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件好的书法作品,说到底还是要看“气质”!

杨吉平

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

兼书法研究所所长、

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个书法学者能够做到学问精进,其书法也大多不会写得太差,白谦慎教授便是这种类型的学者兼书家。实际上,当代书坛往往只把白谦慎当教授看,而忽视了他作为书法家的存在。

白谦慎教授以学术著作《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为书法界普遍关注,但其介入书坛则比这要早得多。早在1981年,白谦慎便获得影响颇大的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一等奖,但与同时获奖的曹宝麟、王冬龄、鲍贤伦等不同,白谦慎此后便主要致力于学术研究,且一直在海外工作游历,故其书名远不及上述几位书家。白谦慎采用西方的学术研究方法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给国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故其《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汉语版一经出版便引起较大的轰动,许多人知道白谦慎的名字便是从这本著作开始的。

白谦慎先生长于小字,常以小楷与小字行楷示人。其早年的小楷取法魏晋而字形略为修长,笔法内敛,有弘一法师的意味,也有简书的飘逸,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图1)与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图2)相比较,飘浮不稳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图1 白谦慎 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1986年)

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则沉稳平和,用笔简易,结构紧密而富有张力,其中借鉴古人的范围远远超过了早年的书作,比如《韭花帖》的和缓瘦劲、傅山的深奥繁复、弘一的清寂孤冷、俞平伯的文雅平易等,在其笔下均有迹可循,至少在气息上颇多相似。这种气息或气质,应更多得自于他的学养。

其游历海外,经眼的古今法书远远超过常人,目耕既宽,耳濡目染,气质自然有所变化,笔墨亦自然不同。但学者书法往往过于平正,缺乏视觉冲击力,这在展厅时代明显是比较被动的。就章法而言,白谦慎先生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落两次款,也表现出其对当代书法艺术一定程度上的陌生状态。但书法艺术讲究内涵,这一点是一般书家所不具备的。还是那句话,关键看气质!

周德聪

三峡大学书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硕士生导师

白谦慎先生是恢复高考之后,进入北京大学的学子。读书期间,即在1981年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毕业之后,留学美国时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在波士顿大学获得中国艺术史终身教席,主要从事中国书法研究。从政治学转向艺术学书法的研究,可见白谦慎先生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及其对书法的热爱。他对书法史学的研究,以个案推及时代,他对经典的研究,由传统推及当代,相信读过《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的读者,从中可以窥其作为一个学者的“问题”意识与研究的独特视角。

作为一个大学的知名教授,他的主要精力显然不在临帖和创作上,读书、思考、研究当是他的生活常态,即如用毛笔书写,他也似乎在作“文人余事”的表达。无论是日常生活中友朋之间的书信往来,还是文人骚客间的诗文唱和,他都保持着用毛笔书写的习惯,偶有展赛的约稿,他也多以尺牍示人,不像现代展览会上动辄巨幛盈室的作派。这在本质上保留了传统文人书法的样态。当人们都在关注书法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时候,白谦慎似乎更在意书法走向内心的情感慰藉。

图2 白谦慎 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2017年)

其全国第二届中青展的横幅作品(陆游诗二首)是作为评委特邀的作品,当时白谦慎还是北大的研究生。30多岁即成为中青展的评委,显然得力于中国书协成立之前所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获得一等奖奠定的业绩。此作以楷书面貌出之,掺用隶法书写,笔法稳健沉实,不激不厉,结字于修长之际时显开张展拓,如楷似隶,故有古雅之态,看得出他对钟、王楷书的心仪与借鉴,也有对王宠萧散意趣的眷顾与流连。能在20世纪80年代写出如此格调的楷书,必定是深识书者。

31年之后,全国第四届青年展特邀其再书陆放翁诗参展,白谦慎没有用横幅形式,而是用两纸花笺,各录一首陆游诗。装裱时将同一书写内容的两首诗前后位置调换,制成了适宜悬挂的立轴。依然是楷书,但在用笔中明显增强了提按顿挫,用笔稳健、沉静,毫不苟且;结字正而不拘,紧而不促,长者秀整,短者敦实,不枝不蔓;署款钤印亦恰到好处。

