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什么“神器”?让河南脑卒中救治跑出了“中国速度”?


 

中国第一台移动卒中单元

今天,就是今天!坊间盛传的中国第一台移动卒中单元终于亮相河南了!

在刚刚结束的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绿色通道建设分享研讨会(2017)上,院方购置的中国首台移动CT脑卒中救护车,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今后疑似脑卒中患者可实现边“走”边诊治,就像把“医院”搬到患者身边一样,可将脑卒中患者急救从响应到治疗的时间平均减少25分钟!!

要知道,脑血管病可是我国的第一疾病死因,也因此,卒中抢救争分夺秒。脑卒中溶栓需要在4.5小时内实施,取栓需要在6小时内进行,溶栓和取栓越早、疗效越好。即使在医疗水平相对发达的美国,脑卒中患者也仅仅只有3~8%能够在时间窗内及时接受治疗。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卒中患者快速转诊和救治能力。

 天,中国第一台移动卒中单元在郑州落地,将在与时间竞速、抢救脑卒中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

 

移动卒中单元内饰及车载CT

那么,究竟是什么将脑卒中患者和医生拉的更近?

是科技支撑和专业团队!

首次投入使用的移动卒中单元,可实现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边“走”边诊治,进一步缩短脑卒中患者从发病到获得治疗的时间。移动卒中单元由急救车、移动CT、移动化验实验室、远程医疗设备和工作人员五部分组成。

    在急救车接接到患者的第一时间,随车出发专业技师、护士立即可开展车载CT扫描、生化分析等工作,院内脑血管病专家通过远程医疗设备即可给予专业指导,明确诊断后立即对症治疗(比如在确定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符合溶栓条件后便可立即在车内溶栓),争取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的大脑。与此同时,医院卒中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到院后以最简单的流程、最短的时间获得专业治疗。在脑卒中急救体系内引入移动卒中单元,就像是把“医院”搬到患者身边,这意味着卒中影像检查和部分治疗方式从以往到院后才能实施,转变为在救护车中即可开展。

据文献资料统计显示,全球第一辆移动卒中单元于2011年在德国建成并投入使用,相较与传统接诊方式,从医院接到急救电话到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平均缩短了20分钟。而2014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统计数字则显示,2011~2013年,1500例患者通过急救车上的CT扫描更快的接受了溶栓治疗,相比对照组移动卒中单元从响应到治疗时间平均减少了25分钟,14家脑卒中中心的溶栓率从20%上升到30%,救护车 CT 溶栓设备的模式,加快了脑卒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没有不良事件发生。

 

又是什么在力保脑卒中救治的提质增速?

是绿色通道和专业化管理!

    2015年,我国发布的首个《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中的服务要求明确,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要能实施卒中急性期规范化救治,急性卒中患者抵达急诊至卒中团队接诊时间小于10分钟,急诊CT(患者到院到CT完成)时间小于25分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到达急诊至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DNT)小于60分钟。因此,建立独立、完善、无缝隙的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成为卒中中心这一组织化管理卒中患者医疗模式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同年,河南省人民医院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为第一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全国共15家),开始瞄准理念更新、人员优化、管理细化、环节减少、信息通达、设备更新等脑卒中救治关键环节,提质、提速。

    如今,院方已经实现独立设置急诊呼救线路15515920120,患者在院外时驻扎在急救中心的脑卒中中小组就会接到抢救预警;患者到院后不需分流,多学科融合、内外兼修(兼备静脉溶栓和介入取栓能力)的脑卒中急救专家在急救中心会直接迎诊;进入脑卒中绿色通道的患者先检查、后付费,设专门的医护人员全程陪同检查、转运,24小时急诊CT、磁共振开放;急诊影像即刻出片,急查检验10分钟出结果,中心导管室、麻醉24小时住院值班。

目前,河南省人民医院已有效地将DNT速度从以往的60分钟以上有效降低至48分钟,切实实现“急性脑卒中空地网络三位一体无缝隙,24小时全天候溶栓、取栓一条龙”。每一位进入绿色通道的脑卒中患者,都是真切地接受到了标准化、同质量的全程医护陪同的“VIP式”抢救诊疗。

 

移动卒中单元模拟患者转运

    与此同时,以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为代表的脑卒中绿色通道还融通了基础设施、人员配置、诊断技术、治疗技术、监测/随访、教学科研等个领域,做到了学科真融合,实现多学科无缝对接。

本着“群策群力防卒中,可防可控可避免”的脑卒中防治原则,河南省人民医院还将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平台覆盖全省,并与省内诸多基层医院携手,组建了河南省脑血管病互联智慧医疗体系,建立起了覆盖河南全域的10多个脑血管病分中心,提速脑卒中分级诊疗。此外,院方还在致力于建立覆盖全省东、西、南、北、中150多个急救位点的“航空急救网”,突破了脑卒中远距离救治困难的瓶颈。

不久的将来,这里还将落户中国第一个“一站式脑卒中影像评估和血管再通手术系统”,届时CT、磁共振和血管成像机将“零距离”安装于同一个手术室,绿色通道建设“手术室转运的最后瓶颈”将会随之消失,脑卒中患者将会获得真正的无缝隙院内转运抢救。

在河南,一种创新和改写中国脑卒中治疗模型和治疗理念的探索仍在继续,创造脑卒中治疗领域的“中国速度”进程还在提速。咱们中原的小伙伴们有福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底加班,30多岁的他“熬”成中风
这个中风抢救过程看得爽!钻进血管,一把揪出堵道的血栓
国家卫计委发布: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脑梗突发争分夺秒!这10个关键时刻,你绝不能犹豫
脑卒中救治3小时内为“黄金时间”
春节脑卒中高发 记住3小时“时间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