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嶺南衣缽傳人 歐豪年

嶺南衣缽傳人 歐豪年

躍動豪邁的水墨畫家水墨畫家歐豪年是嶺南畫派的後起傳人。秉著「物物而不物於物。的概念,在畫作上不斷地革新、創作,而使嶺南畫有新穎的構圖及卓越的風格。日本評論家植村鷹干代評歐豪年的畫為:「有中國人豪邁與莊嚴的氣質。」擁有今天做人的成就,歐豪年實非浪得虛名。

中國繪畫受華夏民族色彤濃厚的渲染,特別在地域和民情風俗的表現上,使得中國傳統筆墨,有了南、北、工、意之分。在嶺南、廣西、廣東一帶的居民,他們秉著大膽和具有開拓精神的特性,在繪畫上也造成了一片新的氣象。

當地的畫家們大膽的嚐試,一改傳統中國畫柔靡的內容和形式,以磅磺氣勢的大山馬筆做灑脫豪情的大寫意,和以鮮艷的顏色去替代水墨點染技法。企圖為中國固有的文人畫風,增添朝氣和青春活力,而達到創新中國繪畫的意向。

什麼原因能使他們的畫面一新呢?很簡單,那是因為廣州地區,有近海的地利,接受西方的觀念也較為快速,所以嶺南派的諸家們很快的便吸取到了外傳的西洋繪畫技法。特別是「重視寫生」,「栩活」和「自然」,成了此一畫派的最大特色。

 

歐豪年夫婦

在中國美術史上,嶺南派由自清初的居巢、居濂二位大家,開啟了畫風之後,再經後進的高劍父、高奇峰和陳樹人等帶回了於遊學日本之時,揉合過的「精藝寫生」。而形成了極生動、明艷的繪畫風格。

雖然他們的「創新」,在當時文人畫意和復古聲浪正濃之時,獨創出「一片新意」,卻也正因為與傳統不同而衍生了相當多的詆緞。但是,還是有青出於藍的人。比較執著和能貫徹的是當今仍健在而且享負盛名的楊善深和趙少昂兩位衣缽傳人,尤其是傳遞香火、繼承血脈而發揚光大的趙少昂,是嶺南派巨匠之中最幸運的一代宗師,因為他,上繼二高一陳恩師的教化,下達嶺南派的衣缽,再承台灣嶺南畫派的發揚者歐豪年的最佳詮釋。

在近代的嶺南諸大家之中,後起的傳人裡以歐豪年最受寵貴。因為歐豪年自幼便圍繞在嶺南謫傳的三代之中。聽得多、看得多、更畫得多,他說:「小時候,是父親的小跟班,常參加大人們的文會雅聚,十歲時就對嶺南三傑的畫著了迷,從此結下了終生的畫緣。 

 

承庭訓、沈迷詩畫

歐豪年出生在廣東的西南,一個山明水秀的鄉鐐。他表示,故鄉大自然中的靈毓之氣和山野廣瞰的豪邁之情,孕育了他的藝術細胞。自小,他就有一股見「物象」就想搜括入囊的意向。他追述著童年時光:「在這個飽含雋逸的茂名縣故里,有著數說不盡的回憶……。」他常鎮日獨行塘畔,觀魚兒之樂、夏日荷塘、柳蔭處處、閒時沐於細雨微風之中而怡然自行,或漫遊於草原曠野,於深秋楓紅時節,草高齊人,倦臨小坡箕踞,偶見風吹草浪,牛羊出沒。折荻葦為筆,就軟土而塗鴨,牛羊走獸之態,山、川、草、木之形,萬象在目,物我兩忘,自此喜愛自然之美,亦喜自然事物入畫。是迤邐多采的水光山色豐富了他畫頁中的素材,開拓了思想領域中的境界。

他自認:「茂名家鄉,生動的四季轉換,大自然間的多釆多姿算得上是我學畫之前的一個啟蒙恩師……。」「還有家父無形中的誘導和祖父對古文物收藏的嗜好,成全了我走進中國文學,以及詩、詞的線裝書中漫遊和沈迷。」那時候,他的父母對他督教極嚴,之所以引導他廣讀詩書以及動練書法,主要的原因是想開拓一條真正的「為人做事」之「道」,想讓才十歲的未來主人翁有個極美滿「成功」的開始。特為他精心策劃一個「修養身心」以備「做大事」、「做好人」的奠基之舉。

