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魂

 

画魂       李勤策

中国年画承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苦乐,朱仙镇年画,更裹挟着侠士的铮铮铁骨,仙家的熙熙和风,水网的闪闪灵韵。

“窃符救赵”的领军人物是信陵君,关键人物有三,侯赢策划,如姬窃符,朱亥夺帐。事后,朱亥被国君投笼喂虎,入笼大喝一声,老虎反被吓趴下了,朱亥旋从容自尽。

朱仙镇名人之首明明是朱亥,但那里却没他一座庙,一块碑。论时代,在孔子之前,论作用,扭转春秋格局,然而历代敕封中却从来无人提及。百姓平日俗称关庙为关帝庙、岳庙为岳王庙,朱亥已被列为仙了,却落得无处收受香火。看来封建帝王乃至富豪乡绅,并不喜欢朱亥这样的人。 崇岳飞在忠,崇关羽在义,朱亥的特点在于“侠”,而“侠”字总让帝王将相、豪门望族感到后颈上冷飕飕的,所以古往今来的侠士从来难塑金身。然而侠之核心、侠之大道恰恰是大忠大义;忠于神圣使命,匡扶人间正义。

《汉书》云:“……今汴地,涉郑、䘙之境,梁、魏之墟,人多俊髦,……有魏公子之遗风,难动以非,易感以义。”意思是夸开封民间价值观特具正能量,有信陵遗风,最不信挑拨离间,最崇尚见义勇为。这种“侠”的世风民气,必然如同朱仙英姿,时时闪现在朱仙镇年画的艺术特色上,那就是“构图气韵饱满”——霸气十足,“线条粗狂豪放”——侠风凛冽,“色彩鲜明果敢”——个性张扬,“夸张强烈不媚”——特立独行。

朱仙镇年画本身除了铮铮侠骨外,扑面而来的是熙熙仙风。朱亥的故里就在开封城南20里的仙人庄,也正因为朱亥的英雄壮举,后人才把此域更名为朱仙镇。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学龄前启蒙教育诗。其中深意,随年龄增长悟的层面也逐步加深:欢庆新春——除旧迎新——推行新法——泽披天下——历史规律——导向载体……

诗中的“桃符”是辟邪驱鬼的神器,其工艺、内容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由最初的桃柄扫帚,画符桃板,发展成桃梗木人,桃木对联,画像门神,木版年画……门神的人选也由最初的“神荼、郁垒”改为更通俗易懂的“秦琼、尉迟恭”。总之,年画起始于神祉,逐步贴近百姓,引导世风。轨迹由最初的粗放化逐步向具象化,通俗化,载体化,工艺化发展。

排中国四大名镇,朱仙镇排不上榜首,排“木板年画四大古镇”,天津杨柳青又弄潮浪尖,但是排木板年画鼻祖、源头,朱仙镇绝对稳坐头把交椅。

“元”除了“初始”涵义外,更强调的是创新。位于开封城北的䘙国,有过一位武能安邦,文能定国的国君——卫武公。曾帅兵平叛,帮周平王建立东周。平时执政,悉心纳谏司马迁《史记》史记》评:"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出于多种考虑,偏偏容下了卫国。卫武公晚年所作每日自省之歌收入《诗经·大雅》名为《荡之什·抑》。衍生出许多成语如“谆谆教诲”,“投桃报李”均流传后世。朱仙镇木板年画中一个重要品种“神之格思”,就源于此诗。原话是“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用现代话说就是“即使独处一室,不要以为言谈不会外漏,别认为光线很暗,举止不会被发现;神仙的洞察穿透,境界掌控力难道咱们能达到吗?何必自寻惩戒呢?”相信历代年画传承师雕版、印制时,都会感触这种境界。

开封人敬神,如同绝大多中国人敬的一样,不是太上老君,也不是佛祖,更不是耶稣,而是老天爷。 因为老天爷掌管四季二十四节气,掌管河神土地,四海龙王,甚至阴朝地府,还有就是贴近百姓生活的基层神仙,如田神、仓神、井神、灶神……等。这些职能部门的头儿都和平常过日子有关,所以祈福的心愿也多为“少病少灾,四季平安,风调雨顺。”“神之格思”恰恰在于贴近民心,朱仙镇年画的内容,全都吻合百姓这种务实的心愿,所以风靡全国,生生不息。

