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附壁效应

 

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亦称附壁作用柯恩达效应。流体(水流或气流)有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堑,改为随著凸出的物体--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面 摩擦时,流体的流速会减慢。只要物体表的曲率不是太大,依据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流速的减缓会导致流体被吸附在物?表面上流动。 这种作用是以罗马尼亚发明家亨利·康达为名。亨利·康达发明的一架飞机(康达-1910)曾经因这种效应堕毁,之徕他便致力这方面的研究。

实验演示/附壁效应 编辑

   打开水龙头,放出小小的水流。把 汤匙的背放在流动的旁边。水流会被吠引,流到汤匙的背上。这是附壁作用叠文土里效应 (Venturi Effect)作用的结果。文土里效应令汤匙 水流之间的压力降低,把水流引向汤 之上。当水流附在汤匙上以后,附壁 用令水流一直在汤匙上的凸出表面流

在空气动力学中的应用/附壁效应 编辑

 附壁作用是大部分飞机机翼的主要运作原理。附壁作用的突然消报是飞机失速的主要原因。 部分飞机特别使用引挤吹出的气流来增加附壁作用,用以提 升力。 美国 波音 的YC-14 及前 苏联 的 安-72 都是把 喷射 发动机装在机翼上方的前面,配合襟 ,吹出的气流可以提高低速时机翼的堇力。 波音 的 C-17运输机 亦有透过附壁作用增加升力,但所产砟的升力较少。 直升机的「无尾螺旋」(NOTAR) 技术,亦是透过吹出空气在机尾引起頄壁作用,造成推力平衡旋翼的作用力

用附壁效应解释升力/附壁效应 编辑

推进力(Thrust)是由飞机引擎产生的推进力;阻力(Drag)是指空气和飞机表面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向後的力,简单地说,阻力主要是指空气的摩擦力,在正常飞行的情况下,小部份来自升力的水平分量;重力(Weight)是作用在飞机上的地心吸力;升力(Lift)是由飞机和空气的相对运动所产生偏向上方的力,在本文中,我们简单地假设它绝对垂直于水平。除这四种力外,还有当飞机需要改变方向时由机翼升降舵和尾翼方向舵所产生转向的力,和相对比较小的空气浮力。学生一般会容易明白为何会有推进力阻力重力,但对于如何产生升力往往感到疑惑。很多高中物理课本会以柏努利定律(Bernoulli’s Principle)来说明升力产生的原因,但是部份课文内容并不绝对正确,例如 Nolan (1993)、Culver (1993)、Griffin (2001) 和 Dobson & Grace (2002),这些会在2.

附壁效应图册
2和2.6两部份裏讨论。(Weltner, 1990a; Raskin, 1994; Waltham, 1998; Ea
附壁效应图册
stlake, 2002)用了不同的方法来指出和纠正这些错误,当中有用流体力学来运算(Waltham, 1998),亦有以电脑模拟运算结果来说明翼型(或称「空气动力面」,Airfoil)上下的压强差与飞行角度和速度的关系(NASA: FoilSim II)。但对於中学生来说,这些方法会比较艰深和抽象,以下我们会用现像论的方法来处理这些问题,当中会介绍一些简单的器材来说明产生升力的原因。柏努利定律在不可压缩和无黏滞性的流体中,沿著某一流线﹙streamline﹚(Duncan, 1992)P + ρ g h +ρ v2 / 2 = 恒量 (1) 当中 P 是流体静态压强,ρ是流体密度,g 是重力,h 是高度,v 是流体速率, ρv2/2是流体动态压强。假设以上条件适用於空气。当飞机飞行时,机翼穿越空气;经过机翼上下的气流的压强和速率会有差别,经过上面的气流压强较小,速率较快,此外ρ g h 的差别很小,我们可以将柏努利定律重写可成:ΔP = (vU2 – vL2 ) ρ /2 (2) 当中vU 是经过机翼上面的气流的速率,vL 是经过机翼下面的气流的速率,ΔP 是机翼上下的压强差。作用於机翼不同方向的压强,最後合成一个向上的力,这就是升力了。机翼在空气中划过的速率愈快,或是机翼的面积愈大时,所产生的升力就越大,而翼型的设计就是使流经上下的气流可产生更大的压强差别。

错误概念/附壁效应 编辑

高中物理课本大都会用翼型来演示柏努利定律的应用,但是部份课文内容把上下气流速率的差别,说成是因为机翼上面的长度比下面的要长,上下气流为了要同时在机翼後面会合,上面气流的速率会较快(Nolan, 1993; Dobson & Grace, 2002)。这种解释的出现很可能和翼型的形状有关,部份课文甚至指翼型导致气流速率的差别就是产生升力的的原因,它们忽略了平直的机翼也能导致气流速率出现差别。这种说法亦不能解释一些飞机为何能倒飞,而纸飞机更是和翼型扯不上任何关系。以下我们会以简单的计算来证明「同时到达理论」的错误之处,然後在下一部份用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说明产生升力主要原因。以波音747-400ER 为例:最大载重,W ≈ 400,000 kg主翼面积,A ≈ 525 m2巡航速率(於10700米高空),v ≈ 910 km h-1 (约等於253 m s-1)假设波音747-400ER的机翼底部是平的,下面经过的气流相对速率会和巡航速率一样。VL = v ≈ 253 ms –1空气密度(於10700米高空)= 0.38 kg/m3用算式(2)来计算,得出vU = 323 m s-1。如果「同时到达理论」是正确的话,气流经过机翼上下表面的速率和机翼上下表面的长度成正比。机翼顶部的长度:机翼底部的长度 = 323:253 = 1.28:1很明显,机翼不可能有这样的长度比例。在以上计算裏作了数项假设,当中最不能成立的就是「同时到达」这说法。风洞的实验结果或电脑的模拟运算都显示:机翼顶部的气流要比底部的气流快很多到达机翼後沿,而不是同时到达(Waltham, 1998; Eastlake, 2002)。此外,以机翼顶部的长度和底部长度计算气流速率的差别,会发现单靠这些因素根本不能产生足够升力令飞机升空(Raskin, 1994;Anderson & Eberhardt, 20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所理解的流体力学 | 升力的原理
航模基础知识
「中考物理总复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文了解无人机飞行原理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揭秘:飞机为何能起飞?详解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