是時也,是命也。他十一歲的時候,日本侵華,一戰便是八年之久,在這八年之中,廣東雖然比較位於後方,但是避難、遷徒,仍不免人心惶惶,全國陷入一片逆境。在楚歌四處,不得安寧的這段時日裡,父親更是集中心力,於亂中取靜,「古文」、「書法」以及「臨摹家中收藏的一些字畫」,都成了避難中的「鎮定劑」。同時也補足了此一時期裡教育的空白。沒想到抗日戰爭苦難中的埋首苦讀,卻催化了他潛意識裡,早已既存的文、藝才情。

寒山子題壁

見賢思齊心切切

父親對他的教育極為認真,除了親自督教,古今並重雙管齊下,灌輸他傳統的中國古籍精華外,更親自帶領著剛步入青少年的歐豪年,參加在廣府所舉辦的各項與文、藝展覽或雅聚有關的一些活動,讓他能在前賢 的成就中擷取經驗。

他表示:「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一次名家作品的展覽中,我第一次親身體驗嶺南畫派的畫作。其中的嶺南三傑一高奇峰、高劍父及陳樹人三位大師的作品立刻吸引了我,當時便生心願,希望有一天投入嶺南派下精研嶺南畫藝。」

他欣賞嶺南畫系,偏向西畫技法,而且一別傳統中的國畫水墨為重的畫法。他能得知這種概念,是從當時有名的東方雜誌上系列的推崇介紹而來。這份有關藝術綜合性的雜誌,常常為觀眾們陳述一些當時較為前衛和創新的東西,包括東、西、畫作的分析以及古今名作介紹,當今的人瑞102歲的郎靜山老前輩,當年也是這個刊物的主題人物,常推崇他的攝影傑作,當然嶺南三傑的繪畫成就早已崇拜
不已。

他在十二歲那年,跟著父親去參觀了一次極為難忘的三傑傳人之一趙少昂教授的個展,在這次個展之中,他不但對嶺南畫派用彩墨透視的技法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而且還見了名家的風采,卻苦於自己的年齡太幼小,而不敢提出拜師的要求,只有把這份心願留待他日實現。拜讀了趙教授的畫作之後,他更勤於揮動彩筆,把整個童年去活絡筆硯。

深思熟慮、立志當畫家

歸牧 150x75cm

卅八年,大陸淪陷,他們全家逃至香港,三年後,他已是位十七歲的青少年。巧逢他心儀已久的趙少昂教授甫自歐洲巡迴個展返回香港。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儘管仍是人生地不熟,他覺得再也不能錯過,只好毛遂自薦,請求投入趙師門下,正式鑽研嶺南派系統畫藝。

他立志當畫家,確也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主要原因在於父親為他深耕的文學、書法底子相當的厚實,讓他覺得投入畫境,對於詩情畫意的溶合,更能舒暢他的藝術人生。篤定他意志力的另一個原因是,父親不斷在精神和物質上作大力的支持,他不必擔憂像任伯年當年窮困斷炊的境況。所以,可以安心於自己對當畫家的執著,何況是嶺南派繪畫在廿世紀的時代潮流中,相當能突顯出獨特的風貌,特別是西方繪畫透視,加上突破中國傳統水墨的筆情、墨意,一再的突破和創新了古畫風的藩籬,對自己是一種極濃厚的興趣,也算是一項新的挑戰。 師生情深、寸步不離

拜師之後的歐豪年,揮動彩筆更勤,涉獵畫技藝理也更梁,趙少昂對這位表現優異的入門弟子,特別鍾愛,傾其所能狗賜畫稿,廣被臨摹。不但鉅細靡遺的親授嶺南派絕技,還將歐豪年常攜左右旅遊寫生。這種教法,剛好切合了他年幼時的學習經驗。只是老師更細心的教以「物性」與「肌理」、「透視」與「動伴師精藝的寫生期間裡終於了解,什麼是「西洋繪畫」的精神和如何去運用藝術「美學」感」,他在的理論。

