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银行业进入红海激战 躺着赚钱时代终结

银行业进入红海激战 躺着赚钱时代终结

2013年08月31日 09:57  作者:彭琳  (2) 

  文/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

  曾是全球最赚钱的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增幅比高峰期几乎“腰斩”,在境外投资者心目中神话不再,令人担忧的不良贷款比例也开始抬头上扬。银行业更大的挑战则来自于竞争的加剧,新一届政府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几乎每一项都指向加大竞争,过去大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逐渐远去,获取高额盈利日益艰辛,较小型银行则甚至面临破产风险。

内陆银行的高增长时代已经落幕,这个已经是大家都接受的现实。

  放眼全球金融业界,中国的四大银行曾多年蝉联最赚钱的银行。不过四家2013年中报里,没有一家净利润增速超过15%,这一增幅低过不少境外的同行——6年来首次取代中国工商银行(3.900.030.78%)全球市值第一地位的美国富国银行,连续两个季度净利增速稳定在20%左右,甚至饱受庞大架构拖累的汇丰控股,上半年净利润也增长了23%。

  这个情况显然并不在意料之外,反而被分析人士认为全部“优于预期”。事实上在内陆已经披露半年报的16家银行中,15家净利润增速放缓,内陆银行的高增长时代已经落幕,这个已经是大家都接受的现实。与此同时,不良资产迅速上升的态势也已经越来越清晰。

  银行业明年利润增幅或“落单”

  大型银行中最“亮丽”的业绩意外地来自向来不受青睐的中国银行(2.650.02,0.76%),该行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07.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2.92%,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5.34个百分点。一哥工商银行半年净利润同比仅增长12.3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0.16个百分点,暂居净利润增幅下滑的银行中,下滑幅度最小的。

  近年来最受境外投资者欢迎的农业银行(2.470.010.41%),净利润同比大降超过6个百分点,但在大行中增幅仍居第一位。建设银行(4.250.020.47%)交通银行(3.940.02,0.51%)增幅同比则分别下滑了1.87和5.76个百分点。

  农行行长张云在业绩会上坦言,银行业增长压力正在增加,下半年中国内陆经济增速将放缓,银行资产增长速度也会相应趋缓,而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下,利息收入压力大增。他还解释说,目前银行信贷成本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收入成本比大幅压缩的空间也不大,“各银行都在展开多元化经营,但发挥效果还需要一个过程”,他相信,整体银行业未来利润增速都会放缓。

  从今年一季度起,就有多家投行预期内陆银行业利润即将步入单位数增长的时代,6月份的“钱荒”令分析人士的看法更加悲观。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资深董事廖强指出,银行的盈利能力已经明显出现大幅度下降,相信明年应该全行业会降到单位数以内。他同时指出,银行的资产增长还保持在比较快的速度,“这导致银行的资产回报率(ROA)明年一定会下降,今年应该也可以看到了”。

  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报告《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2-2013)》则预测,整体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今年或降至8%左右。

  不良贷款比例今年内显著上升

  四大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增长并不大,农行、中行甚至依然维持不良贷款率下降,但是在整体银行业来看,已经披露中报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总量比去年底增长近400亿元人民币,增速近10%,已显示出不良贷款越来越明显的增长趋势。

  从已经披露的银行中报里,我们能发现太阳能光伏、造船、钢贸、航运等产能过剩行业,已经成为了不良贷款重灾区,在中央调结构的“主旋律”下,产能过剩行业未来前景显然更为黯淡。另一方面,随着政策严格规范银行表外业务,全行业整治“影子银行”,显然也会造成依赖这些渠道融资的企业“水源”枯竭,导致坏账的增加。

  分析人士大都认为,中国银行业的整体不良资产比例从去年底到今年底将可看到明显上升,保守者估计可上升约1/5,悲观者则估计升幅或达一半以上,到年底升到2%以上。

  不过,多数人依然相信,银行不良率的上升很取决于政府的态度,从这个角度来看风险并不那么巨大。一旦“调结构”和经济增速放缓十分明显,或是流动性持续紧张,“顶不住”的企业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坏账显然将急剧上升,但是从政府的态度来看,并没有“骤下猛药”的意思,“钱荒”短期内也不会再现。这意味着在未来一两年内,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风险依然可控。

  竞争加剧是最大的挑战

  不过,尽管关于中国银行业的悲观预测众说纷纭,未来行业格局也正在步入“混战”,从全球来说,毋庸置疑大型银行在盈利能力、资本水平等方面,依然属于最好的一个层级。事实上,银行业更大的挑战来自于竞争的加剧,对于大银行而言“躺着赚钱”日子逐渐远去,获取高额盈利日益艰辛,小型银行则甚至会面临破产风险。

  对于利率逐渐市场化的冲击,即便作为银行业老大的工行也难以避开,上半年净利息收益率同比收窄9个基点到2.57%。在五大国有银行中,息差收窄已是普遍现象。唯一净利息收益率“逆市上升”的中国银行,胜出的原因是负债的优化以及资产结构的改变。不过行长李礼辉依然坦承,在利率市场化初期,银行净利息收益率的收窄“是在所难免的”。

  新一届政府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几乎每一项都指向加大竞争,除了利率市场化之外,金融业引入民营资本发出新牌照令,进一步消解垄断。而传统银行毫无优势的“互联网金融”又开始风生水起。在新的战场上,面对嗅觉灵敏,动作奇快的民营竞争对手,大型银行们如果态度依然谨慎、犹疑,不主动求变,很可能丧失先机。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逾六成A股上市银行披露半年报 业绩增长同时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蓝海经济观察】银行利润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怎能不高?
全球第61,北京银行这半年......
建行净利1700亿增25.48% 不良贷款反弹62亿
关于2018年中国银行业的六大猜想
2018半年度报告解读 | 银行业拐点初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