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因追求而美丽
人生因追求而美丽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不是师范生,却在十四年前的海珠区的公开招聘中被录取了;我是幸运的,因为十四年来我获得了学生们对我的深深钟情和无限
厚爱,他们带给我的情谊和收获远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的;我是幸运的,从师不到十年,我就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在2004年教师节,我还荣幸地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十四年来,如果把我自己的获奖和辅导学生的获奖合在一起,真可以说是无数。就说辅导学生参加由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各类的全国、省、市、区的
比赛,获奖人数达一千多人次;而我自己参加全国、省、市、区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竞赛,获得一等奖等几十项;个人获得由全国、省、市、区颁发给我的荣誉称号也有十几个。如果这都可以说是幸运的话,那我可以坦率地说,幸运的背后是不断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掌声的背后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帮助和鼓励!
  十四年来,我已经从一个搞教育教学的外行变成内行,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我是如何成长的,是如何在教师这一平凡而又崇高的岗位上工作,我想通过坦露自己的心路历程,把自己的所得所悟与大家分享。 
 
人的生命中最宝贵的是信念。虽然我是半路出家当老师的,但从我能幸运地当上老师那天起,我就立志要当一名出色的、学生喜爱的老师。就是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为了我所钟情和热爱的教育事业,十四年来,我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地钻研、不断地追求。
 (一)刻苦钻研,用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来弥补差距
  1993年初,我应聘被录取到同福中路第一小学任教,当时我不知道这是一所名校。可是,当我来到这样一所充满活力也充满竞争的学校时,我就在
思考:我已经32岁了,可以说是起点低,年纪大,与其他同龄的老师相比,我的教龄几乎少了十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我应如何生存,而且还要生存得
出色?我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奋斗,用比别人多一倍、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工作、学习,把这相差十年的差距追回来,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抱着这一信念,我尽心竭力地干好每一件事情,包括教学工作、学生
工作、家长访谈等各项工人。十四年来,我一直承担学校二至六年级的18个班的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以及大量的学生培训工作,任务之重可想而知,但是只要是在岗位上,我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我对教育的热爱就正如我在接受电台采访时所说的:教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正因为对工作的挚诚,学校已经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为了一个学术上的问题,我会不眠不休;为了一个好的教学
设计,我会通宵达旦;为了转变一个学生,我会不离不弃。无论工作多忙多累,我始终以旺盛、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工作。 
 
记得在1993年初,我刚到同福中路第一小学不久,学校就交给我一个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四月份的广州市小学生LOGO程序设计竞赛。说实话,当时我对LOGO程序设计懂得不多,就会那几个简单命令,要带学生参赛,真是谈何容易。但我觉得:这对于新人的我可是一个机会,是一个挑战,并且是获得领导和老师认可和信任的机会。由于距离比赛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三个月,我在四、五、六年级各物色一个学生进行培训。那段日子想起来真是很苦,几乎天天晚上要看书学习,分析、编写程序,若遇到难题常常要搞到半夜
三更。我是晚上学,到了第二天放学就教学生,而且是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研究,确是教学相长。结果,在那次的比赛中,我的学生虽说是初出茅庐,却分别获得了市一、二等奖。那段师生共同奋斗的日子,使我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成了我们今天难忘的回忆。现在已大学毕业的他们,有时谈起十年前的这段往事,仍津津乐道。 
 
(二)严谨治学,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记得我刚到学校工作的时候,除了了解本学科的一些专业知识
之外,不要说什么教学的思想、教育的理念,可以说连教学的一些基础常规都不大清楚。然而,在强烈的事业心驱使下,在学校团结奋斗的氛围下,我满怀信心,朝着自己心中的理想目标默默地、踏踏实实地
迈进。一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除了机会,更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我坚信:只要你努力,相信一定行!那么怎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我的做法是:
  第一,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经常阅读教学杂志和本专业的书籍报刊,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尽可能处于一种常新的状态。
  第二,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信息技术发展、更新很快,这更需要不断钻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提高本专业的知识水平。本专业有特殊性,如能虚心请教同行,不耻下问,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收获。
  第三,多听好课,虚心学习。这么多年来,我都坚持一个做法,那就是只要有公开课,无论是哪一学科,我都尽可能去听、去学习,吸取各学科教学的长处,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四,视生为师,教学相长。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尤其是培训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计算机比赛,使我深深感到,学生是一种资源,一种能丰富和提高老师教学的资源。学生的敢想、敢问、敢做、敢于尝试,给老师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间。面对学生提出的奇思百问,我会与他们一起研讨、一起
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我也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得到了启发。这就是我常常所说的“双赢”。
  第五,反思总结。我非常重视通过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的过程来学习和掌握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不管是一节公开课、研究课,还是一个阶段的教学情况,我都要从整个过程的反思中找出自己教学的成败得失,不断改进教学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把握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正是由于自身的不断刻苦努力,虚心求学,使我从一个不会看教学论文又不会写教学设计的新手成长为本学科广州市编《信息技术》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者之一,我撰写的论文有的被收集到本学科的市编论
文集,有的获得省、市、区中小学计算机优秀教学论文、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而且我还成为广州市唯一一位信息技术的小学特级教师。 
 
三)投身科研,勇当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学校一直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我就是在学校教育科研的沃土上,学会了用研究的眼光开展工作,学会了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我自觉投身教育科研,并积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自行设定研究的课题,在教育科研中边学习、边实践。我每一年都围绕不同的研究专题,完成“六个一”:一份专题研究计划、一份专题研究课课前简介、一节汇报课、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一份优秀的教学论文、一份专题研究总结。我就是在这种良性的压力下,围绕目标,推动自己由开始时的疑虑畏难,到后来的勇于承担。我就是在这一次次完成的研究任务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例如,2004年在我校的六年级,我率先进行了“基于Webquest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性探究学习”。我结合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围绕“只有一个地球”这一专题进行了“大自然警钟长鸣”“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二十年后的地球”等三个不同方面的探究学习,让学生把在信息技术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并能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求知、求真和创新。这样不但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真正达到了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在2004年年底,我曾经把这些课在省、市公开课中进行了研讨和展示,受到了听课的专家、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为我省、市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学习开辟了一条新的探索路子。
 
带着科研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我孜孜不倦地学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我都非常认真地参加,通过听专题报告、讲座,参与教师论坛,交流读书笔记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理论素养。例如,我参与了学校科研课题“让课堂教学交往
充满爱”和校本课题“交往教育”的研究,每周的科研活动,我既作为研究者,探索在课堂教学交往中进行德育渗透和交往教育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作为反思的实践者,在不断的共同研究中总结出教育教学的策略,然后,把经验合理地、有机地与工作结合起来。
我在学校展示的两节研讨课《争做小画家》和《网络交流——话邮箱》就收到了良好的研究效果,得到了听课的专家和老师们的
好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语丝集锦 -
微型课题研究
护苗行动:提升教师素质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规划
【原创】做一名称职的教导主任
谈普通教师的教科研(发表于《学校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