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点 | 城市中国,离开了乡土中国便失去了根……

我的家乡,位于鲁南山区。近年来,家乡的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已大不同于从前。看电视、VCD碟片俨然已成了人们最主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别无替代的家庭休闲娱乐方式,中老年人是这样,年轻人更是如此。而对一些青少年来说,玩手机和电脑游戏才是他们的最爱。

原文:《大众文化宰治下的乡村》

作者: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朱善杰

慢节奏的传统文化活动销匿

2010年后,互联网已开始悄悄进入家庭。首先,个别读过书、年轻且经济条件好的人,开始在家中接入互联网。网络为大人和孩子都打开了全新的更大视野,也提供了更新奇的世界,以及更丰富的知识,但也带来了孩子的贪玩与网瘾的问题。其次指的是手机上网。目前,据我观察,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已在家乡所有使用手机的人中占到五分之一左右,主要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在家中配置了无线路由器,会使用WIFI上网。因此,回家后,常常就不会选择看电视了,而是盯着手机屏幕,玩游戏、聊天或在线听音乐、看电影和电视剧等。在短短20年不到的时间里,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凭借着时间成本低、复制方便、更新换代快、视觉效果好、能不断地给人以新鲜的刺激等优势,已在家乡稳稳地站住了脚跟。

这种变化,与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更与1990年代中期以来家乡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行了的一波又一波的现代化洗礼有关。在此过程中,生产和生活的节奏都在加快,人们一改以前的那种相对自由悠然的状态,而明显变得步伐不断在加快,同时脑子里的那根有关经济的“弦”也越绷越紧了。人们已不像过去那样热衷于闲聊、讲故事,听评书、听唱片或收音机等那种传统的比较慢节奏的家庭娱乐活动了,因为它们已刺激不起人们一直绷紧的神经,也就不提神了。也许,人只有在观看充满纷繁变换的视觉画面的电视节目、VCD碟片中,享受着剧烈的视觉冲击后,才会感觉到放松和舒服,同时也觉得时髦和现代了。

此类休闲娱乐活动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而大众文化是以复制为手段、以视觉效果为追求,并自然地排斥情感、想象等富有文学性的因素。因此,大众文化在农村的出现、传播和流行,到最后占据统治地位,就极大地冲击了那些曾经有利于文学产生、有利于形成文学接受和传播的途径、有利于培养人们文学阅读兴趣和氛围、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多种力量的文化传统。那么,在过去的农村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具有文学性的并以慢为主要特色的传统文化,也就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被迅速更新换代的大众文化所排挤、驱逐甚至扼杀。通俗说唱文学的命运是如此,吹拉弹唱的民间音乐也是这样。然而,事实上不得不承认的是,传统文化的很多形式,却是更接近于人的自然属性,也更接地气,更在现阶段的农村“服水土”的。

大众文化和城市化让乡村文化渐趋衰败

但是,大众文化在家乡的当下文化中所处的宰治地位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在一些技术性优势的背后,是城市化观念的巨大影响。随着家乡日益向着城市化迈进,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城市梦,尤其是考上大学或出去打工的人,回家后就模仿着城市人的文化生活方式。而那些支持孩子读书的家长也是着迷地做着城市梦,他们的奋斗目标就是能把孩子供养上大学并使其在毕业后留在城市里工作。在此观念下,城市的一切――包括它的文化、观念和娱乐方式等――都成为大多数人效仿的对象。而电视、VCD、互联网等,由于最先都是在城市出现的,所以它们就在家乡人的眼里拥有了天然的优越地位。这就是大众文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力量。

在家乡,可以说,无论是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是现实中,处处都可看到城市化的冲击。但它实际上并没有――也不大可能――真正地变成城市,它现在只是一个“去农村化”的农村,是“城市影子的影子”,它承受这些冲击的后果就特别触目,表现在文化娱乐方式上,就是除了在大众文化里流行的新玩意儿之外,别的文学和文化式样――听故事、读小说之类――统统都被迅速淘汰,至于曾经在乡村漫长地延续了千百年的讲故事、唱戏曲、听评书、猜谜语等传统的休闲娱乐方式,更是已经销声匿迹。

