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帮助孩子理解生死?特别要谨记,不能强行科普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跟孩子谈到这个节日,不免会聊到“死亡”这个话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死亡?一般大家会觉得,死亡意味着遗憾,意味着悲伤,意味着远离小孩子的体验,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爸妈开始认可,孩子需要死亡教育。

  孩子对死亡的概念是怎样发展的?如何帮助孩子理解生死?为什么有的孩子害怕谈论死亡?孩子问到死亡的时候,他真正担心的是什么?这些,都将请专注于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的丽莹老师来为我们解答。

  我女儿红豆两岁多的时候,特别喜欢去游乐场捞鱼。她当然是捞不到的,只会出一张嘴在旁边撒娇,妈妈抓鱼!捞鱼时间结束之后,她负责带两条鱼回家。但这种小鱼不好养,两三天之后,两条都翻起白肚皮了。

  我对红豆说,小鱼死了,它们再也不会动了,我们把它们埋起来吧。我们到小区花园里给小鱼挖了个坑,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葬礼,郑重地同小鱼告别。

  但很快,红豆就问我,妈妈,小鱼晚上会回我们家吗?

  这就是两岁多的孩子对死亡的理解,死亡是可逆的。

  事实上,根据儿童心理学家K. Doka(2003)的研究,直到四五岁,孩子都会认为,人死是可以复生的,他们还不能理解死亡是永久性的事情。他们会觉得,死亡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可能不是明天),死去的人或物还会再回来。

  孩子对死亡的理解,是循序渐进的

  孩子对死亡的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验的丰富,他们一点一点的理解了死亡的全部内涵。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中提到了死亡概念的五个要点:永久性、必然性、终止性、适用性、因果性。

  永久性,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不可逆性,死亡意味着再也不会活过来,是永远地离开。

  必然性,也可以说普遍性,所有有生命的东西最终都会死亡,生命有开始也有终点。

  终止性,是指死亡所带来的状态改变,死了之后,所有的生命过程都会停止,不能动,不能想,不能感受。

  适用性,是指只有有生命的物体会死亡,无生命的物体是不会死的,而儿童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也会经历几个发展阶段,比如早期孩子会认为会动的就是有生命的,慢慢地区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分清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

  因果性,指死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死亡,由于孩子思维的不成熟,如果家里有长辈在医院去世,他可能会认为医院是造成死亡的原因。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逐渐理解死亡的五个要点,也慢慢地全面理解了死亡。

  可以肯定的是,个体经验影响孩子对死亡的理解,比如在幼年时经历过家人或者宠物的离世,他们会更早的理解死亡的永久性或者说不可逆性,因为实际的经验告诉他们,死去的人或者动物再也没有回来过。

  关于孩子死亡概念的发展,影响较大的是纳吉(M. Nagy,1948)的一个研究,他通过对378名3-10岁的孩子的研究,提出了儿童的死亡概念发展模式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3-5岁,认为死亡是一种离去,是可逆的,暂时的,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第二阶段:5-9岁,认为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只有被死亡抓走(拟人化)的人才会死,而有些人是不会死的,比如英雄,幸运的人,特殊的人等。

  第三阶段:9岁以上,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普遍存在的。

  后续有很多学者对这一研究进行了细化,比如认为儿童的死亡概念要到10-12岁才发育成熟,比如认为两三岁的孩子对死亡也有一定的概念。

  在具体年龄划分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孩子之间也有个体差异,但大体上,孩子对死亡的认识会经历一个从可逆的随机的,到拟人化的,再到不可避免的过程(有一种终于认清现实的感觉)。

  同孩子谈论生死,一定要遵循认知顺序和孩子的发展水平,循序渐进。

  如何帮助孩子理解生死?

  01.

  特别要谨记,不能强行科普。

  死亡的概念有很多层次,我们都想让孩子尽快掌握,但同孩子谈论死亡,首先得强调一点,不要强行科普。

  举个反面的例子。红豆有一次跟我分享,幼儿园里的小鸡死了,老师和小朋友们把它埋了起来。她表示,我的心都碎了。我脱口而出,所有的生命都会死的,小鸡会死,小狗会死,爸爸妈妈有一天也会死。

  这个真相对小朋友来说太震撼了,联想到之前小鱼死了再也回不来,她马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不要爸爸妈妈死!