他懂得如何畫,才能讓畫面充滿生機,怎麼樣去佈局,才篛孕育奔放於含蓄,和氣吞宇內之勢,超脫出塵之感,老師不隨其煩的,把畫稿中的宇宙與大自然世界裡的物物之趣做比較、分析,費了將近十年的勤耕和精研,終於讓歐豪年悟出了一個能讓自己解釋一切畫藝的道理。他說:「我終於明白,除了實物有情態外,空處也有情態,只不過是了解實物情態顯而易,了解空的情態晦而難罷了。」

歐豪年以為,重視空象概念的確立,是今日視覺藝術上的一門重要學問。這猶如音樂的休止符號一般,若沒有了休止符號,便無法完成音律上的美。倘若沒有了卓越的空象間的運用,又如何能表達繪畫境界上的美呢?而空象與物象間的關係,是互為表裡、絕對不能缺一而談其餘的,所以

黃山始信峰 (四屏之一)

非要深入觀察大自然的實在,才容易懂得上述的道理,當他其正了解「虛。扣「實」,而又能將「虛」和「實」相互襯托出畫面的一片生機。,和其、善、美之後,當然也就很自然的能由筆彩之間詮釋出「繪畫」精神的其諦,和嶺南派畫的主題了。

勤於畫藝、筆掃千鋒

於是,當他不在老師身邊的日子,仍然是一頭栽進香江附近的各處離島,與同門師兄弟胡宇基組成了寫生隊。香江雖然很小,但是以它為圓心的話,他們寫生的景象卻有三百六十度的視覺變化,若是以「虛」和「實」無礙的觀點來看,在數十個小島之間,徜徉著光彩的穿梭,其景象又何止萬千?

 

虎視

齊白石有句誇海口的話:「萬物過眼皆為我有川事實上,他辦到了,包括石濤、嶺南三傑,不都也是儘量的去眼括宇宙而筆掃千峰?筆墨、技法既有傳承,思想上的開拓自然也是一以貫之了。

歐豪年,常年隨師左右,情誼深厚形同父子,自然的,對師承畫藝的追求、殷勤之餘,更多了一層責任,何況趙少昂對他的畫曾給予風評:「自有高人韻,空山任鳥啼;扶搖雲漢路,回首萬峰低。為不負恩師的期許,他和一群嶺南畫派的崇拜者,組成了一個相互砥礪的畫會。同修共進,希望能一起開拓畫藝。

代課、代出好姻緣

一九六一年左右,趙少昂赴美旅歷並作巡迴個展,此時的歐豪年是位羽毛漸豐的青年畫家了。

 

倉隼巢歸 100 x 75 cm

趙少昂一直在香江崇基學院中文系裡的國畫選修組中教授國畫。他早已覺得自己的高足,可以在畫藝上展現奇才了。臨行之時,把授課的重責大任,交由歐豪年獨當一面,全權負責。

藉由這份丹青之緣,促使他與義務助教朱慕蘭結下一段好姻緣。受過教會英國貴族式教育的朱慕蘭,是位系出名門的才女,她嬌小纖細、氣質幽雅,具有中國古典美人的氣韻,她在香江中文大學研習中國文學,課餘之時則選修西畫和嶺南派畫專攻花鳥。她看似瘦質纖弱,但在筆、墨、彩光之間,卻呈現一股灑逸的豪情,在個性上倒是少卻驕情、顯得沉默、貴氣,常溢發出一股堅強的意志力。所以歐豪年和朱慕蘭的畫,若是揮灑於同一畫面之際,不是那麼容易分辨的,往往在畫風上和行草題拔之間,看得出這對畫壇夫妻,對筆情畫意有協調一致的默契,套句現代術語:「可以稱他倆為『畫藝』上的最佳拍檔。」

婚後不久,他們生下一位像極歐豪年的女兒和另一位極似朱慕蘭的小兒郎。在藝術家庭的薰陶下,都散發著強烈的藝文天賦和氣質。

他倆從一九六六年起,便常合展畫藝並攜畫共遊遠達五大洲,宣揚嶺南派畫藝,直至一九八三年,其間幾乎達三十次之多,在台灣的畫壇,算是少見。

他倆才情並茂的書畫,其正發揮得淋漓盡致,是在一九六八年來台任教職於文化大學藝術系之後。創辦人張其均先生,一如趙少昂教授,愛才、惜才。為招攬人才親赴香江,敦請來台為文大開創嶺南派國畫課程。

