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

古来一直强调作书先做人。黄庭坚就说:“学术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要多读书,追高雅,去俗气。这种健康、大道的追求,无疑对人的身心有着良好的积极意义。

  ■王德志(中国书法协会会员)

  提起写书法,许多人张口会说:好啊,写书法能使人长寿!这话并非空穴来风。据医学研究,在可使人长寿的20种职业中,书法家高居榜首。历史上善书之人享大寿者比比皆是: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文征明89岁,梁同书90岁,翁同龢85岁,而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均享90岁以上,更有朱屺瞻、苏局仙、孙墨佛等达百岁之多。统计表明,汉代至清代,国人的平均寿命为25-40岁,著名书家的平均寿命则为80岁;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国人的平均寿命为40-62岁,而著名书家的平均寿命为88岁;而到现当代,著名书家的平均寿命已超90大关。

  当然,每行都有寿星,只不过书法行业稍微突出一些。究其原因,大约可归结为两点:一是身法。书法讲笔法、墨法、章法,也讲身法。书法的坐姿,讲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站姿讲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右脚踏前一步站稳,上身自然前倾,心情轻松,精神贯注。力发丹田,以腰为轴,运笔时以大臂带动小臂,通过肩、肘、臂、腕、指,直达笔尖。二是意念与精神愉悦的正能量。书法在挥运之际,大都要以意领气,以气成势。心无杂想,平心静气,神情专注于笔尖,浩然听之于心。其宣泄之能,正如韩愈所言“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其愉悦精神之乐,如同张之屏之言“苟得名贤宝翰数十种,扫庭一室,焚香展读,足以怡养精神,延年却病。”其散怀抱,专意念,寄情静心之能,前人述之良多。蔡邕提倡写书法要“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王羲之也要求书家“先干研墨,凝神静思”,意在笔前。

  由此可见,书法学习与创作过程中,在身法与清心绝虑,意念高度集中,以意领气等方面,与太极拳、气功有着十分相似相通的原理。而且古来一直强调作书先做人。黄庭坚就说:“学术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要多读书,追高雅,去俗气。这种健康、大道的追求,无疑对人的身心有着良好的积极意义。这一点在绘画上叫做“烟云供养”,书法上可谓美文怡情。书家染翰之际,眼中是历代美文,思维里酝酿、展现着美好气象与意境,岂不乐哉!正如康熙皇帝所言:“志有所专,即是养生之道”。

  于此看来,书法使人健康乃至长寿就不以为怪了。

  那么,是否一天到晚用功练书法,就一定会健康长寿呢?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书法也不例外。练书法身法不得要领,劳逸不得结合,往往易得颈腰肩疾病,有的为此不得不“休书”数年,甚至引发其他疾病以至送上性命。这使笔者想起在备战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时,陕西一位青年书家为实现早日加入中国书协的心愿,在“封闭式练兵”的疲劳与焦虑中猝然身亡,被《书法》杂志推为年度新闻人物。这不能不说是当代书家名利心作祟的悲剧,最终“反害了卿卿性命”。《菜根谭》说得对:“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活“剩下”的书法家是书圣
书法与长寿
学习中国书画是世界上最养生的文化艺术,想长寿就练练吧!
为何书法家多寿星
写书法真能让人长寿?大数据已经证明,有图有真相!
爱好读书可长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