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两则湿疹误治案例谈三因司天方之黄连茯苓汤

从两则湿疹误治案例谈三因司天方之黄连茯苓汤

王静,顾植山

1.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青岛市中医医院山东,青岛266033
2.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

摘要

[目的]进一步理解三因方黄连茯苓汤“寒盛火郁之会”之病机、“专利水清热”之方义。

[方法]将二则湿疹案例诊治经过记录于文,附加个人浅薄心得,以期抛砖引玉,通过讨论,加深对黄连茯苓汤和三因司天方临床应用的认识。

[结果]三因司天方黄连茯苓汤治以寒凉立方,气寒气凉,妙在不理心阳而专利水清热,治疗难治性湿疹,效果显著。

[结论]陈无择《三因方》之黄连茯苓汤,本为六丙年岁水太过,寒气流行、水胜土复所立之方,临床每遇难治之证,常法常方,然无效之时,施以运气方,不出数剂辄愈。

关键词:黄连茯苓汤;湿疹;三因司天方;龙砂医学流派;误治;病案

中图分类号R5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509(2016)11—0839—03

DOI:10.16466/j.issn1005-5509.2016.11.014

乙未年运气方于内外妇儿诸科疑难杂症,甚至危重症救治中的显著疗效已屡见报端,笔者学用紫菀汤、备化汤等乙未年运气方于儿科临床,亦每获奇效。2016进入丙申后,连遇两则首诊失治的湿疹病案。去年临床常用多效之方,今却全然无效,百思莫解。困顿之下,试用丙申年三因司天方之黄连茯苓汤,不意药到病除,拨云见日。今将二则病案记录于下,附加个人浅薄心得,以期抛砖引玉,通过讨论,加深对黄连茯苓汤和三因司天方临床应用的认识。

1病案一民病甲午,邪害心火

赵某,男,59岁,门诊号:6766453。2016年2月11日初诊:全身皮疹伴瘙痒两年。两年内,患者先后反复数次门诊、住院治疗,静脉及口服抗炎、抗过敏药物不可计数,外涂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卤米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等各种中西药剂,甚至形成静脉点滴激素依赖。据患者自述,凡是医院临床治疗湿疹的药物全部用过,凡是市面在售的外用药膏几乎都涂过,亦曾多方问诊于中医,服中药近百副,但均无明显效果。因听闻笔者治愈小儿顽固性湿疹,遂来儿科门诊求治。刻诊:患者全身密集黄豆大小红斑、丘疹,背部尤重,表面多有溃破及大量鳞屑附着,抓痕明显,全身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剧烈,入夜尤甚,辗转难眠。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滑。诊断:湿疹。

笔者尝读顾师植山教授临证医案,凡症见风疹燥痒者,顾师喜用当归饮子加味,窃闻同门临证摹仿,皆多速奏功。笔者去年师法学步,收效甚著,未曾失手。察患者既往病史及刻下证候舌脉,不禁暗喜,此非营虚卫伤、风热内蕴之当归饮子的证何属?自谓成竹在胸,便从容遣方,期覆杯而愈。处方:西当归15g,干生地15g,北口芪15g,炒白术15g,大川芎15g,白蒺藜15g,西防风15g,制首乌12g,荆芥穗12g,生甘草9g,紫草根l0g,土茯苓12g,粉丹皮6g,薏苡仁15g。5剂,每剂水煎成3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日1剂。

2016年2月16日二诊:患者述皮疹继有新萌,此起彼伏,诸症一如既往,未见逆转,且近日腹胀不适,大便失调。笔者闻已便惑,当归饮子,屡试不爽,何此例竞无寸功,莫非辨证失当?

细察患者新疹略带水泡状,舌苔较前更加厚腻,脉滑数,酌改用芳香化湿、清利湿热之自拟方,惴惴然以期改观。

处方:广藿香10g,苏叶梗10g,川黄连6g,白僵蚕10g,净蝉衣10g,干生地30g,川厚朴10g,制苍术10g,薏苡仁30g,绵茵陈15g,西升麻10g,炒枳壳10g,炙甘草10g,嫩青蒿(后下)5g。5剂,每剂水煎成3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日1剂。同时予淡黄芩、川黄柏、生甘草各30g,日1剂,煎汤放凉冷敷患处1日数次。

2016年2月22日三诊:患者仍述症状如故,唯洗剂冷敷暂有些许止痒效果,夜间瘙痒转为阵发,虽能勉强入睡,但痒甚时仍有惊醒,一夜数次。常规辨证,内服上方,似亦无功。

正愁眉不展时,忽忆顾植山教授讲座中曾述及,北宋苏东坡用偏于香燥的圣散子方治疫效果非常好,但金元以后,医家用圣散子方多无效。刘完素曾云:“此一时,彼一时,奈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前用当归饮子有效,今则无效,难道也是此一时彼一时?