使嶺南派畫在台蔚為流行

以當時台灣的畫壇動向看來,多數是源出上海、浙江畫派的居多,膠彩畫派聊聊可數,嶺南畫派的畫,可以說是少之又少。所以嶺南畫派一經展現,亮麗閃眼,在整個畫壇幾乎造成流行。

名畫家江兆申會替歐豪年寫過一篇序文,他說:「豪年作畫對即事獵景,遠近取勢,有獨到之處。所以對畫的經營位責,也特別出色,嶺南畫派曾經取捐東瀛,用為鏡助。而日本同道們特別喜歡中國的「禪」畫,也就是宋元之交的中國一些僧侶畫家,包括了溫日觀、玉澗等等,因此特別喜愛用水,比南宋夏圭的拖泥帶水還濕。」

歐豪年用水,也是特色之一。至於對古畫的欣賞,除了南宋一些畫家之外,他很喜歡明代林良,因為林良講究以「草書入畫」,因此用筆雄勁,這一點,在豪年的畫裡,不難覺察出來。

對於善用水份和彩色,歐豪年說:「我喜愛水墨畫,是因為墨調以適當的水分就能畫出很多的色調來。」但在另一方面,我卻不會徒然要別人把我看成文人畫家,而放棄對色彩的應用。

很多人認為色彩是沒有價值的,只有用來吸引人,唯有墨水才是屬於知識份子;歐豪年則以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也深感遺憾,因為他們如此侷限自己的藝術潛能,且限制了他們在繪畫上的發展性。有些人甚至連水都不敢用,而歐豪年是不怕運用任何東西的。

歐豪年認為當把紙濡濕了,或是筆薰飽水時,可以做很多意想不到的事。這點在嶺南畫派來說,從來沒有不敢去發掘或展現的,即使在沉醉於南宋的明代,仇英敢用重色來作工麗的畫,唐伯虎的山水能自成一格,則是因為,他能採用蘇州畫家南宋章法的同時,也採用了北宋的筆法。他就是有這種勇氣抉擇,從前人的畫中擷取任河適合自己的風格。

嶺南畫派的精神在於不斷創新

歐豪年強調嶺南畫派雖然是倡新的畫派,但它的真正精神並不在於摒棄所有的古法和古意。

對於承繼傳統精神上,嶺南畫派的努力方向,明顯地是在兼容性的擷取古法與古意,將它重新組合,從而展現新的感受與氣質。

有些人說,嶺南畫派太強調色彩,或說此派只是把更多的顏色加入傳統繪畫之中。歐豪年認為這種看法很膚淺,因為活潑、有敘述性及富於表現的色彩只是嶺南畫派努力的一部份,強調筆法而且重視的程度絕對不減於傳統學派。對嶺南畫派而言,畫在紙上的每一筆必須是有含義的,有生命、有描述性,而且富於表現的。

歐豪年也推崇以前的創作天才:「像梁楷的潑墨仙人畫中所揭示的自然性,像唐寅及來自廣東省,表現出色的林良,還有那些具有創作能力的僧侶們,例如石濤、八大山人、弘仁和髡殘,以及所謂的揚州八怪,就是他們給花鳥畫及風景畫注入一股新的精神力量。

不但要尋求有趣的,有啟發性的、新穎的構圖,在風格上也要不尋常而且是卓越的。譬如董其昌或其他人的主觀言論,而使自己緊縮在他人所釐訂的範圍中。嶺南畫派會採用任何使畫面生動、有力的方法,而且要不斷的革新、創造和再創造。

誠如他所言:「要不斷的革新、創造再創造……」正好符合台灣藝壇當時的創作需求,於是,他帶動了嶺南畫在台灣的風潮。

愛上寶島人情和風情

他喜歡台灣的風土人情,並不是完全因為人們接受他的畫風。而是,他在這塊土地上,接觸到了正統的中國文化和藝術,在香江,只是自我執著的局部,在台灣,卻是有系統的全部,他在國內藝術界中和畫家們打成一片,發現國內有值根的深情,而且台灣畫壇蓬勃興盛的活動熱情,對他更造成再創新的衝擊。無論是褒或貶,對他也都是一種進步的動力。歐豪年決定不再遠離台灣,把香江變為客居,
在此確立自己的方向和畫路,全力速寫這個充滿人情味、美麗寶島的一片天地。

