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路得产业化软包全电池制作工艺大讲坛第二讲

--负极浆料搅拌工艺

商业化全电池制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主要包括材料体系开发、电芯结构设计、电芯生产控制等三个部分,要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商业化全电池,必须熟练掌握上述三大核心部分。而当掌握商业化全电池制作之后,再组装制作扣式半电池、扣式全电池以及简易结构的柔性电池(一片正极/一片负极对叠结构)将变得极其容易。有鉴于此,科路得科博士将在QQ群(群号:1006016627)中持续开讲,通过图文直播的方式、逐个知识点系统介绍商业化全电池制作技术,欢迎广大科粉进群围观交流。

时隔一周,科博士进行大家期待已久的第二次授课—— “科路得产业化软包全电池制作工艺大讲坛第二讲”,这次讲解的是负极浆料搅拌工艺!这次同样分两部分展示今天的课程内容

一、讲解部分

课程开始前,科博士先给大家回顾了上节课讲到的搅拌。从正极浆料所用的溶剂NMP引出了负极材料的溶剂。负极浆料和正极浆料的搅拌要求都是一样的:湿润、分散和稳定。

浆料浸润

将石墨丢在水里,基本上是会浮在水面上,因为石墨表面是疏水的,所以针对这个问题,负极浆料里面就需要用到CMC,CMC的效果就是让石墨表面与水可以极润,达到分散效果。另外,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石墨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有球形,有鳞片状,有二次颗粒,等等。那一次颗粒跟二次颗粒又是有明显差异,二次颗粒表面更难得到全面的浸润。所以我们普通,常规的负极搅拌一般是适合一次颗粒的石墨,二次颗粒的石墨就需要用到目前工业届也用的很多的捏合搅拌。其实就是高粘度搅拌,原理就跟揉面团一样,少量的加水,然后不停的揉,使得材料表面充分浸润。这样就想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CMC是必要的,第二就是根据材料选择搅拌方式。

这个图片的对比就可以看到CMC对浆料直观的影响,加入之后,浆料流动性变好,颗粒得到有效分散,涂布出来就是天壤之别。这里强调一点:作为电池专用的粘接剂的基本都是进口的 是有非常高要求的 并不是随便一种就可以(比如CMC,叫CMC的材料非常多种,只有特定牌号的用到电池中才会有好的性能)。所以CMC在负极搅拌中非常重要和常用。

粘结剂

接下来,我们看看SBR,也就是浆料中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作为粘接剂的角色。我这里例举的是最常用的,聚丁苯橡胶。当然还有类似,PAN,PAA,PI,海藻酸钠等新的粘接剂。或者说即使SBR,我们看到里面的单体也是可以做调整的,有的增加一些新的单体,有的做官能团的改变,等等。SBR基本都是以乳液的形式存在,也就是上面的玻璃瓶中的,干燥后,就是橡胶块。SEM中可以明显看到颗粒跟集流体中间的SBR,就是这样起到一个粘接的效果

搅拌流程

这个是一个常规的搅拌配方和流程,和正极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要先打胶,把CMC做成胶液,然后加入导电炭SP,加入活性物质。这个里面有大概提,一般CMC的加入量在1%~2%,SBR的加入量在3%以内。相比大家在学校的配方,其实活性材料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因为工业界要考虑能量密度,要考虑到成本。

SBR是微观上是一个一个的胶束,当你的搅拌速度过快,就会将胶束破坏掉,里面的部分是不溶于水的,所以速度太快,就会导致最右边的情况出现。而我们知道,分散导电剂SP,分散石墨的时候,我们都是要用高速来分散,如果放在前面加,那就会出现这个问题。所以要放在最后加入。另外,SBR要注意涂布烘烤过程的问题。如果烘烤速度过大,风速过快, 溶剂蒸发太快,会导致SBR随着溶剂跑到表面去,这样SBR在极片内部的分散就不均匀,下层的粘接剂少,就会导致与集流体脱离,而表面的粘接剂过多,容易在辊压过程粘辊。前面同学问到的粘接剂种类,CMC主要是增稠剂及表面活性剂,粘接力是比较差的,所以还是要加SBR。

 胶液与浆料

这是我们对胶液和浆料的整个过程的图片跟踪,其实跟正极的非常相似。当然在第一张,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时候,会用到一些复合的粘接剂。我们一定要理解一点,没有一种材料是完美的,都是根据你的应用来进行调整。那后面加入SP,加入活性材料,在过筛,调粘度,除气泡,跟正极都是一样的。

检测手段

有些同学可能上次课没有听到,这里也在讲一下,浆料做完后,如何检测是否OK。采用上述的五种办法进行,当然,因为石墨的导电性本来很好,最后的膜片电阻应用的就比较少了。第一种粘度测试,前面有同学也提到,粘度的合适范围,只能说这是一个经验值,目的是让浆料能够长时间稳定,并且流动性,便于涂布。第二种是固含量,这是一个事后检测的手段,主要都是工业界用来进行批量控制的参数。第三种,类似于一个颗粒度测试仪,只是这个比马尔文测试仪简单,快捷,根据刮出来的结果看浆料是否有效分散,第四种是浆料稳定性,这个主要就是用来确认前面的固含量和粘度控制是否合适,最后一个是膜片内阻测试仪,类似四探针的原理,测试膜片的电子电导是否顺畅,配方是否优化好。

二、答疑环节

在课程最后的提问互动环节上,大家更加积极了,提出了很多问题。而科博士也一一耐心地给予了回答,还不忘收集大家对课程的建议。

-小猫仙:“CMC是表面活性剂吗?”