又再详加问诊,患者2014年(甲午)2月初起皮疹,是岁少阴君火司天;2015年(乙未)5月后明显加重,时恰值二之气少阴君火客气加临;此时就诊,又属丙申年初之气客气少阴君火时段。《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此患皮疹瘙痒,病机十九条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张介宾《类经·疾搜索病类·一》注“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属火,其化热,故疮疡皆属于心也”,三因司天方之黄连茯苓汤为丙年水运太过“邪害心火”所设,尤适用于丙申年“少阳在上”、“寒盛火郁之会”。

道理虽通,但疗效究竟何如,未见临床实例,心中无底,蹀躞不下。然既无方可用,抱着不妨一试的想法,遂处方如下:川黄连10g,赤茯苓12g,麦门冬12g,车前子(包)10g,细通草10g,炙远志10g,法半夏10g,淡黄芩10g,生甘草10g,薏苡仁30g,广藿香10g,制苍术10g,建泽泻6g,生姜片3g,大红枣5g。5剂,每剂水煎成3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1剂。

2016年2月27日四诊:患者喜述几无新疹出现,瘙痒明显减轻,发病加重至今年余,首次一觉天明,日间更是近乎忘却顽疾在身。药既中的,遂守方再进,予上方续服5剂。

2月29日电话随访,皮疹全部结痂,几无瘙痒。丙申运气方黄连茯苓汤不负所望,斩获首功,消其痌瘝,长吾志气!

 2病案二  民病癸巳湿热相搏

赵某,男,3.5岁,门诊号:6839955。2016年2月19日初诊:全身皮疹伴瘙痒两年余。患儿自2013年9月起全身散在皮疹,随年龄增加,不轻反重。两年多来,往返于北京、上海等多家西医院求治,反复住院治疗,不但无功,反每每被劝尽早出院。目前除外涂各种药膏暂时可缓解剧烈瘙痒外,即使激素冲击治疗亦无法控制病情发展。患儿家长哭诉,患儿自皮疹后几未进食过任何蛋白质,肉蛋奶等对此患儿皆属奢望。进而又述,因多方求治西医无效,似已无处寻药,今方首次就诊中医,虽对中医中药将信将疑,但见患儿每日之痛苦,实属无奈,只得一试。

刻诊:患儿面色萎黄,身形瘦小,全身散发大小红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表面因搔抓多有溃破,流脓流水,瘙痒剧烈。双手最为严重,多处溃破,几无完好皮肤。指缝、甲缝亦有皮疹渗出脓水,十指指甲全部增厚、变形,甲板浑浊如同灰指甲(笔者于初心头颇为疑惑,此儿时年尚幼,何染如此严重之灰指甲?因好奇问及家长,方知经多家三甲西医院多次检查并检测确诊,此并非灰指甲,乃严重湿疹所致)。舌暗红,苔薄黄腻,脉濡数。察患儿刻下证候舌脉,处当归饮子加味,似无不当。因而故技重施,信手拈来。处方:西当归12g,干生地15g,北口芪9g,杭白芍15g,大川芎9g,白蒺藜15g,西防风15g,制首乌9g,荆芥穗9g,生甘草9g,广藿香12g,土茯苓12g,炒白术12g,制苍术9g,建泽泻6g。5剂,每剂水煎成2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日1剂。

2016年2月24日二诊:患儿皮疹渗出及瘙痒几无改观,搔抓不停,不思饮食,舌尖红赤,舌苔较前稍厚腻,略黄,舌中部尤为明显,脉濡数。

当归饮子治疗风疹瘙痒一向神效,此患儿已是今年来第二例用之无效的病案,家长对中医中药本抱偏见,如今也未见效,似更增疑虑。当时,案一赵某已经三诊开了黄连茯苓汤,然尚未四诊,疗效未知,但对该方在理论上已经有了印象,于是耐心询问。询问得知,患儿2013年(癸巳)9月发病,时值四之气客气少阴君火加临,《圣济总录》谓“气与运同,灼化所居,湿热相搏”;2014年(甲午),少阴君火司天,“少阴之化热,若热淫所胜,即怫热至,火行其政,民病皮肤痛……甚则疮疡肘肿”;2015年(乙未),岁运少商金,火乘其敝,“宜以苦燥之温之,甚者发之泄之,不发不泄,则湿气外溢,肉溃皮坼,而水血交流”。抑或此正该患经久难治、迁延至今、不轻反重之因?此偶然耶,必然耶?此时就诊,恰值丙申初之气客气少阴君火加临时段,于是再予黄连茯苓汤一试,私忖不求应手辄痊,但愿减其苦痛。处方:川黄连9g,赤茯苓10g,麦门冬10g,车前子(包)9g,细通草9g,炙远志9g,法半夏9g,淡黄芩6g,生甘草6g,生麦芽9g,春砂仁6g,薏苡仁15g,生姜片3g,大红枣5g。5剂,每剂水煎成2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日1剂。