廿五年來,他深深的領悟到嶺南畫派,在台灣也算得上革新畫派,站在學術的立場,他有義務把它做更深入的研究,在畫派之間,不需要有什麼門戶之見,只要可以確立自我風格,也可以接受其它畫風不同的優點。在乎的是如何能把中國筆墨作完美的表達。雖然時代潮流使然,西風東漸,但仍得保留中國筆墨,不能洋化,但卻可以容納西方的思想,擷取西方繪畫技法上的長處,補足自己在處理繪畫上的不足。對於分寸的拿捏應有萬全的把握,還得在國際的文化交流中實踐自己的責任和意願——把中國繪畫的精神和技法推向世界各地。

在國內廣納門人

所以他一似春蠶,毫不保留自己擁有的,一切與畫有關的理念與技法,傾授給在台廣納的門人弟子。一如趙少昂對他的『盡心栽培、無微不至的關愛』,用他傳道、授業、解惑的極致去奉獻。使得嶺南畫派的傳承有了點、面、線不同角度的開展,在這個寶島上活絡而興盛。

他極重視繪畫的民族性、認為無論畫什麼,或是從事何種藝文推展,絕不可以移根換土,必須堅守一個國家的主觀條件--傳承的民族精神經緯一一兼顧呈現良性的時代轉變。因為繪畫是地域性和時代性生活藝術中的產物,更重要的是,它是歷史的見證。所以他一直獻身於教育,希望能傳授這些道理、宣揚這份理念。

在國外宣揚中華文化

一九五七年,歐豪年還是單身貴族的時候,就曾參加日本主辦的亞洲青年畫展,從那個時候起,幾乎排滿了每一年冬、夏兩季的假期。尤其是在與朱慕蘭結婚之後,他倆儷影雙雙,盡攜書畫走天涯。他說:「我非常佩服,趙無極和劉國松二位教授。能在海外為國爭光,其實他們倆每到一處,都留有餘音繚繞,倘若不能引起國際人士的共嗚和僑民的喜愛,那麼他根本就不可能在一九七五年裡開創十二次展出的記錄。誠如他所言:「可以感染西方繪畫的主觀創作與科學經營,但絕對不能擱淺或沉沒自己的傳統文化,藝術中美好優良的傳承。」

他的畫依然有著強烈的嶺南畫風,在行萬里路、暢飲西風之後,更強化了他畫中雄厚的豪情。在筆情、墨彩之間所隱藏的含蓄儒雅,仍然飽涵著真正的中國,清懷。所以在海外遊學,最能讓自己展現才情的國家、峰迴路轉之餘,還是篤定了日本。

良寬與歐豪年會面展的意義

他篤定日本是因為在日本有他敬佩的竹內硒鳳和良寬兩位大師,日本有廣大的畫痴欣賞歐豪年,而以企業化去經營他的畫。多半是由於他們心中對前人竹內和良寬的深深懷念和敬重的關係。因為歐豪年的畫間接的源自竹內柄鳳,而狂草的書法卻與良寬上人前後同出於一位中國的書法大師懷素和尚。

良寬上人是日本公認的「書聖」。他是新瀉江戶末期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書道」創新人物,他醉心於唐、宋詩詞以及懷素狂草、他的草書造詣幾乎是日本書法發展的楷模,也是詩、歌、書三絕的代表人物。所以日本的學者專家宮榮二、子田重次、酒井忠夫諸教以及北方文物博物館的伊藤文吉,全心促全了歐豪年訪良寬故居的好事。

在日本人的心目中,良寬上人的「詩、歌、書」三絕,應該和歐豪年的「詩、書、畫」三絕並列共展,可以喚起今天的日本人,發古幽思,追溯一下唐、宋之前日本人的文學、禪哲以及書法、茶道的啟發根源。特別是為歐豪年專攻草書、善畫兼詩所造成的突發聯想,深植了他們對文化、藝術尋根,和懷古的雙向空間,所以對這兩位神交已久而又分別於二個不同時代的古、今二傑,作了一個極佳的「
移情」獻禮,讓評論家和大眾媒體對歐豪年的成就,在日本奠定了一個極崇高的地位。