这表现在“物”上,首先是书店、书摊的倒闭。1993年以前,镇上有一家新华书店,坐落在镇驻地,有三间房子大小,隶属于县新华书店,虽然它里面书的种类有些少,但一般的书还是能够买到的。镇上每到逢集的时候,还会有好几家书摊,在地上摆着各种各样的书:有旧书,也有新书;有文学作品,也有日常生活用书;有文学名著,也有武侠和言情小说。2000年后,VCD碟片迅速地覆盖了该镇的文化市场,从而极大地冲击了图书销售,一时之间,镇上出现了十几家卖VCD碟片的摊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华书店和一些曾经出租武侠、言情等通俗书籍的书屋都先后倒闭了。至于书摊,也是前途未卜,现能看到的是在慢慢减少。

其次是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写对联、猜谜语、挑影戏、唱地方戏、说评书等的消逝。对联曾经是一种传播文学意味的有效方式。在过去,每逢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在家里张贴用毛笔写的春联,有的人为了得到一副写得很好的春联,常常会走好几个村庄去拜访别人,也有的人能够将一些对联背诵如流。现在过春节时,95%以上的春联都是机器印刷的,买主不再讲究文字的含蓄、美感和多样。1990年代以前的镇上,正月初七的“灯会”、十五的“庙会”,十六的“桥头会”,都是非常有文学意味的传统节日,现场的猜“字谜”、对“对子”等文化娱乐活动,都是灵活地运用了文学性的语言,很容易让人背诵。还有一种能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娱乐活动是“皮影”(俗语挑影戏),那时小巷里表演皮影的老头儿三天两头就会来,那些蹦蹦跳跳的神奇的“小人”和老头儿富于变化、千奇百怪的配音,常常引得孩子们挤满了小巷。

直到1980年代末,镇上的一个村子还有戏班,春节时会演出《坐山雕》、《白毛女》等剧目,其中很多台词都很押韵,也很鲜活,一些孩子还会似懂非懂或根本不懂地跟着唱戏的人来鹦鹉学舌。当时集市上也还有说评书、大鼓、快板等的书场,祖父就带我去听过《封神演义》、《大西唐演义》、《穆桂英挂帅》等评书。夏天的晚上,村头巷尾、大路旁、小桥边都有一些固定的“免费书场”,人们聚在一起听村里“有文化”的老人讲古典评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传奇,像《千里眼和顺风耳》、《乖媳妇》、《秃尾巴老李》、《聚宝盆》等。

上述的各种传统文化娱乐方式,每一种都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故事、文字、声韵等――刺激和培养人们在听觉、情感和想象等方面对文学的兴趣。广义的文学教育,就在这些活动和环境中悄悄地发生着的,而文学的魅力,也就在这些快乐和引人入胜的时刻对人们产生了影响。随着以排斥文学性的大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娱乐休闲方式的不断流行和能孕育文学性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逐渐消逝,家乡的文学环境的衰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毋庸置疑,我的家乡,只是当下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似乎都已站住了脚跟,当然也就包括类似我家乡这样的千千万万个村镇。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占宰治地位的大众文化在挤压和摧毁乡村文学环境与传统文化空间的同时,也在阻隔和切断城市文学与文化的“故事源”。因为,城市中国,离开了乡土中国,也就当然地失去了特色及根。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485期第6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今日

关注

官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3高考模拟主题作文:“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
我的经济学及文学渊源
回家过年,找回记忆中的乡愁...
惟愿你我不忘故土之美 | 致读者
新人驾到:林州家乡美【殷雪宁】
一部适合山乡大众阅读的乡土书──读蔡显邦《山乡杂谈》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