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莞市博物馆是地方历史综合类型的博物
东莞市博物馆
百科名片
  
东莞市博物馆是地方历史综合类型的博物馆,隶属于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原址位于东莞人民公园内,现位于莞城新芬路科书博广场。东莞博物馆前身是创建于1929年、竣工于1931年的东莞博物图书馆,博物部分由明伦堂拨款购置,馆名由当时广州市长刘纪文题书,是当时广东省内几所藏品较多的博物图书馆之一。
目录
场馆介绍
新馆落成
馆藏藏品
研究工作
文物鉴赏大讲堂
博物馆之城
东莞明代古尸展
展开
场馆介绍
新馆落成
馆藏藏品
研究工作
文物鉴赏大讲堂
博物馆之城
东莞明代古尸展
展开
编辑本段场馆介绍
1938年莞城沦陷后,该馆沦为日军南支派遣军的驻地,原有藏书、藏品尽失。抗战胜利后,简陋复馆,藏品不多。1959年,县委拨款7000元对旧馆进行大修,成立东莞市博物馆,占地面积489平方米,二层建筑,另有文物仓库120平方米。建成后不断征集文物,“文革”前东莞博物馆已是初具规模。
编辑本段新馆落成
1994年,东莞市博物馆新馆落成并对外开放。新馆楼高五层,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展览面积3300平方米。一楼是临时展览区,为艺术活动和流动展览场地,分大堂展厅和后园展厅,内设有古钟亭、经幢亭等与之配套。至今已举办临时展览300多期。二楼为专题陈列区,定期展出馆
博物馆馆藏(19张)
藏文物并引进高档次文物展览。现已举办“景德镇历年出土明代官窑瓷器精品展”、“邓白书画展”、“居巢居廉书画展”、“东莞历代书画展”、“中国国宝--战国编钟珍品展”、“海虞清晖·常熟博物馆藏明清书画展”等多个高品位专题展览。三楼为《东莞春秋》大型基本陈列,以景观带文物、以文物带历史,再现了东莞自有人类以来六千多年历史发展的基本轮廓。
编辑本段馆藏藏品
东莞市博物馆现有藏品1万多件(套),按分类有陶瓷、字画、铜器、玉器、木雕
  博物馆展品:白玉龙首带扣 明
、钱币及出土文物等;馆藏一级文物1件(套),二级文物49件(套),三级文物372件(套)。藏品中既有考古发掘入藏的地下文物,又有征集而来的元代资福寺大铜钟、南汉镇象塔等地上文物,还有故宫博物院惠赠的皇宫珍贵文物;书画藏品更具规模,尤以收藏张穆居廉居巢邓白卢子枢岭南画派、国画研究会等广东明清及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及流派作品为其特色,书画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在珠三角各博物馆中都占有重要优势。藏品保护既有书画修复装裱、囊盒布套、通风杀虫等传统方法的使用,也有抽湿机、自控式真空档案杀虫机等现代科技的应用。
编辑本段研究工作
东莞市博物馆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博物馆学、馆藏文物和地方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的研究来开展。该馆与广东省药学院合作,成功地应用了古尸生物塑化技术;利用丰富的书画藏品优势,已出版《居巢居廉画集》,《东莞历代书画选》及续集(合作)、《东莞可园张氏书画选》(合作);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展村头遗址、蚝岗遗址出土文物研究课题; “文物鉴赏大讲堂”系列活动,已成为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和世界遗产日宣传活动的品牌讲座。该馆还注意收集地方历史资料,现已收集整理的史料有:东莞历史沿革、东莞历代教育情况的《东莞历代进士名录》、东莞历代从三品以上官员名录、东莞物产、金鳌洲、东莞墓葬等相关专题,这些史料为展览制作和考古调查发掘提供了参考资料。
古尸保存
1997年,与广东药学院携手攻关,创造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利用东莞博物馆发掘出土的两具距今约400年的古尸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古尸塑化,使我国的古尸保存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和革命性的突破。“一种文物塑化保存的方法”和“加快现代生物塑化技术对生物类文物保存的推广应用”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以传统技术不能比拟的优点被多家文博单位采用,为抢救和保存古尸及生物类文物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2002年“一种文物塑化保存的方法”获广东省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广东专利奖;2005年“一种文物塑化保存的方法”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遗址整理
2006年,利用虎门村头遗址发掘的实物和资料,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村头遗址出土文物整理与研究”课题研究;2007年,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合作,开展麻涌民俗社会调查和大朗镇长塘村社会调查;与广东商学院旅游与环境学院合作,开展石龙镇明清商贸社会调查,编写石龙博物馆历史陈列大纲;2009年与西北大学合作,开展“东莞市红砂岩石质文物保护状态评估与保护方法研究”课题研究。