-科博士:“CMC严格意义不算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做增稠剂,但是可以改变石墨与水的浸润效果。”

-高峰-东莞理工学院-电池材料:“CMC可以用其他物质代替吗?”

-科博士:“CMC目前用的非常普遍,有其他可以取代的,但是效果没这个好,比如PAA”

-武汉理工:“什么是二次颗粒?”

-科博士:“二次颗粒就是这个颗粒是很多片状的石墨组合在一起的,仔细看看SEM图片。”

-Lee:科研过程中一般都是研磨或者磁力搅拌,这个影响大吗?”

-科博士:“分散方法上一讲有说过,球磨是不建议的。最好是用磁力搅拌(可以关注 科路得的官方公众号查看第一讲的课堂笔记。公众号“科路得” )”

-缘来是你:“负极固含量和粘度一般控制多少,与活性材料比例之间有什么关系?”

-科博士:“负极固含量一般在~48%,根据材料和配方有差异,粘度一般控制在1500~4500,当然是CMC,SBR这类的粘接剂用量越少越好,提高能量密度。”

-蓝色风暴:“我们用的PVDF和这个有啥区别?”

-科博士:“PVDF可以有两个做用,一个可以提供粘度,稳定浆料,这个与CMC的作用相似,另外,还是粘接剂,提供粘接,这个CMC要差很多。 ”

-小猫仙:“为什么CMC越少,能量密度越高 ?”

-科博士:“因为CMC不能提供能量,把他的这部分占比给到活性材料,所以能量密度可以提高。”

-just a boy:“活性组分加入粘结剂之后不就不导电了吗?”

-科博士:“答对一部分,SBR确实不导电,但是因为加入的SBR量有限,这个不会说整个极片就没法到电子了。再次强调下哈,一般的SBR是不导电子和离子的,电子是通过SP来导通,离子是通过极片中后续加入的电解液导通,但是现在的一些新型的粘接剂,比如PAA,PAN,因为里面有极性官能团,有孤对电子,所以也可以导离子。同理,SBR也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目前锂电行业用的性能比较好的SBR 基本都是进口的;并不是随便一种SBR都能有好的粘接效果。粘接剂存在哪些问题,这个好难回答,可以回答说目前粘接剂的改进方向吧,一个是往用量少做优化,也就是提高粘接性能,另外就是上面说的,有很多的功能型的粘接剂,比如用在低温电池的,导离子的粘接剂会更好,用在硅碳负极的,他的杨氏模量大的会更好。”

-小森-江西理工大学-三元:“SBR的量加的偏低或者偏高对浆料各自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科博士:“SBR加少了,起不到有效粘接剂,可能会掉粉;多了,如其他同学问的,导电性差,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

-just a boy:“烘干温度一般在是多少温度范围?”

-科博士:“烘烤温度在工业界一般都是在70~90℃,根据涂布机的烘箱长度调整。”

-黯然浪子:“负极必须要加导电剂吗?”

-科路得博士:“负极也有不加入导电剂的,因为石墨本身导电性比较好。”

-nnn:“飘蓝怎么解决啊?”

-科博士:“飘蓝问题其实也算是SBR上浮的一种,一般工业界不会让浆料完全静置,会有搅拌。”

-口蜡笔小猪:“集流体是铜?”

-科博士:“正极集流体是铝箔,负极一般是铜箔,当然,钛酸锂负极也是铝箔哈。”

-蓝色风暴:“改性PAA可以用到炭材料上吗?”

-科博士:“在硅碳这种体积膨胀大的材料中,改性PAA能够展现更佳的性能。”

-初衷模样:“钛酸锂负极为什么不能用铜,钛酸锂能做正极吗?”

-科博士:“钛酸锂可以用铜,但是因为他的电位高,不会跟锂发生合金化反应,用铝箔就可以搞定。”

-晴天雨天~华理~负极:“使用PAA会不会导致浆料气泡增多呀? ”

-科博士:“我们自己的使用经验来说没有。特别强调下作为锂电用的粘接剂 PAA 并不是随便一款PAA,是经过改性后的专门为锂电开发的PAA系粘接剂;之前很多同学说过 在sigma 阿拉丁上买的PAA性能不行;这个并不是说PAA不行,是大家没有买到专门作为锂电材料的改性PAA系粘接剂。”

-供热+阿辉+锂电:“用涂布器,你们一般刮多厚? ”

-科博士:“用刮涂器的话铜箔需要用10um及以上的,否则很容易打皱。”

-初衷模样:“为什么中间相碳微球会被逐渐淘汰了呢?”

-科博士:“中间相碳微球是一款很老的负极了,现在很少用。但是由于之前用所以就被copy了,就好比现在实验室主流用811配方,这个也是个很老的配方了,当时用这个配方,是由于导电剂,粘接剂都不好。现在高级导电剂、粘接剂都非常好了,肯定可以降低这两者的用量,提高活性物质的比例。”

-just a baby:“固含量检测就是检测浆料中固体的含量吗?检测这个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呢? ”

-科博士:“固含量就是固体组分的含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烘干后称重;固含量会影响后面涂布的时候的涂布速度;固含量越高,涂布速度就可以越高,生产效率高(当然 在其他因素固定的前提下啊)。”

-黯然浪子:“固含量高了会有什么问题?”

-科博士:“太高了,搅拌的时候搅不开,而且浆料粘度很大,没流动性了,就没法涂布”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是我看过锂电池粘结剂最全面的一篇文章!
【技术π】锂电负极材料特性与合浆工艺分析
极片干燥过程中的粘结剂迁移现象,终于有人能讲明白了
锂离子电池负极匀浆工艺研究
粘结剂对锂电负极浆料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
干货 | 负极配料工艺的参数控制方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