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微圣人:天人合一对于人类未来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

中国人历来讲究“天道”,朝代的兴起与灭亡,我们称之为“顺乎天道”。

 中国人历来讲究人与自然的协调,无论是阴阳五行,还是老子的“鸡犬相闻”。

  无论是“天道”还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其着力点不外乎天人合一。

 而对于中国人而言,最高的修为与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

为了天人合一,嬴政令乐师日夜奏乐,以期与天同寿;为了天人合一,帝王们封禅泰山、祭拜天坛;

“奉天承运”……。

 几千年以来,中国人一直追求着天人合一,但自始至终,却不知道“天”的本质为何?也缺乏对与“天”真正合一的认知。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已然放弃了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当前中国人沉浸于物质的追求、深陷精神的迷茫,然后又不自知挥舞着“科学”与“进步”的虚拟旗帜,嘲笑古代人的愚昧。

可问题是,倘若说古代人愚昧,当代人又何尝不愚昧呢?

古代人将洪水地震当做“天谴”,帝王门常为此下“罪己诏”,当代人看到这一幕大概会觉得古人无知、愚昧;我问一个当代人,为什么会有地震,他会告诉我,因为地质活动;我问他为什么会有洪水,他会告诉我,是因为气流变化或者气象灾害。

倘若我再问他,地质活动与气流变化遵循着自然规律,对吗?

他会告诉我说:是的,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地震与洪水即便侵害着人类,但他们依旧遵循着自然规律。

那么,自然规律是怎样来的呢?我最后问道。

这个时候,他大概说一句:自然规律是宇宙诞生后固有存在的。除了这句说辞,他大概没有别的论述了。

古代人:地震灾害是“天谴”。

现代人:自然规律是“固有”。

跟古代人相比,现代人的认知层次有了提升,但认知层次在本质上并没有真正的突破,古代人只是不知道自然灾害为何物?现代人何尝不是不知道自然规律为何物?基于此,现代人也就没资格去嘲笑古代人的愚昧与无知了。

倘若沉醉于物质的追求,而又缺乏精神上的立足点,是空虚、迷茫与痛苦的。

在这里,当代人有一个解决当前困境的办法。

这个方法便是:回归中华传统,在中华文明里,寻获人类未来发展的路径。(我并非一个刻板的复古主义者,但我的确在中华文明的传统中,找到了人类未来发展的路径。)

当我们缓缓打开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帝王将相、伦理道德、功成名就、生灵涂炭、杨超兴衰……无数的画面是在了二十四史里,写在了中国典籍里,写在了中华的传承里!

这本厚重、多彩的历史画卷,在它的扉页浮现着四个大字:

天人合一

对着这四个大字,人们又迷茫了。祖宗们在这四个字里求索了几千年,居然一无所获!当我们再去从这四个字中求索,我们是否又会重蹈他们的覆辙?

其实,想想也是这样,“天人合一”,是“天”与“人”的一体,这二者怎么连为一体呢?

“天”是指什么呢?人们说,“天”就是“天道”,是宇宙的运行规律。

“人”指什么呢?人们又说,“人”就是我们个体自身,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灵,是一个想要探索世界的物质个体。

“天道”、“宇宙的运行规律”不是实体的存在,“人”是实体的存在,一个非实体存在怎么跟一个实体存在结合呢?

这不是将氢元素与氧元素这两种物质元素组合在一起,结合成水。而是要将一种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又真实存在的东西(自然规律是真实存在的)跟一个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物质躯体)结合在一起。

这……,为之奈何?为之奈何?

这个困境一直困扰了几千年,人们倾向于用自己的个体存在与自然规律结合,但却毫无建树;几千年以来,人们似乎没有找到“天”与“人”结合的真正路径,几千年以来,我们的老祖宗们屡屡碰壁。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种非实体存在与实体存在结合的例子吗?

读过我的系列文章的朋友可能知道,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人类个体就是一种非实体存在(意识)与实体存在(躯体)结合的产物。

意识跟自然规律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又真实存在。没有任何的精神科学家或者解剖学者对着颅内的某个东西对我们说,看!这就是意识。

脑科学家只能通过颅内电流的测定来反馈意识的存在,就像我们可以通过压力计测量气压一样,来反应压强(自然规律的表现形式)的存在。

意识跟自然规律,属于同一维度,在同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非实体空间)

说到这里,我觉得我可以直接讲答案了。

具体的论证,我在我的系列文章中已经写明,可自行阅读。

1、天人合一是人类意识与自然规律的结合。

2、人类意识由所有个体的意识组合而成。

3、个体意识以物质(躯体)作为载体繁衍、发展。

宇宙诞生之后,物原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不断组合,形成物质。最开始的物质属于初级物质,需要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不断发展。这种发展的本质在于各种物原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有方向性的结合。