出版展览
在深入研究馆藏文物和地方文献的基础上,东莞博物馆以馆藏文物为依托,结合课题研究,从2008年开始,编辑出版《东莞博物馆丛书》,陆续出版“馆藏系列”“地方史论”“考古研究”“陈列展示”等类别。目前,已出版馆藏系列的《东莞博物馆藏碑刻》和《东莞博物馆藏玉器》以及陈列展示系列的《东莞博物馆 岁月悠悠八十载》《丹青的故事》《手铲下的文明》和《花鸟草虫岭南韵》等书籍。《丛书》以学术性、资料性和可读性相结合为特色,兼顾地方特点,体例科学,方法创新,文质兼美,在全省的文物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引领推动作用。
此外,东莞博物馆还编辑出版了《居巢居廉画集》,与东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合作出版了《东莞历代书画选》及续集。 《居巢居廉画集》获2002-2004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东莞历代书画选》获2004年第二届亚洲印刷大奖赛获银奖。
编辑本段文物鉴赏大讲堂
从2006年开始,在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为配合东莞市“走进东莞文明”主题活动,东莞博物馆推出了“文物鉴赏大讲堂”活动。活动注重的是文物知识的传播,历史文化的传承,收藏文化的引导。通过此项活动,从深厚的文明土壤中汲取和聚集东莞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把“东莞博物馆文物鉴赏大讲堂”活动打造成传承文明、资政育人的文化活动品牌。现已成功举办了“2006年文物鉴赏大讲堂”、“2007年玉骨冰肌元青花”、“2008年我和美玉有个约会”、“2009年丹青瀚海话风雅”四届活动。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
编辑本段博物馆之城
博物馆是收藏、展示、研究人类活动的证物和自然科学标本,并向社会开放的文化机构。是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济迅猛发展,为了实施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工程,2005年东莞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博物馆之城、图书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战略目标,并颁发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法规以及实施细则。东莞博物馆作为东莞唯一一座市级综合性博物馆,成为博物馆之城建设的主力军,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2005年10月至今,东莞博物馆协助筹办或指导了“东莞粤剧博物馆”“中国唯美陶瓷博物馆”“蚝岗遗址博物馆”“塘厦艺术博物馆”“李任之生平事迹陈列馆”“石龙博物馆”“塘尾村史陈列馆”“陈伯陶史迹陈列馆”“新基村史陈列馆”和“长塘展览馆”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磨炼,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提升了业务水平。[1]
编辑本段东莞明代古尸展
1993年2月及10月,在东莞市桥头镇蝴蝶岭和大岭山镇梅林管理区分别清理了
  东莞市博物馆古尸展
明代墓葬出土的女尸和男尸各一具,并送广东药学院进行科学处理保存。1997年,东莞市博物馆与广东药学院合作,对东莞出土的这两具古尸进行了世界首例古尸塑化保存的大胆实验,在古尸保存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突破,“一种文物塑化的保存方法”由此开始,得到了推广应用。
古尸的形成、保护与研究,是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方面的重要而特殊的课题。原《东莞明代古尸展》有10年的展陈时间,展览内容陈旧落后,其后又有新的考古资料的发现,我馆决定对该展览进行展览修整及展厅整改,更新考古资料,重新布置展厅结构及装修。2009年1月再次开放。新开放的展览分为《古尸的形成》、《东莞明代古尸的出土》、《古尸的研究、保护及保存方法》《媒体对世界首例古尸塑化成功的报导》四个部分,利用多媒体视频讲解,全面展示了东莞出土明代古尸清理出土、保护及研究的成果。
编辑本段地图地址
东莞市莞城新芬路科书博广场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博物馆馆藏(19张)
参考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源东莞文明①东莞文明的曙光
博物典藏 | 线上全景博物馆,足不出户带你游遍各大博物馆(上)【珍藏版】
河南重磅文物亮相上博,讲述“何以中国”凤凰网河南
考古出土五大神秘杯子, 最后一个被认为是穿越时空的铁证
“南海I号”沉船亮相广东省博物馆 展出400余件沉船文物
广州陶瓷修复瓷器修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