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我们如何评价它的优劣?以下几方面或可为其着眼点:

 ■王德志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此言道出了人们审美的差异性。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我们如何评价它的优劣?以下几方面或可为其着眼点:

  一曰景。一幅书法作品,必要有观赏之景致,即所谓有看头。这个景主要是通过字结构的大小、长短、正欹、疏密、宾主、参差、虚实、向背、变化,笔法的中側、方圆、提按、迟速、順逆,墨法的枯潤、浓淡,章法上的和谐统一,节奏变化等方面来实现,虽非绘画的具象显现,却有不亚于其的丰富绚烂。有“景”的书法作品进入人们的视野,常使人眼前一亮,正所谓“文似看山喜不平”。

  二曰净。即洒脱、利落、明净。此不独指以字之点画,也涵盖篇章意蕴。南朝萧子云有论书法用笔结构《十二法》,首先就讲到一个“洁”字。“‘洁’者,所谓如印印泥,笔画圆净也”。是说,洁,就是点画圆净而不秽浊臃肿之谓。一幅书法作品,不管其风格流派如何,它呈现给人们的整体画面感觉,应是干净利落,这也是修养的一种体现。试看当代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直如其斋号“坚净居”。启功出身皇室,至他一代,家室已贫寒没落。他自小虽贫苦,但却一尘不染,学风严谨,一丝不苟。他的字线条可谓“细不为轻”,爽利坚净,清逸之气扑面而来,其为人、为学、为艺达到高度的统一。

  三曰静。动不失静,动静有度。一幅书法作品,最终的归宿要体现出一个静字。唐人孙过庭在《书谱》里说王羲之的字“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讲的就是一个静字。再狂的书法表现,也是在书者理智支配下完成的。书法,尤以草书更甚,在表现书者性情之余,能给人留下一个“静”字,实属高人,当代也只有林散之、弘一法师区区数人耳!清人包世臣说过:“故真书以平和为上,而骏宕次之;草书以及安静为上,雄肆次之。”曾国藩在《论书》中也说:“作字之道,寓沉雄于静穆之中,乃有深味。”

  四曰精。精者,恰到好处,精到之谓也。凡书,至精到而显贵。这种精道可以说是人与天合,技与道成,不可多得。但精到,又绝非为精细而精细。精到的书法,不单单指笔画的洗练简洁,更重要的是指法与意、功与性的有机化裁,其得也难。

  五曰境。境,在这里主要是指书法的意境。《书法文化大观》认为:书法艺术是书家欣赏天地自然的物象、次序、韵律,妙悟玄机,参通人生,以自己的灵智从天地山川、万物万象中觅取意象,又熔铸进自己的情感,通过点画线条的节奏,墨彩的韵律,传达出自我生命情调的律动。这就是造化与心灵凝结、形质与神采交融、情感与理趣的汇合。“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书法欣赏
学书六难
评价书法优劣的根本标淮有哪些?
书法欣赏的三个境界
如何评判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
《书谱》解读0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