  我只好一边安抚她一边往回找补,所有的生命都会死,但我们人类的寿命很长,爸爸妈妈还可以陪你很长很长的时间,就算你长到妈妈这么大了,爸爸妈妈也还在陪着你。

  总算,她被“很长很长时间”安抚了,没有再哭着说“不要死”,这也给了我一个教训,当我想传递一个概念的时候,除了考虑正确性和科学性,也要考虑小朋友实际能接受的程度。

  02

  从实际生活出发展开死亡话题

  有个研究的结论是,对儿童死亡概念理解影响最大的是个体经验,而影响最小的是学校教育,这意味着,死亡概念更多的是从实际的体验中获得的,而不是通过教育学会的,单纯的说教和讲述对于孩子理解这一概念的帮助有限。

  死亡虽然听起来是个很沉重的词,但其实是离我们的生活一点也不遥远,它并不一定就指生老病死,而是涉及生长变化和状态改变,具体到生活中,草木荣枯、动物生长,都可以用来扩展孩子对于死亡这一概念的理解。

  比如红豆经历了小鱼死了、小鸡死了这样的体验,对死亡永久性的体会就会更深一层,比简单地从绘本上理解要深刻得多。

  在日常生活中,带孩子观察植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在了解一个生命周期,而幼儿园的老师会带着小朋友一起养蚕宝宝,也是让孩子在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有开始,有结束,这就是自然地生命周期,也是死亡的普遍性,所有的生命都有终点。

  带红豆到公园的时候,我会告诉她花可以摸,但不能摘,摘下来花就死了。我也把她摘下来的花带回家,让她看到花离开了植株就会慢慢枯萎、干掉,没有了生命的光彩,也会带她观察其他的没有被摘下的花,原来的地方会有小果子、小种子长出来,对比之下,死亡的终止性也在于此。

  03.

  客观地告知孩子真实原因

  3-6岁儿童的思维有个特点,很难进行客观、逻辑地准确归因。记得在《理解孩子的语言》这本书中看到过一个案例,有个四岁的小女孩转学到新的班上,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我是XX,我爸爸死了。老师观察到,其他所有的孩子都会排斥她、欺负她。

  经过仔细询问之后老师发现,在其他孩子眼里,这个女孩把“爸爸会死”这件事带到了他们面前,她就是死亡的化身,他们欺负她,就是在排斥“自己的爸爸也会死”这件事。

  后来,老师组织班级会议,跟小朋友们讲清楚小女孩的爸爸是生病死的,而“爸爸死了”这件事情不会传染,其他的孩子才慢慢地接受跟小女孩一起玩。

  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担心自己或家人会面对死亡的威胁,所以一想到“爸爸妈妈也会死”,会非常的恐惧,而大一些的孩子更多地会了解关于死亡的客观原因,比如生病、车祸等可能导致死亡,而避免这些可能就不会死了。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比较忌讳谈论死亡,大人也怕孩子过早地承受恐惧和哀伤,会用一些隐晦的方式谈死亡,比如奶奶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但是,除了语言在传达信息,家庭氛围的改变也在传达信息,孩子对于家人的离世并不是一无所知的。

  与其让他动用自己不成熟的思维能力胡乱猜想,不如告知孩子真实的原因,并向他保证,他自己和他所关心的人,还会活很长很长时间。人并不会随随便便就死掉。

  其实,所谓的死亡教育,更多的是生命教育。

  跟孩子谈论死亡、帮孩子理解生死,并不仅仅是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不让他被悲伤淹没。事实上,在幼儿阶段,孩子对死亡的感受并不一定如我们预想的痛苦,也不一定能深深地代入,因为,他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还不成熟,对于死亡的理解还很有限。

  而如何看待生命本身,如何认识生命周期,如何理解生死循环,以及如何不被死亡焦虑影响当下的生活,这些都是幼儿阶段生命教育的重要部分,可以逐步地帮助孩子去理解和接受。

  爸爸妈妈们,你有过和孩子谈论死亡的经历吗?你是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这件事的?你认为怎样才是和正确向孩子解释生死的方式?欢迎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吕丽莹

  童行学院幼教项目负责人

  北外语言学硕士,擅长儿童语言及认知发展

  四岁红豆的妈妈,多年幼儿教育从业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动一生的两句话
和孩子一起感知成长的神奇
不懂“死亡”的孩子,绝不懂珍惜“生命”,清明节如何跟孩子谈生死
原来你的人生,早就被课文剧透
清明节,我们该如何给孩子解释“死亡”?
『心理阅读』儿童怎样看待死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