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笄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商代玉笄制作有了较大的进步
玉质的簪子。亦指玉饰的簪子。《周礼·夏官·弁师》:“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紘。”
目录
历史释义
精品欣赏
历史释义
精品欣赏
1 历史释义
1.玉笄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商代玉笄制作有了较大的进步,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夔龙首玉笄”,头部扁平,雕成夔龙形,大钩喙,短尾上卷,用勾撤法琢出"臣"字眼,笄杆光滑平素,整个器形典雅。古朴。商以后直至宋代玉笄数量不多,形制无大的变化,自汉代始笄首普遍加以装饰,笄身仍主要呈光素圆柱。宋代玉笄雕造趋于精致,首部花纹比例加大,多雕鸟兽、花草形。明清两代玉笄制作最精。明代有长短两种,短粗的是男子用来持冠的,细长的则是女子簪发用。明代精致者常见刻有"陆子冈"款,明清玉笄尺寸一般长在15厘米以下,略短于商周时期的笄。
2.借指仙女、美女。唐杨衡<仙女词>:“玉笄初侍紫皇君,金缕鸳鸯满绛裙。”唐马戴<寄襄阳王公子>诗:“君马勒金覊,君家贮玉笄。”
3.玉质的簪子。亦指玉饰的簪子。<周礼·夏官·弁师>:“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紘。”《文选·张衡<东京赋>》:“乃整法服,正冕带,珩紞紘綖,玉笄綦会。”薛综注:“笄,簪也。谓以玉饰之。”
2 精品欣赏
8.8×0.9厘米
本件造型呈菱形锥状;顶部有凹槽玄纹,玉身分为三节,以便于横穿绳时固定绳位之用。菱形的制作较少见。质地为青玉带苍斑,转呈深青色,其中顶部受沁为暗红深咖啡色。
黄玉笄
8.5×0.8厘米
黄玉质,作扁圆长条形,上粗下细,通身光素无纹。
白玉凤首笄
长10.8厘米
白玉质,笄身细长,笄头透雕一凤首。
玉分心
9×6厘米
其造型若群峰并峙的山岳,其中主峰最高,两侧略低,下视如笔架山。正面中间浮雕一端坐的仙人,身著宽袖大袍,仪态安祥,左右为肋侍弟子,四周衬以鹤鹿灵芝等吉祥纹饰。玉分心的内侧平素,略有横向圆弧,便于在狄髻上镶嵌。
玉挑心
长11.7厘米
用上等白玉做成花叶、花瓣形托底,花瓣、花叶各自形成深槽,尾部做成榫形柄,与定陵出土的佛像挑心风格近似,可惜托底上的镶嵌物已脱落,但仍不失为一件俏丽的艺术佳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秘”高古玉佩饰出土,为何震惊世界?
宋人首饰之美!
中国高古玉和古玉中的玉镯和玉簪
常熟博物馆,历史文化名城的脉络(下)
析玉集(2)史前玉冠饰
伪古玉的妖法(2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