物质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朝着有利于意识诞生的方向不断发展。

当物质发展到能够“承载”意识的时候,意识便诞生。

意识跟物质都占据一定的空间,意识占据非实体空间,物质占据的是实体空间。

公理2物质占据实体空间。

公理3意识占据非实体空间。

意识诞生之后,便开始繁衍、累积、发展。

意识的繁衍:跟人类个体的繁衍类似。区别在于人类个体的繁衍是一种实体的繁衍。意识的繁衍是一种非实体的繁衍。

三维世界的每个活人都是带着意识而活的。所以,每个活着的人是由物质(身体)、自然规律(身体的生长规律)、意识构成的。

一个男性跟一个女性结婚后,他们繁衍了一个新的个体。这个个体的繁衍不仅是物质(身体)的繁衍,也是意识的繁衍。

(2)意识的累积与发展:

(a)越来越多的人繁衍后代,意识也就变得越来越多。-----意识的累积。

(b)意识最开始跟物质(身体生长)一样,会慢慢的变得成熟。但它们的区别在于:物质(身体)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会变得衰老,然后消逝(是身体的消逝,物质本身没有消逝),但是意识不会消逝-----意识会不停的发展。(生物死亡后,意识依旧存在)

意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促进人类的发展,对人类有重要意义。这一点我会在后文中论述。

公理4:意识能够繁衍、累积、发展。

(3)意识的分类

意识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1)活着的生物(除人以外)的意识。(2)人的意识。(3)死了的生物(除人以外)的意识。(4)人死后的意识。

(注:本文中的“生物”不包含植物。)

对于任何一种活着的生物,都需要依赖于物质(身体)

因此:

意识(1、2)需要物质作为支撑

意识(3、4)不需要物质作为支撑

这种“支撑”在图中,表示为是否需要接触。

人跟除人以外的其他生物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认识、利用、掌握自然规律。

这种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利用、掌握称之为:意识规律的结合。

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出比动物更高级的文明,原因在于:人类能够认识、利用自然规律。任何对自然规律认识以及利用常识或者科学理论,本质上来说都是人类意识与自然规律的结合,这种结合发生在非实体空间。(我的系列文章已经指出,意识与自然规律是一种非实体存在,实际情况并不会按照我的这个构图这样存在,我只是将非实体空间内的非实体存在,用一种人类可以看得懂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图中,这种结合展现为:

因此:

意识(1、3)与意识(2、4)的区别在于:是否与自然规律结合。

综上:

意识1:需要物质支撑

意识2:需要物质支撑,自然规律与意识的结合

意识3:意识

意识4:意识与自然规律的结合

公式2:在某一时刻宇宙间的意识总量=意识1+意识2+意识3+意识4

   为了更生动的阐述,请允许我举个例子:

一条狗,有物质(细胞组成躯体),也有自然规律(细胞的生长规律),也有意识,它知道跟人情感互动。当这条狗死后,它不需要物质作为支撑,但它的意识还存在。它的意识存在于物质圈外的非实体空间。

一个人,有物质(细胞组成躯体),也有自然规律(细胞的生长规律),也有意识,它知道怎么去认识自然规律,这是意识跟自然规律在非实体空间的结合。当这个人死后,它不需要物质作为支撑,但它的意识还存在。它的意识存在于物质圈内的非实体空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础,在于伽利略、牛顿等人不断构建起的科学理论基础。这种科学理论基础的构建是人类意识在非实体空间与自然规律的深度结合。这种结合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但是,当下人类对科学理论的认识已经触及到了边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陷入停滞,需要更大的突破。接下来,我将分析这种停滞以及如何突破,以及这种突破所代表的天人合一。

自然规律与元素的结合构成了物质圈,物质是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宏观层面,一个是微观层面。

从人类意识诞生开始,人类对宏观层面的认识就不断的在加深。直到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接触到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分界线

当人类进入微观世界,便开始开始尝试用意识去左右世界。(参见我的十六讲:从双缝干涉实验中窥探意识的发展、人类的未来)

人类在微观世界的不断探索,会最终导致人类意识与自然规律的全面结合,这种结合也就是将“天”与“人”合二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

这种天人合一,最终的结局便是:人类将组合成一个整体,以整体意识的形式实现意志自由,打破时间的牢笼,完成维度的跨越,成为四维物种。

(限于篇幅,众多论证、以及方式方法参见我的系列文章,本文只提供基本纲要。)

想要深度探讨,可加微信群。

在这里,诸君可以询问任何问题,关于死亡、关于知识、关于意识、关于量子力学、关于人类未来、关于个体存在的本质与意义,关于自然规律……。

我会定期在聚集地里与诸君探讨。

唯一的注意事项:避免无效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微圣人于此宣告:辞去旧世界,迎接新世界。
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重新思考
天人合一人之五知
第九讲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天之道,人之道,天人合一之道。
怎样去理解“天人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