比较前后两件作品,前者用笔似更放逸,而后者趋向内敛;章法分布虽然匀整,然少变化,无论是横幅还是尺牍,都可以适当错落分布,或于疏密大小中传达其“有意味的形式”。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两纸各自独立,虽共处一轴,然实为两件作品。如果白先生在创作之初即考虑两首诗作是一件作品的话,也不会出现装裱时文辞内容与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所书诗作的顺序不一了。

亓汉友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书法势理论研究所所长、

教授、硕士生导师

白谦慎先生引起笔者的注意是从其《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一书开始的,从那时起知道了先生对书法有着深刻的思考,也知道其早在1981年就获得了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一等奖,1986年任全国第二届中青展评审委员,同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学博士学位,后任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教授,并获得了终身教席,这实属不易。庆幸的是,先生对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没有间断,所以才有了《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白谦慎书法论文选》等著作的问世。

下面以书法势理论对先生的这两幅作品(图1、图2)进行分析。

笔法势方面: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由于年代久远,拍摄效果不理想,笔法势因素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但含蓄内敛的起笔、收笔方式尚依稀可见。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作者起笔运用了切笔、顿笔、裹锋、折笔等笔法势因素,以顿笔、折笔起笔为主;行笔运用了一分笔、铺毫、折笔使转等笔法势因素,以一分笔行笔为主;收笔运用了裹锋、顿笔、切笔、中位露锋等笔法势因素,以裹锋收笔为主。见下图:

白谦慎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

局部笔法势分析示意图

字法势方面: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运用了上紧下松、上松下紧、左紧右松、左松右紧等字法势,以左紧右松为多;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运用了上紧下松、上松下紧、左紧右松、左松右紧等字法势,以上紧下松为多。两幅作品中字内松紧关系不同: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中字内结构比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紧凑。

章法势方面:两幅作品均运用了线条粗细、字体大小、结体纵横等章法势因素,但运用的章法势因素形态不同:前者的线条粗细比例大于后者。

从以上书法势因素分析可知,作者的书法风格从全国第二届中青展到全国第四届青年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前者为长卷作品,笔法含蓄,线条内敛,结体古拙,呈现出来的气息质朴稚拙,又时露俏皮。后者由两幅小楷手札拼接而成,笔法、字法、章法均一丝不苟,一如先生文章之缜密。笔法方面,起笔、行笔、收笔笔笔到位;字法方面,随字赋形,一任自然,又兼顾与其他字之间的长短纵横变化;章法方面,字体大小错落,行与行之间、字与字之间气息畅达,呈现的作品气息是文静的,似大家闺秀。

如果说作品有什么不足的话,笔者以为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结构过于紧密。苏轼《论书》云:“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文徵明《停云馆帖》云:“小字贵开阔,字内间架宜明整,一如大字体段,诸美皆具也。”而其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的结字达到了“宽绰而有余”“诸美皆具”,这正是作者这30多年在书法上的成功之处。

虽然作者的书法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品浓浓的书卷气却没有改变。为什么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作者依然能够使书法作品保持着浓浓的书卷气?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作为文人,先生的学识为创作富有书卷气的作品提供了充分的客观条件,为其认知书法提供了足够的鉴赏力和坚定力;其次,作者在这两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形制本身均是“书卷”。除此之外,先生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书法风格没有跟随国内书法展览风向标的改变而改变。正是由于这些“书法创作客观势因素”的存在,才使得其作品更加清新脱俗、与众不同。

更多内容

请订阅2018年下半年

《书法报》

点这里,就这里

GIF

总监丨崔鑫

编辑丨欧阳媛 蒙言 游婧

设计丨金梦

供稿丨2018年第39期《书法报》

书法报特制学生专用笔 兼毫毛笔

团购优惠,每支直降20元

仅限三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孙晓云:书法有女性的妩媚,又有男性的刚强
周俊杰大字,是豪迈老辣?还是粗糙躁气?
如何欣赏“丑书”?——看评论家评点书法名家古泥“丑书”作品
60岁摆脱”俗气“,对书法家来说一切都还来得及!
【批 评】胡抗美书法作品集评
书法说到底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一场时装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