竹內洒風對嶺南畫的影響至深

談到竹內硒鳳,更具宜接的影響,尤其對中國嶺南畫的創新。絕對不能忽略他的功勞。

它緣於明朝,日本有位叫雪舟的和尚,到中國研習宗教,不料卻對中國繪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一如唐、宋時也常有日本和尚為研習禪佛,卻順便把種茶和茶道、茶經帶回了日本,讓他們在漸次的研究和發展之後都成了「道」一樣,雪舟和尚也帶回了禪意深濃的大寫意和屬於當今盛行於日本文人繪畫,比較偏重於水墨「南畫」的畫風。

傳回日本之後,與偏西畫技法的東洋繪畫,經過了一段長時期的融合,才創立了自己的風格,這個創新傳統的畫藝傳到了明治維新時代,經過了竹內梱鳳和橫山大觀諸大家再轉換一下技法,就形成竹內硒鳳的畫風及橫山大觀的水墨。中國嶺南三傑,求學日本的時候,心中也早有創新之意,但是又不願摒棄中國繪畫的傳說精神,正好竹內這一系列繪畫的感覺,正是他們似曾相識,卻又兼具西方趣味的筆情畫意,確實生動、感人。

經過了三傑、再揉合自己對西方風情的感應之後,便又把它們帶回了嶺南,傳給了趙少昂、再傳到了歐豪年。這份回轉情深的畫像、結得深、又結得好,怎能讓日本的文、藝界不給予讚賞的呼聲呢?

物物而不物於物

現在的歐豪年,算算作畫經歷近五十年了。他仍集中精力,奔向任何一個值得寫生的地方,只要那裡有大自然栩活的山水、人物、走獸、花鳥和蟲類。絲毫不肯放過。而且很用心也很認真。這是因為他秉持著「物物而不物於物」的概念,多儲存些畫村去創新他的作品。

時代在進步,嶺南畫也得走入時代,因人而異溶合不同的「自我」。如果說一成不變,畫家只是臨摹的工具而已。若有所改進,才能欣慰於前賢,才能貢獻於時代。

當然,歐豪年在數十年來的努力,可以看得出在他的作品中,常出現新景況,儘量結構出古人極少見過或畫過的東西。包括色彩的運用。他不管「可不可以」,只重視「需要不需要」。尤其是在這個時代,他早已不拘泥於題材和技法。除了必須要珍惜傳統的優美之外,一定得把「現代。所有「好」的感覺加入,他肯定只有「改革」,才有「進步」。

日本評論家檀村鷹千代曾評他的畫法:「觀歐豪年先生的畫,在表現『現代』的感覺中,更使人感到有中國人豪邁與莊嚴的氣質。京都美術館長河北倫明也認為「歐豪年的畫風,如以近代畫相比,較接近竹內梱鳳,但梱鳳的畫風,較為細緻奇逸,豪年則雄厚豪放……。為什麼呢?因為他除了在多看、多畫中去謀求改革正確方向的蒼案之外,他更廣為珍藏古文物、字、畫、陶銅器等,翼求於古文物創作之中尋求「變」和「進步」的軌跡。

有今天的成就,他很感念父親當年對他認真的調教:「我能如此強烈的護古和發揚傳統文化,知道『創新』的觀念和堅持『藝術民族性』的重要,完全是因為父親從小為我充分準備而授讀的『左傳』、『戰國策』、『漢文賦』、和唐、宋八大家詩詞的關係。」

歐豪年從這些線裝的古書上,發掘自己的性向和選擇人生的「執著點。,對他來說,能運用書本上的至理名言,才真正的讓他如今能「收」、「放」如。

果真是如此,設若他真的把個「物物而不物於物。的理念,也能「收」、「放」自如,那麼嶺南畫的將來,發展又將如何?那麼歐豪年對嶺南畫,所作的改革又將是河種風貌!

可以期待,因為歐豪年人生六十才開始不多久呢!

本書由歷史博物館出版、作者:洛華笙授權網路發表
劃撥帳號:01128854
戶 名:國立歷史博物館員工福利社                                                                                                                                   TO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月麗天—陳麗雀畫展,深受嶺南派歐豪年大師讚揚與期許
九宫排山掌
水墨技法 (泼墨与积墨)
高清|​​​林散之《隸書世界人間八言聯》書法欣賞
《畫餘品鑒》——《無款沒骨芍藥圖》筆記
高清畫集|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