年画内容,除了祈福“缸满宅安”这种小康水准(在封建神会这已是高消费了),还有更高的追求。如吸引主妇的"天仙送子""连生贵子""三娘教子”;激励户主的"加官进禄""步步莲生";祝福老年的"松鹤延年""寿星捧桃";勉励少年的"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等。一人有一人梦,一户有一户梦,一族有一族梦,一地有一地梦……年画承载的不仅仅是近期目标,更是终生追求,正因如此,家家户户的“梦仙”始终萦绕心头,促人追求。把这些家家户户,村村寨寨的梦拢聚起来,成为国家的梦,是时代世风引领的重任。

捋一下全国的木板年画之乡,大都与水有关,杨柳青原名古柳口,地处大清河畔;山东潍坊杨家埠江苏苏州桃花坞,就连广东佛山,也地处“珠三角”要冲,曾属“三水”管辖。原因很简单,木版年画的原料(树木、纸张)离不开水,制作(调色、清洗)离不开水,销售(漕运、疏通)更离不开水。

年画是三千年农耕文明的浓缩,水流是五千年华夏文史的命脉。

朱仙镇当年是京师汴河、通济渠码头,北牵燕、赵,南引吴、越,漕运船只,均停靠于此,艛橹相接,纤缆相续,樯帆相映……

靖康之变,汴京繁华受损;元代,运河取直,直奔济水,永济渠、通济渠、汴河先后淤塞,朱仙镇的“京师码头”地位淡出,以后,尽管有明清的中兴,但随着文化中心的南下、东移,古镇年画的黄金地位终究风光不再……

漕运物流东移,牵带文化中心东移,河道水网淤塞,殃及沟通交流梗塞,真是“成也运河,败也运河”……

然而,河流承载的决不仅仅是生存的营养,商品的流通,财富的积累;更是智慧的交流,科技的传播。河流给人的启迪也绝非仅仅是地界的划分,军事的防线,权势的分配;更是沟通的路径,思绪的延伸。河水蜿蜒而来,给人的第一灵感是“容纳”,海纳百川是因为河纳百川在先;第二是“适应”,因势利导才是真懂水性;第三是“实力”,能劈开山崖,敢跃下深渊,会抓住机遇。汴河没了,水韵还在,网络还在,而且是更大,更密集的网,延伸海外,遍布全球,那就是互联网。

朱仙镇木板年画中独具特色的紫色,让人想起“紫气东来”的祥瑞。此地古名“祥符”,现今仍称为“祥符区”,自秦代置县以来,祖先似乎就把这吉祥的祝福、镇邪的金印赐予这片热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讲感恩,如若讲责任的话,应该是“一方人兴一方水土”。历史上的辉煌不必细说,直至今日,乡、镇、县、区、市、省乃至国家机关都为进一步发掘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价值定位作了不懈的努力,包括全国木板年画大会在此地的召开,出口资质的获取,年画邮票的发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

“管钉”已经销好,下一步就看咱们能否使好这由声、光、电制成的“趟子”了……若问梨木板、冰铁刀、松烟墨怎么跟internet网联袂?我们的前辈早就给了答案:工具毕竟是工具,载体也终究是载体,创新的是思路,突破的是套路,开拓的是活路,正如祖先的实践:画符能改成雕刻,手绘能改成套版,“神荼、郁垒”也能改成“秦叔宝、尉迟敬德”……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经典,我们向经典致敬,敬的就是它本身折射出风格上的铮铮侠骨,传承上的熙熙仙风,拓展上那粼粼闪闪的波光、水韵。

               

                       201611月于开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女不顾家人反对,孤身跑到乡村找老汉学这个手艺
简年12:中国年画鼻祖之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
年画——贴在墙上的春节
「纪检人·镜头」木版年画:中国年画的源头
【转载】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工艺
朱仙镇木板年画《人物故事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