2016年2月29日三诊:患儿皮疹几乎全部结痂,瘙痒明显减轻,患儿已不再搔抓。家长更是喜极而泣,不知如何表达,鼓励患儿:“宝贝儿,中药虽然有点儿苦,但你很勇敢,咱们再吃几副中药,就可以尝尝鸡蛋、肉、鱼那么多好吃的滋味了……”门诊现场旁观者听到后也多为之动容,心酸不已。彼时案一赵某已经四诊,其既数剂收功,此儿获效自当不疑。上方已然见功,理应守方,酌加芳香化湿之广藿香6克,再服5剂,以固疗效兼运脾开胃。

3月2日电话随访,家长喜述皮疹结痂,渐与周边正常皮肤平复,几无瘙痒,肤色渐变,明显向正。

按:“五运六气思想渗透到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曾长期指导中医防治疾病。古有‘不懂五运六气,捡遍方书何济’之训,但也有医家对运气学说提出质疑,特别是对运气学说据60年干支预测疾病的内容有过长期论争。近代在西方科学思想的影响下,基本上把五运六气排除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之外。2002~2003年发生的SARS,引起了中医界对五运六气学说的重新关注。”近年来,随着中医流派传承的兴起,龙砂医学流派以其五运六气的鲜明学术思想和临床善用“三因司天方”的特色诊疗技艺,激发了越来越多各地各科中医的学习热情,且通过学习,临床诊疗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3小结

陈无择《三因方》黄连茯苓汤,本为六丙年岁水太过、寒气流行、水胜土复所立之方,而细细玩味此二则病案,一成人、一小儿,发病时、加重时、迁延时、就诊时,都不离少阴君火,此何故哉?笔者请教了顾植山老师,顾师引导细读龙砂医家缪问对黄连茯苓汤的方解:“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此而不以辛热益心之阳,何耶?按六丙之岁,太阳在上,泽无阳焰,火发待时。少阴在上,寒热凌犯,气争于中。少阳在上,炎火乃流。阴行阳化,皆寒盛火郁之会也。故病见身热、烦躁、谵妄、胫肿、腹满等证,种种俱水湿郁热见端。投以辛热,正速毙耳。丙为阳刚之水,故宗《内经》气寒气凉,治以寒凉立方,妙在不理心阳而专利水清热。以黄连之可升可降、寒能胜热者,平其上下之热。更以黄芩之可左可右、逐水湿清表里热者,泄其内外之邪。茯苓、半夏通利阳明。通草性轻,专疗浮肿。车前色黑,功达水源。甘草为九土之精,实堤御水,使水不上凌于心,而心自安也。心为君主,义不受邪,仅以远志之辛,祛其谵妄,游刃有余。心脾道近,治以奇法也。但苦味皆从火化,恐燥则伤其娇脏,故佐以麦冬养液保金,且以麦冬合车前,可已湿痹,具见导水功能。土气来复,即借半夏之辛温以疏土。实用药之妙,岂思议所可及哉。”缪问强调了运气病机之“寒盛火郁之会”,方义之“专利水清热”,则黄连茯苓汤之治少阴君火病机,不言自明矣。于是笔者自忖:临床每遇难治之证,常法常方,百无一效,然施以运气方,不出数剂辄愈。前乙未年之紫菀汤、备化汤如是,今丙申之黄连茯苓又复如是,五运六气之高妙,“岂思议所可及哉!”

参考文献

[1]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03.

[2] 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穆俊霞,王平,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62.

[3] 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370.

[4] 缪问.三因司天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33-234.

[5] 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57,59-60.

[6] 顾植山.让中医五运六气学说重放光芒[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37.

(收稿日期:2016—07—28

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11月第40卷第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运六气】再从湿疹病案谈运气司天方的临床应用
【五运六气】从两则湿疹病案谈黄连茯苓汤
阴囊湿疹治不好?非也,把握五运六气,7剂见效,手到擒来
全身皮疹伴瘙痒两年 丙申年三因司天方
丙申年五运六气“茯苓黄连汤”的神妙运用
王幸福经验——顽固湿疹专治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