珍贵的意见。

四川知名姓氏文化专家、四川省社科院(微博)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世松研究员,也是华西都市报“四川百家姓”栏目的忠实读者之一,并长期关注和指导这个栏目。

本期“四川百家姓”推出特别报道,华西都市报专访陈世松先生,与读者畅谈姓氏文化。

四川人十分喜欢姓氏文化

华西都市报:华西都市报今年重点打造的栏目“四川百家姓”,是讲述四川姓氏来源、迁徙和姓氏人物故事的系列报道的版面。您是如何理解姓氏文化的?

陈世松:姓氏文化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事物,如果我们把姓氏文化看作一项工程的话,这就是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华西都市报的报道,为传播姓氏文化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我认为,这个栏目办得很好。

在我看来,四川的老百姓是十分喜欢姓氏文化的。我是一个搞学术研究的人,做一般的学术研究,老百姓一般都不感兴趣,去找他们聊天,他们对你的问题根本不感兴趣。但提到姓氏,就不一样了。你只要一谈填四川,一谈姓氏,一谈族谱,他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我现在在做一个很大的工程,就是收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故事。四川目前的很多姓氏都与这些故事有关,这些故事都是来源于民间的,这样的工程全靠老百姓的兴趣支撑。

所以,做与文化相关的报道,最主要的就是能让老百姓感兴趣。“四川百家姓”,就符合这样的选题标准。

谈姓氏,是对精神的慰藉

华西都市报:近些年来,姓氏文化在四川兴起的速度非常快,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文化现象?

陈世松:我认为,在我们民族基因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这就是慎终追远、不忘祖先的思想和文化传统,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可谓根深蒂固。姓氏文化,是一种关于生命起源的启蒙意识。

在不同的时代,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平民老百姓,都要追问“我从哪里来”。慎终追远的思想只会暂时被隐藏,但不会被遗忘。只是有时会因一些社会因素影响,暂时潜伏起来。

“仓廪实,知礼节。”当物质生活改善、生活水准大大提高时,精神层面的需求自然提上议事日程。无论是追求自己生命的起源,还是听音乐、看书,都是寻找精神需求的表现。

就像现在华西都市报的“四川百家姓”栏目,如果放在战乱年代,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和阅读。当大家都有钱、有余力、有时间时,才有姓氏文化的火热。

当今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世界,处在竞争中的人们,不时面对各种纷扰,自然要想去寻找一方宁静的乐土。中国人最重土地和乡情,最直接的精神避风港就是故乡和家园。

一谈起故乡,一谈起姓氏,对精神就是一种慰藉。

麻城孝感乡已成一个符号

华西都市报:您谈谈四川的姓氏吧。陈世松:要谈四川姓氏,70%-80%的人都会提到填四川和麻城孝感乡。

在中国移民史上,麻城孝感乡是一个内涵相当深厚的地理概念,是一个与山西洪洞大槐树、广东南雄珠玑巷、福建宁化石壁村、江西瓦屑坝等齐名的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

麻城孝感乡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非单一,它既是元末明初移民迁川的中心,后来又成为清初以来以湖广籍移民公认的“共同祖籍”。想要解释四川的姓氏文化历史,就必须把麻城这个文化现象解释清楚。

华西都市报:麻城孝感乡是如何由一个地名演变为一个符号的?

陈世松:元末明初,湖北民众为避灾、避难,舍危就安,弃近图远,竞相挈家迁往四川,其中以来自麻城孝感乡的居多。元末红巾军起义首领邹普胜是麻城人,所以,麻城成为当时湖广农民起义的中心。红巾军内部发生分裂,不少麻城人纷纷逃往四川,成就了麻城的历史地位。

但是,后来其他地方的湖广移民不可能都来自麻城,但他们为什么也会冒充麻城孝感乡之籍呢?我认为,这是因为古人非常重视同乡之谊,很有可能是“冒其籍求荫以自庇”,也就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移民的生活圈。

研究族谱的时候,我就发现,迁入四川的移民,只要在四川定居后,90%都不会再使用移民前的字辈。移民者形成的是一个全新的地域和籍贯概念,麻城成为新的地域文化圈中,让大家凝聚齐心的概念。这样,就逐渐淡化了移民者本来的祖籍。

移民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为了面对来自自然和人文环境所带来的生存压力,他们出于效仿和依靠麻城孝感乡移民老前辈的需要,完全可以采取冒籍、隐籍和改姓的策略。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姓氏文化的现象都可能发生。

冒籍和改姓是个特殊现象

华西都市报:因移民而改姓,您能给我们讲讲具体的故事吗?

陈世松:华西都市报曾经在“四川百家姓”中报道过这样一则故事:湖广填四川中,一批移民从湖北黄州府麻城县迁入四川达州(微博)渠县土溪镇,其中有向、左、李、温、周五姓,一同改姓了雷。

报道中说,渠县当地的《雷氏家谱》记载,清顺治年间,早先移民到渠县雷巨坪的李君佑回到湖北老家探亲,与左邻右舍谈及移民的好处,并约了4位老人向朝忠、左先、温让、周连山,从湖北麻城孝感乡出发,来到像玉带环绕一般的雷巨坪鸡公寨下桥坝定居。

这段时间,李君佑经常提起自己被本地姓氏欺负的事情。向朝忠提议,向、左、李、温、周5个姓氏都改成同一个姓——雷姓,以壮声势。自此后,至今300多年,传承20代,总人口超过8000人。

渠县雷氏的宗祠中,曾提及过“五姓改雷”的事件。而且,在雷姓家谱中,不同姓氏先祖的雷姓也使用不同的字辈,以区别祖先。

除了冒籍、改姓这样的事例外,田野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家族还存在隔代轮流换姓的情况,这也是在大移民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现象。

移民让四川成了姓氏水库

华西都市报:除了填四川,四川的姓氏来源还有哪些?

