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族创新抗肿瘤药强强联手再获突破,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

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的去化疗治疗方案,有望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为NSCLC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9月7日-10日,第20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 2019)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盛大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为“Conquering Thoracic Cancers Worldwide”。来自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近万名肺癌及其他胸部恶性肿瘤权威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

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在肺癌病例中占比超过80%。由于NSCLC的侵袭性较高,且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案,导致我国68%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

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储天晴教授牵头,首个评估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作为晚期NSCLC一线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Ib期研究结果重磅公布,引发热烈讨论。

图1. 韩宝惠教授此次在WCLC大会汇报的研究

01

信迪利单抗与安罗替尼强强联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鉴于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对晚期NSCLC的治疗具有协同效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Atezolizumab+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然而,无需化疗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血管生成调节剂一线治疗策略仍需进一步探索。

信迪利单抗是一种人类免疫球蛋白G4(IgG4)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从而阻断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 PD-1/PD-L1通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PD-1抑制剂。安罗替尼是一款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中,安罗替尼被推荐作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三线及以上治疗。

该研究纳入未经治疗、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分、驱动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或c-ros原癌基因(ROS1)]阴性的IIIB-IV期NSCLC患者。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静脉注射(200mg q3w)和口服安罗替尼(12 mg/d连续治疗2周后停药1周)联合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的毒性。

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和安全性;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不良事件(AEs)根据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 v4.0进行分级。

研究自2018年9月-2019年2月共纳入22例患者。截至2019年7月3日所有患者均已接受治疗且至少已完成1次肿瘤评估。大多数患者为男性(95.5%),63.6%的患者曾吸烟或目前仍吸烟,鳞癌占54.5%。4例患者基线时伴脑转移。同时分别有21例、18例患者接受了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TMB)检测。

图2. 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

02

ORR 72.7%,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表现惊艳!

研究结果显示,共计16例患者实现部分缓解(PR),6例患者实现疾病稳定(SD),ORR为72.7%(49.8%,89.3%),DCR高达100%(84.6%,100%)。

图3. 主要终点:客观缓解率

对患者的应答时间进行分析显示,62.5%(10/16)的患者在首次肿瘤评估时既已出现应答,81.8%(18/22)的患者在数据截止时间时仍接受治疗。

图4. 患者应答时间

基于患者基线时的PD-L1表达和TMB状态进行亚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在各亚组中均具有一致的疗效获益。

图4. 各标志物亚组的ORR分析

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至数据截止时间时,共计2例(9.1%)患者实现PFS,患者6个月的PFS率高达93.8%(95%CI:63.23%,99.10%)。

图5. 次要终点:PFS分析

03

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耐受性良好

研究中共6例(27.3%)患者出现≥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最常见的TRAE为手-足综合征、高血压、皮疹、免疫相关肺炎、蛋白尿和心包积液,尚未观察到意料外的不良事件。

图6. 安全性分析结果

▎研究结论

本项中期分析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在未经治疗的晚期NSCLC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可实现较高的ORR(72.7%)和DCR(100%),在各亚组中均具有一致的疗效获益,且总体耐受性良好。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这种新型的去化疗治疗方案有望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未来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专家有话说

会后,“医学界”独家对话韩宝惠教授、储天晴教授,就本次分享的研究结果给予了我们相关解答。

韩宝惠教授表示,从传统的含铂双药化疗到近年来应用的分子靶向治疗和肿瘤免疫治疗,晚期NSCLC的治疗理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尽管样本量不大,但实现了72.7%的短期缓解率,达到了靶向治疗或者说是和靶向治疗一样的疗效;更为可喜的是所有患者都实现了疾病控制。

因为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还在延续,大部分的患者还在治疗过程中,我们统计了6个月以上的PFS率,高达93.8%;同时第1例入组患者的PFS长达11个月,而且还在继续治疗过程中,未来长期随访过程中期待更好的PFS。同时我们在关注安全性问题上,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的总体安全性和依从性都非常好,因严重不良事件退组的患者比例非常低,而且毒性可恢复、可管理。所以这为我们将来的一线治疗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治疗策略。

储天晴教授表示,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方案给我们带来了特别好的ORR和DCR,而且安全性也确实非常的可控,这样的研究一定会给患者和医生带来一个新的希望。但是后续会不会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为ORR和DCR高并不意味着患者PFS和OS的延长,仍需要大型的多中心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接下来我们会进行多中心的II期临床研究,与标准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来验证这样一个联合治疗方案是否最终会成为NSCLC患者的一线选择。专家简介

韩宝惠教授

韩宝惠,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上海市胸部肿瘤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及博士后导师、上海市胸科医院药物临床研究机构主任。亚太医学免疫学会肿瘤分会主委、国家药监局(CFDA)审评专家、CSCO肿瘤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主委、CSCO肿瘤NSCLC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全国肿瘤临床执行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诊疗专委会副主委、中华医师学会呼吸分会常委。

储天晴教授

储天晴,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现任CSCO肺癌学组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委会委员、CSCO抗血管靶向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个一线肺鳞癌免疫联合化疗新方案数据公布,信迪利单抗亮相ESMO,尽显国际品质!
生死、生存、生命:谁是更强PD-1单抗?
达伯舒ORIENT-12研究ESMO震撼发声,强势拿下肺鳞癌一线!
2019WCLC 第一天 | 三大重要研究进展
【肺常前沿】2019 WCLC精选研究——国产篇
ASCO第4天 | 四大国产PD-1为国争光,各癌肿齐开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