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土资源局调研报告2017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性质与作用,它应具有综合性、战略性、控制性和权威性、其他各类规划应与其协调。但现实的各类规划如交通、水利、城市、生态、旅游等规划,缺乏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在编制时间、调整范围等方面互不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特别是城市规划的编制,本应在优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质量上下功夫,但多数地方政府在修编中重点放在扩大城市规模,大幅度增加建设用地上来,相应造成土地规划跟着城市规划走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尤其是部分地区还是根据城镇规划发生变化提出修改土地规划的要求,造成地方管理上一定的被动局面。

(二)现行土地管理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尚有脱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原有基本建设程序被打破,土地审批权虽然上收到国家和省两级,但供地权,登记发证权等都集中在市、县政府,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引进项目出现矛盾时,由于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建设项目是地方财政、gdp、税收的重要来源,而国土部门难以参加到项目用地决策过程,市、县国土部门很难顶住压力,基层国土所全程跟踪管理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 落实行业用地控制标准还不够到位

已颁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中的投资强度要求,在供地时对谎报、虚报投资的,还缺少明确的审核办法,难以把关控制。用地规模控制标准的落实,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否则在实施过程中难以到位。如城市规划人均用地指标,虽然国家有了明确标准规定,但一些地方在部门文件和具体管理过程中,建设和国土部门意见常有分歧,给用地管理造成漏洞。

(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

集体土地流转属于物权保护范畴,当前,仅靠效力等级较低的政策和改革试点来推动,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现行法律障碍,被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在经济活动中的各项权能受到法律制约。尤其是不少地方出现的自发性流转,亟待规范性的流转程序和办法来切实规范。

三、相关建议

(一)完善批后监管办法国土资源局调研报告2017国土资源局调研报告2017。企业对土地的投资强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土部门对企业投资强度主要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发改部门提供的文件或批复,而企业在取得土地后工程设计、建设时实际的投资规模往往有变数,国土部门就无法掌握,而且闲置土地认定中,建筑密度、投资强度等因素如何认定,由谁认定等尚无详细的评价办法。建议引入中介机构,对项目投资资金落实情况给予跟踪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监管的依据。

(二)增强地方政府节约集约利用的责任意识。要想地方政府对土地利用更加重视支持,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建议省委、省政府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列入政绩考核。

(三)细化监管手段强化监管力度。把节约集约用地做到位,建设和完善国土资源规范有序、保障有力、调控有效机制,才能保障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土资源局调研报告2017文章国土资源局调研报告2017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wk-78500001657938.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从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或出让条件设定着手,严格审查投资额度,同时参考项目企业的注册资产,由银行出具验资证明,方可批准核准备案,防止虚拟项目总投资。

(四)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作用。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高于其他规划。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耕地保护为价值取向,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体现两个目的:一是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是必须对规划建设用地特别是城市(县城)建设用地作出严格的控制。一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形成,除特殊情况外,不允许擅自改变。

(五)按照区域差别原则调整计划点供标准。我省苏北苏中苏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尚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尽相同。计划点供政策的唯一性标准,不能完全适应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建议对苏北苏中苏南区域设置梯度不同的计划点供标准,适当降低苏中、苏北计划点供门槛,以充分适应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要求。

(六)加快增减挂钩方案的实施效率。鼓励建设用地整理,在不增加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将整理后的建设用地周转指标尽快地进行挂钩使用,同时对创建执法模范县给予用地指标的倾斜和奖励。同时,在增减挂钩实施中,切实注意保护农民利益,给予农民补贴,降低农民负担,有效提高实施的积极性。

国土资源局调研报告2017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储量处《关于开展矿情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县“规范矿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十分重视,通过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和深入主要矿山企业等形式,广泛针求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展矿情调研工作国土资源局调研报告2017工作报告

WiseMedia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矿业经济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闽北部,与省县毗邻,县域面积174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23万亩,耕地面积22万亩,基本呈“八山一水一分田”分布。由于地处全国较为重要的武夷成矿带东北部,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矿种23个,主要有金、银、铜、铁、铅锌、硫铁、水晶、稀土、石英、菱镁滑石、叶蜡石、珍珠岩、大理岩、含钾岩石等。其中大、中型矿床10个,小型矿床、矿点86处。主要矿区有:现已查明保有储量金矿石700万吨、银矿300万吨、铅锌1200万吨,远景黄金金属量超100吨、白银金属量(含伴生银)超20xx吨、铅锌金属量超100万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土局关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调研报告
土地置换须具备合法要件
征用土地程序,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耕地农用地征用转为建设用地的简明流程
农村集体土地合作开发模式
城市土地利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自然资源部发文明确六类重大建设项目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