陈世松:这个问题也是我被问过最多的问题之一。从整个国内的情况看,四川的姓氏分布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

巴蜀姓氏源远流长,来源广泛,它像一座水库一样,吸纳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姓氏,由此形成了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辐射广远的巴蜀姓氏文化。巴蜀姓氏文化的形成,与以下3个因素有很大关系:

第一,与巴蜀姓氏文化底色有关。秦灭巴蜀前,蜀人有“氏”而无姓。战国晚期,巴蜀“姓”开始兴起。秦入巴蜀后,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原有之“氏”纷纷向“姓”过渡,又新产生了一些“氏”和“姓”,大量的外来移民也带进了许多“姓”。

三者异流同归,推动了巴蜀“姓”的发展,从而使得秦汉时期,成为巴蜀民族由“氏”向“姓”发展的高峰时段。秦汉以来,不仅成都平原普遍使用汉姓,连川西许多兄弟民族也采用汉姓,使得巴蜀地区的姓氏大大丰富起来。

第二,与中古巴蜀姓氏文化积淀有关。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文明的演进,巴蜀旧有的大姓在长期的政治动乱中衰落下去,但是又有一批新的外来移民迁徙进来,他们的子孙后裔大多落户当地,互相融合为当时的土著。

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一书,就汇列了这一时期蜀中各地的大姓。唐末、五代乱世,许多中原人士出于避乱或游宦而入蜀定居,从而促进了巴蜀姓氏的发展。《岁华纪丽谱·氏族谱》中,记录下截至宋代的成都地区的土著大族姓氏,计有45个。由《华阳国志·蜀志》《岁华记丽谱·氏族谱》,可见巴蜀姓氏文化的深厚积淀。

第三,与元明清大移民运动有关。经过元明以来湖广地区持续向四川移民,又有许多新的姓氏迁入蜀中。如以井研县为例,在明代先后从湖北、湖南移民,计有丁、卫、毛、文、方、左、龙、卢、廖、李、吕、汪、闵、张、钟、范、周、相、陈、郭、荣、姜、胡、谈、夏、袁、梅、殷、黄、熊、龚、游、彭、税、鲁、韩、雷、魏等40姓;山东漆姓、河南庾姓来县落户。

随着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兴起,在巴蜀地区又迁入许多移民家族姓氏。如以彭州(微博)为例,有从湖北迁入的罗、黄、张、萧、廖、谭、徐等姓;从湖南迁入的唐、汤、周、刘等姓;从陕西迁入的弓、喇、陈等姓;从福建迁入的庄、简、林、游、魏、雷、陈等姓;从广东迁入的蓝、陈、廖、严等姓;从江西迁入的罗、曹、汤、牟等姓;从贵州迁入的白、胡、樊、舒等姓;从河南迁入的王姓等。

井研、彭州二地清初移民迁入的情形,可说是全川各地人口构成的一个缩影。由此可见,明清移民运动对丰富巴蜀姓氏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附会祖先从古到今就存在

华西都市报:在家谱中附会祖先,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对此,您怎么看?

陈世松:所谓附会,按照词义解释,是指把不相关的事说成有关;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说成有某种意义。所谓附会祖先,是指把与自己无关的祖先说成有关;把与自己关系意义不大的祖先,说成关系很大。

在编修族谱中,常常会遇到“断头谱”的问题,即在追溯年代久远的祖先(远世祖)的来历时,往往找不到与之相连接的先祖。特别是从外省迁来四川的一些家族,由于他们一般是以入川始祖作为开基祖,对于开基祖以下的世系(近世祖),容易查清;但要追寻到开基祖以远的祖先时,就显得十分困难了:要么找不到开基祖已远的祖先的具体住地,要么找不到与他们相连接的世系。

由于远世祖距离族谱编修者的年代久远,近世祖已远的祖先,不是依靠回忆就能查清的。这样,将远代祖与近世祖系谱之间连接起来,就只有通过编修者来编造。根据广东地区族谱的研究成果表明,这项任务,主要是通过士大夫、文化人之手,以所谓的“考据订正”手段,重新进行“附会”嫁接来完成。

“祖先附会”,就是指通过“考据订正”手段,重新将已经查清的近始祖,与难以查清的远世祖连接起来的嫁接编造过程。

追寻祖先应该遵循的原则

华西都市报:想要探寻自己准确的祖先,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陈世松:为了准确地追寻自己的祖先,首先,应尽可能将近世祖的情况查清楚,以便积累更多资料,为追寻远世祖提供更多详尽可靠的信息。

其次,需要将查证的远世祖的问题(如住地、世系、身份等),置于具体的历史时空中,从相关的历史背景、地区中寻找线索。

再次,在考证远世祖问题的过程中,应采取客观公正的立场,切忌“为尊者讳、为亲者讳”。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一时查不清的问题,不要武断作结论,可以存疑,留给后人来解决。

第四,采取恰当的体例,以族谱序跋的形式,记录修谱者在连接近世祖与远世祖上的做法,切忌将尚待考证的来源,勉强坐实到自己世系中去,以免“认错祖宗”。

以上讲的是基于世系血缘连接的祖先追寻,至于出于文化认同而产生的对于各姓氏的人文始祖追寻,如对于夏商周三代以远的受姓始祖的追寻,以及对于以古代帝王、郡望堂号为姓氏始祖的追寻,则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一概而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6|明清换代时,移民后裔“忘”了祖宗
揭秘湖广填四川:冒籍和改姓是个特殊现象(图)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是怎么一回事?
湖广填四川:最大的5个姓氏,看看有没有你的?
湖广填四川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